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清軍南征隊伍的暴行是如此殘酷可怕,磁州和大名只是他們的先聲。等到進入山東以後,面臨山東軍民堅壁清野的有力抵抗,多爾袞這匹兇狡白狐人格中的戾氣因子,就在大順軍有力的抵抗面前,被完全激發了起來。

在多爾袞的直接命令下,清軍士兵才逐漸採用了種種過分暴虐的手段殘破山東州縣。

以至於難民四處逃亡,不僅使得清軍更加不能徵發到民夫,而且使得滿洲人殘暴的名聲,伴隨着難民的逃亡,波及於天下。

有的難民甚至不敢在徐州城留步,進一步繼續南逃。他們之中也有一部分是擁有功名和社會地位的鄉紳,這些人靠着谷可成等部騎兵的逆襲,僥倖逃離清軍騎兵的追殺後,竟然異想天開,逃入了南明軍隊的控制區裡。

從徐州向南,除了亳州一帶以外,東南方向基本上都屬於南明北伐軍控制的地域。

在江南財富的支持下,南明的北伐軍起碼在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光鮮亮麗的。將軍們都油頭滿面,士兵們看起來也是甲仗鮮明,戰艦數量更是多到數不勝數的地步。

大運河的河道里,已經滿滿地被南明水師的舟船所填塞。

滿目雲帆,連片直達天際。巨大的戰艦比起大順軍的水師,似乎還要顯得更爲威武。

可是船上載運的卻並不全然都是士兵和武器,許多士兵早就聽說了大順軍控制區內局勢穩定、商貿繁榮的情況,所以都紛紛從江南夾帶緊俏的貨物,準備等北伐軍到徐州附近後,就和大順控制區內的軍民百姓做買賣,好多賺一筆錢來花。

馬士英是約束不住這各種派系的軍隊的,他即便有着許許多多中興明朝的志向和方略,面對這些驕兵悍將,也只能是束手無策。

現在的馬士英,揹負上了歷史上史可法的責任和地位,也受盡了史可法受盡的壓力和屈辱,並且同樣對此毫無辦法。

只能坐視着石頭從山頂上猛然跌落,局勢走向徹底無法收拾的地步。

驕兵悍將們的北伐進程極其緩慢,除了黃得功和鄭鴻逵兩部稍稍有些節操以外,其他各支軍隊,基本上都在以北伐的名義,到處洗劫地方。

高謙這個高明的騎牆投機派的手腕最厲害,所有軍隊中,就數他的人馬夾帶貨物最多,以至於運輸糧食的漕運船隻,多半被高鎮強佔來運載江南種種貨物,還惹起了劉良佐的不滿來。

徐州的鄉紳們逃入南明控制區後,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

他們沒能見到晴朗的天空,沒能見到那中興大明的王師,所見的只有比起曾經的左良玉,都要兇殘和野蠻的軍閥部隊。

顢頇無能,貪污腐敗,擾民劫掠,燒殺搶奪,種種行徑,除了行動力比不上清軍以外,在多數山東搢紳的眼中看來,似乎只是老虎和野狼的區別而已。

華夏是寧波的一名諸生,也作爲兵部官員跟隨北伐大軍到了徐州南面。他和幾名剛從徐州城下逃亡過來的搢紳是老相識,雙方接觸之下,各自交流了大順和南明轄區內的治政情況以後,都大爲震驚。

一方震驚的是流賊闖孽怎麼可能會如此賢明,一方震驚的是南明王師怎麼會腐朽無能到如此地步。

南明大軍的船隊已經從宿遷出發,距離徐州已經相當近了。大運河和黃河那些剛剛解凍消融的河水,碰撞在巨大的舟艦上,發出的波浪聲,好像都在給華夏這樣的忠明士人發出無言的嘲笑和譏諷。

“我大明,竟然走到了和韃子聯手,鎮壓百姓的地步?”

