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

崇禎十四年五月的河南大地依舊是一片蕭條,連續的乾旱和蝗災令夏糧的豐收毫無指望。由於近日來,闖軍軍勢益張,崇禎皇帝不得不調動更多軍隊入豫會剿,除了楊文嶽和虎大威的保定兵、賀人龍的秦兵外,原本在湖廣一帶追剿張獻忠的明軍總兵猛如虎也北進河南。

四方客軍蝟集於中州,其時河南巡撫李仙風屯洛陽、河南巡按高名衡屯開封、保定總督楊文嶽屯禹州、左良玉一部及猛如虎所部屯南陽,還有賀人龍活動在豫西一帶。

龐大的官軍兵力,更加拖垮了河南的社會生產。派糧派賦急如星火,民不堪其苦,只能賣房拋田,避入山中。

可是隨着闖軍主力的戰兵近萬人及新募協從數萬人退入豫西南的山區以後,熊耳山和伏牛山山區的人口承載力也達到了極限,再不能像過去那樣招引饑民、入山耕種了。

三月的時候,從開封城下撤圍而走的李自成,先在登封匯合了玉寨寨主李際遇,與其合兵攻破了嵩縣縣城。然後便尋機南下,在汝州府境內與田見秀、李來亨兩部會師以後,從郟縣、寶丰、魯山一線南下,回到了南陽府南召縣境內。

屯兵南陽府的明軍總兵猛如虎主動出擊,想要殲滅南下闖軍的主力。可是同猛如虎一起駐在南陽的左鎮兵馬,卻得到了左良玉的授意,按兵不動,坐觀猛如虎的成敗。

左良玉和猛如虎懷有舊怨,過去楊嗣昌督師時,楊文弱曾想過用賀人龍取代左良玉佩平賊將軍印,但由於時機不成熟,只能作罷。

後來楊嗣昌的監軍萬元吉又想出了以猛如虎取代左良玉佩平賊將軍印的新方案,可惜這一次也由於楊嗣昌的暴死而無疾而終。

猛如虎雖然沒能掛上平賊將軍印,獲得總統援剿各鎮的權力。可他還是因此被左良玉深爲嫉恨,被左鎮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當猛如虎北出南陽,挑戰闖軍的時候,左良玉沒有給他下絆子,而只是下令劉國能、李萬慶、馬進忠等部下按兵不動。左大帥自覺着,這已經是很有涵養了。

猛如虎敢戰衝鋒、果決勇猛,但就像楊嗣昌評價的一樣,“不能用衆”。他一心逞個人勇武,在左鎮按兵不動的情況下,還將闖軍視爲和過去一般流賊響馬同等的存在,自認爲自己率領一鎮兵馬,即便不能擊滅闖軍,也不至於有什麼大的差錯和損失。

李自成便用宋獻策的謀劃,令田見秀和袁宗第在伏牛山南麓詐敗,引猛如虎入山。李過、劉芳亮、李來亨各部早已提前在伏牛山中各據地形,設好埋伏,猛鎮剛一入山,便遭到截擊,損失慘重。

李自成感到時機成熟後,便帶李雙喜、黨守素等部親軍精騎從後抄擊,猛如虎一鎮兵馬傷亡三四千人之多,潰亡大半,就這樣徹底喪失戰鬥力了。

“南召一役,元帥用兵實在巧妙,前伏後出,左抄右截,算得上是咱們闖軍第一次在正面,直接打垮朝廷一整個鎮的官兵了吧?”

雖然南召之戰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月時間了,但李來亨還是對此戰中李自成的用兵深感佩服。李自成對伏兵的使用、對預備隊的掌握、對機動兵力投入時機的掌握,確實都遠在自己之上,不愧是歷年所有義軍之中最傑出的戰術家之一。

“猛如虎北出南召的精銳戰兵有七千人,零星輔兵及南陽府的民團、守卒另有三千多人。我們如果加上佈置在戰場外圍,準備用來阻擊左鎮援兵的兵馬,那就總共動用了差不多一萬二千兵力。結果也只是擊潰猛如虎,沒能殲滅該鎮,還是差得遠啊!”

回答李來亨提問的是劉芳亮。

自從南召之戰大捷以後,留守洛陽的李仙風及所部陳永福、高謙二鎮)、留守開封的高名衡及所部新募軍、屯兵禹州的楊文嶽及所部虎大威,甚至於一直堅持磨洋工的左鎮一部,都紛紛向南陽府聚集。

李自成便趁着官軍四集南陽的機會,留下左標劉芳亮部和前標李來亨部在伏牛山南麓活動。自己則率領闖軍的主力,從豫西南繞了一個大圈子,晝伏夜出,突然北出熊耳山,一頭衝到了洛陽以西、靠近潼關的靈寶縣,震動豫、陝兩省。

剛剛出了詔獄接任三邊總督的傅宗龍,還未到任就被李自成嚇了一跳,急忙移文河南,要求各鎮會剿靈寶。結果剛聚集到河南不久的官軍各部,還沒休整過,就又急匆匆地離開南陽盆地,往北追擊李自成的主力部隊。

留在伏牛山南麓(主要就是李來亨老根據地小虎寨所在的南召縣)的左標、前標兩部,各有二千到三千左右的兵力。只是劉芳亮的左標中有更多經驗豐富的闖營老騎兵,李來亨的前標則除了二千多名戰兵以外,在伏牛山中還有着可供動員徵發的龐大潛實力。

劉芳亮是李來亨的槍棒和馬術師傅,兩人關係素來很好,這段時間來在南召縣同甘共苦,更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感情,也讓左標將士和前標將士建立起深厚的同袍情誼。

劉芳亮又提到李來亨“入夥”前闖營的往事,笑道:“其實早在陝西的時候,我們就曾正面打垮過延綏總兵官俞沖霄,殲滅了他的三千鐵騎。不過這是崇禎九年的事情了,來亨你或許還不清楚。”

李來亨尷尬地摸了摸後腦勺,他心想崇禎九年的時候自己似乎還是個半大孩子,正在慫恿宗老編練民團協助官軍“剿賊”,說不定還同闖營交過手呢?

