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

爲了平息土著士兵的羣情激憤,高一功和郭君鎮協商後,最終還是決定臨時召開一個小型的公審大會。

但是爲了避免影響戰局,出現什麼紕漏,郭君鎮的建議是留下數百士兵看管俘虜,其他部隊繼續行軍追擊左鎮餘部。

高一功特地挑選了一些在土著士兵裡,年齡較大而且性格又比較穩重的士兵,讓他們留下來看管俘虜和組織公審大會。他囑咐這些將士,公審大會應該把批判的火力集中在將領和軍官上面,對於一般官兵,沒有必要進行過度擴大化的殺戮。

爲防情況失控,高一功還特地把辦事穩健的副將路應標留了下來,讓他安排好此事——然後就以現在闖軍將士們憤慨的復仇情緒而言,恐怕一場公審大會以後,死的人絕對不會是少數。

郭君鎮對高一功的“穩重謹慎”很不以爲然:“此輩官兵殺也殺過了,奸也奸過了,投降難道就能一了百了?若將來左良玉也投降,丁啓睿也投降,孫傳庭也投降,闖軍又該如何處置?難道還要讓他們依舊保有官位、各領部衆!真要這樣,我怕已經犧牲的劉總哨和許許多多的闖軍老兄弟,會死不瞑目呀!”

高一功苦笑答道:“終究殺降的影響不好,左鎮有戰兵三萬人、家眷部衆二十萬人,難道我們還要把這幾十萬人全部殺光不成。”

郭君鎮低聲哼了一下,不再多言。

路應標被留下來看押俘虜,高一功和郭君鎮則率領其餘人馬繼續北上截擊左軍餘部。此時除了馬進忠和金聲桓依舊帶着一萬人坐守圍城大營以外,左鎮其他各支部隊,建制已經相繼崩潰。

左夢庚被闖軍將士所生擒,李國英被吳學禮刺殺,吳學禮則讓郭君鎮一銃打死。另外還有盧鼎等一批左軍部將因爲不滿於左良玉近來的御下之法,在左良玉中軍驚潰奔逃後,果斷投降於闖軍。

等到高一功和郭君鎮帶領的兵馬,抵達鷹子山附近的戰場時,被張皮綆親軍標牽制住的左良玉中軍,已經從原本撤退時的六千人,潰亡到了不足三千之衆。

高、郭這支近萬人的生力軍突然出現,更給左軍餘部的心理打上了致命一擊。左良玉在馬上望見四面都是闖軍旌旗,又環顧四周,看着那些或逃或死的家丁部將,心生絕望。

他從軍這麼多年,連朱仙鎮都扛過來了,今天竟然要死於李來亨這等小賊之手嗎!

“我從軍數十年,手殺流賊何止百萬。今天不意落入小賊圍困之中,身爲朝廷掛印大將,除了殺身成仁、以死謝恩,復有何言!”

左良玉慷慨陳詞,說着就將寶劍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不過他自刎的動作很慢,董源見狀猛然飛撲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寶劍從左良玉手中奪了下來,力勸道:

“大將軍以一身繫有天下,今若慷慨就義,固然不負聖天子、朝廷拔擢之恩,可又置天下、置百姓萬民於何地?襄陽尚有分守兵數千,丁督師亦擁衆二萬,秦督孫傳庭據聞已到西安,正治谷練兵,即將出關。天下事尚是大有可爲之際,大將軍且忍受一時之辱,改日再復此仇——大丈夫當能伸能屈,還請大將軍醒悟!”

董源的勸說,句句話落在左良玉的心尖上。他連嘆了好幾口氣,才說道:

“你說的很有道理,天下事尚有可爲,我要留此殘軀,爲朝廷再獻一份力……只是如今闖軍旌旗四立,我們眼看是要全軍覆沒,還怎麼回去襄陽?先生計將安出。”

董源知道以左良玉的心性,豈有可能搞什麼慷慨就義、殺身殉國的戲碼?人生在世,全憑演技啊,他一邊將自己身上的衣甲脫掉,一邊和左良玉解釋道:

“大將軍改換衣裝,扮爲潰兵,現在到處都是左鎮的驚潰之卒,闖軍不可能全部抓住。我們化妝以後,混在亂兵裡逃出去,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董源畢竟是在佟家被朝廷通緝以後,還能逃出來,投入左營繼續升官發財的逃跑高手。此刻爲左良玉謀劃起來,二人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在幾名家丁掩護下改換了衣裝,混在潰散的亂兵中設法逃走。

