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

袁宗道犧牲了。

袁宗第聽到這一噩耗後,他臉色的平靜程度,多少超過劉體純此前預料的反應。

劉體純自己對於袁宗道之死是懷有深深愧疚心的,他剛剛聽到這條消息時,幾乎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要狠狠抽打自己一個耳光。

劉體純啊劉體純,你在袁宗道出擊以前說的那都是些什麼狗屁話?現在再仔細回味一下,自己的每一句話難道都不正在是勸這位老朋友去死嗎?

死亡是最難以改變的一件事情,李自成已經死了,羅汝才也已經死了,甚至連崇禎皇帝和羅汝才都已經死掉了。

這些人中的每一個都比他劉體純來得更爲重要,也比袁宗道顯得更加重要。可是死亡以後,一切化爲虛無,如果沒有後來人去傳說他們的故事和人生,誰又會知道李自成或者羅汝纔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

死亡的價值,是由後來人去決定的。如果李自成犧牲以後,大順軍也很快走向同樣的滅亡,那麼不管他們曾經締造出的一番事業是多麼偉大,在大多數人們的眼中,也終究不過是流寇,不過是失敗者。

是連名字都沒有必要被歷史記下的失敗者。

劉體純的心頭被一種沉重消極的情緒覆蓋,他知道是自己對袁宗道守城失措的指責,才逼着這位老兄弟去用死亡洗刷自己的名譽。

可是這種死,到底又有何益!?

袁宗第因爲病情的緣故,原本臉色焦黃,神情脆弱。可當所有人都得知了袁宗道的死訊以後,當劉體純哀痛又垂頭喪氣地低下頭時,反而是袁宗道的臉上重新浮現一片鬥志:

“這沒什麼可痛哭哀悼的!二虎,你也是打老了仗的宿將,現在是追悼宗道的時候嗎?

你糊塗啊!

劉體純,磁州的退兵已經開始了嗎?那大名也不能再坐等下去,我們必須立即着手調動兵馬。後退一步也就後退一步吧,當下的首要之事是重建河北防線。”

袁宗第全身上下都充滿了鬥志,他用長長的一口氣,完全是絲毫沒有停歇地下達命令。

一邊說着袁宗第就從醫官的手上接過斗篷,披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他喘着氣起身,拉住劉體純的手大步向前,一邊從劉體純的口中瞭解着最新的軍事形勢,一邊自責說:

“事情壞在我的身上。病倒就病倒,怎麼能離開前線半步?宗道是一員好戰將,但他絲毫沒有處置全局的經驗,我自己一把手把事情甩開,難道會不知道後果嗎?

是我糊塗,以至於此!”

醫官和護衛們都衝了上來,連劉體純也跟着上來勸說袁宗第返回病牀休息。

但袁宗第臉色漲紅,好像是神采飛揚一般。自顧自一定要返回一線指揮的位置。

冬天的大名城,又是風雪交加的日子,城中積雪已經高過士兵們的靴子。袁宗第一走到城牆下,嚴寒逼迫而來,他身體馬上就顫抖起來,滿腔的豪情和熱血也敵不過這森寒的氣溫。

劉體純一路追趕,又不敢用強。他對袁宗道的犧牲已經負有愧疚感,實在不知道怎麼說纔好。

直到劉體純看到袁宗第在雪地上步履蹣跚的模樣,才怒道:

“袁宗第!這幅樣子能成得什麼事?萬軍將士的性命攸關,能讓你一個病殃殃的人來決定嗎?

回去,大名撤兵,重建防線,這所有的事情我都已有定計。

現在我說了算。殿右軍親兵呢?把你們的袁大帥拖回去。”

親軍士兵們左右顧盼,所有人都尷尬着不能上前。直到這時候大名城的城牆又遭到清軍一次炮擊,威力巨大的炮彈砸中城牆,一段磚石粉碎坍塌,煙塵夾着雪花處處飛揚。

士兵們都被迫捂住了口鼻,劉體純看到袁宗第身體更加支撐不住,大怒道:“河北都由本爵負責!”

其他親兵才趕緊衝過去,將袁宗第拉回病房。這次劉體純嚴加要求親兵和大夫們將袁宗第看管好,不能影響到守城的防務,還有下一步的後撤事宜。

撤兵撤兵,劉體純知道磁州方向已經大獲成功以後,更加覺得時間緊急,實在沒什麼可等的。

立即,立即。

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劉體純也是同樣考慮到了清軍追擊的可能性,因此斷然決定突圍軍隊首先要組織起一次規模浩大的短促反突擊,給予清軍士氣上的嚇阻後,迷惑了其判斷,再進一步組織具體的撤退事務。

這些事情全都等待不得,一俟衆人將袁宗第控制住,劉體純便馬不停蹄地投入戰事之中。他決定親自率軍指揮反突擊的一戰,這不是因爲愧對於馳入殺陣之中就義的袁宗道,而完全是因爲劉體純感到這種時候,必須由自己親自帶兵掌握敵人的實力狀況,才能確保大名守軍撤退的安全。

他的心中很快就將那些愧疚感丟到一旁,全身心都爲激烈的戰爭所充塞填滿。大名城頭之上,兩軍依舊不斷相互炮擊不止,飛射的炮彈合着漫天雪花,白色的鵝毛與橘紅色的火焰匯聚一堂,真是萬丈的光芒。

劉體純頂盔摜甲,又部署了一批銃手上到城牆上,企圖用重型鳥銃的射擊來彌補守軍火力的劣勢。到了這種時候,撤退在望,劉體純已經是不打算再留下任何底牌和輜重。

“糧秣、火焰……米麥珠貝,一概物資,全部要銷燬掉。”

劉體純提着腰刀離開了官倉大門,他的決心是如此堅定,又是如此殘酷。銷燬大名城中剩餘的全部糧秣物資,不遺一分錢、一粒米、一顆火藥給東虜,可是將來待東虜佔領大名城後,本城無法跟隨順軍撤離的百姓又將怎麼辦?

劉體純自己甩了甩頭,沒有別的辦法,他必須完成一位將領的責任。

“要不了多久,咱們都將殺回來。”

劉體純相信晉王殿下留兵十萬於開封,這一定是一招將決定整個戰局翻轉的殺手鐗。只要總預備隊全軍出動,戰機就會轉落到大順軍的一方,局勢立刻翻轉,要不了多長的時間,花費不了多少的時間,他劉二虎很快也會收復大名城的。

等待一切準備措施完成過半以後,劉體純便親自組織手頭的兵馬準備出擊。他先是命令城頭守軍全力反擊,城牆上的戰火頓時加倍點燃,待清軍的注意力完全被城牆守軍吸引以後,劉體純便下令大開北、東二門,騎兵及跳蕩刀牌手魚貫而出,列陣城下,一鼓而進。

順軍士兵全部捨生忘死地進行突擊,騎兵飛速向前,馳入不測的敵陣之中,刀牌手們也不甘示弱,跳蕩向前,朝着敵人的鐵流大舉進攻。刀槍的寒光閃爍不止,劉體純的眼前完全被敵人的身影所覆蓋,直到清軍在守兵這波突然打擊下措手不及死傷不少士卒以後,劉體純才讓身邊的親兵們吹響了撤軍喇叭。

大名城,很快就被大順軍棄守了。

夾河之役,清軍先勝一盤,多爾袞成功奪取磁州、大名,主力十萬兵馬揮鞭躍馬,其勢直指黃河,大軍已有一日下安陽、開州,二日會於衛輝城下,三日而盡取河北地的勢頭。

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九十章 首都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五章 礦徒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
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九十章 首都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五章 礦徒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