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

開國大禮的煙花繚繞之下是一片使人感到陶醉的酒氣,李來亨告別李過以後,便和方以仁等部屬返回永昌天子御賜的宅邸休息。

但在星空之下,在層疊瀰漫的煙霧之中,另外還有一些人則積極地聯絡和活躍了起來。

這些人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便是新晉的大順開國伯爵繁峙伯姜瓖。

姜瓖在酒宴以後,就找上了陳永福、白廣恩還有左光先等人攀談。他們幾位都出身於明朝降將的隊伍之中,但是細細區分又有着很大的區別,像白廣恩和左光先,還包括牛成虎在內,都屬於秦軍出身,其中白廣恩還是由義軍投降官軍以後,又由官軍投降回了大順軍。

陳永福的身份又更加特別,他屬於河南官軍出身。因爲河南的官軍在明軍之中,本來就算不上是一支勁旅,又不像九邊軍隊那樣存在大量親戚聯結、根深蒂固的將門世家。所以陳永福本人雖然一再提攜親子陳德上位,竭力嚮明朝官軍的將門世家靠攏,但就他本人而言,與這些將門世家的關係尚屬於淡薄之列。

如果仔細算起來,考慮到楚闖中還有馬寶這樣同樣出身河南官軍,現在則躋身於李來亨麾下高位的人物,陳永福大約是這一批伯爵中,唯一一個與李過李來亨父子關係親密之人。

至於姜瓖本人,便是典型的九邊邊軍將門世家出身。

可是因爲大同之變、雁門之敗的緣故,姜瓖於大同邊軍中的“生態位”已經全部被現在明清聯軍所屬的大同總兵劉遷所取代了。

他留在大同的家眷、子弟,也在雁門之戰以後,悉數遭到了滿洲人的屠殺——也是因爲這一層關係,所以姜瓖纔可以洗脫自己在大同之變中的種種通敵嫌疑。

姜瓖因爲雁門之戰中奮勇作戰,特別是斷後阻敵,又護衛田見秀狂戰潰圍而出的一段經歷,讓他與大順軍的澤侯形成了十分親密的關係。

“我家數十口人,一夜之間爲東虜殺盡……此仇不報,何復爲人!”

這些新朝伯爵們酒醉以後,姜瓖不知道是酒後吐露真言,還是刻意用這樣的說辭彰顯着自己對於新朝政權的忠誠。

總之姜瓖的樣子,他沉醉酒水之中,雙眼赤紅,好像是想念起了遠在大同的父母、妻子、兄弟、族人,好像是想起了雁門之戰以後傳來的那些慘痛的消息,眼眶紅着紅着,不知不覺便溼潤了起來。

他把酒杯握得極緊,幾乎要把杯子捏碎在了手掌裡面。杯中的酒水搖搖晃晃着,幾次向杯子的邊緣接近,似乎要傾灑出來,但隨即又慢慢蕩回杯中,繼而恢復平靜。

同坐的其餘將軍們,有秦軍出身的白廣恩、左光先、牛成虎等人,也有剛剛到達太原不久,心中正盤算着什麼時候去拜會李來亨的陳永福。

諸人心思各異,想的事情都很多。但是姜瓖這樣悲慘的遭遇,又讓他們的確是真實地產生了一種同情感。

鳥獸尚且傷其同類,何況是人呢?

大家過去都是明朝的將軍,現在又都是新朝的伯爵,於境遇上處境基本相似。可是左光先的兒子左勷現在已經擔任起了大順軍的地方衛軍將領,陳永福之子陳德同樣在李來亨的麾下爲將,只有姜瓖全家因爲雁門之戰,遭遇到這樣的滅頂之災,物傷其類,誰又能夠不爲之感嘆一聲呢?

左光先是秦軍中特別有名的一位驍將,只是他現在年歲已大,所以實力、戰績比不上白廣恩這些新人。但左光先與姜瓖一樣,不似白廣恩和牛成虎,而是正統的明朝邊軍將門世家出身,且家世比之姜瓖更爲顯赫,是邊軍中一位深孚人望的老將。

他爲姜瓖勸酒道:“東虜皆人面獸心之輩,痛飲此杯,日後定當直抵幽燕之地,收復京師,既報我們曾經的國仇,也雪兄弟今日的家恨。”

其餘人等紛紛舉起杯來,同仇敵愾之氣,不必多言。姜瓖趁着氣氛的熱烈,又痛灑熱淚,向這幾位老兄弟談到了自己在大同之變以後的種種心路歷程:

“不瞞老兄弟們一句話,大同事前,我也想過大順新朝究竟能不能站穩腳跟?大明的國基和天命是不是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現在想來,就是兄弟我的遲疑造成了一門的滅頂之災啊!