那些大船上閒散懶惰的士兵,還在傳言着大順軍的不堪一擊和滿清八旗的英勇無敵。好像只要南明水師一到徐州,不需要經過任何戰鬥,就可以順利從清軍手上接管整個山東一樣輕鬆。

華夏沒有心情再去聽這些幾天前還讓他感到是人心振奮的樂觀言論,聽過逃難搢紳們描述的夾河戰事後,他備受震動,突然間就感到南明諸將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是這樣讓人啼笑皆非。

稍過一段時間後,不少逃難鄉紳面對南明官兵的勒索搶掠,已經產生了後怕之心。面對前有狼後有虎的困境,他們又升起了新的心思,又想逃回去大順軍的控制區裡。

畢竟不管大順軍在北清和南明的夾擊下,看起來形勢是多麼危險。可是大順軍的控制區裡,最不濟也在推行着穩定、公平、合理,而且還算是比較清明的政治秩序。

除非是窮兇極惡,本地老百姓有着太多血債的土豪劣紳,一般的搢紳,無非是給谷經略他們多助點餉銀罷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就算是營田制改革,據說現在很多田主也能獲得三成左右的田息收入。在公私合營的工商政策下,把這些田息債轉股後,聽說已經這麼幹過的人,收入都很不低。

逃難鄉紳們在南明轄區內還沒有待滿一天,就打定了逃回順軍控制區內的主意。這也誘使華夏這樣的忠明士人產生了別樣的想法,跟着這羣逃難搢紳,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出於種種原因,還有估計數十百人的忠明士人,因爲不滿於南明朝廷的腐敗現狀和聯虜平寇的反動政策,居然也跟着難民們奔去了順軍的控制區。

沿途處處是難民的隊伍,接近徐州以後,偶然也能看到一些順軍騎兵的身影。

華夏聽了自己老相識的山東士紳的話,主動亮出了盔甲,說他曾在南明軍中贊畫軍務,就被小隊的順軍騎兵直接帶去了徐州城方向。

現在戰事正緊張,按照李來亨和谷可成的命令,對於南明軍隊,大順軍沒有必要分出大量兵力進行特別的監視和針對。

不過倒可以利用大順軍一般士卒的優渥待遇,吸引南明軍隊的士卒投奔大順軍,密佈徐州守軍的兵力不足。

畢竟除了不能肆意劫掠殺戮以外,在生活和餉糧待遇上,大順軍實在遠遠高於明軍現在的情況。

對於明軍的寬大政策,大順軍早就在河南和湖北實行過很長時間了。只要手中不拿武器,大順軍對於任何明軍將士,都寬大處理,所有人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回鄉務農,也可以立即加入晉王的旗幟下。

越是接近徐州城,華夏的心中越是感到暗暗的吃驚。

他在江北時,已經見識過了部分流民的模樣——那些流民都是因爲江北軍閥的肆虐,而被迫漂泊流離。

在華夏的印象裡,流民就是蝗蟲,就是一羣只知道破壞不懂得建設的盜賊。

可是越走近徐州城,哪怕現在正是大順軍全面動員與東虜決戰的關鍵時刻。在徐州城的南方,華夏還能看到許多井井有條的商隊和小的集市丘墟。

大運河沿途的集市丘墟,華夏幾年前,在大明朝還算太平光景的時候也途徑過。他印象裡這些地方平常一向人山人海,喧鬧沸騰,這時竟然靜悄悄的,鴉雀無聲,變成一個古老的廢墟。其實,並不是沒有人,仍然有很多人,而且人山人海,全是他印象裡“蝗蟲”般的流民。

這些流民很有秩序地排着隊伍,接受着很少幾名大順軍士兵的安排,被組織了起來。沒有一個人吵鬧和大聲講話,也沒有一個人插隊,景象靜謐,讓華夏覺得好像太平盛世時也不會有如此安詳的光景。

在道路上,華夏偶爾遇到一些勘察軍情和巡視後方的順軍夜不收。這些全副武裝的騎兵戰士們,嚴格執行着晉王李來亨的軍令,常常高聲發問道:

“你們是哪個師哪支部隊的?在這裡做什麼?”

華夏都和身邊逃回徐州的搢紳們,一樣說:“我們從江北淮上逃來,是躲避明軍的兵鋒。”

那些淳樸的戰士們就一言不發,從沒有一個人刁難。路上偶爾遇到一些流民成羣結隊地向南逃竄,這些流民還經常性地叱喝順軍騎兵:“讓路!讓路!”

他們每次也都踉踉蹌蹌地讓路,見慣了明季以來師無紀律的明朝官軍是如何窮兇極惡,突然見到這樣的一支軍隊。

華夏突然間就對自己長年累月來形成的世界觀,感到了疑惑:

這是流賊嗎?這是那比蝗蟲和洪水更可怕的流賊嗎?

這豈不是古書上所說的:“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
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