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

義軍裹裝卷甲渡過汝水以後,便向北狂飆突進,傅宗龍的用兵十分保守穩健,他在前沿靠近汝水的地方几乎沒有佈置太多散兵,而將重兵全部集結在更爲鞏固襄城、郾城一線,只是由於腹背處小袁營的騷擾,而不得不在臨潁方向也駐紮了牛成虎所部的一些秦軍兵馬。

李來亨的奔楚之策,需要在北線展開一次威力、戰果都勝過南線的更大規模攻勢,只有如此才能誤導傅宗龍的判斷。

可是闖曹聯軍雖然身經百戰,和楊嗣昌、左良玉談笑風生也不在話下,經歷了無數慘烈的戰鬥。可是像襄城、郾城這樣以充足時間加強守備力量,又把城防修繕到極爲堅固地步的城市,還是義軍所從未攻打過的。

李自成的戰術宗旨一向是避實就虛,羅汝才也是以野戰浪戰殲敵爲主,徑直攻打官軍以優勢兵力嚴密設防的大城市,大家心中幾乎都是沒底的。

好在這一次倒並不尋求要攻破襄郾,只求騙住傅宗龍,使他自滿於按兵不動、嚴守防線的目的即可。

此時義軍前鋒頭隊已經繞過西平縣城,距離郾城也不過數裡地而已。李來亨帶領前標軍諸將拍馬在前,同他一起充任頭隊先鋒的還有上蔡營之戰中結下同袍情誼的老朋友谷可成。

這一帶全是平坦的曠野,正適合善於機動的義軍進行會戰,只可惜再往北走一點,到處就都被傅宗龍修建的營壘封鎖起來。官軍在郾城三面幾處較大據點,都集結了數千戰兵,又以船、炮控扼河流渡口,形勢鞏固而險峻,聯軍想在這一帶獲得較大戰果,實在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賀瘋子將附近的村莊都焚殺一空,十幾處村莊只餘下三十多活口,他們聽說闖軍到了以後全都出山前來投奔,要請我們殺到襄城去爲鄉人報仇。”

賀人龍的秦兵在郾城和西平之間大開殺戒,把這一帶的所有村莊盡數夷爲平地。西平附近盡是平原,村民連一處可供避難的山谷丘陵都沒有,逃無可逃,幾乎全部死在秦兵刀鋒之下。

十幾個村莊,無數民戶,如今只剩下這三十多人。

他們自是人人含恨,深欲求闖軍北上強攻襄城,大破秦兵來複仇。可李來亨和谷可成都知道,闖曹聯軍這一次北上依舊只是佯攻、只是誘敵,爲本地鄉親復仇……

即便可以復仇,也將是在奔楚之後。

不過他們也帶來了許多關乎戰局的重要情報,這些能夠在秦軍焚殺後還依舊存活下來的人,對本地的地理形勢可謂瞭若指掌。

官軍在何處結寨、在何處營建工事,哪些險要的據點有間道小路可行,哪些河流有可以搶渡涉過的淺灘,現在已經大多被義軍掌握。

所以義軍雖然是遠道急襲而來的客,可對郾城、西平之間形勢的掌握,還在此地官軍之上。

李來亨一手攬轡,一手舉鞭,指着遠處隱約可見的官軍營壘,問谷可成說:“谷哥,這塊地方叫什麼名字?村民們知道嗎?”

谷可成點點頭,也踏馬往前走了兩步,回答說:“西平和漯河之間有條小河叫淤泥河,本地人都傳說隋唐時的第七條好漢羅成,就是受到李建成的陷害,被蘇定方引入淤泥河,連人帶馬陷入淤泥中,被埋伏的弓箭手亂箭射死。”

“這裡有座據說是羅成衣冠冢的古墳,所以本地人都管這處地方叫羅成墳。”

“哈,羅成墳。谷哥,你對隋唐好漢的故事還挺熟啊!”

