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

“那位李定國將軍呢?”

幼辭問道,她近來在宮裡聽過不少人講到了李定國的名字。據說萬歲親自到漢中去,爲的就是李定國歸誠大順的一件事。

幼辭很長時間沒有見過李來亨那種興奮熱忱的態度了,自從徐州之戰以後,特別是太宗皇帝去世以後,聖駕的城府便越來越深,很少對外流露出自己的意向和感情。

只是那位李定國將軍歸誠的消息傳來後,聖駕居然專程前往漢中迎接,隆禮至極,着實讓人有些大開眼界。

林貓貓想了想,她對李定國其人印象不深,反而記得另一樁事情:

“聖駕在漢中時,微臣已經開始坐車來開封到半程上啦。只是微臣在道路上聽過百姓們討論另一樁事情,是說郭大將軍智取漢中以後,大順軍長驅直入,孫可望丟下李定國等人在前線抵抗,自己逃去雲南後,咱們的王師就俘獲到了去年關中之戰時被西寇俘虜的東虜豫王多鐸。”

林貓貓想到聖駕連獲名王的戰績,難免也覺得有些得意:

“聖駕到漢中去,是帶去了東虜那位有名的攝政王多爾袞。”

幼辭點頭:“本宮知道此人,系東虜攝政名王,與洪太汗地位等夷,在女真國內很有威望。去歲徐州會戰他被俘了以後,被帶到宮中,時常爲衆人起舞,本宮也曾親見過多爾袞的。”

林貓貓又接着講道:“聖駕在漢中使多爾袞、多鐸二王兄弟相聚,並依照女真的習俗,爲他兩人分別賜名爲阿其那、塞思黑。關中人都傳揚,說聖駕獲女真二王卻不殺,是古所罕見的寬仁聖王。”

幼辭想了想,感覺這和她所知道的萬歲爲人並不相符,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仔細詢問林貓貓關於阿其那、塞思黑這兩個賜名是什麼意思。

不過林貓貓同樣不太瞭解女真人的語言,只是大致知道似乎是惡名,據傳寓意不是很上臺面。

不過專門給手下敗將賜予難聽的惡名,在林貓貓看來,肯定是不符合當今天子品性爲人的。

所以林貓貓自己還是斷定,所謂阿其那、塞思黑系惡名的傳聞,應該是因爲關中百姓痛恨多爾袞、多鐸二王,敵視女真人頒佈剃髮令、屠民無數的劣跡,所以才編排了這種故事。

她信誓旦旦地說:“陛下寬仁,與太祖太宗雷同,豈會給兩名胡王賜下惡名?那太小肚雞腸了吧!”

幼辭微微一笑,她對林貓貓的談吐非常富有好感,對她的醫術也相當信賴,之後便請林尚宮爲自己檢查了一遍身體。

幼辭還專門問了一句說:“陛下曾說我尚年幼,不適合生育,尚宮看過以後覺得怎麼樣?”

林貓貓無所謂地說:“陛下說得對,娘娘現在年齡,還不適宜太快爲我朝產下皇嗣呢?”

幼辭卻有所憂慮:“太祖太宗都無子嗣,陛下也僅有一子而已。大順宗室人丁微薄,這絕非好事,今後本宮該努力些。”

林貓貓有些無語:“這得陛下努力了,賴不到娘娘的身上。”

也就是大順立國不久,雖然已經有牛金星制訂過在《永昌儀注》,但其實不過是復刻唐朝典章制度,宮禁並不森嚴,不然像林貓貓這種亂說話的人,就算是在言路大開的前朝嘉萬以後,也活不了太久。

幼辭被林貓貓又逗笑了起來,她很喜歡這位女官,命侍女取來了幾樣過去天子所賜的頭簪首飾,從中細細挑選了一款送給林貓貓。

但林尚宮卻不敢受,她說:“微臣是內廷女官,與尋常宮女不同。聖天子常說今後要區分清楚後宮、內廷、外朝的區別,因而臣爲娘娘檢查身體是一回事,受娘娘的賞賜又是另一回事了。”

