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

對,就是曹休!

想到這一點後,陸遜立即坐下來,提起毛筆疾書起來。

不久後,一封陳明厲害的書信,就在陸遜的筆下寫成。

待寫完書信後,陸遜起身來到徐盛身前,將手中的書信及懷中的信物交至徐盛的手中。

陸遜急切地言道:

「你親自去一趟豫州,將手中的書信交至曹大司馬手中。

待大司馬看完書信後,若他問及韓綜是否有明確的叛逆罪證,你一定要說有!」

陸遜之所以要這麼告誡徐盛,是在於他認爲曹休不一定會相信他的判斷。

與其浪費心力解釋,並從而耽誤了稍縱即逝的良機,還不如說一個「善意的謊言」。

徐盛聽到陸遜的囑咐後,也瞬間明白了陸遜的意思。

他從陸遜手中接過書信及信物,正要轉身離去,可在他轉身之際,他的手臂卻被陸遜抓住。

「今日之永安,宛若往日之公安。

國之命脈所在,望文向不要讓吾失望!

若曹大司馬有遲疑出兵之態,你就對他言及:今漢已初具虎狼之秦之勢,萬不要重蹈齊王覆轍!」

連續兩次叮囑,可見陸遜對這件事有多看重。

而聽到陸遜的兩次叮囑後,徐盛能做的只有抱拳領命而去。

待徐盛離去後,看着徐盛離去的背影,陸遜的心才安穩了些。

只要曹休能出兵攻打義陽郡,義陽郡是荊州的北面門戶,面對魏軍的攻打,糜暘定然會發兵救援。

這樣一來,糜暘手中的兵力就會得到一次削弱。

除此之外,就算糜暘後續真要出兵江夏,他也會面臨着兩面作戰之不利。

很大程度上,爲了保證義陽郡的安危,糜暘就可能不會再出兵江夏了。

可對於這一點,陸遜心中並無十足的把握。

至於接下來事情會不會如他預料的那般發展,那就聽由天命吧!

「來人,擊鼓傳喚諸將!」

聽由天命不是不可以,但在這之前,他要盡好一切人事!

陸遜的反應,不可謂不機敏。

或許換做糜暘在他的立場上,做的也無法比他更好。

可陸遜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一點——由於之前他去建鄴述職,導致他收到徐盛的稟報,是在徐盛回到夏口的數日之後。

在數千年的浩蕩歷史長河中,數日的時光就像其中的幾粒砂礫一般看起來不起眼。

但有時世事是很奇妙的。

有時候可能就是在那幾粒砂礫的影響下,歷史的長河會撞上一塊巨大的礁石,從而在那塊礁石上,留下令無數後世人瞻仰的痕跡。

...

數日之前,襄陽!

糜暘在聽到石苞稟報說,東吳方面又有使者到來時,他的表情是驚訝的。

朱桓與徐盛剛走,還有完沒完了。

可糜暘在聽到石苞說,這次的使者是爲韓綜而來後,糜暘很自然的將臉上的神色,轉變爲了驚喜。

「是韓綜要投誠嗎?」

糜暘第一時間問出了這句話。

糜暘的這句問話,讓石苞既驚異的同時,又讓他對糜暘佩服地五體投地起來。

或許韓綜在東吳身份不凡,但在漢朝境內,卻是沒幾個人認識他的。

就算少數有人聽說過韓綜,他們在得知韓綜的身份後,也很難會將他與「投降」二字給聯繫起來。

沒想到的是,糜暘竟然就直接想到了這一點。

難道大司馬真是天上的神鹿轉世嗎?

懷抱着心中的崇敬,石苞對着糜暘回答道:

「今日巡江斥候在岸邊發現了一形跡可疑之人。

斥候本以爲他是逆吳的細作,便欲將他擒獲。

不料面對斥候的追捕,那人並未抵抗。

而他在被斥候擒獲後,更是聲稱有要事要見大司馬。

這事被鄧荊州得知,他在審問後才從那名使者口中得知了他來的真正目的。

於是鄧荊州便派人來詢問大司馬對這事的看法。」

聽完石苞的彙報後,糜暘連忙問道:

「那名使者人呢?」

糜暘急切的態度,被石苞所察覺到,這讓石苞有些不解。

那名使者說的是真是假,還需要進一步查證,也許是陸遜的詐降之計呢?