明廷引虜入邦,禍在天下。先帝……崇禎帝在紫禁城中觸柱自殺,我就不去說他了,可是像如今明朝的首輔陳演這一班人,哪個又不是狼心狗肺、衣冠敗類?居然屈膝於夷狄,把幾百年的天子首善之地都獻給了虜酋……前朝的文官合該拷掠夾死一班,那些關寧武將又能好到哪裡去?

吳三桂先是擁兵自重,秦軍兄弟們在河南的時候,他吳長伯卻在寧遠和東虜勾肩搭背!照我來看,懷來之事,肯定是早在寧遠的時候,就有祖大壽這類人從中穿針引線,早把事情談妥了,否則事情怎麼會件件都順虜酋的意思?關寧武將也是都該殺的!”

秦軍諸將們都是孫傳庭的舊部,雖然已經投降了大順軍,可是畢竟與孫傳庭留有一分香火情在,對於吳三桂在懷來宴上的醜惡之舉,哪一個不是怒髮衝冠!

姜瓖提起這件事來,白廣恩當即就拍桌切齒罵道:“吳長伯這個人面獸心的東西,當年在遼左的時候,我真是瞎了眼睛帶兵去救他!我把這條齷齪的狗東西當成一個兄弟,才害死了懷來宴上的一幫秦軍故舊啊!”

牛成虎想到自己作爲秦軍的旁系將領,一貫是爹不疼娘不愛,一切糧餉軍資的分配都落在後面,常常受到一些文官的剋扣盤剝,聽姜瓖怒斥明朝文官各個該殺,同樣深有同感:

“文官是各個該死!……至少在京師的那些個文官,等咱們隨陛下光復幽燕,定要殺遍一個京華!”

考慮到李自成現在又重用了不少明朝舊臣,牛成虎順着酒意罵到一半後,還是改了口,縮小了自己的攻擊範圍,只說尚在明清聯軍統治之下,爲皇太極天下之謀添柴加火的那些個文臣纔是該殺之人。

陳永福看着這一切,靜觀其變,他感到了姜瓖正在拉攏明軍降將們的努力,可是又不禁疑惑起來,大家現在是人在屋檐下,一切都要小心行事,誰都不敢像過去在明朝時那樣跋扈不法。姜瓖想拉起一個小團體嗎?作爲剛剛加入大順不久的新人,立即就做起這種犯忌諱的事情,可算不上明智之舉呀。

“對,許多狗東西是合該剿洗屠戮的。”

姜瓖趁着衆人的情緒,立即又說道:

“大同、雁門兩戰以後,我家一門數十口被韃子殺害。雁門之戰,我的老部屬劉遷還伏擊老子,想要取我的項上首級,換取他在虜酋那裡的平步青雲!

若非澤侯看重我,大同慘變以後,我到底還有什麼活着的意思?不若跟我幼子一起去死吧!

蒙澤侯的看重,雁門之戰我們潰圍殺出。死守太原的時候,澤侯又解衣推食地待我,人以國士待之,我能不以國士回之?虜騎不能摧破太原,這都是澤侯深孚軍心的緣故。

也是此事以後,我便記住一點,要對得起澤侯的看重,對得起大順和陛下的看重。今後無論如何,我是一定要爲大順盡忠,要爲陛下盡忠的。東虜一時間盤踞了幽燕,可是我看虜酋比不得元順帝和王保保,他們的好日子一定不多了!”

其實太原之戰時,率軍猛攻太原試圖全殲田見秀殘兵的,並非是多爾袞,而正是孫傳庭。但此時在座的白廣恩、左光先、牛成虎都是孫傳庭的舊部,姜瓖口中便只談虜騎、虜酋,而不提及孫傳庭的事情。

聽到這裡,陳永福倒是慢慢回過味來了。

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二十六章 歲入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
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二十六章 歲入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