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

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

呂乂,字季陽,荊州南陽人。

呂乂的父親呂常,送原先的益州牧劉焉進入蜀郡,因官道堵塞,遂不能返回中原。

呂乂自幼失去父親,喜好讀書彈琴。

當初,劉備平定益州,設置鹽府校尉一職,管理鹽鐵的財政收益。

鹽府校尉南陽人王連請呂乂與南陽人杜祺、南鄉人劉乾等共爲典曹都尉。

在擔任典曹都尉期間,呂乂很有政績,鹽鐵校尉王連便曾上書給劉備,誇讚呂乂。

因爲此舉,呂乂進入了劉備的視線中。

當初劉備在考教完糜暘之後,想尋找一二賢才輔佐糜暘處理政務,呂乂便是劉備所選擇的其中一位。

而劉備選擇的另一位輔佐糜暘的俊才,名張嶷,字伯岐。

張嶷是巴西郡南充國縣人,他出身貧寒,豁達豪壯。

張嶷弱冠時爲縣功曹,劉備平定益州之時,山野強盜寇犯縣裡,縣長舉家逃亡。

張嶷攜帶着縣長夫人,冒着山賊的刀槍劍戟,殺出一條血路,縣長夫人方纔得救。

張嶷因此在當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於是被劉備徵召爲州從事。

劉備爲糜暘所選的這兩位賢才,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首先呂乂與張嶷都有爲政的經驗過,這樣才能輔佐糜暘處理政務。

其次呂乂、張嶷與糜暘年紀相近,且這二人雖在益州有一定的名聲,但與糜暘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

加上糜暘的官位比他們高出很多,在這樣的情況,才能保證呂乂與張嶷二人對糜暘盡心輔佐。

當糜暘知道劉備委派這二人輔佐他時,糜暘內心中頗爲高興。

想他之前的班底,不是孟達就是鄧艾,要麼就是降將丁奉、丁封等人。

這些人不能說能力不好,只能說都是更爲擅長武略的良將。

當然鄧艾是文武雙全的大才,但是鄧艾履歷太過空白,要名聲沒名聲,要功勳沒功勳。

糜暘就算器重他,也不可能馬上將他委以重任,更多時候只能當做參謀而已。

而呂乂與張嶷二人,都有治政之才,又具備一定的功勳名聲,等糜暘到漢興郡後立馬就能將這二人委以重任,讓漢興郡的政務儘快走上正軌。

可以說劉備不愧善於用人的君王,他對人事的安排可謂是恰到好處。

呂乂因爲曾任鹽府校尉的典曹都尉一職,典曹都尉負責執掌軍糧運輸,所以呂乂對益州的地勢相當瞭解。

正因爲呂乂的這個長處,所以自大軍出發之後,大致的行軍路線糜暘便交給呂乂來籌劃。

在糜暘召來呂乂之後,糜暘問呂乂道:“吾方纔收到情報,北方曹操已死,北方恐將有鉅變。”

“在季陽所安排路線之下,我軍還要多久才能抵達漢興郡?”

呂乂見糜暘召喚自己前來是詢問這事,他便如實作答道:“蜀中羣山密佈,官道不暢,如今以涪水入漢水北上,已經是最便於大軍行進的路線。

在此路線之上,若一切順利,不出十日,即可抵達西城。”

西陵是漢興郡最靠近益州的縣,到達西陵之後,順漢水而下,不過兩日就可抵達漢興郡治上庸縣。

聽到呂乂,糜暘點了點頭,而後他便催促大軍急速前行。

本來爲了早日趕到漢興郡赴任,糜暘大軍的速度就不慢,現在在糜暘的再度催促之下,整支大軍的行軍速度又加快了三分。

不出三日,糜暘所率領的萬餘大軍,已經到達廣漢郡中。

在郡守的安排下,萬餘大軍搭上早就準備好的戰船,一路溯水北上。

雖然是逆流而上,但藉助着水運之力,糜暘大軍行進的速度很快。

數日之後,糜暘的大軍就已經到達西城外。

漢興郡的前身是東三郡,這東三郡分別是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

而東三郡的前身是屬於漢中郡的西城、上庸、房陵三縣。

當年荊州牧劉表在佔據房陵縣後,改縣爲郡,歸荊州。

後來曹操攻打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將漢中一分爲三,置西城、上庸二郡,並將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劃歸南陽郡管轄。

如今劉備爲了方便將來北伐號令統一,便廢三郡爲縣,並將這三縣的轄區合併爲漢興郡。

也就是說,糜暘這個漢興郡太守,他所轄的縣城主要便是西城、上庸、房陵三縣.

