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

當代表議事的鼓聲傳遍整座夏口城後,城內的一衆吳將都如聽到了天籟之音般,即刻朝着陸遜的大將軍府趕去。

正如全琮方纔稟報的那般,現在夏口城的軍心,已經被永安失陷的消息攪得七零八碎。

若非如此,羣英匯聚的夏口城,又豈會任由許多謠言流傳呢?

而對於衆多吳將來說,陸遜無疑是他們的主心骨。

現在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陸遜出來穩定大局。

由於內心中的急切,許多吳將甚至都來不及撐傘駕車,就徑直冒着瓢潑大雨來到了大將軍府中。

看到一位位猶如落湯雞的吳將的出現,陸遜一方面讓下人準備好暖身子的湯,一方面在心中暗暗爲自己打氣道:

「有這麼多關心國事的良將在,大吳的國運斷不會半路而夭!」

約莫纔過去半個時辰,有資格參與議事的吳將,就都齊聚在了陸遜所在的議事廳中。

廳外的大雨依然磅礴,響亮的雨聲不斷敲擊在每位吳將的心間,讓他們的呼吸正變得越老越急促。

數十位吳將齊聚的大廳,這一刻竟鴉雀無聲。

諸位吳將不曾主動言語,他們都在目光注視在陸遜的身上。

他們很希望,陸遜能拯救大吳。

察覺到諸位吳將驚慌又充滿期盼的目光後,陸遜淡淡開口說道:

「吾聽聞城中有謠言,說是永安是被糜暘攻下的,這一點吾已經查證,純屬虛言。」

當陸遜的這句話說出來後,諸位吳將眼中的驚慌神色瞬間消散了不少。

誠然永安是東吳重鎮,可單單是永安城的失去,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吳將都驚慌到六神無主。

他們之前會感到無比驚慌,是因爲他們以爲真如傳言所說的那般,糜暘目前就在永安城。

現在陸遜開口將這個傳言定爲謠傳,那無疑是讓他們緊張萬分的內心,得到了不少喘息的機會。

其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哪怕陸遜有派人出去查證,但也不會這麼快就有結果傳來。

但陸遜卻很清楚,他的判斷是準確的。

能做出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判斷,倒不是陸遜的智慧,真的與諸多吳將相比差距甚大。

只是相比於東吳諸將,陸遜內心對糜暘從未有過畏懼的心理。

而陸遜知道要是不讓東吳諸將的理智恢復,那麼接下來他的一切謀劃,都會是白費的。

陸遜的想法是正確的。

在陸遜的話說完後,原本雅雀無聲的議事廳,就好似活過來一般,變得瞬間嘈雜起來。

「若糜賊不在,則韓綜手中兵力就只有數千解煩兵。」

「韓綜雖是韓公之後,但我知道,他在軍略上並無可取之處。」

「應及時將韓綜叛亂的消息告知給陛下,解煩軍中有一部分是長沙桓王的親兵。

只要陛下下詔言明韓綜罪行,想來那一部分解煩兵會幡然醒悟的。」

...

在座的每位吳將,要麼在積極的分享出他們對韓綜的瞭解,要麼就是積極的向陸遜獻策着。

仔細一聽,有些建議的確有着可取之處。

但陸遜卻覺得那些建議,終歸都是旁枝末節。

「我軍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率軍趕到永安城外,將永安城內外隔絕起來。

韓綜敢謀逆,背後定然有着糜暘的授意。

而以糜暘的狼子野心,他在得知韓綜的行爲後,會無動於衷嗎?」

陸遜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平定韓綜叛亂的關鍵之處。

絕不能讓糜暘的援軍,進入永安城!

聽完陸遜的話後,整座議事廳又陷入了安靜之中。

良久之後,有一位大將起身言道:「大將軍所言甚是。

然今突降暴雨,我軍不如等暴雨停歇後,再規劃出兵之事。」

說這番話的,正是鎮西將軍步騭。

而隨着步騭的話音落下,許多吳將的臉上都流露出贊同之色。

下着暴雨的天氣,對軍隊的行進是有着很大影響的。

當然這一點對漢軍也是一樣。

故而步騭纔會根據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一個在他看來較爲穩妥的建議。

可陸遜在聽完步騭的話後,卻反問步騭道:

「韓綜是不是,會與卿想的一樣呢?」

面對陸遜突然甩出的這個疑問,步騭一時怔住了。

這還用問嗎?

韓綜自小在江東長大,對於暴雨天氣會造成的惡劣影響,他的瞭解自然不會比自己少。

大將軍爲何要問出一個如此簡單的問題呢?

步騭的疑惑還未持續多久,下一刻他的心中,隱隱就浮現出了一個答案。

難道是!

步騭正欲看向陸遜,而這時陸遜的話也正好傳來:

「永安城所處的地勢是很穩固的,糧谷又充足,且城內的守城器具也十分完善。

這些都是吾早先在永安親自籌備的。

現在永安失陷在韓綜手中,我軍要攻打這樣一座堅固的城池,並非是一件易事。

但再堅固的城池,也需要人來防守。

韓綜性格驕橫,又熟知暴雨天氣對行軍的不利,故而他肯定會認爲,短期內自己是安枕無憂的。

這樣的想法,會讓韓綜大意。

敵人有堅固的城池,我軍要是不趁敵軍大意的時候攻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陸遜徐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陸遜的話有道理嗎?

那肯定是有的,只是.....

聽着耳邊響亮的大雨滂沱聲,許多吳將心中的猶疑還是無法消除。

陸遜看出了衆多吳將的猶疑,他端正了臉色說道:

「惡劣天氣行軍,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但這樣的事,我軍當年也是做過的。」

陸遜這話一出,許多吳將的臉上,露出了回憶的神色。

當年?

指的是長沙桓王在的時候嗎?

孤兒寡母,渡江征戰,數次的局勢不利,數次的九死一生。

但最後,傲立於江東大地上的卻是他們!

在場的許多吳將,很多都是孫策時代遺留下的老臣。

於陸遜的話語下,他們不禁回憶了十數年前那蕩氣迴腸,崢嶸盡露的歲月。

是呀,當年他們能做到,現在又如何不可以!

「韓綜的謀逆,就猶如一道巨浪,在猛烈衝擊着大吳的國祚。」

「若我們再繼續猶疑下去,這道巨浪將會把我們所有人都捲入無邊深海中。」

「我不願爲魚蝦之食。」

「今願與我一同扼巨浪,定風波者,可起身!」

說完這句話後,一道堅定的身影緩緩站起。

在這道堅定身影的感染下,一聲蒼老的嘆息在議事廳內響起。

「年紀大了,還要做這等事,真不知是福是禍。」

雖說這聲話語中,充滿了無奈。

但這聲聲音的主人,卻也撐着年老的身體站起身來。

這人正是江東老臣之一呂岱。

而隨着呂

岱站起身後,全琮、朱然、朱桓、潘璋、馬忠等吳將在對視一眼後,亦紛紛起身。

一人帶動一人,一羣帶動一羣。

及至最後,整座議事廳內,皆是挺直身板之江東男兒。

「吾等皆願!」

自孫權掌權以來,江東男兒時常被世人笑稱爲鼠輩。

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讓孫權位列天下三皇之一,江東內並非沒有豪傑。

區別就在於,是誰帶領他們。

望着身前一道道挺立的身影,陸遜的臉上終於露出笑意:

「風雨如晦,你我同行,善哉!」

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章 父子對質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章 父子對質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
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章 父子對質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章 父子對質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