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

高名衡和黃澍剛剛離開,陳藎也找上了自己的老朋友陳永福說話。他是陳永福兒子陳德的座師,兩人關係非同一般,一開場便開門見山地說:“開封恐怕支持不住了,你有什麼打算嗎?”

這已經不是陳藎第一次向陳永福暗示開封註定陷落的結局,但陳永福還是板着一張臉道:“只要守城的官紳軍民上下一心,開封絕不會有事。王臣,我以項上人頭給你擔保,只要我還在一天,開封絕不會叫闖賊攻破。”

陳藎知道這絕不是陳永福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哈哈笑了兩聲後說:“撫臺和按院的爭鬥越來越烈,黃澍奉高按院的命令,在城中成立了義勇大社。這支社兵兵馬近來越來越多,數量已在你的河南鎮官兵之上,周王和開封士紳現在也都把錢直接交給黃澍,社兵實力越來越強,可憐官兵連糧食都還需要你自己掏腰包去同奸商買糧。”

如今糧食價格居高不下,軍人們連口糧都不能保證充足,何況官兵還有家口,家口的糧食甚至還需要陳永福自己出錢,到那些奸商處購買。

相比較之下社兵本身就是士紳組建的武裝,黃澍可以直接從周王和開封官紳處獲得糧食,待遇反而比官兵要好。

雖然高名衡和黃澍都反覆跟陳永福談過,說社兵只會幫他的忙,而不會拆他的臺。可是高黃二人堅持不肯把社兵的指揮權交到陳永福手中,近來又極力拉攏高謙,陳永福又怎麼可能不心懷芥蒂呢?

陳永福聽到這話,臉上神色顯得有些難看。他不再說話,一路往回走去,可陳藎還是緊跟其後,接着勸道:“闖軍總攻在即,撫臺和按院都下定決心水攻驅敵。可是黃河決堤,如此大事,即便真能借水勢打敗闖軍,日後汴中士紳羣起問罪,朝廷也一定會從開封守城文武中選出一人開刀頂嘴,以塞天下人洶洶之口,將軍能保自己今後無恙嗎?”

兩人這時剛好走到曹門坊附近,有一處鋪子正在發糶賣糧。現今不僅是糧價高漲,而且能買到糧食的地方也極少了,所以曹門坊買糧人的擁擠情況十分怕人,隔好些街道,就聽見人聲鼎沸,吵鬧不堪。

米店前用車輛和大的木頭塞斷街道,誰也不能夠進入其中。但見你推我擠,萬頭攢動。隨即發生了幾起混亂,有兩處是婦女老弱被擠倒踏傷;有一處是一個老婆子被擠倒後竟然沒人救護,遭到一陣踐踏,死在地上;還有一處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被擠倒踏傷,幸而救起,已經不能動彈。

但見擠呀,擁呀,吵呀,罵呀,哭呀,加上廝打,一片混亂。所有的人都想買到糧食,可是後面的人擠不到前面去,前面的人又被後面的人推倒,混亂越來越可怕。

陳藎在開封講學,在本地人心中具備一定的威望。他見到這混亂的景象,就呼喝着大家不要鬧,可是誰也不理會。

過了一會兒又涌來一羣兵丁,他們亂打百姓,衝到前邊,強行買糧。百姓不服,不肯讓路,口出怨言。士兵動手亂打,不少百姓被打傷,吵鬧更加厲害,一時民情洶洶,幾乎要發生兵民互鬥。

陳永福實在看不下去,更擔心人心浮動、軍心不穩,不用闖軍攻城,開封就將自行瓦解。他急忙叫來一羣家丁,亮出總兵官的旗號把人羣分開,又把胡亂打人的兵丁抓起來不少,纔算穩定住了眼前的局面。

可被陳永福家丁抓捕起來的士兵,卻有一人吐了一口唾沫,叫嚷道:“老子是黃推官的社兵義勇,你們憑什麼抓我?”

陳永福聞言大怒,當場就拔刀把這個跋扈不法的社兵砍死,他轉過頭去對陳藎答道:“我身爲武將,縱然粉身碎骨,也決不後退一步。可如果高黃之輩,想在背後捅我一刀,防人之心不可無,我也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王臣,你是我所見過的天下間頭號聰明人,這樣反覆勸我,想來腹中必有韜略,還請指教。”

陳藎聞言微微一笑,便將陳可新此前寫給他的書信盡數交給了陳永福。陳永福看到這些書信,面色大變,心中震驚,他雖然已經隱約有過這方面的一些猜測,可當真的看到老朋友陳藎和闖軍有所聯繫時,還是極受震動。

陳藎可是崇禎天子欽點的進士出身,不僅做過萊陽知縣,還在士林中具備不低的威望,絕非牛金星可比。

他暗投闖軍,怎麼可能不使陳永福震驚呢。

“王臣,你有什麼話,就全部和我講出來吧。這不僅事關我們兩人一生的名譽成敗,也關係着開封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

陳永福終於痛下決心,開封城已經走到了這樣一個地步,全城軍民都處在一個歷史的岔路口上。

是要挖開黃河,換取一點打敗闖軍的可能性。

還是要和陳藎一樣,與闖軍建立聯繫,另尋他路呢?

陳永福前段時間曾聽陳藎講過宋代杜充的史事,金人入寇中原時,杜充是大名府留守。但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一來,杜充不敢與之交鋒,唯一的對策是下令開決黃河大堤,使黃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圖以此阻擋身後追兵。

杜充決河非但沒有阻止金國東路軍,還致使當地百姓被淹死二十萬以上,因流離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數倍於此。北宋時最爲富饒繁華的兩淮地區毀於一旦,近千萬人無家可歸,淪爲難民。

現在想來,陳藎給他講這則史事的時候,大概就已經猜測到了高名衡和黃澍的決堤籌劃,確實不可謂不高明。

但陳永福還是心有疑慮,問道:“可是……可是我射傷了李闖王的一隻眼睛,他豈能容我?一旦開封失守,我恐怕我們父子二人,俱不得生。”

陳藎卻笑道:“將軍,且不說李闖王是寬和之人,絕不會因一己之仇怨而喪失了千金市馬骨的好機會。闖王要的只是一座開封城,只要將軍能夠阻止黃澍挖開黃河大堤,使開封城完璧歸於闖王,有如此大功,還怕闖王計較舊怨嗎?”

“這……我實在不敢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寄託在李闖王是否寬和大度上面。”

陳永福想來想去,終究不敢相信李自成真的會不計較射瞎一隻眼睛的仇恨。他決心自保,但也不打算把全部籌碼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便對陳藎說:“黃河決堤之事我會設法阻礙,但我絕不會投降李自成。現在開封雖然被圍的厲害,但只要我不再顧及城池,全力突圍自保,自信還是可以跑出去幾千人的。”

陳藎心中暗歎,可惜他雖然和陳可新有所聯繫,卻同城外的中原闖軍沒有建立穩定的聯絡渠道。否則只要把高名衡、黃澍的決堤密謀通知給李自成,一切就都不必擔心了,現在看來要保住開封城和半個河南,就只能看在陳永福拖住黃澍決堤的這段時間裡,闖軍能不能先一步攻下開封。

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
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