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

順軍騎兵如旋風般刮過清軍軍帳,滿洲護軍固然各個精悍驍勇,都是百人敵的難得勇士,但現在缺乏馬匹,又各自爲戰,一下子就受到很大損失。

博洛自殺以後,馬寶帶着三堵牆騎士們又在軍帳中搜尋了一陣,始終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敵人大將,馬寶的不滿和遺憾之情已經形色於外。

剩下的滿洲護軍在黑暗裡慢慢聚集起來,還有一部分人已經飛撲過去搶奪馬匹。雖然中間難免又遭到大順軍騎兵的反覆衝鋒屠戮,可還是有一些身手強悍過人的巴圖魯搶到了戰馬。

滿洲兵一旦上馬,分散在一片軍帳之中正遭到順軍騎兵分割殲滅的敵人,就可以迅速聚集靠攏起來。雖然博洛已經自盡,輔國公滿達海又正在聊城城內指揮攻城,一時間還沒有撤退出來,但是剩餘的滿洲太君們裡面並不缺乏有組織才幹的軍官,辮子兵的確驍悍,如此情勢下居然還能重新聚集結陣,又且戰且退,讓馬寶大感棘手。

馬寶親自帶着順軍重騎兵又衝鋒了兩波以後,發現敵人聚集後已經不像此前那樣容易收割,相反順軍騎兵自身的傷亡數字正在飛速上升,只好咬牙忍痛,放棄了對剩餘滿洲護軍的追殺。

“東虜的護軍營……都是天下間難得一見的勇悍狂徒啊。”

馬寶長劍轉向聊城方向,順軍騎兵立即放棄了對敵人軍帳的繼續追擊,隊伍轉向,從兩處城門相繼魚貫涌入城內,配合任繼榮的守軍採取前後夾擊的戰法來重創敵人。

剩下的滿洲護軍經過剛剛一場突襲以後,此時一邊由各級軍官清點傷亡,一邊搜索失蹤的端重郡王,還有一些人則到處牽過來馬匹,不知道是該跟上順軍騎兵的步伐,一起衝向聊城殊死決鬥,還是利用現在敵人陷在城中的機會撤退。

端重郡王博洛的弟弟鎮國公嶽樂此刻也在軍營營地裡,他四處找不到兄長的蹤跡,可也找不到博洛的屍體,無法斷定哥哥是否逃走或者已經戰死。

嶽樂在滿清宗室權貴中是一位少有的改革派,他入關以後很受到漢人文臣的影響,爲人和思想比起其他宗王都要和藹一些,而且工於詩、畫,漢化程度比較高,加上嶽樂作戰英勇,頗具謀略,不管在漢軍還是滿洲兵和蒙古兵中,都頗具威望。

博洛自殺以後,嶽樂雖然第一時間好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沒能將精銳善戰的護軍營組織起來,對順軍騎兵實施反擊。

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位年輕的滿洲宗室將領還是回過神來了,他自己把大纛點燃,高高舉起,形成一隻大火炬,並以自己爲中心吸引分散在軍營內的護軍精兵們靠攏過來,重新組織反擊。

嶽樂又派人到各個軍帳裡尋找兄長博洛的身影,但依舊是了無音訊。嶽樂心裡馬上涼掉半截,不管博洛是戰死了,還是逃跑了,在此刻端重郡王的消失,都和死亡無疑,只是前者是身體死亡,而後者是政治生命的死亡。

“我家屢屢受挫於闖,父王、二哥皆在白溝河大敗於李來亨,幸虧三哥在獲鹿射殺了闖寇李自成,才使得我家家門不墜。

怎麼今天三哥又失去了蹤影?連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這是我家被克於闖賊嗎!”

嶽樂仰天發泄,不管博洛是死是活,現在自己都必須承擔起阿巴泰一系的榮譽,絕不能使得攝政王處心積慮的這一支奇兵作戰失敗。

聚集在嶽樂周圍的滿洲護軍營勇士們,都能看到聊城城內火光鼎沸,宛若白晝,殺聲更是一波高過一波,好像處處都成爲了戰場。

大家都望向嶽樂,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此刻到底是撤退還是繼續前進呢?沒人知道!

