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

白溝河上呼嘯而過的北風,掩蓋了數千名具裝鐵騎進軍的囂聲。層雲密佈,天上雲層的厚度比前幾日又沉重了不少,只有很少數一些光線,透過了陰沉的天空,照射到了冰面上。

微薄的光芒經封凍的冰面反射,立刻光耀了好幾十倍,變成了一種層層疊疊,彷彿鱗片一樣使人心驚的光輝。

左營和前營的騎士們,有着截然不同的作戰習慣。左營的騎兵隊伍陣型比較分散,戰士們或者用馬槊、或者用長柄的大刀和棗木棒,也有許多人在馬鞍邊上備有弓箭;前營的騎士風格又不一樣,他們裝備整齊一致,皆用長矛和馬刀,弓箭配置數量較左營少一些,但更大的特點是許多人都裝備有一支或者兩支短銃。

馬寶的親兵焦大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他是一個大老粗,而且不像湖廣闖軍裡同樣缺乏文化知識,但在隨營學堂積極學習的老卒那樣,焦大對讀書識字既沒興趣,又很鄙夷。

他自己身先士卒,第一個衝到了白溝河的冰面上,戰馬鐵蹄飛蹋,冰屑四濺。焦大帶着一往無前的暢快心情,拍馬徑向東北方向馳去。

“跟上去!”

馬寶疾呼了一聲,楚闖的三堵牆騎士們紛紛跟進。繼而左營的騎兵們也按捺不住,他們不等劉芳亮和馬世耀整齊好隊形,就鼓譟着,呼囂着,舞弄手裡的兵刃,跟隨湖廣闖軍殺了出去。

焦大越衝越向前,他只用粗糙的單手握緊長矛,另一隻手則把頭盔拉得低低的,差不多隻露出一雙凝神專注的眼睛。焦大還嫌不夠,接着又把面甲放下,北風裹着晨霜和冰屑嘩啦啦地撞擊在面甲上,濺出一片金屬聲響。

在凍結的白溝河另一面上,李輔明將明軍慣有的笠盔帶正,他平舉起右手掌加在眉心上,望着前面闖軍騎兵的衝擊,然後回過頭來跟那幾名緊緊跟隨着他的親將說:

“流賊送頭顱來,正乃天助我也。”

關寧軍雖然面對清軍屢戰屢敗,可它不愧是明朝花費天下財賦,苦心孤詣打造出來的一支勁旅。李輔明又是一員勇猛善戰,敢於拼命的猛將,他根本不把飛速衝來的闖軍騎兵放在眼中,反而大言不慚地叫囂道:

“爲我皇上殺賊!”

轟隆一聲,前屯鎮騎兵列隊出擊,戰馬奔馳在冰面上,居然使人產生炮擊的聯想。

明軍的戰法又和闖軍左營、前營騎兵都不一樣,關寧騎兵的衝擊隊伍更加分散。他們以精悍的夷丁突騎和家丁親兵爲核心,戰線展開更廣,使用的兵刃也較闖軍騎士更加重型。而且和前營騎兵類似,配備有相當數量的火器。

兩軍越衝越近,焦大一騎當先,他已經幾乎能夠看清楚對面明軍騎士的相貌。間不容髮的瞬息之間,第一槍由明軍騎士打響,倏的數聲,好幾支箭矢都瞄準了焦大射來。

但快速移動中的騎兵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射中,焦大先把身體壓伏在馬背上躲過箭矢,接着就從馬鞍邊上取來弓箭,飛也似的反擊一矢。

不幸的是這一箭同樣落空,幸運的是焦大身後的其他騎兵,已經放出了數量更多的箭矢和銃彈。

闖軍先發制人,在兩軍完全交鋒接觸之前,率先取得了有效的殺傷,當即就將衝在最前面的好幾名關寧騎兵擊落。

在這樣接近,絕少迴旋餘地的距離中,要後退是不可能的,敵人追殺上來,很可能把他們全部吃掉;要從側面逃跑也無路可逃。他們雙方都是銳氣極盛的部隊,猶如一對生死冤家,忽然狹路相逢,分外眼紅,非要拼個你死我活不可。

隨着李輔明的一聲怒吼,關寧騎兵也大規模地放出箭雨,還有很多人在有效射程的極限距離上端起了三眼銃,發射了一波火器。

雙方騎兵一齊發喊,直衝向前,各自找尋自己的對手廝殺。

焦大因爲不好學習,在兵略上遲遲沒有長進,所以明明是湖廣闖軍裡一員又有資望,又敢於拼殺的戰將,可至今不過是名小小的騎。

但他又不愧是湖廣闖軍裡有數的一號猛將。

焦大沖入敵軍人叢中,亂劈亂砍,霎時間就血染徵袍。他還不滿足於拼掉幾個普通的敵軍士兵,而是在交鋒的亂軍中,眯起了眼睛,仔細地尋找着更有價值的目標。

很快焦大就盯準了一羣留着蒙古人滑稽髮式的夷丁突騎,他看準目標,握緊了手裡的長矛,驟然夾馬突進,眨眼間就逼到了蒙古兵的面前。

那些蒙古人略有些驚慌,但更多人做出的反應還是迅速搭起強弓,瞄準了焦大放出一波密集的箭雨。焦大則仗着身上的鐵甲,硬生生頂住箭雨,噗的一聲就把一個蒙古兵“串”在了他的長矛上。

接着咔啦一聲,焦大手裡的長矛因爲用力過猛從矛頭處斷裂開來。他隨手把串着蒙古兵的武器丟到一旁,立即拔出馬刀,鏗鏘一聲,一個斜劈,刀影血光,又砍傷了一名蒙古兵——只可惜焦大這一刀稍歪了些,只是砍傷,而沒有直接擊殺敵人。

關寧軍的反擊更爲猛烈,兩名夷丁突騎夾住焦大的左右,一槍刺中他的戰馬,另一槍直刺到焦大的身上,只是被他靈巧避開。

但馬前失蹄的焦大,深陷關寧兵的重圍,落馬在地,再不能左右突馳,眼看就將沒命。

好在這時候劉芳亮下達了總攻擊的命令,左營的三堵牆騎兵全面撲上。闖軍騎兵的數量比李輔明的前屯鎮稍微多了一點點,這一點點的差距在此時顯出來了相當大的優勢。

馬世耀率部強行從中央突破,吸引到了大量關寧兵的注意力。接着馬寶把右手高高舉起,又馬上用力揮下,湖廣闖軍的三堵牆騎兵們接到了主帥的命令,紛紛吹響了他們獨特的衝鋒號子。

尖銳的號聲立即充滿在了白溝河的冰面上,湖廣闖軍的騎士們全部向內收縮了一圈,使得密集陣又較之前凝聚了許多。

就像是技擊高手的發力一樣,楚闖騎兵短暫的收縮,是爲了給下一步的猛烈衝擊儲蓄強大的動能。

騎士們吸取了碭山之戰的教訓,沒有把隊形密集扎堆到肩並着肩、手挨着手的地步。但他們每人之間的距離,依舊大大小於此時一般騎兵衝擊時的隊形慣例。

而且比起碭山之戰時的情況,楚闖騎兵整體上的隊列,即每一個小的密集陣之間,距離反而是更加減小了。

經過碭山之戰以後的調整,楚闖騎兵的“牆式衝鋒”,從強調騎士們密集排列形成的“牆”,改變爲了對整體性衝擊的要求。

在各支騎兵分隊的中間,李來亨也爲楚闖的三堵牆們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讓騎士們有着足夠的餘裕重整他們的隊伍。

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章 熊耳山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
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章 熊耳山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