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這句話摘選於《史記》,講的是當年韓信爲擊敗項羽而設下的一個計謀。

後人根據這個計謀總結出四面楚歌的成語。

士徽雖出身名門,但《史記》在兩漢之際乃是不受官方承認的書籍,再加上當世知識的封閉性,故而士徽手中有的只是《史記》殘篇而已。

很顯然士徽並沒聽過在後世大名鼎鼎的四面楚歌這個計謀。

可在虞翻念出《史記》中關於四面楚歌的原文之後,士徽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怎樣的計謀。

凡戰者,攻心爲上,這幾乎是每個領兵將領都懂的道理。

不過要想做到攻心,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四面楚歌便是一個極爲優秀的攻心戰例。

在對士徽唸完一部分原文之後,虞翻便接着將他的想法說給了士徽聽。

“從將軍獲得的信件可知,早在將軍的大軍逼近夜郎之時,鄧艾就已經得知這個消息。

按常理判斷,鄧艾的大軍爲客軍,對地勢不明,再加上漢軍人數遠遠少於我方,故而在得知將軍大軍到來後,鄧艾應該採取退兵的策略纔是。

可是鄧艾並沒有如此做,鄧艾乃糜暘愛將,縱使他的能耐不及糜暘十分之一,但這麼簡單的判斷他沒道理做不出來。

鄧艾並非昏聵之人,那麼他不率領漢軍及時撤退一定有着深層的原因。

從之前將軍收集到的情報可知,鄧艾之所以會在明知不利的情況下,還採取固營堅守的策略,只有一個可能。

那便是之前感染瘴氣的漢軍尚未痊癒,甚至感染的人數相比於之前更多。

唯有這個原因,纔會讓鄧艾不敢貿然拔營撤退。”

虞翻的這層分析讓士徽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不過讓士徽不理解的是,這與虞翻所介紹的四面楚歌又有什麼關係呢?

見士徽臉上有不解的神色,虞翻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接着對士徽解釋道:

“項王何等英雄?縱使是他也不能制止麾下大軍在兵少食盡的境況下軍心動搖,何況鄧艾?”

“現在我雖然不知道漢軍的糧草還能堅持多久,可我卻知道鄧艾正憂心於漢軍染瘴之事。

大軍有疾,這有時比軍中缺糧更能動搖軍心。”

“所以漢軍今日面臨之局勢,與當年的項軍何其相似?

既然漢軍軍心有所不穩,我軍便當好好利用這一點。

當年淮陰侯用楚歌之所以能進一步瓦解項軍的戰意,原因就在於人皆思鄉之輩。

鄧艾所部皆是梁州的精銳,故而我軍當今也可仿照當年淮陰侯故事,以人之思鄉常情,擊潰樑軍之鬥志。”

當虞翻一層層的說出他心中的想法後,士徽的臉色變得潮紅起來。

他急不可耐地接着問虞翻道:“虞君既有妙策,可速速言來。”

虞翻心中有些鄙視士徽的急切,但爲了保命,虞翻並未讓士徽等待太久。

“當年淮陰侯用楚人鄉歌做到這一點,今日我軍亦可用一則消息做到。”

“這則消息便是提前將魏軍即將大舉進攻梁州的消息散播出去。”

“梁州是這五千梁州軍的身家命脈所在,身家命脈有難,又豈能不讓那數千梁州軍軍心大亂呢?

鄧艾不是糜暘,他的威望不足以打消數千梁州軍的疑慮。

再加上那數千梁州軍本就軍心不穩,如此一來,不出半月,數千梁州軍之鬥志可滅也。

而彼等鬥志一滅,縱使兵有數萬,我軍又何懼之有呢?”

等虞翻說完他心中所有的想法之後,士徽不禁撫掌大笑起來。

他口中連連對虞翻稱讚道:“故吳侯之家寶,果名不虛傳!”