幼辭嘆道:“是本宮糊塗,賞賜內廷官員,這是天子的權力,本宮怎麼能僭越?尚宮說得對。萬歲草創女官制度,與漢唐宋明皆不相似,將來制度究竟會怎麼樣發展,還真不清楚。

但是女子可以爲官,登堂入室,這是過去所有朝代都沒有的事情,本宮以爲這在後來人眼中,必然會是聖天子的一件善政。”

林貓貓撇了撇嘴巴,她從金陵到長安,又從長安一路車馬勞累地回到開封。路上接觸到了不少官員士紳,知道這些人其實第李來亨創建的女官制度都非常不感冒。

很多人都認爲所謂甄選女官,只是換了一種名頭來充實後宮而已。

因爲李來亨多番要求甄選女官,不得以外貌爲標準。

再加上大順朝現在的皇貴妃羅顏清,相貌也很“奇特”。

因此一些前朝遺民就常說怪話,說如今的天子與前朝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一樣,“審美”奇特,喜好大齡和相貌醜陋的女子,所以纔有這掩人耳目的女官之政。

還有另外一些清流士子,主要抨擊的就是天子重用女官爲內監,勢必造成牡雞司晨的局面,將來必將遺禍萬世。

這些人爲了博取名聲,都非常大膽,多番上書勸諫,用的言辭也是一回比一回激烈。

只不過如今天子不同於明朝中後期的那些皇帝,乃是開國一統的馬上天子,國初又是軍事形勢緊張、武將備受重用的時期,那就根本不用在乎一些清流臣子的反對。

陛下想貫徹什麼政策下去,直接用實質上的開國皇帝威望強行推廣,一般官員是根本無法反對的。

後來幼辭又接着問了問平蜀戰事的情況,原來太宗皇帝病逝以後,雖然天子因此消沉,但是三路大軍討伐西明的軍事部署卻沒有絲毫鬆懈。

對孫可望小朝廷的攻勢,是在今年二月間開始的,大順是以郭君鎮自長安出兵取漢中、苗裡琛和藺養成自湖北出兵取重慶、馬寶和馬進忠自廣西出兵取昆明,三路並舉,總共動用水陸兵馬十三萬人。

孫可望則將主力部署在漢中備邊,他認爲大順軍入蜀必然以漢中和保寧爲主要攻擊方向,又自認爲三峽天險,順軍必不能過,完全忽視了當年張獻忠入蜀,走的不就是三峽天險這條路線嗎?

苗裡琛和藺養成二部,翻山穿林,一路渡江開道,歷經險阻,以極爲驚人的速度穿過了川楚天險,深入巴中。

這讓孫可望倍感吃驚,當時西明的主力兵馬或者在漢中前線與郭君鎮鏖戰,或者在雲南一帶鎮壓土司,孫可望手中兵力有限,只好在天京府(成都)臨時徵募新兵,增援重慶,結果卻在重慶城下被苗裡琛擊敗。

重慶之戰,西明軍隊陣亡兩千多人,只能算是一場小敗。但是這場失敗,卻讓孫可望認爲大順軍實力雄厚,四川的天險一旦被突破後,西明軍根本不能與之抗衡。

因此孫可望竟然並不通知正在漢中與郭君鎮激戰的李定國等人,自己裹挾天京朝廷,取走公私府庫的積蓄以後,便向南大舉轉移,準備利用雲南一帶地方遙遠、地理複雜的優勢,爭取向大順軍談判獲得如明朝沐英一般的世藩地位。

結果漢中戰場上的李定國諸將,都在郭君鎮的勸說下不戰而降,大順軍得以輕易佔領了四川多數地區,只有建昌一帶還在孫可望的手裡。

聽說天子到漢中以後,便加封歸誠的李定國和劉文秀兩人爲西寧公和南安公,待遇特爲隆重。

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五章 身後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十章 李寨主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章 顧炎武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
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五章 身後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十章 李寨主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章 顧炎武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