嶽樂大喊道:

“攝政王命我等潛行間道,疾馳襲擊東昌,如今已經深入敵境百餘里,即便撤退,沿途皆流賊暴民土寇之衆,我等以新敗之師,安能撤回大名?

爲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不進則死,所有滿洲將士都要和我們齊心協力。我們身處敵國之中,退是死,進也是死,與其撤退被暴民土寇所殺,不如前進殊死一搏,與滿達海匯合後說不定還有轉機!”

嶽樂的話振奮和鼓舞了護軍營滿洲太君們的士氣,的確,就像嶽樂說的這樣,清軍深入大順控制區,此時進攻聊城不克而返,不僅軍隊士氣將受到巨大影響,而且撤退道路上還遍佈敵視清軍的義軍武裝,即便撤退,難道還真能安然全身而退?

“此時不進則死!”

嶽樂振臂一呼,滿洲護軍營本來就是八旗軍中勇冠全軍的驍悍暴徒,這時候也不再畏懼,他們也都知道,且不說到底能否安然撤回大名,即便撤回,以他們丟棄主帥博洛和滿達海的責任,回到多爾袞那裡也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爲今之計,的確是不進則死了。

護軍營士兵步騎列隊結陣,這支在黑暗中剛剛遭到順軍騎兵掃蕩而心有餘悸的軍隊,士氣和作戰能力的恢復是這樣快!

滿洲太君們不光是起到督戰隊的作用,他們的戰鬥能力的確驍悍非常,否則也不至於能夠擁有今天堪比前金的成就。護軍營士兵已經全力撲上,嶽樂身先士卒帶着部隊跟在馬寶那一支騎兵的身後,同樣直撲向聊城城門。

馬寶此時已經入城,留守聊城城門外面的是焦大率領的一支騎兵,總共人數還是隻有百餘人而已。這支騎兵此時突然遭到城內清軍和城外護軍營士兵的夾擊,立刻就要招架不住,雖然楚闖騎士的作戰能力特別強悍,但敵衆我寡,堅守城門又缺乏騎兵機動衝鋒的空間,形勢立即直轉而下,連焦大這樣頭鐵的漢子都身負十餘創,幾乎支撐不住。

“攻進去——攻進去——”

嶽樂雙眼赤紅,護軍營的滿洲兵都是天下精銳,今天卻在楚闖騎士的手上狠狠吃了一把虧。滿洲八旗兵的神話在大順軍的面前已經一再破滅,當清軍不可戰勝的神威完全蕩然無存的時候,即便多爾袞終於渡過黃河,面臨的或許也將是南征不返的局面。

熟悉漢人王朝典故和史事的嶽樂,抱定了孤注一擲的想法,清軍必須勢如破竹、連戰連勝,才能繼續維持對於漢軍的控制,否則……否則形勢不容樂觀。

“守住!”

焦大已經下了馬,其他順軍騎兵在敵人的反攻下也都失去了衝鋒空間,大家紛紛下馬,不少人躲在戰馬或者馬匹的屍體後面,以此形成胸牆來架設火銃進行反擊。

清軍的攻勢極爲猛烈,順軍區區百餘名士兵到此時終於完全支撐不住。焦大急切地呼籲了幾次反攻,但是都因爲衆寡懸殊,始終沒有起到將敵人從城門口驅趕出去的作用。

這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一支流矢正中焦大的臂膀,他吃痛一聲倒在順軍士兵的人羣裡面。清軍則抓住機會加倍猛攻,終於突破了一扇城門,近百名護軍營的滿洲精銳先行貫城而入。

嶽樂的臉上終於浮現半分喜色:“滿達海中心開花,咱們還有戲啊。”

===

章節數字好像寫錯了。。。應該是92章,無傷大雅吧?

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章 裕州人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五章 身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十六章 五軍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
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章 裕州人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五章 身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十六章 五軍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