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

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

在漢水對岸的魏軍大營中,曹操正在一座高臺之上舉辦着元日宴會。

今日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初一。

元日爲夏曆的正月一日,又稱爲“正旦。”

因爲今日處於一年開端,四時的開始,一月的開頭,所以又被稱爲“三元。”

元日可以說是兩漢以來,華夏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每年此時,上從皇室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而因爲元日的特殊性,歷代統治者亦將這日賦予了特殊的政治意義。

中央朝廷每日在元日都要舉行大型宴會,在大型宴會上君王大會羣臣,上下同樂。

一場盛大元日宴會的舉辦,既能有利於君王彰顯恩德,穩定人心,又是一種體現本國人才鼎盛,國力強盛的方式。

若說在曹操未開邦建國之時,他對舉辦這樣的宴會或許不感興趣。

但自從他建立魏國以來,已經算是一個君王的他,深刻意識到了這種與臣同樂的大型宴會,有時能起到的作用,不比數萬大軍差。

所以雖然如今曹操還在軍中,但在羣臣上表奏請是否要舉辦元日宴會時,曹操答覆了一個“可”字。

爲了籌辦這場宴會,魏軍中的衆魏臣便在曹操的近臣董昭的組織下,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董昭依照曹操的意思,在漢水岸邊起了一座高達數丈的一座宴臺。

這座宴臺雖規模與鄴城中的銅雀臺無法相比擬。

奢靡程度與銅雀臺相比更是顯得簡陋至極。

但能在短短時間內,快速建好這一座高臺,亦不容易。

在建好這座高臺後,曹操在許褚的護衛下來檢閱過。

雖然爲了快速完工,整座高臺除了重要部分以石奠基外,其他部分大多以木材構造,顯得不夠恢宏。

但他對董昭能短時間建好,這樣一座氣勢不凡的高臺很是滿意。

他親自爲這座高臺命令爲“凌漢臺。”

凌有高出的意思。

曹操將這座舉辦元日宴會的高臺命名爲凌漢臺,有兩重含義。

一個是這個高臺,乃是在漢水旁的地基上所見,故爲凌漢。

凌亦有侵犯、渡過的意思。

十萬魏軍對岸,就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數萬漢軍。

所以曹操給高臺命名爲凌漢,還表達了他想渡過漢水,擊破對岸漢軍的願望。

在魏國衆臣緊張的準備之下,終於在元日到達的前一天,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

這日在無比寬闊的高臺之上,早已經按照各位大臣的官職,依左右兩列分別擺放好了數百席位。

不久後,高臺之上魏國王廷的專用鼓吹樂隊吹起了樂曲。

在這悅耳動聽的樂聲之下,衆多曹魏大臣開始在上百禮儀官的帶領之下,陸續往高臺上而來。

而在上了高臺之後,這數百位魏國臣子,便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座次開始入座。

當所有臣子都入座之後,這時高臺之上的樂聲就從悅耳動聽轉變成了威嚴肅穆。

在威嚴肅穆的鼓樂之下,頭戴王冠,身穿玄色諸侯王袞服的曹操,在左右親軍的護衛下,開始緩步踏上高臺。

曹操的親軍是虎豹騎,個個都是身材彪悍之輩。

在他們護衛之下的曹操,雖然身材沒他們高大,但曹操手按王劍,身姿提拔,他那如鷹般的眼睛散發着種種凌厲。

征戰數十年,擊敗無數強敵的輝煌戰績,令曹操周遭散發着一種霸道懾人的氣勢。

在眼前王冠珠琉的閃動之下,曹操堅定的一步步踏上了,這代表着無上權威的高臺。

曹操每踏上臺階一步,臺階兩旁的臣子就紛紛伏拜。

隨着曹操與高臺上那由金玉鑄成,代表着至高無上權力的王座越發接近時,臺上臺階兩側魏臣就伏拜的越多。

當曹操最終站在王座之前時,整座高臺上,所有魏臣他們此刻已經盡皆拜服在曹操的腳下。

魏臣中有威名響徹天下的曹仁、張遼等,有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當世大儒華歆、王朗等。