可看大司馬的表現,好像他從未擔心過這一點一般。

不解歸不解,當糜暘問到人在何處時,石苞就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了。

「臣這就去將他提來!」

就在石苞要去提人的時候,糜暘叫住石苞:

「不止要將使者提來,伯苗等人也要召來。」

糜暘的話加深了石苞心中的不解,但他還是很快就領命而去。

待石苞離開後,糜暘又讓丁封去喚來蔣濟。

他要馬上知道,韓綜目前在東吳的一切信息。

不久之後,韓綜的使者及一衆荊州重臣,就都來到了糜暘所在的大廳內。

等到衆人都到齊後,坐在上首的糜暘盯着站在場中的韓綜使者問道:

「韓綜是真心誠意地歸降嗎?」

韓綜使者是沒見過糜暘的,可這不影響他從衆人對糜暘的恭敬態度上猜出他的身份。

見是糜暘親自詢問,牢記韓綜囑咐的使者直接跪在糜暘身前說道:

「我家將軍早就仰慕天策上將威名,以往曾多次悲嘆,無顏得見天策上將威容。」

「他對天策上將的敬仰之情,就如城外的漢水一般滔滔不絕。」

這位韓綜的使者想來是沒讀過什麼書的,哪怕他絞盡腦汁想着吹捧糜暘,可在說了兩句後,卻變得語噎起來。

幸好這時他記起了,在他來的時候,韓綜給他的親筆書信。

於是他又接着說道:

「我家將軍有一封書信要獻給天策上將,內中有一切我家將軍想對天策上將說的話。」

聽到韓綜使者這麼說,糜暘將目光轉向鄧芝。

看到糜暘的目光後,鄧芝起身將從使者身上搜到的書信交至糜暘的手中。

接過書信後,糜暘很快看了起來:

「漢章武六年七月十二日,永安韓綜叩首親拜。

綜賴先人恩澤,遂得一鎮精兵,然綜雖非大才,亦知恃險抗強,豈能久乎?

綜竊思吳統闇弱,孫權女幹險,將士狂愚,干犯天威,偏安尚不能望,何況與公論兵?

每念及此,綜無不仰慚俯愧,精魂飛散,恐受斧鑕,家族覆滅也!

伏惟大漢,天命恢弘,天策上將,威及四海,恩過陽日。

棄逆歸正,古今至理也。

綜願率部曲入漢水,謹跪請公施恩納之。

窮池之魚,失林之鳥,待命漏刻,綜今態也。

綜雖韓氏之子,然望公勿因此猶疑。

若公不棄,綜願認公爲父。

韓綜叩首,再拜,再拜!」

信箋中的內容並不多,糜暘很快就看完了。

在看完信箋中的內容後,糜暘的心中有些噁心。

誠然韓綜在信中

,對他的態度可謂是跪舔。

可一想到韓綜舔到要認自己爲父,糜暘就如吃了蒼蠅般一樣難受。

先不提兩人的年齡是否合適,就說要是將韓綜這等人收進糜氏族譜中,估計糜竺都會被氣活過來。

不過就算心中感到噁心,但糜暘臉上卻並未表現出什麼。

他手舉書信對着在座的各位大臣問道:

「你們以爲,韓綜投誠一事是真是假?」

糜暘的話音剛落,鄧芝就連忙起身對糜暘說道:

「臣以爲,此事不可信。」

韓綜的信,鄧芝是看過其中內容的。

他看完信箋中的內容後,跟糜暘是一樣的想法——韓綜這人也太噁心了吧!

當然鄧芝覺得韓綜不可信,倒不是因爲他的噁心。

而是他的噁心,讓他想起了一件事。

「韓綜願認大司馬爲父,以此來證明他投誠之心,可是他這一舉動,與當年孟侯斷髮明志之舉何其相似?

我朝與韓綜素無來往,他卻突然以如此大的代價,表明投誠之舉,實在過於可疑。

若再思之,韓綜乃韓當之子,有韓當遺澤在,又有何罪能夠讓韓綜恐慌至此呢?

還望大將軍莫忘了,當年赤壁之戰時,周瑜與黃蓋之故事!」

當鄧芝說完後,廳內的衆臣,有許多人臉上都流露出贊同的神色。

畢竟僅憑一封書信,就想讓他們相信韓綜,的確不太可能。

隨後丁奉也起身說道:

「或許韓綜投降一事爲真,可大司馬應當穩妥納之。

第一先派人潛入江夏,詳細探查韓綜處境。

若探查之後發現無所疑慮後,再與韓綜約定好投降時間,地點,我們好做出周密防備。

如此一來,可謂萬全。」

丁奉的這個方案一提出,得到了更多大臣的附議。

而韓綜的使者,剛纔並未被帶出去。

他在聽完鄧芝與丁奉的話後,早就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儘管從表面上看丁奉的提議,並未直接表示不相信韓綜的投誠。

可他卻知道,韓綜現在的處境有多危急。

要是真按丁奉那麼說的去做,時日必定要拖延上許久,到那時韓綜早就被陸遜拿下了。

一想到這,韓綜的使者就將請求的目光看向了糜暘。

或許他知道,在衆臣皆持保守態度的情況下,要讓糜暘貿然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簡直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

可他現在,也只能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糜暘的身上。

而就在韓綜使者忐忑不安的時候,糜暘終於開口了:

「孤選擇相信韓綜。」

糜暘此話一出,不僅是韓綜的使者,就是在座的衆臣,臉上也都浮現不可思議之色。

爲什麼呀?

