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

雖然楊繩祖並不覺得放羅顏清一行人入關有何不妥之處,但是王龍依舊認爲小心駛得萬年船,在羅顏清等人進入關城時,還是想派部下士兵先搜一下身。

當這些曹兵走近過來的時候,羅顏清立即就拔出佩劍,蹙緊了眉頭叱道:

“無禮!”

她身邊那些侍女們也都在同一時間拔出兵器,動作整齊劃一,氣勢非常,瞬間就震懾住了靠攏過來準備搜身的曹兵。

楊繩祖馬上嘖了兩聲,讓士兵們全部退下來。他親自過去將羅顏清接入關內,指責王龍說:

“成何體統!這成何體統!你在想些什麼?怎麼敢派人去搜我小姨媽的身子!”

那些曹兵絕大部分也都認識羅顏清,知道“刀馬旦”火爆的脾氣和過人的身手,一個個都是大氣不敢喘出一聲。

王龍自知理虧,他本來還想說那乾脆將女子直接放入城中,只搜一下男子的身。但是楊繩祖不由分說,就已經強行把羅顏清的雖有隨從都帶進關城之內了。

被當成人質的牛銓此刻被五花大綁在一匹騾子背上,王龍心中稍有怨氣,看到這個黑麪農夫般的牛相公子,便是氣從中來,搶來一條馬鞭就往牛銓身上狠抽數鞭。

牛銓嘴巴也被堵住,不能說話,全身上下又被綁的死死的,他只能嗚嗚嗚地慘叫幾聲,身體略微掙扎幾下,結果只引來王龍一番更加暴虐的鞭打。

羅顏清看着牛銓在邊上被鞭打,面上神色沒有絲毫波動。她帶着手下的侍女隨從們走到楊繩祖的身邊,低聲問:

“繩祖,你和我說實話……起兵發難一事,是不是吉先生和你哥的意思?我哥哥到底知不知道這樁事?”

楊繩祖被羅顏清問到要害處,他不敢正面回答,只好支支吾吾說:

“起兵大事,當然是舅舅決定的……這、這,小姨媽,我對起兵計劃的內幕也不大瞭解,你有什麼疑惑的細節,不如等到了西安,直接去問舅舅吧。”

羅顏清看着楊繩祖支支吾吾的樣子,眼神閃動,馬上就帶着滿腔恨意直言道:

“我哥他近一兩年來,早就沉迷在酒色裡面,哪裡還有起兵恢復曹營江山的雄心壯志?你和我說實話吧,我哥他早就讓酒色財氣給廢掉了!靠這樣一個窩囊廢做號召,還能號召起曹營的舊部嗎?

他將我隨意送給李來亨做妻妾,已經讓我日日含恨了。羅汝才只顧得自己一個人的榮華富貴,哪裡還記得曹營的兄弟們?如果我哥還活着,我恨不得手刃了他,好一洗我被李來亨侮辱的恨意!”

她說着又將寶劍抽出,緊緊握在手裡,好像是真要殺死羅汝才報仇一般。楊繩祖看羅顏清這般激憤的模樣,實在不像作假,心中驟然大喜,他雖然參與了楊承祖、吉珪的政變計劃,可是心裡總在爲他們背叛羅汝才一事而感到罪惡感。

此時羅顏清直言羅汝才沉迷酒色,拖累了曹營兄弟,反而讓楊繩祖卸去了心理負擔。

而且楊繩祖自幼就和羅顏清生活在一起,不知道經歷過多少生死危難,如非必要,楊繩祖也絕不願意和羅顏清刀刃相見。

現在看羅顏清隱然流露出傾向己方的態度後,楊繩祖馬上就將真相和盤托出:

“小姨媽!太好了!你和我大哥他的想法真是一模一樣。這真是太好了,我還擔心你不能接受吉軍師的謀劃呢。”

羅顏清看着楊繩祖,問道:“起兵之事是由吉珪謀劃的嗎?”

“對。這件事情是軍師最先找上我哥提出來的,全盤計劃也都出自吉軍師之手。”

“……你們既然決心起兵反順,就不能再留有一絲餘情。我最擔心楊承祖多年來被我哥哥視如己出對待,他要是因爲這一點感情,放過我哥,事情就麻煩了。”

楊繩祖聽到這裡,眼神略帶不忍地回答說:

“這……不管怎麼說,曹帥畢竟是我舅舅。他雖然被李闖灌得神魂顛倒,可就本心來說,我實在對他下不了手呀!”

羅顏清板起臉道:“怎麼?你們沒有殺我哥嗎?”

“嗯……吉軍師謀劃的動手時機,是趁着舅舅和闖營諸將喝得爛醉時,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是我們沒想到闖營諸將裡有個叫米剌印的土司官沒有喝酒,在我們動手誅殺闖營將領的時候,他突然帶着一羣家丁趕了過來。

當時局面非常混亂,最後我們雖然成功打敗了闖兵,可是也讓不少人趁亂從西安城裡跑了出去。原來我和大哥都不打算殺舅舅,只是想先把他軟禁起來,但當時兩軍混戰,吉軍師又親自帶人放火,混亂中舅舅被大火燒傷,雖然進行了搶救,但至今還沒醒過來。”

羅顏清哦了一聲,又問道:

“闖營諸將有哪些人逃出西安了?西安周邊還有不少順軍兵馬,你們真糊塗,讓他們逃出去帶着這些兵馬反攻,就靠西安的那些曹營老本兵,楊承祖怎麼能控制住局勢?何況袁宗第在延綏還有三萬精兵,你們就沒有顧忌到袁宗第嗎?吉珪的謀劃,真是處處漏洞,蠢不可及。”

楊繩祖卻笑道:

“小姨媽,你錯了。吉軍師早在我們起兵以前,就和大清的睿親王多爾袞有了書信往來,雙方早已商定,只要西安這邊起兵,多爾袞就會立即從晉北渡河攻擊延綏。

而我們在平定陝南以後,也會馬上出兵北上,和清軍南北夾擊。袁宗第區區三萬闖兵,絕不可能抵擋住清軍和曹兵兩面包抄。

至於西安周邊的其他順軍,他們大多數人都是明朝的降兵。除了賀珍遠在漢中,不便於將他騙來西安以外,其他像王良智、高汝利、武大定等秦軍出身的將領,都被我們趁機扣押在了西安。有這些人在手上,我們又打出了恢復明朝的旗號,要收攏招降那些明朝降兵,並非難事。”

羅顏清聞言有些驚訝地說:“恢復明朝?這不可能吧,我們起兵既然是因爲不甘心讓曹營居於他人之下,怎麼現在又要舉起明朝的旗幟來?”

“哈哈哈,不是,這只是打個障眼法,先誘騙和利用一些忠於明朝的關中士紳罷了。其實吉軍師早就和大清談判好了,只要我們拿下西安,大清就願意幫助我們在西北開國。彼時大清取關東,曹營取關西,兩軍一起聯手剿滅李闖,事成之後,只需要每年給大清歲幣三十萬就可以。

吉軍師也說了,如果將來咱們不願意再出這三十萬的歲幣。等到根腳立定,時機成熟以後,再出關搗滅清軍,也沒什麼問題。”

羅顏清手裡還握着寶劍,她輕嘆了一聲,慢慢走近楊繩祖,一邊靠近一邊喃喃道:

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七章 順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
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七章 順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