在劉備廢西城郡爲縣後,原西城太守申儀便成爲西城縣長。

劉備之所以廢郡爲縣,還有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對申氏兄弟做出一些懲戒。

申耽、申儀兄弟原本就是西城、上庸間的豪強大戶,在當初劉表拿下房陵縣之後,西城、上庸兩縣就一直在申氏兄弟的手中。

當初東三郡的正式成立,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要利用地方豪強申氏兄弟,以達到讓漢中東面起到穩定的結果。

正因爲申氏兄弟在漢興郡中有着莫大的影響力,所以劉備認爲當初劉封不去救援關羽他們也有責任。

故而他將申氏兄弟紛紛貶爲縣長,並且將申氏兄弟的軍職剝奪,以作懲戒。

劉備的這一舉動,申氏兄弟當中的申耽倒是沒有意見,就是申儀在心中頗有微詞。

只是他懼怕於當今劉備的威勢,故而一直在表面上對劉備的決定不敢有所異議。

當新任漢興太守糜暘到達西城之外後,身爲西城縣長的申儀,當即領着他的僚屬出城迎接糜暘的到來。

若在以往,申儀身爲建信將軍,而糜暘是偏將軍,申儀的軍職大於糜暘。

但如今申儀軍職被剝奪,官職亦被貶爲西城縣長,所以他的身份與糜暘相比起來,就遠遠不如了。

漢興郡三縣都建立在水系之旁,其中西城就在漢水之邊,所以糜暘是在樓船上見到申儀的。

在見到申儀之後,糜暘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還未等申儀朝他下拜,糜暘趕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而後往樓船的內部走去。

這一幕讓申儀心生忌憚,當初張飛就是這樣拉着他的手,一路把他拉到襄陽去的.

只是糜暘接下來的舉動,卻打消了申儀的這番顧慮。

糜暘在拉着申儀進入樓船上的閣樓中後,他立即讓家僕獻上酒菜,而後就與申儀在這樓船上的閣樓中共飲起來。

在與申儀共飲的時候,糜暘還召來了孟達,張嶷、呂乂、鄧艾、丁奉、丁封等人一同陪同。

在樓船閣樓中的宴席之上,糜暘頻頻向申儀舉杯致敬,絲毫看不出有任何輕視申儀之態。

在酒過三巡之後,糜暘對着申儀言道:“先前吾在成都中,未能親臨漢興處理政務。”

“太守不在,而漢興郡能一直穩定如初,這一切都是義度與尊兄的功勞呀。”

申氏兄弟,申耽字義舉,申儀字義度。

糜暘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流露着真誠的讚歎之色。

糜暘的這副作態,令本來心有怨言的申儀心情逐漸變得舒朗起來。

申氏一族本就是漢興郡中的地頭蛇,在漢興郡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幾乎就是一方土皇帝。

後來曹操奪取了漢中郡,忌憚他們申氏一族的影響力,也只能對他們加官進爵安撫。

在劉備拿下漢興郡後,亦是對他們禮敬有加,恩寵不小。

本來事情能按原本的脈絡發展下去,那麼他申儀一輩子做劉備忠臣倒是無所謂。

但沒想到在劉封到來後,一切都變了。

劉封不但佔着自己身爲劉備養子的身份,在漢興郡中作威作福,對他們申氏兄弟頗爲輕視。

甚至到後來還因爲他的私心,導致他與兄長遭到劉備的嫌惡,結果所有的軍職都被剝奪。

之前還是一郡太守,加將軍稱號,現在只是一小小縣長,這讓申儀心中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後來申儀又聽聞,劉備委任糜暘爲漢興太守的消息。

對於糜暘擔任漢興郡太守,申儀心中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畢竟雖然糜暘只是一偏將軍,軍職比他之前還低,但劉封一開始亦是以中郎將執掌東三郡的。

況且糜暘的威名絕對不是劉封可以比擬的,對於這樣立下巨大功勳的名將,來擔任自己的上官,申儀雖不說很贊同,但亦沒有牴觸情緒。

申儀在之前唯一擔心的便是,糜暘會比劉封更盛氣凌人,畢竟糜暘現今在天下中的名望,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

在懷抱着這種忐忑心情之下,申儀主動來拜訪糜暘,但糜暘的舉動卻大大超乎他的意料。

相比於劉封的盛氣凌人,糜暘可謂是平易近人,且毫無半點架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對比申儀更對糜暘觀感甚佳。

在觀感甚佳之下,申儀對糜暘亦是極盡吹捧之能事。

面對着糜暘的誇讚,申儀亦舉杯看向糜暘道:“將軍天縱之資,公安一勝名驚天下。

雖之前將軍不在郡中,然漢興郡能始終保持穩定,全賴將軍威名之故也。”