但無論他們在天下間的名聲有多大,此刻卻都心甘情願的拜服在曹操王履之下。

縱使有着漢中之敗,但九州握其六的他依然是那個,可以睥睨天下的魏王曹孟德。

當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後,高臺下數萬魏軍就齊齊高喊着“魏王”兩個字。

在軍中,曹操的威望無人可以比擬。

在數萬魏軍甲士奮力高喊的情況,那“魏王”二字震耳欲聾,並且清晰無比的傳入到對岸漢軍的大營中。

耳中聽着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曹操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

他特地選在漢水岸旁舉辦元日宴會,爲的就是讓對岸的漢軍看看他大魏的威勢。

威勢越高,越能震懾敵人軍心。

凌漢臺乃是面對漢水建造的,當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後,他正好能從高臺上看着對面漢軍大營的所有場景。

果然,當震耳欲聾的魏軍歡呼聲傳到對岸的漢軍大營中時,漢軍大營中突地閃起無數火光。

似驚慌,似察看。

對於這一幕,曹操很滿意。

漢軍大營中的關羽等人在聽到那壯大的“魏王”歡呼聲後,就紛紛來到岸邊往對岸看去。

當他們看到對面燈火通明,禮樂大作時,就知道是曹操在舉辦元旦宴會。

隨後關羽等諸將,一下就明白了曹操要在咫尺之外的對岸上,舉辦元旦宴會的意圖。

關羽見因爲那數萬聲魏軍氣勢高昂的歡呼聲,令己方士卒開始有些慌亂之後,他立馬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孟德既然要來攻心這一套,那他奉陪到底。

關羽立即命人前去召集,軍營中高嗓門的士卒

在魏軍壯大歡呼聲之後,整場元日宴會拉開序幕。

主管接待賓客的謁者,將宗親及兩千石以上的高官一一領到魏王曹操臺階之下跪拜。

在跪拜之後,這些曹魏高官爲曹操獻上壽酒。

在獻酒時,獻酒的大臣先將壽酒跪授魏王的侍中,而後再由侍中將壽酒跪置王座前。

魏王曹操對這些壽酒可選擇喝,可選擇不喝,依獻酒的大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定。

對於那些宗親獻上的酒,曹操紛紛臉露笑意一飲而盡。

但獻酒的大臣,一定要飲下自己那杯。

在獻酒之後,本來便是獻禮環節。

但曹操崇尚節儉,之前他爲避免獻禮造成臣子互相攀比導致貪污,所以將這一環節給捨去了。

在獻禮環節後,高臺上的謁者跪奏:“臣某等奉觴再拜,大王萬年!”

謁者一說完這句話,高臺之上所有的大臣亦齊齊出來跪奏此語,當諸臣跪奏此語完後,高臺之上禮樂大作。

自此正式的宴會纔開始。

當魏王曹操開始進膳之後,跪地的諸臣纔敢紛紛入席開始進食。

而許多歌姬舞姬也紛紛在謁者的帶領下,開始爲魏國君臣獻藝。

凌漢臺之上,魏國君臣既有美酒佳餚入口,又有曼妙舞姿所欣賞,臉上盡皆流露着陶醉之色。

曹操在陶醉之餘,亦時常觀察着對面的漢軍大營。

他今日於數萬敵軍之前,大擺宴會,縱酒高歌,這是表達他對那數萬敵軍的一種蔑視。

他便是要用今夜的元旦宴會來告訴對岸的關羽,來告訴天下人,莫要以爲取得了幾場小勝,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真正留有餘力的是他曹孟德。

