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突如其來

回登州的海路,因是順風而行,李嘯一行人,在第四天凌晨之際,提前1天到達高龍堡附近的海岸。

待所有人員都下船後,李嘯交待水師總頭,讓他率船隊暫且在海岸等候,準備接受已在堡中接受過初步軍事訓練與訴苦洗腦教育的200名輔兵上船,以填補現在新獲得的一號福船戰艦的人員缺額。

另外,李嘯又留給水師300石米糧,以保證水師在接下的三個多月中有充足的食物,然後將那80匹遼東戰馬,餘下的200石糧草,還有船上那30支魯密銃帶下船。

魯密銃,是由明代火器大師趙士楨所研製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繩槍,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的火繩槍構造及製作方法,經改進後製成";魯密銃";。

當然,李嘯並不是槍械專家,對魯密銃的瞭解也僅限於此了。之所以他決定帶船上的魯密銃回高龍堡,只因他記得《武備志》中曾對這種槍有句評語:“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李嘯認爲,這種魯密銃,應該是以後李嘯軍火銃的重點改進方向。所以他要把這30支魯密銃交給火器總頭趙傑好好研究。另外,原來船上的水手與戰士皆已被黃龍留在旅順城,而李嘯水師中現有的水手與輔兵皆不會使用這樣的魯密銃,繼續留在戰艦上意義也不大。

李嘯一行人,帶着那200石糧草與80匹遼東戰馬,以及990人的流民與匠隊伍,經過三個多時辰的行軍,於午時之前,回到高龍堡。

黃策、額弼綸、卓那希,這三名第一次來到高龍堡的陌生人,看着眼前高大完整的高龍堡,看着堡內堡外都是一派生龍活虎的氣象,看着盔甲鮮明刀槍耀目的各兵種的訓練與配合正在整齊有序地進行,都不覺看得呆了。

黃策很激動,他將眼光定格在往來馳突,吶喊集陣衝鋒的上官雲傑突騎隊處,這隻有60人的突騎隊,氣勢卻極爲雄壯,奔馳的馬蹄如一根根有力的鼓槌,將大地敲擊得隆隆作響。這番景象,看得這位弓馬嫺熟,武藝高強的將門少年熱心沸騰。

額弼綸的眼光卻直直地在看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橫行隊隊長雷傲正在加緊訓練的橫行隊,看着那些人人身着三層繳獲的後金盔甲,戴面甲重盔,使用後金所用的虎槍、虎刀、長柄挑刀等重型武器的100名軍士,正在一名身着後金白擺牙喇兵盔甲,隊長模樣的人吆喝指揮下,整齊而兇猛地練習衝陣與搏殺,額弼綸,這位前後金甲額喇真,號稱正藍旗之虎的勇將,不由得心下百感交集。

那卓那希的眼光,則馬上被一個從堡內狂奔而出,一路大聲歡笑着向李嘯奔來的漢人姑娘吸引,她怔怔地看着這位身材火辣高挑,姿容英氣秀麗的女子一把摟住前面的李嘯,絲毫不在乎旁邊人員的竊笑與注視,竟與千戶官李嘯來了個熱烈的擁吻,隨後如孩子般摟着李嘯的脖子撒嬌般地轉了好幾個大圈。直到李嘯與這名女子親密交談着走遠,卓那希纔回過神來,隨後她發現自已的臉上竟有些發燒。

入得堡來的李嘯,首先安排把那80匹遼東戰馬與200石糧草分別入庫。

隨後,李嘯命令槍兵甲隊隊長楊振帶隊,將堡中現有的216名輔兵全部帶走,前往高龍堡海岸,交給水師總頭馬嶼,作爲一號福船戰艦及其他各船的人力補充。

接下來,李嘯又安排後勤隊長劉揚壯與槍兵丙隊隊長關質兩人,一同齊往楊家店與孫喬鎮,採買所需的避寒帳篷,以安頓全部的工匠與流民。同時再採買定做近1000件厚實棉衣,給這些衣衫破爛的流民與工匠禦寒。

趙傑接過李嘯送來的30杆魯密銃時,一臉笑得稀爛。身爲火器總頭的他,一直有改進火器的強烈願望,只是苦於樣本的缺乏和環境的限制,火器研究一直無法開展。可以說,現在整個高龍堡中,最希望早點回馬耆山開展研究工作的,便是火器總頭趙傑了。身爲明朝火器大師趙士楨的重孫,趙傑心中一直有個隱密的願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已一定要研製出比自已先祖所製出來的魯密銃等火器,更先進更好用威力更大的火器出來。

