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

豫章郡,艾縣。

藉着手中塵封已久的地圖,沙摩柯帶着丁奉一同率軍來到了艾縣城外。

在軍士陸續從山林中走出之時,丁奉看着沙摩柯手中的地圖,臉上有着感慨之色。

“沒想到當年劉景升留下的地圖,今日卻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丁奉的話落入沙摩柯耳中後,他認同地點了點頭。

當世信息交流落後,各州的州界宛若後世國界般那樣分明。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各州的庫房中只會存放本州的地圖籍冊。

可讓丁奉沒想到的是,在他想着派出斥候探路之時,沙摩柯卻直接在他的懷中掏出了一份地圖。

這份地圖上,詳細的記載着下雋縣前往豫章郡的各條路線。

這無疑又讓丁奉小小震驚了一把。

他有些想不通,爲何下雋的縣府庫房內,會有着這麼清晰的豫章地圖。

就在丁奉以爲這份地圖,是出自沙摩柯手筆時,沙摩柯並未貪功,沙摩柯對着丁奉說出了這份地圖的來歷。

原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向被世人視爲守戶之犬的劉表,在建安初年時亦曾有過謀奪揚州的想法。

在這想法之下,劉表派出侄子劉磐及大將黃忠,以下雋縣爲根基攻入豫章郡。

而在劉磐及黃忠的協力下,荊州軍一度攻打至豫章郡內的海昏縣附近。

就在荊州軍想着一鼓作氣,長驅直入之時,可惜的是,當年負責鎮守海昏縣的乃是名將太史慈.

儘管後來劉磐與黃忠一直未能越過海昏縣,但他們爲了來日作戰方便,遂命人詳細畫了一份豫章郡的地圖放在府庫中。

可能那時他們還想着,有朝一日要再興刀兵,與太史慈決戰豫章。

時過境遷,世事的變化超乎了許多人的預料。

隨着劉表、劉磐的相繼身死,這件事漸漸淡忘在荊州人的印象中。

直到沙摩柯在聽說此事後,將那早已被灰塵覆蓋的地圖重新起用。

看着沙摩柯手中的地圖,再看了眼不遠處的艾縣,丁奉似打氣,似許諾道:

“荊州再徵江東,今年我軍勢必不會再無功而返!”

說完這句話後,看着身後漸漸集結完畢的數千漢軍,丁奉與沙摩柯遂率軍朝着艾縣直接壓去。

艾縣長名衛溫。

衛溫年紀雖輕,卻因他的父輩與孫權有舊,而被孫權任命爲艾縣長。

艾縣毗鄰長沙郡,曾幾何時亦是江東的要鎮之一,可數十年來,哪怕孫權在世間反覆橫跳,卻終無一員敵將攻入江東地界。

數十年的承平,足以麻痹任何一個人的戒備心。

可就在衛溫如往常一般,在縣府內麻木地處理雜務之時,一名縣兵臉帶恐慌,跌跌撞撞地衝到了他的身前。

縣兵的異常反應,讓衛溫心道不好。

不過衛溫這時只以爲,是聚居在山林中的山越又來襲擾了。

山越大多是散兵遊勇,加之他們通常不會建造攻城器械,因此除非有內應,不然山越一般很少能直接攻下縣城。

衛溫主政艾縣已有數年,任上亦曾擊退過幾次山越的進犯。

雖然那幾次擊退的手段有些不光彩,但這樣的經歷讓衛溫對山越進犯並無畏懼的情緒。

可就在衛溫想着要召集縣兵,用一些“老辦法”耗退山越時,縣兵口中疾呼而出的稟報,直接將衛溫驚在了當場。

“縣,縣君,城外有漢軍來犯!”

漢軍?

衛溫先是認真回憶了一下縣兵的話,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後,他才反應過來怒斥道:

“荒謬,本縣外怎可能出現漢軍。”

陸遜出征荊州的事,身爲東吳官場中的一員,衛溫自然是知道的。

而與大多數人一樣,衛溫對陸遜的這次出征相當看好。

以衛溫的推斷,現在漢軍應該是在和進入荊州的本國大軍激戰纔是,又怎可能出現在城外?

就算漢軍有着另外的圖謀,那麼他們要襲擊的地方也應該是永安,柴桑那些重鎮纔是,來這鳥不拉屎的艾縣有何用?

心中的兩個疑問,讓衛溫的第一反應變成,他以爲縣兵在欺騙他。

聽到衛溫質疑的語氣後,縣兵整個人都急壞了。

但這時他卻沒有時間,向衛溫過多解釋。

“漢軍已攻入城內,縣君自求多福吧!”