而這亦是曹操爲關羽設下的誘敵之計。

若是關羽以爲今夜他會因爲舉辦宴會而放鬆警惕,從而想要夜襲,那就正好遂了他的心願。

他可還有數萬大軍,此刻正枕戈待旦着。

因爲酒精的麻醉,令曹操的情緒此時很高漲。

在禮樂的伴奏下,他執著敲打起了食案上的酒杯,口中開始吟唱起他的得意之作《龜雖壽》起來。

當曹操那動情的吟唱聲響起之後,全場的歌舞樂聲都很識趣的停了下來。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爲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隨着曹操的歌聲飄蕩在高臺之上,高臺上的諸臣亦紛紛開始執著敲打桌案應和曹操。

這首《龜雖壽》乃是曹操統一河北後,赤壁之戰前所作。

那時候他雖然已經五十幾歲,卻已經基本統一了北方,天下一統在望。

因爲感慨過往,又因爲展望未來,曹操作了此篇。

如今又是一次南征,有感而發的曹操不禁想起了這首樂府詩,將其吟唱了出來。

曹操此時吟唱這首詩,也是爲了激勵自己,畢竟今日過後,他已經六十六歲了。

而在曹操的吟唱之下,高臺之上諸臣亦皆心有所感。

曹操已經不年輕,他們這些跟隨曹操鞍前馬後數十年的臣子,年華也已經不在。

本來今晚的元旦宴會發展到這一步,每一步都在曹操的預料之中,但可惜曹操他千算萬算,卻唯獨算漏了南方的糜暘。

或者說之前,糜暘的存在根本就沒入了他的眼中。

就在高臺之上君臣歡樂的時候,一封來自江陵的急報已經送到了高臺之下。

信使在來到高臺之下後,立即找到了他的上官,向其稟報了一則緊急軍情。

而那名上官在聽到這則軍情之後,當即臉色大變。

他見高臺之上魏王正在大宴羣臣,他有些遲疑要不要將這則緊急的軍情上報。

但想到魏王那嚴厲的軍法,延誤軍情可是死罪呀!

於是乎,這名魏王祭酒之下的屬吏立即就在謁者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高臺之上找到了魏王祭酒董昭。

在見到董昭之後,這名屬吏將他剛剛知道的緊急軍情稟報給了董昭。

董昭本來還陶醉在曹操的吟唱聲中,但他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面色已經由潮紅變成了一片慘白。

他快速的接過這名屬吏手中的情報,仔細的看了起來。

在看完了之後,董昭臉上滿布濃濃的震驚,難以置信之色!

這怎麼可能!

那糜暘才二十歲呀!

這時曹操吟唱了幾遍龜雖壽後,已經過癮停止。

董昭身爲曹操的近臣,就坐在曹操不遠外,他臉上的異常很快就被曹操所察覺到。

已有醉意的曹操笑問董昭道,“公仁,今日上下同慶,汝有何憂呀。”

曹操的發問,令高臺上諸臣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董昭的身上。

面對着曹操的詢問,董昭卻不敢出一言一語解釋。

震怖之色還久久掛在他的臉上無法退去。

依曹操所說,在這上下同慶的日子裡,他要是將他手中的這則驚天消息報出去了,那所引起的後果董昭不敢想象。

而董昭更是知道,今日曹操舉辦元旦宴會的真正目的。

這則消息一旦在這宴會上曝開,那簡直是在狠狠打曹操的臉!

曹操雖然醉酒,但他見董昭面對他的笑問,表現出一副膽戰心驚的樣子,他已經有所疑心。

就在曹操疑心,董昭膽顫的時候,對岸的漢軍大營之中卻傳來了一陣陣朗誦聲。

“臣糜暘報:建安二十四年”