這30支來之不易的珍貴魯密銃,趙傑選了9只製造得最精良的仔細收好,準備到時回馬耆山後當樣本借鑑。另21支,趙傑則打算給現有的21名火銃兵使用,以更換現在所使用的普通鳥銃,然後再等李嘯新訓練了一批新的輔兵後,再從中招21人使用換下的普通鳥銃。

李嘯剛剛將魯密銃一事安排完,黃策便急急地來見他。

“千戶大人,在下有一事相求。”

“哦,是何事?黃策你儘可明言。”李嘯微笑着回道。

“在下懇請李千戶讓在下加入突騎隊。”黃策一臉懇切。

李嘯笑了:“當然可以,黃策以你的馬術武藝,定能在突騎隊搏個好前程出來。”隨後,李嘯叫過來上官雲傑,把黃策的具體情況對他說了下,上官雲傑聽說有這樣一員猛將要加入,歡喜得幾乎笑脫下巴。

“小子,去選匹好馬,領好騎槍與騎刀,等會好好顯擺下你的武藝。你要知道,在我們突騎隊,只要你小子有本事能殺敵,日後的晉升賞賜那是不在話下。”上官雲傑拍着黃策健壯的肩膀大笑勉勵。

“上官隊長,你就瞧好吧!”黃策昂然回答,臉上全是自信而急切的表情。

上官雲傑大笑着拉着黃策離去,李嘯看着遠去的黃策,心下亦是極爲欣喜。其實,他在心中還有個想法,只是現在還不方便和黃策說。那就是,等黃策熟悉李嘯軍的行事方式與規則後,便把他調過來,由他當隊長,利用現有的遼東戰馬,組建一支保護自已安全受自已親自指揮的護騎隊。

黃策方離開不久,額弼綸強拉着方勝來到李嘯之處,李嘯看到他時,額弼綸連忙硬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來。

“報告千戶,這廝硬拉我過來,說是要求千戶大人您開恩,讓他加入那橫行隊。”方勝一臉無奈地向李嘯稟報。原本打算要去向哨騎隊長張行猛報告歸隊的他,是被額弼綸生拉硬扯過來的。

“他想加入橫行隊?那好,給我個理由。”李嘯的回答直接明快。

額弼綸聽完方勝的翻譯,忽猛地跪地,一臉急色地長說了一大段滿語。

方勝笑了,向李嘯說道:“這廝說,他看到那邊橫行隊中,那些熟悉的後金盔甲和武器,那些熟悉的擺牙喇兵陣戰方法,實在是感慨萬分又心庠難耐,懇請千戶大人讓他加入其中,哪怕只當一名小兵也成。”

李嘯冷笑道:“哼,他還想當個甲長,隊長不成?有個小兵讓他當就足夠便宜他了,只是我怕他是個後金奸細。”

方勝笑了,他想了想對李嘯說道:“千戶,我看額弼綸身高體壯,久經戰陣,加入橫行隊也未嘗不可。此人現在父親與兄弟皆被皇太極所殺,除了在我明朝死心踏地效力外,實在是無處可投效,應該不存在當後金奸細的可能。”

李嘯冷笑着嘆道:“也罷,我問問橫行隊長雷傲,他若要了這廝,我便準了。”言畢,即喚雷傲過來。

滿臉汗水的雷傲,手持虎槍,搖晃着身上那厚厚的三層盔甲,甲葉摩擦得嘩啦啦響跑了過來,喘着氣對李嘯笑道:“千戶大人,喚雷傲何事?”

李嘯指指剛從地上站起來的額弼綸:“雷傲,可認得他是誰。”

雷傲笑着瞥眼過去,霎時臉上的笑容僵住,他大喝道:“怎麼是你!你這韃子怎麼來到此處?!”

在雷傲就要舉起虎刀威脅額弼綸的一刻,李嘯及時阻止了他,隨後簡略告訴他額弼綸的來歷。

雷傲搖頭嘆道:“這廝也是運氣好,得遇好心的李千戶,若是我在海上遇上他,絕不會救這膽敢與我軍作對的韃子,就是救了來,也是一槍刺死,取了他的狗命完事。”

李嘯拍拍雷傲的肩膀,緩緩說道:“殺人莫過誅心,此人現在走投無路來到我明朝,我們若殺這樣落魄無用之人,終非英雄所爲。現在此人對皇太極等人極恨之,一身武力能爲我軍所用,卻亦是甚好。”

李嘯說完,雷傲卻依舊緊緊地皺着眉頭,沒有吭聲。

見到橫行隊長不表態,額弼綸急了,他一把奪過正在沉吟的雷傲手中虎槍,隨即躍出幾步之外,挺槍甩勢,虎虎生風地舞弄了一番。然後棄槍於地,又復跪地用滿語說了一番。

“這廝奪我之槍,這番賣弄倒是槍術精湛,這韃子定是想向告訴我他武藝不錯呢。我觀這韃子額弼綸,一身武藝當不在我之下啊。”雷傲嘆道,隨後他扭頭問方勝:“這韃子方纔說何言語?”