闖軍用於圍殲左良玉六千中軍的部隊本來也不多,僅有張皮綆的親軍標和後面才陸續抵達戰場的苗裡琛、藺養成、高一功、郭君鎮等部,統共只有三四千人。

雖然左軍士氣已經崩潰,闖軍後續還又有若干部隊接連抵達戰場。但左良玉和董源化妝以後,還是成功夾在潰兵裡,逃出了鷹子山的地獄。

對左鎮的這最後一擊,終究由於兵力不足,包圍網四面漏風,放跑了許多潰兵。等到李來亨和谷可成趕到時,戰場已成了一團漿糊,李來亨乾脆抓着張皮綆催問道:

“殺掉左良玉了嗎?抓住左良玉了嗎?”

他面色漲紅,聲音很大,張皮綆只能尷尬地低下腦袋,回答說:

“左良玉可能逃跑了……也可能已經死在戰場裡,屍體還沒被發現!”

李來亨憤而拔刀砍斷一根樹枝,厲聲催促道:“如此大好良機,絕對不能放跑左良玉。張皮綆,你立即帶親軍標向西搜尋——左良玉如果要跑,一定會往襄陽跑,給我截住他,死活勿論!”

張皮綆應了一聲後,趕忙上馬,帶兵急速向西追擊。之後相繼抵達戰場的高一功、郭君鎮、苗裡琛、藺養成幾人,則負責起了打掃戰場的工作。大家在屍體堆裡翻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找到左良玉的蹤跡,基本上可以確定左大將軍又成了一尾漏網之魚。

李來亨正在氣頭上,郭君鎮又直接把土著將士要求殺俘虜的事情,連帶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全部通告給了李來亨。

李來亨火氣正大,幾乎就要立刻決定,把那些俘虜一個不留,盡數沉江殺光。還是高一功和藺養成都來勸說了幾句,李來亨又聽了高一功具體的處置辦法,逐漸冷靜下來,也認可了高一功的應急措施。

他點點頭,對高一功說道:“一功大哥這次做得對,如何處置俘虜是闖軍的生殺大權,不能隨意賦予到一般士兵之手。要懲處血仇可以,但必須在闖軍組織的公審大會之下展開。否則人人都以血仇爲藉口,肆行殺戮,終會釀成隱患,嚴重傷害軍隊的紀律和戰鬥力。”

李來亨又對郭君鎮在這件事中的不當立場批評了幾句,不過郭君鎮從來都視自己爲李來亨的絕對嫡系,對這幾句不痛不癢的小批評毫不在意,反倒開玩笑道:

“我和一功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嘛。”

李來亨眉頭微微一皺,但並不再就此事繼續深究。現在左軍雖然大部戰敗,可是馬進忠、金聲桓的一萬人,還屯駐在隨州城下,其中還包括一支湖廣地區最強大的水師部隊。

這支左軍餘部,依舊對闖軍存在很大威脅。

“事不宜遲,既然一功和雄麗也到了,等我們兩部兵馬完全會師以後,應當有近二萬之衆。城內守軍也還有數千人,裡應外合,必破馬、金大營。”

李來亨馬上決定,不待大軍休整,就立即趁戰勝之威,全軍席捲南下,和賀錦、白旺夾擊圍城大營。

審慎的高一功則認爲:“要攻破圍城大營很容易,但是我們要小心不能放跑左鎮水師。”

苗裡琛立即點頭,他在棗陽戰敗,深知左軍水師的重要性:“左鎮水師戰船很多,又搜殺了一批棗陽民船。闖軍經鷹子山一戰以後,陸師已經可以雄霸三楚,可是湖廣一帶水網密佈,咱們一直沒有水師始終麻煩。”

藺養成是衆將之中唯一一個有較豐富水戰經驗的人,他提議道:“我可以領藺營截斷水道,只要把隨州西面的幾個渡口占領,左軍水師也只能無計可施。”

“好……大家千萬要小心左軍喪心病狂之下,將船隻焚燬,要儘量多保住一些戰船。”

李來亨看着襄陽方向,又嘆道:“張皮綆這回要是放跑了左良玉,事情又要變得麻煩起來。”

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
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