因爲距離不遠,隨着風聲,那上萬士卒的朗誦聲,很是清晰無比的傳入高臺之上所有人的耳中。

很明顯,這是一封戰報。

那封戰報一開始的內容還很稀鬆平常。

但隨着上萬漢軍朗讀到火燒連營,吳軍死傷萬數這幾個字時,高臺之上的諸位魏臣,臉上已經盡皆出現了愕然之色。

當上萬漢軍朗讀到大火滔滔,一時略盡這幾個字時,高臺之上的諸位魏臣臉上,已經盡皆浮現震驚之色。

隨着那上萬齊整的朗讀聲,繼續朗讀着糜暘的戰報,數百位魏臣臉上的震驚之色也已經越來越濃。

土崩瓦解,前無生寇,屍骸漂流,一句句炫耀武威的句子,猶如刀子一般順着風插入數百魏臣的心中。

這時數百魏臣的臉上,已經滿布震怖之色。

當“十萬吳軍,幾乎一空,數年積攢,掃地無餘”,這十六個字傳到高臺之上後,數百位魏臣中大部分臣子手中的著,因爲心中震怖導致的失神而掉落。

上百支著砸在食案上,落在地上的聲音此起彼伏,就像是糜暘爲魏王曹操送來的一首悲歌。

上萬漢軍朗誦完畢後,高臺上不少人的後背已經佈滿了冷汗。

他們有這種表現,乃是這封戰報中的內容,太過駭人聽聞。

這封戰報很明顯是公安守將糜暘,報送給關羽的。

而按照關羽的性格,關羽既然敢當衆朗讀出來,那自然不大可能是假的。

這也是衆多魏臣感到震怖的原因。

但又因爲這封戰報的內容太過匪夷所思,所以高臺上的衆人臉上,還浮現着強烈的難以置信的神色。

他們心中還有一絲希望,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

於是他們將目光看向董昭。

自郭嘉死後,董昭就成爲了曹操的祭酒,祭酒一職專爲曹操收集情報。

但這時他們看到董昭在收到一封情報後,臉上的神色比他們更難看,衆臣心中的那最後一絲希望也在漸漸湮滅。

唯有曹操,他還抱着最後一絲希望。

只是他臉上的笑意已經不再,他臉上滿布鐵青之色。

他用如鷹的目光看向董昭,他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五個字問道,“是不是真的!”

曹操充滿寒意的問話,立即將董昭嚇得跪倒。

他對着曹操叩拜不停,身體顫抖着說道,“就在兩日前,劉備在江陵於高臺之上封拜糜暘!”.

董昭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令魏王曹操氣血一滯。

劉備能大張旗鼓封拜糜暘,那封戰報還能是假的嗎?

之前因爲對公安不太重視,加上公安被四面圍城,根本探查不到太多消息,因此董昭在公安城外並沒有安插探子。

所以董昭收到的消息,是劉備封拜糜暘的消息。

當董昭確認了那封戰報中的真假之後,高臺之上諸位魏臣臉上盡皆浮現了憤怒之色。

他們剛纔對那封戰報中的內容有多震驚,現在他們對孫權就有多憤怒。

那是十萬大軍呀!

竟然被糜暘用一萬大軍,打的全軍覆沒。

孫權怎麼不去死。

這就是他們的盟軍嗎?

但在無盡的憤怒之後,魏國諸臣,心中都浮現了深深的無力感。

孫權已敗,劉備便可專力向北,那他們還有希望嗎?

甚至,今夜他們的這場元旦宴會,到底在歡慶什麼?

是在貽笑天下嗎?

但這時魏國諸臣心中的震驚、憤怒、羞愧、無力感,卻遠遠沒有曹操心中的深。

魏王曹操掙扎着從王座上起身,年事已高的他,在知道孫權全軍覆沒之後,他就像被抽走了全部的精氣神一般。

曹操在從王座上起來後,因爲動作顫顫巍巍,他身旁的許褚下意識想去扶他,但他的大手卻被盛怒中的曹操狠狠甩開。

曹操一步步走到王座之下,從董昭手中接過了那封情報。

他看着那封情報中的內容,內容中還有對糜暘的詳細介紹。

在看完後,立於寒風中的曹操,將這封情報狠狠擲於地上,然後抽出他的王劍用力的在上面劈砍起來。

“孤已經將荊州主力都牽制在漢水,爲什麼會大敗!”