“吾與兄長不敢貪功。”

申儀的誇讚似乎讓糜暘很是受用,他臉上的笑意不斷,那笑意是在告訴申儀,會誇就多誇點。

對於糜暘的這種要求,申儀當然是盡力滿足。

在糜暘有意的拉攏與申儀的有意吹捧之下,這場在樓船上的會面,進行的很是愉快。

特別是申儀看到之前與他職位差不多的孟達,現在只是糜暘帳下一軍司馬時,他心中的暢快就更多上幾分。

糜暘與申儀盡歡的這一幕,讓剛剛投入糜暘帳下的呂乂與張嶷的臉色不太好看。

這便是那個名震天下的漢鹿?

難道就是這等貪慕虛名之輩?

呂乂與張嶷雖然第一次來到漢興中郡中,但久處蜀中的他們,在劉璋時代就曾聽過漢中申氏兄弟的名聲。

當時漢中太守雖然是張魯,但是漢東一塊幾乎就是申氏兄弟的獨立王國。

早在二十多年前,申氏兄弟就在西平、上庸二地聚衆數千家。

他們一方面與張魯聯繫緊密,一方面派遣使臣拜詣曹操,猶如一地方獨立諸侯做派。

面對着這樣的地方強勢豪強,若是糜暘太過信任,那是會吃大虧的呀。

性格清正的呂乂,臉上的臉色已經相當不好看。

張嶷同樣也是如此,出身貧寒的他對糜暘親近申儀的舉動,亦有所不理解。

唯有丁奉兄弟對這一幕見怪不怪,江東的地方豪強勢力在孫權的放養下是最強的。

所以他們之前跟隨甘寧、陸遜前去各地駐守時,這兩位主將對於當地豪族亦是以拉攏爲主的。

至於孟達,他好似對眼前這一幕漠不關心,在專心吃喝,只是他的眼神中對着申儀有些同情。

在場衆人,只有身爲法正好友的孟達,知道不少糜暘的過往。

糜暘可是從小背誦《蜀科》長大的,在這種耳濡目染之下,孟達不信糜暘會這麼輕信申儀。

在經過良久的對飲之後,糜暘見天色已晚,便讓申儀先回城。

在離去之時,已有醉意的申儀似在不經意間問糜暘道:“府君明日可要啓程前往上庸?”

上庸是漢興郡的郡治,糜暘要想真正履行太守的職務,那自然是要前往上庸城中。

只是糜暘在聽到申儀的問話後,他不在意地回答道:“明日之事,明日再說。”

在聽到糜暘的這個回答後,申儀當即拱拜離去。

只是在轉身之際,他的臉上浮現一絲笑意。

糜暘的回答亦被他身後的呂乂等人聽到,在申儀離去後,呂乂終於忍不住,他對着糜暘一拜言道:“先前府君問乂何時能至漢興,並催促行軍。”

“今府君已至西城,何不直接順流而下,抵達上庸主持一郡政務,府君之前後不一,令義疑惑。”

面對着呂乂的疑惑,糜暘笑着答道:“季陽可曾聽過“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這兩句諺語?”

呂乂雖年幼便居住在蜀中,但原本身爲南陽人的他,自然聽過這句諺語。

這兩句諺語講的是:汝南太守宗資,信任範滂,把郡中一切政事,都委託他去辦,自己只管簽發文書。南陽太守成瑨,也將全部公事交給岑晊負責,自己卻吟嘯無事。

故當時的民謠譏諷說,汝南和南陽的功曹成了太守,而太守卻消閒無事。

表面上看,這是宗資與岑晊任用賢才的緣故,但實際上這體現了在東漢末年時,地方大族已經足夠架空一郡太守。

範滂出身汝南大族,而岑晊出身南陽大族。

在呂乂臉上已經有思索之色後,糜暘對呂乂言道:“吾既不想坐嘯,亦不想畫諾,吾只想政由己出。”

在糜暘說完後,便進入了內室之中。

糜暘的話讓呂乂猜測出了一個可能,而這時一旁的鄧艾則拍着呂乂的肩膀對其言道:

“相,相信府君。”

相比於剛投入糜暘麾下的呂乂,鄧艾跟隨糜暘最久,所以他最瞭解糜暘的爲人。

糜暘是有志向的人,有志向的人怎麼會容忍申氏兄弟這種足以割據一方的豪強呢?

正如糜暘對他所說的那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本章完)

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章 江陵城中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6章 幼時情誼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
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章 江陵城中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6章 幼時情誼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