從常理來說,糜暘縱使有意相信韓綜,也會採納丁奉的建言行事。

但糜暘是穿越者!

韓綜對鄧芝、丁奉等人來說很陌生,可糜暘並不是第一次認識他了。

糜暘第一次認識韓綜,是在史書上。

歷史上的韓綜,數次得到過孫權的重用,可最後他卻主動率領着部曲投降了曹魏。

這件事,差點將孫權氣了個半死。

孫權對韓綜重用信任到什麼地步了呢?

有一年孫權出征石陽,他下令讓韓綜擔任武昌督。

要知道那時候的武昌,可是東吳的國都,更是孫權大軍的後路。

以孫權多疑的性格,若

不是他認爲十分信任的人,會讓他擔任這一重要職務嗎?

而韓綜叛國的原因,在於不自安。

說白了,韓綜就是認爲孫權有一天會殺害他。

歷史上孫權對韓綜那麼寬容重用,都沒能挽回韓綜的心。

可見韓綜的不自安,基本已經到達了一種瘋魔的地步。

這也是糜暘選擇相信韓綜的原因。

因爲有着這一點在,韓綜就不可能會是孫權的忠臣。

既然不是孫權的忠臣,韓綜爲何要冒風險詐降?

況且韓綜會是那種公忠體國的人嗎?

糜暘覺得還是不要侮辱了這四個字。

見糜暘選擇相信韓綜,鄧芝就要起身勸諫,可糜暘並未給他說話的機會。

穿越者,有時候就是要獨斷專行。

只是糜暘願意相信韓綜,可不僅僅是爲了韓綜手中的部曲。

就在韓綜的使者要喜極而泣的時候,糜暘開口說道:

「韓綜願意歸義的態度,孤很喜歡,但他歸義的方式,孤卻不喜歡。

孤不缺數千精兵,也不缺一二良將,孤想要的是一座城。」

聽到糜暘的話後,韓綜的使者頓時下意識問道:

「哪座城?」

「永安!」

糜暘的話快而堅定。

身爲天策上將,有時候就是要貪心。

而在得知糜暘想要永安城後,韓綜的使者變得不知所措起來。

「永安城我家將軍,拿不下呀!」

韓綜的使者並未覺得糜暘胃口大,他第一反應是覺得,這件事對韓綜來說難以辦到。

韓綜使者的「謙詞」,讓糜暘笑了出來。

「他有辦法的。

據孤所知,駐防永安城的主力是解煩兵。

而解煩兵受韓當恩德多年,至少現在還是願意聽從韓綜指揮的。

韓綜想拿下永安城,差的只是胡綜的一顆人頭而已。」

在瞭解到韓綜及永安城的基本情況後,糜暘心中早就有了一條奪城之計。

而這條奪城之計,卻驚的韓綜的使者說不出話來。

他原本以爲韓綜的想法已經夠大膽了,沒想到與糜暘相比,卻還是小巫見大巫。

永安城是何等重要的城池,而胡綜又是孫權最寵愛的臣子之一。

殺胡綜,奪永安,一旦韓綜做出這等事,孫權知道後肯定會瘋了的。

孫權要是瘋了,那麼到時候韓綜面對的,可就是十數萬東吳大軍的壓力了。

這,明顯的是一條取死之道呀!

就在韓綜使者震驚莫名的時候,糜暘的話又接踵而至:

「你方纔也看到了,孤的臣子都不願相信你家將軍。

唯有孤,願意給你家將軍一條生路。

當孤願意給的時候,希望你家將軍能把握住。」

糜暘的這番話,充滿了威脅的意味。

接着糜暘起身繼續說道:

「你也不用太過擔心。

只要你家將軍肯踏上孤爲他準備的生路,待他成事之時,孤自然會出兵相助。

聽聞東吳現在有精兵十幾萬,但你不要忘記了,十數萬吳軍,孤年輕時就戰過。

也就一般。」

說完最後一句時,糜暘已然站在了韓綜使者的身前。

而看着糜暘的身軀,再想着糜暘方纔說的話,韓綜使者現在心裡頭,不可抑制地浮現了一個想法:

「眼前的這棵大樹,好偉岸呀!」

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章 江陵城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
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章 江陵城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