“爲什麼這時候要敗,明明孤已經找到突破口了!”

“孫氏小兒!孫氏小兒!”

“該死,該死!”

在曹操罵完孫權之後,這時地上的情報已經被曹操的劍砍的稀碎。

隨後已經感覺到此生志向再難以實現的曹操,他因爲心中悲苦,舉劍向天,他口中充滿悲憤得問道:

“爲什麼不給孤機會。”

“當年赤壁有周瑜,今日公安有糜暘。”

“孤只是想一統天下,有什麼錯!”

天上無神,曹操的質問,註定得不到答案。

這時的天空,明月匿形,烏雲瀰漫,已爲一片漆黑。

就猶如曹操那看不到希望的夢想一般。

剛纔有多躊躇滿志的曹操,這時在知道糜暘大敗吳軍後,他就有多心涼。

剛纔有多歡樂的凌漢臺,這時在知道糜暘大敗吳軍後,氣氛就有多恐怖。

臺上諸魏臣面對着暴怒的曹操,全都嚇得跪倒在地,顫慄不已。

在曹操舉劍怒問蒼天之時,他腦海中回想起了,那些死在他手下的人對他說的話。

“魏公不夠,魏王不夠,明公還想要什麼?”

“百姓何辜,爲何要妄下屠刀!”

“爲何叛你?吾乃漢臣,你乃漢賊,吾不伐你伐誰?”

“今日未能成事,天命也。然曹阿瞞不要高興的太早,上天總會派人來誅滅伱的。”

一句句以往曹操從未在意的話語一瞬間涌上他的心頭。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笑話!”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笑話!”

“全都是笑話!”

他今年已經六十六了,還能有多少時間?

曹操的自嘲聲遍佈在高臺之上。

自嘲之後,曹操想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王座。

但他還沒走兩步,他就突然將王劍扔倒在地,而後雙手捂住頭,口中不停地發出痛呼。

“孤頭好痛,孤頭好痛”

曹操本就年老體弱,今夜他又喝了不少酒,再加上剛纔情緒異常激動,所以這時,他的頭風病又犯了。

隨着頭越來越痛,曹操再也保持不住身形,踉蹌着倒了下去。

在他倒下的那一剎那,因爲身體與地面的碰撞,他頭上的王冠從他頭上脫落,滾落到了一旁。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超出了高臺之上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還是離曹操最近的曹仁反應最快,他以最快的速度衝到了曹操的身旁,將其從地上扶起。

而當曹仁衝到曹操身邊後,其餘衆臣也盡皆反應過來,紛紛來到了曹操身邊。

這時高臺上的衆臣已經亂做了一團。

還是曹仁最冷靜。

他趕緊命人去傳召醫官,而後他命張遼等大將馬上去領兵駐守各處大營,防止關羽夜襲。

最後曹仁命虎豹騎將高臺團團圍起來,任何人不得隨便離開!

在曹仁快速的下達了三道軍令之後,衆人慌亂的情緒纔有所剋制。

這時躺在曹仁懷中的曹操,想起了他做過的那場“麋鹿破槽”的夢,他好像想通了一切。

“原來是他!

竟然是他!”

曹操緊緊拽住曹仁的衣領,對其囑咐道:“叫子桓一定要小心糜暘,一定!”

說完這句話後,曹操便徹底暈了過去。

羣臣哭聲驟起。

漢建安二十五年元日,魏王曹操因聞糜暘大破十萬吳軍,心神大損導致頭風復發,陷入昏迷。

今夜之後,天下何人不識糜暘之名?

臨時收到通知,得加班,這是今夜最後一章。

6000字送上。

大家早點休息。

加班費不多,但不去罰款很多,嗚嗚嗚。

又是熬夜的一天。

(本章完)

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番外:亡國之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章 糜暘獻策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章 懾服徐詳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
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番外:亡國之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章 糜暘獻策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章 懾服徐詳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