好在高一功爲李來亨解了圍,這個性情溫和但又嫉惡如仇的青年人在南召之戰後,已經升任爲闖營前標(小虎隊)的副哨了。

他跟在李來亨的一旁,本來在和劉芳亮左標的副哨馬世耀攀談,這會兒則往前兩步,提到了另一個話題,說:“掌家用兵出奇,這回以走致敵,就是要通過不斷往來跋涉於熊耳山和伏牛山之間,使官軍疲於奔命,將其拖垮以後,再行殲擊。”

劉芳亮讚賞道:“正是如此,也多虧了來亨、一功你們兩人同白旺經營小虎寨、得勝寨等山寨,使得兩山寨主全部鹹服於闖營。掌家率領大軍在山中行軍纔可以暢行無阻,而且沿途可以獲得充分的補給,這才能以走致敵、拖垮官兵。”

李來亨心中微微自滿,他知道後世歷史上李自成是在伊川附近受挫於楊文嶽和虎大威之手,一段時間內又不得不重拾“商洛主義”,發展受到不小影響。

現在闖軍則不僅不懼怕虎大威的精兵,而且還正在通過巧妙的機動,準備在運動行進間把握戰機、成建制殲滅官軍一部。

這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李來亨成功支配了熊耳山、伏牛山諸寨寨主的緣故。

他內心自得一會兒後,又苦笑道:“不過我們的苦頭就太多了,掌家剛剛率部潛伏北上的那半個月裡。我們幾乎是用闖營兩個標,不足五千人的兵力在牽制李仙風、高名衡、楊文嶽各部數萬的官軍。實在吃盡苦頭啊!”

劉芳亮輕笑兩聲後,勸慰李來亨說:“好在我們有小袁營相助,他們活動在開封府南面的臨潁、商水等處,也牽制住不少官軍。支撐到現在,大部分的官軍都吃着掌家的馬蹄塵土,趕去豫西北增援,南陽反而又空虛無備,可以讓我們肆意縱橫馳騁。”

小袁營是河南本地開州人袁時中在豫北聚集起來的一支流民軍,袁時中和固守山寨的河南三大土寇於大忠、李際遇、沈萬登不同,戰術上更接近於闖、曹、獻等秦寇。

他也慣於使用流動作戰、以走致敵的戰術,小袁營本來是在黃河北岸的開州(即濮陽)一帶活動。但很快就渡黃河南下,移動到樑、宋之間發展,活躍於開封府和歸德府南部的豫東南地區。

李來亨和劉芳亮留守南召縣,兵力吃緊,即便退入伏牛山南麓山區,也很難牽制住數倍於己的官軍。也是多虧了袁時中在臨潁等地的積極活躍,才讓官軍不能放開手腳進攻伏牛山山區。

小袁營相比河南三大土寇軍紀要優良許多,李來亨已經多次派方以仁和柳敬亭到小袁營中聯絡袁時中,使得雙方建立了一種默契性的同盟關係。

“師傅說得對,也是有小袁營幫助我們牽制側翼,才使得我們可以任意縱橫南陽府內。”

李來亨用馬鞭指着東方開封府和歸德府的方向露出笑容,東邊的日頭高照,五月間明媚的陽光噴灑在草野之間。

遠處有零星數騎飛馳過來,李來亨盯着陽光,眯起眼睛,辨認出爲首的一人是李家寨寨主李好在屏風寨收編的部下朱由柀。

“朱由柀?是裕州戰情有了消息嗎?”

官軍主力離開南陽府後,李來亨就和劉芳亮部署了主動出擊南陽府各州縣的新戰略。因爲李好是裕州人,而且還是在裕州老家頗有威望的豪傑之士,所以李來亨便把反攻的第一個目標定爲了裕州。

除了李好以外,李來亨還派遣了自己手下獨立作戰能力最強的郭君鎮一起進攻裕州。此外劉芳亮也派了他的另一名副哨,曾和李來亨並肩作戰過的“皁鷹”劉汝魁協助裕州的戰事。

朱由柀停下戰馬,雙手抱拳回答道:“劉副哨在裕州和舞陽縣交界處擊退了李萬慶所部,李寨主則同郭管隊順利拿下了裕州!”

李來亨和劉芳亮兩人,聞訊相視一笑,劉芳亮更大笑道:“射塌天這個出賣兄弟的叛徒,終於也有今天!”

李萬慶綽號“射塌天”,原本也是起義軍中的一個老資格的豪帥了。但他和“闖塌天”劉國能,一起受熊文燦招誘投降。

李萬慶不僅在投降時殺了其他義軍豪帥,拿他們的頭顱作爲投降之禮。投降以後更和劉國能一起爲左良玉出死力,在瑪瑙山大破張獻忠,和“闖塌天”劉國能、“整十萬”馬進忠等叛徒一起成爲了左鎮的臺柱子之一。

第六章 營田使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章 營田使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二十六章 歲入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
第六章 營田使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章 營田使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二十六章 歲入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