甩下這句話後,那名縣兵就快速的朝外逃命去了。

縣兵的話,及果斷逃命的舉動,卻是直接將衛溫看傻了。

自己乃一縣之主,他,他怎麼敢的?

但衛溫也不傻。

只有一種情況下,那名縣兵纔敢不顧上下尊卑,對他這麼不敬。

那名縣兵剛剛說的都是真的!

可是,漢軍圖什麼呀?

懵然無措的衛溫,下意識地朝外走去。

而剛剛等衛溫走出縣府,他便聽到城內到處響徹着“降者不殺”的吶喊聲。

這一陣陣吶喊聲,將衛溫內心中的最後一絲疑惑給徹底擊散。

在當世,唯有正規軍纔會喊出這四個字。

在確認漢軍真如方纔那名縣兵說的那般攻入城中後,衛溫直接被嚇得打了一個冷戰。

見漢軍尚未攻到縣府,衛溫隨後就做出了一個正常人的決定。

跑!

衛溫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轉身衝入縣府的後院內,在找到自身的坐騎後,衛溫甚至連妻子都來不及帶,就直接拍馬從縣府後院內駛出,朝着海昏的方向奪命奔去。

一定要儘快將漢軍進犯的消息,傳回朝廷。

在一些投降縣兵的帶領下,丁奉迅速領兵來到城內的縣府中。

可惜丁奉到底還是來遲了一步。

等他率軍來到縣府中時,衛溫早就跑的沒影了。

見未能抓到衛溫,丁奉臉上有着遺憾之色。

不久後,一臉喜意的沙摩柯來到丁奉的身前。

沙摩柯的喜意,與丁奉臉上的遺憾神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沙摩柯見艾縣已奪,丁奉卻不怎麼開心,他不由得好奇問道:

“不過一日,我軍便拿下艾縣,丁將軍該開心纔是,因何苦惱?”

見到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沙摩柯,這時尚不知道衛溫逃走的後果,丁奉只能開口解釋道:

“艾縣承平已久,戒備放鬆,加之城內並無正兵,我軍出其不意下奪下艾縣,本就不是一件難事。

可艾縣距離柴桑,尚有數百里之遙,途中尚有數座城池。

今艾縣長衛溫逃竄,我料他身上必攜帶印信,憑身上印信衛溫可將我軍進犯的消息,頃刻間傳遍豫章郡,甚至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回建鄴。”

“雖說建鄴的敵人援軍不會那麼快到達,但豫章郡內兵力再空虛,亦會有數千正兵日常駐防。

當敵人之豫章太守得知消息後,猜不出我軍的目的尚好。

若他一旦猜出我軍的真正目標是柴桑,屆時他將郡內數千精兵都調往海昏駐防,再命艾縣至海昏途中各縣閉門固守,堅壁清野,那到時候我軍就麻煩了。”

跟隨糜暘多年以來,丁奉的軍略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他知道己方,說到底是一支奇兵。

奇兵最怕的便是堅壁清野。

而更重要的是,己方的兵力只有數千。

不能將敵人都想象成衛溫那般無能。

只要東吳的豫章太守,是個稍微有些才能的人,在得知己方只有數千兵力後,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堅壁清野的策略。

畢竟數千兵力,是沒辦法一邊分兵堵住海昏,一邊派兵去襲擊柴桑縣的。

本來丁奉還想着以最快的速度擒下衛溫,讓他沒辦法攜帶印信逃走報信。

雖說今日奪城的過程中,有不少縣兵逃走,他們也有可能會逃往各縣報信。

可區區縣兵的話,哪有一縣之主的話可信?

衛溫提供的信息,可以不用驗證直接傳遞到東吳的豫章太守耳中,亦可以直接讓豫章太守果斷下達命令。

而尋常縣兵的話,就算有些人願意相信,但怎麼都要去仔細驗證一番。

驗證的那段時間,足夠丁奉做許多事了。

可惜,可惜呀!

丁奉越想,臉上的遺憾之色就越濃。

而遺憾的同時,丁奉還用一些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沙摩柯。

丁奉會如此,是他在責怪沙摩柯之前欺騙他。

“你不是說有至少萬餘的援軍嗎?”