方勝搖頭笑道:“他說,以前大家都是各爲其主,還請隊長勿記前嫌。現在他加入橫行隊,再不會與明軍爲敵,而是一心只想殺加遼東去。望雷隊長你成全他的請求。”

雷傲終於長嘆一口氣,點頭同意了。隨後,他一臉兇惡地對額弼綸喝道:“韃子,既如此,你起身跟我入隊,卻不可浪費了你這廝的一身武藝。”

額弼綸一臉喜色地隨雷傲而去,一邊還連連回頭向方勝說話。

方勝一臉苦笑地對李嘯說道:“這廝說,訓練結束後,還要跟我學漢話,想早點把漢話學會。”方勝這一說學漢話,卻讓李嘯立刻想到那個會說漢話的豪格妻子卓那希。

自已這大半天一直在忙碌,倒把那個一直安安靜靜地站在遠處一個僻靜角落的卓那希給忘了。

只是,該怎麼安排她呢?

李嘯犯難了。

李嘯猛地想起吳之菡,對了,問問她吧,也許能給卓那希安排個好去處。

李嘯把卓那希的事情告訴吳之菡,開始猶然表情散漫作無心狀的吳之菡聽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要不,把她交給朝廷吧?”吳之菡想了想說道。

“不可,我答應過要給她一個好的安排,若送去朝廷,卓那希難逃凌遲剮死的命運。”李嘯明確地拒絕。

“嘿嘿,我知道你不肯。只是,她的身份太過特殊,又沒什麼做事的技能,現在軍中也沒什麼好地方可安排呀?”吳之菡沉吟了一下,突然她臉露驚喜,象想到了什麼一樣大笑說道:“有了,就安排她每天幫你整理內務吧,這樣她可以只呆在你房中做事,也不用拋頭露面,平時就與我一起住就好了。”

李嘯心下一驚,暗想這如何使得,豪格的妻子每天幫自已整理內務,心裡想想都喀硬得慌。他正欲說阻止的話,那吳之菡已向卓那希蹦跳着跑去,嘴裡猶自笑着喊道:“這就麼定啦!我也多個了姐妹做伴,嘻嘻。”

李嘯唯有搖頭嘆息。

不知不覺,日頭已是近黃昏。此時,劉揚壯與關質已將帳蓬與厚棉衣買了一些回來,他們告訴李嘯,因流民人數較多,帳蓬與棉衣一時難於齊備,估計要再過幾天方可全部備好。

見到這樣的情況,李嘯便讓他們把棉衣與帳蓬優先安排給流民中的老人與孩童,其他人則按一家分幾人的辦法,與早先的流民家屬先擠擠。而那500多名流民壯丁與185名工匠,則暫時在兵營的空處打地鋪歇息。

夕陽西沉,天色漸晚,堡外訓練的戰兵們已陸續排隊回堡吃飯休息。只有哨騎隊長張行猛正皺着眉頭,緊繃着臉,騎在馬上一動不動。

他的身邊,只有二十騎哨騎,哨騎甲長費大廣帶着三騎哨騎前往北面哨探,一直未歸。

張行猛心下犯了嘀咕,這麼晚還一直不歸隊,他們是不是碰到什麼情況了麼?

他沒有猜錯。

此時,費大廣正帶着殘存的一名哨騎,向高龍堡縱馬狂奔而回。另外兩名哨騎,被叛軍騎兵射落馬下後,立刻被洶涌奔過的叛軍騎兵踏成了肉醬。

費大廣的身後,是幾十名連連搭弓射箭的叛軍哨騎,正在緊緊追趕。呼嘯的箭矢,不停地從費大廣左右急急掠過!

一直蜇伏不動的叛軍,終於出兵了!

在李嘯剛剛回堡,還未來得及稍作喘息之日,叛軍副統帥李九成,率6000精銳叛軍突破登州城包圍圈,氣勢洶洶向高龍堡殺來!

昨天有點事,耽擱了下,今天4000字奉上。還是求推薦,求收藏,各種求。。。。。。

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6章 虎嘯軍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8章 疑忌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210章 朱徽姵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58章 鬧餉(上)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0章 朱徽姵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82章 大當家之死
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6章 虎嘯軍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8章 疑忌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210章 朱徽姵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58章 鬧餉(上)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0章 朱徽姵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82章 大當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