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拳碎大明

林貓貓是在鎮江上的船,江北一帶駐軍不多,她渡江以後就到揚州準備沿運河北上。去年郝搖旗帶兵佔領揚州的時候,由於有閻爾梅等人先行出發至城中勸降,再加上劉澤清棄城而逃,揚州軍民在考慮半天以後,就做出了開城迎接順軍進城的選擇。

當時郝搖旗只攜帶了十多名親衛入城,大軍都駐紮在城外過夜休息。郝搖旗的豪氣膽略和順軍的雞犬無犯,給揚州紳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因爲護衛備選女官的士卒們,要先到城內向威武將軍朱由柀和揚州府府尹劉鍾泰彙報名錄,所以林貓貓和其他備選女官,先到揚州城裡休息。

煙花揚州,繁華不減從前。大軍從此過,市井卻不肄,江水滔滔,岸石依舊,遊人如織,北去的商旅士人在盛夏暑熱裡也沒有慢下腳步。

護送女官的順軍護衛,專門給林貓貓她們每個人都送來了溼毛巾和消暑的茶水。護衛還很年輕,眼裡撲閃着淳樸且帶有希望的光芒,與林貓貓從前在江南時見到的明軍潰兵氣質截然不同。

他帶備選女官們到安頓住所處後,便指着運河的方向說:

“前此大兵便從這處南下過江,我聽上峰說過將來國家大定以後,還要再重新治理這條大長河。咱們大順朝立國以後,新政花樣還多的是嘞。”

林貓貓過去在杭州學醫的時候,也和不少江湖人物打過交道。其中不乏走南闖北的行商和大運河上的漕幫頭目,對漕運所致的種種弊政,也都有所耳聞。

她聽順軍的護衛毫不在意地提到順朝以後將要整治漕運的事情,心想連一個普通衛兵都這樣大言慚慚,看來新朝治理運河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

女官們都是一些出身良家的大戶閨秀,少有人出過遠門。從金陵到揚州路途還不算遠,但今後大家還要接着從揚州沿運河到徐州去,再從徐州折向開封,行程千百里,一路又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

很多人都心下湍湍不安,一到住處裡面就往牀上跑,好像只要睡着休息了,就能忘記所有煩惱。

只有林貓貓沒覺得一路車馬有何辛勞,她跟隨父親離開故鄉都有好幾年光景了。從前父親在杭州爲官時,她便很不安分,跟着郎中學醫,總不安心待在閨宇中,也常讓人講過些閒話。

後來父親轉到江陰爲縣令,林貓貓就也跟着從杭州到了江陰縣。本地縣人精明多藝,又常有南北商旅帶來天下間種種新聞趣事。

那時候林貓貓一聽說有北方回來的商隊旅人,就會立刻找藉口粘過去,死命打聽中原發生的各種劇變。

她最愛聽的就是關於李公子李來亨的故事。

雖然江南有不少人誹謗李來亨是“小李賊”、“小虎賊”,可是林貓貓聽那些親身去過襄陽和開封的商人說,李來亨爲人肅穆從容、高潔淡然,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潔白之士。

很多北來紳民,前兩年的時候,雖然都對闖軍深懷怨言,總是辱罵闖軍是什麼“流寇”、“響馬”。但這些人對李公子卻也常常有不錯的評價,有人說李公子是賊中的蒲山公,說他其實不是李自成的兒子(本來就不是!是孫子!),而是天啓朝尚書李精白之子。

江南都傳聞,李公子是因爲父親被奸臣陷害冤枉,才被下進牢獄。但他樂善好施,與河南百姓結以恩義。很多當地的平民百姓,聽說李來亨被下獄的消息後,都大爲憤慨。

當時有一位名叫刀馬旦的女俠,本來是福王府中的歌姬,曾被福王欺辱,是李公子爲她贖身。

先明的福王因此嫉恨李公子,便使了詭計,篡改了朝廷法令,硬要立刻將李來亨押送刑場斬立決。

行刑當日,刀馬旦便騎一匹紅馬衝入開封城中。她一人一劍殺到刑場,福王手下的五虎八龍都不是女俠對手,只好請求開封總兵官陳永福帶兵鎮壓。

但李公子曾給陳永福的兒子教書,陳永福不忍忠良爲福王陷害至死,堅決不肯出兵。福王大怒之下祭出了當年萬曆皇帝賜下的尚方寶劍,要將陳永福和李來亨一起處斬。

開封城的軍民百姓,聞之都憤慨到了極點。大家不管福王府官兵的阻攔,全部衝入刑場,將李公子、刀馬旦和陳永福等人救出,而後又一起衝去燒燬了福王府,將福王捉了起來點了天燈。

wWW¸TTκan¸¢O

李來亨見河南百姓爲自己如此受累,他生怕朝廷怪罪下來,將連累許多無辜人,就想要孤身赴京,一人承擔殺死福王的罪責。

可是刀馬旦與陳永福都勸他不要自投羅網,當時崇禎皇帝爲朝中奸臣所惑,封滿洲薩滿皇太極爲東海國師,盲目信用,朝綱紊亂,李公子一人入京,不是自投羅網嗎?

這時前朝尚書李精白在京師被極刑處斬的消息,傳到了開封。當地百姓又從福王府中搜出了福王寫給崇禎皇帝的書信,這才知道李來亨原來是天啓皇帝的遺孤。

當年天啓皇帝被崇禎毒殺以後,輔命託孤大臣魏忠賢冒死將李來亨救下,送到河南李精白家中偷偷養了起來。不料後來魏忠賢被崇禎殺害,此事也被魏忠賢的手下透露出來,崇禎帝因此才讓錦衣衛緹騎四出,搜捕李來亨。

這下河南百姓們便要勸李來亨在開封登基爲帝,撥亂反正,重掃天下。但李來亨爲人謙和,只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而已。

再後來便是李公子與闖軍聯營,縱橫天下,伐明抗虜,直到今天一統海內的事情了。

林貓貓將她看得最歡喜的那本《剿明小史》收了起來,書頁都已被翻得半爛,只能從封面上勉強看出作者叫做柳敬亭而已。

那名順軍的護衛看備選女官衆人裡面,只有林貓貓一個人到了揚州以後,還是泰然自若,一點沒有憂慮的模樣,頗感驚奇。

又看林貓貓手上拿着一本懇德記出版的演義話本,看得翻來覆去,更覺好笑。

“林尚宮,林尚宮,咱們很快還要遠去千里,到開封,甚至是到天保府去呢,快好生休息吧!別看啦,將來到了開封去,這種書不要太多,您要看什麼版本的都有。我還看過一本講破軍星下凡,附體咱們晉王爺身上,拳碎大明、掌劈東虜十萬軍的話本呢。”

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章 太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
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章 太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