之前沙摩柯在丁奉面前誇下海口時,丁奉心中雖有許多不信,但同時不乏期待。

丁奉覺得沙摩柯再不靠譜,總不可能會拿這樣的事開玩笑。

就算誇大了一些,丁奉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讓丁奉沒想到的是,出兵數日以來,別說萬餘援軍了,就是一個援軍他都沒看見!

真是太過分了。

他眼下手中,只有本部五千精兵及沙摩柯的三千蠻兵。

五千加三千,等於八千,哪來的萬餘?又哪來的數萬?

越想越氣,丁奉看向沙摩柯的目光變得犀利起來。

丁奉犀利的目光看的沙摩柯忍不住摳了摳頭。

沙摩柯也很奇怪的。

“信件送出有一段時間了,彭綺怎麼還沒動靜?”

彭綺爲何還未有動靜?

那是因爲彭綺本就沒打算,自己一人出兵。

前幾日彭綺特地召集許多山越宗帥與他共同出兵,而在他的勸說下,許多山越宗帥亦都答應了這件事。

當日那些山越宗帥就都離開,回去召集兵馬去了。

在那日設宴後,陸陸續續有着山越宗帥帶着本部兒郎,前來建昌城外的山上與彭綺匯合。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帶兵前來的山越宗帥越來越多,山上很快就容納不了那麼多人。

於是彭綺一邊欣喜於自身力量的壯大,一邊讓兵馬全都轉到山下匯聚。

建昌的山下不遠處,有一處佔地甚廣的平地。

但當各路山越宗帥的兵馬,都涌入那處平地後,原本佔地甚廣的平地,竟一時也變得擁擠起來。

彭綺是這次山越大聯盟名義上的盟主,他是有清點各部人數的權力的。

可當站在高山上的彭綺,看着下方擁擠不堪的各色營帳時,他還是忍不住痛快的大笑了起來。

如斯情景,何須點兵?

一眼望去,山下這時至少已有數萬山越兵!

眼見着山越兵的數量,已經達到內心中的預期,彭綺的心中就有着無限豪情。

有這麼多的兒郎相助漢軍一統,後世史書上,豈會沒有他彭綺的姓名?

在內心豪情的激盪下,彭綺下達了全軍出發的命令。

當彭綺的命令傳到山下後,數萬山越兵不免齊齊歡呼起來。

好動難安的他們,在山下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如今已經得到出擊的命令,那他們還等什麼呢?

在歡呼之後,數萬山越兵宛若潮水一般朝着數十里外的建昌城壓去。

而建昌長,剛剛得到太守全琮的命令。

從全琮的命令中,建昌長得知了漢軍進犯的消息。

這個消息,已經足夠讓他震驚了。

可還未等建昌長命人堅壁清野,一道更震驚的消息傳到了他的手中。

“什麼?

數萬山越賊寇,正向本城而來?”

建昌長直接被這個消息驚得跳起身來。

而在得知這數萬賊寇打的旗號是響應漢軍,並是由彭綺統領後,建昌長更是驚得直接跌坐在了原地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漢軍在拿下艾縣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他的建昌縣。

從情報中得知,漢軍的數量只有數千,數千敵軍堅壁清野下,雖不敢說一定能守住,但拖延一段時間總是沒問題的。

可問題是,現在有數萬山越賊寇響應漢軍。

那等漢軍與這數萬賊寇合兵後,他面對的兵力還只是數千嗎?

建昌是小城,建昌長更是深知自己沒有陸遜那般的才能。

有自知之明的建昌長,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決定——棄城而逃!

哪怕建昌長知道,他這一逃很可能事後會遭到治罪。

可治罪歸治罪,總比白白送死好。

建昌長這一逃,無疑是直接將建昌城白白送給了彭綺。

當彭綺率軍趕到建昌城外時,他理所當然的收下了這個禮物。

而難道僅僅是建昌城嗎?

漢章武六年十月,漢討逆將軍丁奉與護漢將軍沙摩柯奉糜暘命,合兵一處從長沙郡內突出奇兵攻下艾縣,至此豫章門戶洞開。

同月彭綺以受糜暘密令爲由,打出“奉迎王師,驅逐吳逆”的口號,號召數萬部衆攻建昌城,建昌長棄城而逃。

亦是同月,當這兩個消息同時傳開後:

豫章郡內的建城、宜春、新淦、平都四縣,皆不戰而降!

至此,豫章崩裂,江東震動!

上一代荊州軍沒做到的事,這一代做到了。

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2章 當爲班超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番外:亡國之恨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63章 空城計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
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2章 當爲班超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番外:亡國之恨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63章 空城計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