虞翻爲士徽獻上的是一條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謀,重要的是這兵是在天下間都赫赫有名的梁州軍。

若是虞翻的計策能夠成事,那麼士徽絕對能憑藉這一仗徹底名揚天下。

而這種威名,無疑能大大加深士徽內心野望的成功率。

面對士徽的稱讚,虞翻臉上的自信又濃郁了幾分。

因爲對虞翻的計策十分滿意,士徽在誇讚虞翻後,對他的態度更是好上許多。

只要虞翻有價值,那麼想稱帝的士徽不介意展露他和藹可親,禮賢下士的一面。

士徽先讓人將虞翻帶下來好生款待,然後他便趕緊召集了一衆將校,商討着要將虞翻的計謀儘快轉化爲切實的行動。

成名得趁早不是。

在士徽領軍到達夜郎縣外的不久之後,在夜郎縣長的要求之下,他率軍進入了夜郎城內。

對於夜郎縣長的邀請鄧艾會心存顧慮,可有着朱褒支持的士徽卻不會。

而士徽率軍入駐夜郎縣的消息,也很快被鄧艾的斥候探得報到他的手中。

在得知這件事後,鄧艾的眉頭不禁又皺了幾分。

若是士徽領軍駐紮在城外,那麼就算他營盤修築的再好,也總歸是比不上城牆堅固的。

可現在士徽率領大軍入駐夜郎城內,那麼等於他天然獲得了一座堅固的營壘,這讓漢軍的下一步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人數比敵軍少,野戰已經不容易,更遑論攻城?

不過擔憂歸擔憂,現在還不是太過憂慮這一點的時候,鄧艾很快就收拾好心情繼續着他巡視營盤的舉動。

作爲最早跟隨糜暘的那一批大將,除去公安之戰鄧艾未參與過外,糜暘其他的大戰他都是跟在身邊的。

而鄧艾將糜暘視作他的偶像,所以不可避免的,在帶兵的過程中他總是會模仿糜暘的一些行爲。

例如在己方大軍軍心不穩的時候,鄧艾就會像糜暘一般親自巡視諸營,以圖用自己的威望儘快穩定下軍心。

只是很明顯鄧艾並沒有糜暘那般在梁州軍中擁有着根深蒂固的威望,所以在一番巡視下來之後,營內軍心動搖的局面並沒有改善多少。

等鄧艾巡視完回到大營中之後,他本想稍事休息一下,可是很快帳外的一聲急切的呼喊令他陡然從坐席上站起身來。

鄧艾認出這聲呼喊乃是他的好友石苞所發出。

而以鄧艾對石苞的瞭解,他知道若不是有要緊的事,是不會讓石苞如此急切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鄧艾馬上將石苞傳喚進帳內。

石苞在進入帳內看到鄧艾的那一刻,立即就對他稟報了一則讓他大驚失色的消息。

“敵軍分佈於我大營周圍,高聲喊着“魏軍正在大舉進攻梁州”的消息,現在這件事已經被大營中的許多人聽到了。”

等石苞將士徽大軍正在做的事稟告給鄧艾之後,鄧艾一下子就明白了士徽大軍如此做的原因

“賊子這是在效四面楚歌之計呀!”

鄧艾出身貧寒,以前的他是沒讀過《史記》的,可是在加入糜暘麾下後,好學的鄧艾就經常找糜暘借書觀看。

項羽可謂是數百年前最爲璀璨的名將之一,對於他的事蹟鄧艾早就仔細研讀過,所以四面楚歌這一計策鄧艾是知道的。

他也知道這個計策的精妙之處在哪裡。

四面楚歌不是要誘發敵軍軍心動搖,它是在敵軍已經軍心動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將這種心態無限擴大。

正如當今士徽大軍所做的那般。

若是漢軍沒有感染瘴氣從而軍心動盪,那麼士徽大軍所散佈的這個消息,根本就不會讓鄧艾感到棘手。

他甚至都懶得搭理。

但在漢軍已經軍心動搖的情況下,這個消息傳播開來後的殺傷力就是十分大的。

身處異國他鄉感染惡疾,這時候人的思鄉之情最爲濃郁,落葉歸根是當世所有人的心中訴求。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這個消息無法證實,可還是會不可避免的引發漢軍心中的猜疑。

人心是複雜多變的,有時候人心並不需要確切的消息就會產生疑慮,只需要在合適的時機,作合適的引導就好。

不然當年項羽難道會真的傻到單單憑几首歌,就論斷楚地都已經被劉邦拿下了嗎?

