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

袁時中一人離開馬牧集,闖軍對他倒也算是好人做到底,還順手給他發了二十兩銀子作爲旅資。爲了避免他在路上出什麼意外,還允許袁時中將自己的盔甲、兵器、戰馬全部帶走。

不過就像之前顧君恩說的那樣,能夠離開的人,只有袁時中一人而已。

小袁營其他將士本來對於叛離闖軍,就已經十分不滿。現在他們也都順坡就驢,找到了說服自己和袁時中斷絕關係的理由,全都留在了馬牧集。李來亨也已經同意,小袁營所有士兵只要復歸闖軍,一概不再翻他們叛變的舊賬,全部恢復闖軍老卒的口糧和津貼待遇。

這些人在袁時泰的帶領下,於馬牧集前的空地上,列成三隊,目送着袁時中單騎離開。秋風蕭瑟,可是小袁營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中,卻並沒有懷着惆悵的心情,相反,他們都爲自己既能夠救下舊主的一條性命,又可以保全自己的前途,爲小袁營團體兩全的結局感到分外的喜悅。

只有那些被袁時中留在馬牧集的歸德士紳,以侯方域爲首的這批官紳,本來就對之前陳永福接納小袁營賊兵的做法特爲不滿。

現在所有官紳,全部落入闖賊之手。反倒是袁時中一人得以走歸徐州,這叫一個什麼道理?

侯方域當然是氣急攻心,看着一匹馬慢慢走遠消失的袁時中,已經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了。

可是形勢比人強,現在所有官紳軍民都落在了闖軍的徹底包圍和完全控制之下,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雖然侯方域被他的好友門生賈開宗抨擊過,說他缺乏冒闢疆和方以智那般的果敢魄力。可那只是指的侯方域對待秦淮八豔之一李香君始亂終棄的做法,具體到關係身家性命的方面,侯方域的姿態之靈活、下跪之果決,就完全超乎了賈開宗的預料。

正當賈開宗一衆歸德官紳,還懷抱着戰戰兢兢的心情,等待着闖軍的處置結果,並加緊爲自己做好一會兒殺身殉國的心理準備時。

名冠天下的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他卻已經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面對李來亨派來逮捕歸德劣紳的方以仁跪了下來。

賈開宗駭然莫名,對侯方域的做法大感不解。只見到闖軍裡唯一做文士打扮的方以仁,在十多名如狼似虎的銳卒簇擁下剛剛走進人羣裡,侯公子就像是急色的登徒子一樣,簡直是飛撲了出去,刷的一聲,停都不帶停的,就跪倒在了方以仁的面前。

如此一氣呵成的動作,簡直讓賈開宗隱約聽到了膝蓋滑地而過的摩擦聲,真可謂是士紳中求活的豪傑了。

“李闖王起義兵,救民於水火之中。李公子仁義之名,早已轟傳南北,豫人誰不知之?當日汴兵欲絕黃河,若非闖軍力挽狂瀾,今日之歸德,恐怕數十萬人早已葬身魚鱉之腹。此所以學生言,李闖王于歸德軍民,實有再造之恩,李公子於我歸德軍民,實爲早生之父母!”

侯方域飛撲至方以仁面前,搶先下跪,接着便口若懸河,一邊叩頭一邊朗聲道:

“學生早已聽說過闖軍在中原倡言仁義,剿兵安民、免賦均田之事。明朝昏主不仁,地方督撫大臣只知曉催科追比之事,派餉急於星火,擾民勝於盜賊,此皆明朝昏昏不曉之惡政。闖王提旅中原,一匡四海,歸德但凡尚且心存良知之人,又有誰不知?且聞闖王禮賢下士,愛士人、輕財貨,得一牛金星而委爲太宰之用,我輩士人於明朝,日不能得三餐之飽,若闖王願用我輩,我輩自當傾囊相助!”

侯方域說的激動,口中唾沫橫飛,方以仁卻只是露出一種十分玩味的笑容,盯住侯方域的臉說道:“哦?傾囊相助嗎?我聽說歸德侯氏家財億萬,既然侯公子有意願傾囊相助,那麼闖軍也就不需要太過客氣嘛!”

“啊?這個、這個……”方以仁的話一下子就梗住了侯方域,讓他漲紅了臉卻也不知道說些什麼纔好,這、這……這是謠傳啊!我爹素來是兩袖清風,家無餘財,軍師……啊不、太師、宰相、大王,您是聽信了謠傳的流言呀!”