李來亨哈哈大笑兩聲,闖曹聯軍先鋒攻撲傅宗龍大軍的第一處戰場就叫羅成墳,多少讓人心裡產生一些不安。

羅成也是瓦崗寨義軍中的一員有名大將,若將闖軍和瓦崗寨對比的話,羅成大約就是類似劉芳亮的這等角色?倒是在評書故事裡殺害了羅成的蘇定方屬於風評被害,就這麼成了隋唐說書裡常見的大反派,連帶着蘇定方的後嗣蘇海也成了薛仁貴掃北征西系列評書裡的大反派。

說來歷史上種種義軍,闖軍也確實與瓦崗寨義軍最爲類似……

只是蒲山公洛陽一敗,程咬金和秦叔寶等等名將最後都做了另一個十八子李世民的部下。

可明末,又哪有那第二個十八子呢?

除非是李來亨自己去做這第二個十八子。

“兄弟們!”

李來亨站在前標軍隊伍的最前列,將馬鞭高高揚起,陽光從他的背後照射過去,使得士兵們只能眯着眼睛看到一個將軍騰馬的黑色剪影,一種令人不可捉摸的神聖氣氛因之滋生起來。

“這些日子,大家都憋著一股勁,還窩了不少火。在上蔡營咱們吃了官軍的不少虧,險些讓虎大威給整個吞掉,這是從小虎隊、從前標建軍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然後打信陽,沒同左鎮交過幾下手,沒和左良玉好好討教幾招,便又急急忙忙北撤。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是有怨氣在的,現在大家知道了,打郾城咱們是主攻,是先鋒,是頭隊。”

“郾城的敵人就是楊文嶽,就是差點在上蔡營把前標精騎都吃掉的虎大威餘部!這次打郾城用什麼思想打?就是準備房倒屋塌,傾家蕩產,把缸缸罐罐都甩進去,怎麼都要把傅宗龍和楊文嶽打痛!”

李來亨猛地將腰刀抽出,利刃出鞘的蜂鳴之聲響徹戰場,戰士們隨即跟着舉起刀槍,成列的號角和海螺被一齊吹響。

這一切一切的聲音,最後匯聚成一道波浪,一道洶涌且奔騰,足可沖垮面前敵人的滔天之浪。

“今天適宜捐軀……適宜讓我們的敵人去捐軀!”

“前標軍……各部出列,整軍出擊。”

張皮綆帶着親兵隊伍先出了列,緊接着郝搖旗、郭君鎮、李世威、苗裡琛各部也相繼列成隊伍。

除此以外還有高一功帶着他的本部兵馬也在此處,除了白旺留守山寨以外,這回可說前標軍全部精華都聚集於頭隊之中,參與這場狂飆突進的奔楚之戰。

高一功作爲前標的副哨,李來亨所部體系裡的二把手,地位自然不是李世威、張皮綆、苗裡琛這些李來亨一手自微末中提拔起來的小將可比,即便郝搖旗、郭君鎮等闖營老將也都沒有高一功這等資望。

他立馬在李來亨身旁,低聲問道:“準備進攻了嗎?”

李來亨輕勒絲繮,他難以抑制此刻心中沉重而激動的心情,立馬沙丘,注目城頭,頓首道:“一功哥,可以進攻,各部都準備一下,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承天府,都將是一場喘不過氣來的硬仗了。”

他久違地尊稱高一功爲兄長,戰雲沉重的壓力多少讓“飄”起來的李來亨,又把半隻腳踩在了地上。

郾城附近營壘要塞和各個據點上有許多大炮和火銃露出城垛,還有不同顏色的大小旗幟在城頭飄揚。

官軍的士兵從一個個的城垛缺口處露出頭來,觀察着李來亨所部前標軍的動靜。還有一些人在指指點點,對這支打頭陣的“流寇”隊伍的整齊陣列,感到確實不大容易對付。

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四章 小徽柔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
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四章 小徽柔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