或許當年項羽就是與鄧艾想到一處,所以他纔會悲觀的做出那個論斷。

石苞是沒聽過四面楚歌之計的,可是他卻能直觀感受到這個計策的惡毒之處。

當這消息在漢軍大營中漸漸傳開之後,很多士卒都不由自主的詢問上級將校,外面敵軍所言的消息是否是真的。

雖然各級將校都在否認,可這種現狀足以證明這則消息已經在進一步動盪大軍的軍心了。

也就是因爲這種現狀,才讓石苞焦急的來尋找鄧艾。

鄧艾從石苞的口中得知了目前漢軍大營的現狀,在得知這點後,鄧艾的腦中不斷在思考着對策。

而帳內的石苞,也在焦急的不斷走來走去。

很明顯石苞也在思考對策。

在走了好一會後,石苞對着鄧艾提出了退兵的建議。

之前議事時沒有一位大將有退兵之意,那是他們覺得目前漢軍面對的局勢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

只是當今日敵軍使出四面楚歌之計後,石苞覺得這種局勢已經到來了。

可對於石苞的撤退建議,鄧艾卻下意識地否決道:“不能退,我軍這時決不能離開營壘。”

見鄧艾斷然否決自己的建議,石苞大急,他意欲再勸,可鄧艾卻率先開口對他解釋道:

“我軍軍心正在動盪,加之身染瘴氣的士卒尚未痊癒,若這時我軍輕率的離開大營,在無營盤的保護之下,敵軍一旦趁機發動突襲,我軍危矣!”

對石苞解釋完這一點後,鄧艾又對着石苞說道:

“雖然敵人的計策頗爲毒辣,可這個計策卻非一時奏效之計。

我軍上下皆熟讀七斬令,七斬令乃是君侯的威嚴所在,有七斬令的威懾,我軍的軍心不會馬上崩潰。

正因爲局勢危急,所以我們這些將率才更加不能亂,以我所料,或許這時就有大量敵軍埋伏在我軍的歸途上,想着伏擊我軍。

我軍必須步步爲營,否則你我身死事小,辜負了君侯對我等的期望,那將來你我有什麼面目面對君侯?”

鄧艾在言語中提到糜暘,讓慌亂的石苞猶如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般,瞬間冷靜下來。

死亡不可怕,可要是讓他辜負糜暘對他的知遇之恩,那比殺了他更讓他難受。

在冷靜下來之後,石苞也開始認真的分析起當今漢軍面臨的險惡局勢。

很快石苞就對鄧艾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縱使我軍軍心再如何動盪,可敵軍要想擊潰我軍,也需要在正面對戰之中。”

四面楚歌的計策只能大大增加敵軍對戰的勝率,可不會讓他們就直接取得勝利。

“既然如此,我軍接下來就當繼續堅守營壘不出,讓敵軍無機可乘。”

“而要想讓我軍軍心平復的關鍵在於,在我軍堅守的這段時間之內,那些感染瘴氣的士卒是否能夠痊癒。”

石苞的分析讓鄧艾的大腦也有了個清晰的脈絡。

“仲容所言甚是,四面楚歌之計終歸只是火上澆油,只要我們能釜底抽薪,那麼敵軍的四面楚歌之計就不攻自破。”

在鄧艾說完這句話後,石苞馬上接着說道:“我接下來會協同孟獲,共同督促營內醫者的治療進度。

而士載在這段時間內,就應該不動聲色,繼續如往常一般巡視諸營,以靜制動。”

這一刻石苞並未將鄧艾當做他的上級,他就像幼時與鄧艾一同討論兵法一般,將他的見解一一告訴他身前的這位好友。

而鄧艾見石苞說出了他心中想說的話,他的臉上流露出一些笑容。

或許當下的局勢對漢軍很不利,可幸運的是,他不是一人在承擔這險惡的局勢。

鄧艾允准了石苞的建議。

在鄧艾允准之後,石苞就要告辭前去履行自己的職責。

只是在石苞離去之前,鄧艾對着石苞問道:“仲容可有信心?”

面對鄧艾的這句詢問,石苞陷入了沉默之中。

雖然他剛纔與鄧艾分析的頭頭是道,可當下漢軍面臨的險惡局勢尚未有絲毫改變,在這種局勢之下,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不過在沉默一會之後,石苞沉吟道:“存亡之分,在於你我,何言可或不可?”

說完這句話後,石苞便對着鄧艾一拜離開了大帳之內。

等石苞走後,鄧艾仔細琢磨着石苞方纔說的那句話,他不由得笑了出來。

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當日糜暘爲何會派他南下。

糜暘需要的是可獨當一面的大將,而獨當一面,指的絕不是打順風仗。

而就當夜郎縣外的漢軍陷入困境之時,一騎渾身帶血的信使正快速朝着益州郡趕去。

這件事鄧艾與士徽都不知道。

讓他們更加不知道的是,漢章武三年二月,魏軍真的要開始對梁州動手了。

紛爭亂世,大江東去,盡是流不盡的英雄血。

天下大勢,變化萬端。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梁州,將會被無數的英雄血所浸潤。

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章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章 父子對質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
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章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章 父子對質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