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

郝搖旗和張皮綆先行率衆出擊,羽林騎兵雖然已經十分疲憊,但由於大順軍士氣和鬥志均非常昂揚,而且還有晉王李來亨在後方壓陣,所有人對於徐州大會戰戰勝的前景,都充滿了樂天的信心。

因此體力上的疲憊,完全不能掩蓋順軍精神上的雄赳赳氣昂昂。

徐州城方面,徐州城北面大運河河段的要點鎮口閘,已經被清軍佔領。谷可成因此放棄了微山湖湖區的全部營盤,將守軍完全聚集到了徐州城城內。

清軍則順勢在東鎮口閘處設立了大本營,多爾袞的軍帳就設立在此處。以此爲中心,清軍對西、對北,實行堅定的防禦,多數敢戰善戰的滿洲精兵都被從徐州城下調動到了這個方向,用於防備大順軍援兵的進攻。

博和託親自負責指揮防禦作戰,他多次和順軍交手,是清軍中最瞭解楚闖新銳戰法的將領之一。也因此博和託對於順軍援兵的疾馳襲擊,高度重視,在不鬆懈掘壕工程的同時,以重兵修建木柵欄,佈列槍炮弓弩,嚴加防備。

在茶城和鎮口閘之間,總共十幾裡的路程上,現在已經被清軍的兩道壕溝、一道土牆、兩道木製寨牆隔絕開來。

壕溝蜿蜒曲折,土牆和寨牆之間則留有相當大的空間,用於給博和託佈置火力和調動兵力。當他發現順軍騎兵的突進行動以後,便立即從北面防線調集兵力,全力佈防於西,準備以密集的遠程火力迎擊順軍騎兵部隊。

清軍的戰術是對外固守疲敵,對內則加緊進攻徐州城的城池。

在這兩者之中,滿洲精兵多佈防於外,漢軍甲士則多用於內圍的攻城行動。徐州城下炮火連綿不斷,清軍的攻城行動也越加地激烈了起來,由於徐州守軍兵力相當有限,即便有谷可成、許都這樣的人才設守,整體形勢也相當危殆。

而且多爾袞還派遣了滿達海等人督輕騎繞過徐州,繼續向東南方向滲透,以求和南明水師會師,並且起到爲南明水師做嚮導,將其帶來徐州城附近的作用。

清軍的內外兩線部署,雖然由於物資糧秣有限,實際上無法真正做到持久之勢。但就部署的嚴密性來說,又的確是多爾袞的一套相當完美的計劃。

張皮綆天性輕銳,不下於劉芳亮。他早已按捺不住攻擊的熱情,已經在頻繁請求着郝搖旗:

“快下令攻擊吧!東虜雖然有所防備,但他們遠道而來,我軍卻是爲守土而戰,士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幾次衝擊,一定能夠收穫巨大戰果。”

只是郝搖旗早已不光是一介騎將,他需要從戰場全局考慮問題,不能用激情和熱血來看待問題。

郝搖旗作爲李來亨委任的前敵總指揮,要承擔起兩軍先鋒交戰勝負的首要責任。他不能不更加謹慎一些,壓制了張皮綆雀躍的想法,不許羽林騎士強攻清軍那正在修築之中的壕溝寨壁,而是與清兵保持一定距離,維持大順軍的軍事存在。

“我軍分隊襲擾,不可與敵纏鬥浪戰……各隊以弓馬嫺熟之人爲先鋒,以騎弓手銃擾亂襲擊敵陣,沒有我的命令,絕不可以擅自進行密集陣衝鋒。”

郝搖旗的命令極爲嚴格,他又強調了一遍:“沒有我的命令!即便清軍主動派出騎兵部隊逆擊於我,也不準擅自發起密集陣衝鋒。”

大順軍騎兵的隊伍在郝搖旗的嚴令之下,由聚攏的嚴整隊伍轉爲分散。敵人的火力相當密集,郝搖旗判斷清軍還摸不透大順軍援兵抵達戰場的全部兵力數字時,絕不會輕易出動騎兵部隊逆擊。

他所擔心的,主要就是清兵猛烈的火力。

雖然大順軍的火力,實際上已經漸漸超過了清軍。但在方以仁率領的六萬餘步卒抵達戰場以前,僅僅依靠簧輪手槍和一些輕炮,大順軍的火力顯然還不足以和清軍的重炮部隊媲美。

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密集陣衝鋒,無疑將在敵人的預設陣地前撞得頭破血流。

順軍隊伍迅速向四面八方疏散開來,形成了相當零散的陣型隊列。張皮綆也只能壓抑心中的攻擊熱情,他約束好自己的親兵隊伍,完全聽從了郝搖旗的要求,命令所有人在得到允許以前,都不得擅自發動衝鋒或與敵進行白刃格鬥。

張皮綆輕銳莽撞,但他也在楚闖的軍隊裡經歷了半生的戎馬倥傯。李來亨向來強調軍隊的紀律性,張皮綆又一貫視李來亨爲“天人”,絕不會違背晉王的任何要求。

即便不服從他的戰術風格,對於郝搖旗的軍令,張皮綆也不會有絲毫懈怠。

在軍令的執行力度上而言,張皮綆可以說是大順軍中一員最接近鋼鐵鑄造的將領。

羽林騎士們也都在控制着自己旺盛的進攻精神,所有人都和清軍防線維持着距離,僅僅使用騎弓和手銃進行襲擾。

但是博和託指揮下的清軍守卒也屢屢發起反擊,步弓和重炮的射程,顯然遠遠超過騎兵們手中的火力。

好在大順軍羽林騎士們擁有機動優勢,可以集中攻擊敵人防線上的薄弱環節——戰馬奔騰,煙塵股股,郝搖旗選擇的攻擊目標差不多都是敵人蜿蜒壕溝向外凸出的部分。

可即便如此,大順軍的襲擾活動也是相當不順利的。

郝搖旗咬着牙,一再甩動馬鞭。他衝過一處敵人尚且沒有挖掘好的壕溝,兩手平舉起簧輪手槍射了幾槍以後,就只能匆匆帶着親兵們又後撤了回去。

博和託的防禦相當高明和嚴密,滿洲兵的紀律性也堪稱一絲不苟。

順軍沒有發動密集的大規模進攻,清軍也同樣如此。戰場上竟然陷入短暫的寂靜與沉默之中,大批的綠營兵丁則加緊挖掘壕溝,準備確立起清軍一方的優勢。

郝搖旗罵罵咧咧道:“這種情況……還要等殿下的高達標趕上來!得要那羣擲彈兵來突破防線纔好辦。”

張皮綆則沉默了一會兒,他對於晉王的軍令只有無限的服從:

“殿下要求我們牽制敵人,我們就必須做到!郝帥,等不得了。我看清軍的炮火精確度遠遠不能和我軍相比,以羽林騎士的速度,發動幾次密集衝鋒,也未必會有多大的傷亡……

我們幹吧!”

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