侯方域這種全無節操的表現,讓多年來一直都把年齡自己小的侯方域當成老師看待的賈開宗,大失所望。

賈開宗實在看不下去了,指着侯方域說道:“朝宗!你既領江左文壇領袖的清名,怎麼能不爲天下士林做一份表率呢?如此屈膝之語,一旦傳揚出去,若谷先生又將如何自處?”

若谷是侯恂的字號,賈開宗提到侯恂,總算是讓侯方域臉上微微露出羞恥的神情來。

“今天賊不過欲殺我輩,與其爲賊羞辱後再被若輩所殺,還不如我們以身殉國,爲朝廷、爲天下士林文人留得一分清名在啊!朝宗,此間得失與否,你豈會不知?”

可賈開宗開口就是要侯方域自殺,這種話反刺激的侯方域更無下限。

他看着賈開宗那一派慷慨激昂的樣子,心中憤恨的是你賈靜子又沒有家世,又沒有才華,死了也就死了,可是我侯朝宗出身名門貴州,身負江左文名,平日裡飲的是桃花醉、着的是綾羅綢、把玩的是秦淮絕豔,往來無白丁、談笑皆鴻儒。

我的死,豈能同你賈開宗的死相等?

像你賈靜子這樣的人,在大明朝何其多,何至於百人、千人、萬人?

可是像我侯方域這樣的人,整個天下,恐怕都超不過兩手的數字。

若說你賈開宗的死輕於鴻毛,那麼我侯方域的死又何止於重於泰山?

我若死了,江南士林由誰統領?秦淮美豔,由誰賞玩?

眼見賈開宗情緒激昂,方以仁身邊的幾名衛兵就衝了過去將他兩手挾住。可是賈開宗趕在那兩人把他完全抓住之前,突然猛衝到侯方域的身旁,揪住侯方域的衣領痛哭道:

“朝廷養士二百餘年,朝宗你身負天下清名,現在就是你以身殉國的好時機啊,今日不死,猶待何日?我輩錚錚傲骨,豈能屈膝於賊輩?”

侯方域被賈開宗揪住衣領,抓得喘不過氣來。方以仁則饒有興致地看着二人的鬧劇,淡淡道:

“看來侯公子是不欲降了吧?唉,天下難寫一個降字,倒也確實,我亦能理解!”

“且慢且慢!”

聽到方以仁這話,侯方域身上突然就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一把就將賈開宗推開,急切喊道:

“誰說不欲降?我欲降、欲降啊!”

侯方域說出這番話時的表情,讓賈開宗感覺自己這麼多年來,竟然完全看錯了一個人,他悲痛欲絕,悔恨不已,劍指侯方域怒斥道:

“朝廷待你家恩重如山,侯方域!千人萬人都可以棄朝廷而降,唯獨你不可啊!”

“呸!”

侯方域唾了一口,還口罵道:“崇禎剛愎自用、氣量狹隘,實在不似人君。我投闖軍,並非叛朝廷而投賊,實乃投闖軍來救天下!何況隱太子待魏徵如何?魏徵亦降於唐太宗!”

“你……”

賈開宗聽到侯方域自比魏徵不說,居然還隱太子李建成比崇禎、唐太宗比闖賊,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罵道:“侯方域,你怎能這樣無恥?竟然把闖賊比作唐太宗!”

這時候侯方域已經懶得再理會賈開宗了,他又衝着方以仁磕頭道:“魏徵曾降唐太宗,管仲亦曾降齊桓公。大丈夫名節既不全,當立蓋世功名方可耳!只要太師用我,我必爲太師獻策來破徐州!”

方以仁被侯方域這一番歪理說的哈哈大笑,終於雙手把侯方域扶起,然後微笑道:“好、好!侯公子真是識時務者的俊傑,正好,闖軍欲取徐州,我正有一物要向侯公子相借。”

侯方域面露驚喜之色,喜道:“是何物也?我必傾囊相助,從此以後一定做好太師門生的本分!”

“哈哈哈,大才可用啊,那好。”方以仁淡淡回答說,“那就請公子獻頭了。”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章 高家寨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七章 順兵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十二章 鰲拜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章 女官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章 高家寨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七章 順兵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九章 牛相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十二章 鰲拜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章 女官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