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

回到馬耆山後,心情大好的李嘯隨即下令,讓李忠文與劉揚壯前往雄唐所其他各散落村莊,給當地的村民百姓登記戶口散發腰牌。

這些1253名散居的百姓生活條件更爲艱苦,因爲田畝產出極低,連基本的生存都相當困難,差不多是人人衣衫襤褸面有菜色。李嘯決定,不收這些窮苦百姓的糧稅,相反的,以後有條件了,還要盡心改善他們的生活。

而付鐵與劉一顯則去給漁民們上戶口,發腰牌,李嘯曾一度考慮要不要讓這些漁民交稅,後來還是感覺暫時不收爲好,畢竟他們戶數太少,而且是靠海吃飯,沒有佔用土地。

李嘯隨後聽從李忠文建議,在軍中下發通知,告訴全體人員,如果有什麼合適的增加雄唐所經濟收入的措施,皆可提出來,如被採納,定有獎勵。

又是一天晚飯時間到了,訓練完畢的輔兵們開始進餐,而輔兵鄭如寶卻沒有食慾。

坐在一個角落裡的他,一手拿着一隻熱乎乎的面饃,一手捏着一隻蒸得紅通通的誘人海蝦,望着旁邊吃得狼吞虎嚥的隊友,卻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鄭如寶永遠記得那一天,登州孫喬鎮那個嚴寒的冬日,處於凍死邊緣的單身流民鄭如寶,被突騎隊長上官雲傑選中,帶回了李嘯軍,從而幸運逃脫了凍斃街頭的命運。

隨着在李嘯軍中呆的時間越長,鄭如寶就越後悔自已加入李嘯軍太晚。

他是李嘯軍準備離開登州前才加入的,當時李嘯軍在登州的大仗都已打完,挑選流民完全是爲了將來而作的人員貯備。而鄭如寶因爲身體素質一般,沒有入選戰兵,從登州到安東衛,一直都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輔兵。

其實鄭如寶很珍惜現在的生活。

那天他從李長材手裡接過屬於自已的戶口本,戴上刻了自已名字的腰牌時,鄭如寶越發切實地感覺自已與李嘯軍血肉相聯,密不可分。

不過。珍惜現在的生活與嚮往更美好的未來並不矛盾。

輔兵陣中的鄭如寶,曾眼熱地看着那些有軍功的戰兵領取的賞銀,也頗懷羨慕地看過那些分得田土的家屬前往興和村定居耕作。

鄭如寶在心中隱隱地感覺,自已其實也可以做一番大事業的。只不過,暫時沒機會。

他看到李嘯在全軍兵營張貼的那份有獎告示,能感覺自已的心在砰砰地跳。

他知道,自已的機會,來臨了。

只是。從三品的同知大人李嘯,會在乎自已這樣一名小小輔兵的建議嗎?

想到這一點,鄭如寶又開始猶豫,到現在爲止,鄭如寶已想了兩天。

最終他下定了決心,快速吃完分給自已的那隻海蝦與面饃後,鄭如寶鼓足勇氣將自已的想法稟告給發放腰牌回來的軍前贊畫李忠文。

鄭如寶沒想到,李忠文聽完他建議後,大喜過望,連忙帶他去見李嘯。

李嘯正在自已的房間中準備休息。聽得外面李忠文叫喊,連忙讓他們進來。

李忠文剛跨入房門,便一臉喜色地對李嘯說道:“大人,這位鄭如寶軍士剛剛向學生建言,倒有個極好的法子爲我軍增加經濟收入。”

李嘯頓時來了興趣,讓兩人就座詳談。

鄭如寶心下拘謹,在一個凳子上斜簽着坐下。

“鄭如寶,你有何好建議,請一一告訴本官。”李嘯和顏悅色地說道。

鄭如寶聽得李嘯言語親切,心頭一暖。忙說道:“李大人,在下認爲,我雄唐所內,大量的鹽鹼城棄置不用。實爲可惜。”

李嘯嘆道:“這鹽鹼非是本官不想利用,只是上面莊稼難種,沒什麼好辦法,難只能暫時閒置。”

鄭如寶忙說道:“大人,這些鹽鹼地,經改良後。其鹽鹼程度會減弱很多,雖然還不能用於種糧食,卻可以用來種桑樹。因爲桑樹爲耐弱鹽鹼、耐低溫乾旱之樹木,完全可以在改良後的鹽鹼地上種植。桑樹若能種植,便可以養蠶繅絲,此爲可爲我軍一大財源。小人家鄉登州,以前在家裡時,也在鹽鹼地種過桑樹,若大人信得過我,小人願爲大人改造鹽鹼地種桑。”

鄭如寶的這番話,讓李嘯不覺心頭大喜。

他看過明史資料,知道養蠶繅絲的利潤乃是極高,若能改良鹽鹼地,用來種桑養蠶,卻是最好不過。

李嘯心下決定,爲加快速度,充分利用時間,這一次整治鹽鹼地,先以一千畝鹽鹼地爲試驗。

明末松江府的相關資料中記載,當時每畝桑田可產桑葉1600斤,可養蠶蟲10斤,生繭100斤,繅絲10斤。而生絲在明朝國內的價格,大約 是每斤6~7錢銀子,每擔60~72兩這樣的價格。也就是說,如果李嘯能有1000畝田拿來種桑繅絲的話,每年可獲生絲一萬斤,售出可得銀子5000~6000兩。

而且,生絲這種東西,若只在國內銷售的話,價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潤大的,乃是對外出口貿易。明末海外貿易資料顯示,當時許多洋商從廣州購買生絲販回歐洲各國,或者轉運美洲墨西哥等地紡織,其進貨價約在每擔160~180兩之間,爲國內市場價的三倍!如果是質量好,品相佳,份量充足沒有弄虛作假的優質生絲,更可高達每擔300~400兩之多!

李嘯不覺想起前世的歷史書所記錄的,大海商兼大海寇鄭芝龍,把福建生產的生絲販運到日本後,每擔的出手價更高達600兩,達到國內市場價格的十倍!實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生絲貿易因此成爲鄭芝龍迅速崛起的重要財源。甚至,在福建因此有了「一船細絲朝東去,一船花銀往家來」這樣的的兒童民謠。

李嘯算得清楚,哪怕自已只開了一千畝桑田,每年只產這一百擔生絲,賣到海外的話,就有4~6萬兩銀子啊!

李嘯不由得心下大喜,忙說道:“鄭如寶,你之建議甚好。這樣吧,我將你從輔兵隊中調出,擔任桑蠶課課長,今後專管桑蠶之事。”

鄭如寶頓時一臉喜色,他連忙說道:“小的定爲大人盡心效力。”

李嘯轉頭對李忠文說道:“賞給鄭如寶獻策賞銀20兩,並在全軍張貼布告,以彰其功。忠文,這桑蠶之事,就暫由你協助鄭如寶,所需資金人力一概優先,務必早日改造好土地,植桑養蠶。”

李忠文拱手而道:“大人請放心,學生定會盡力協助鄭課長。”(。)

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9章 傻漢劉喜第51章 新的規劃第60章 鬧餉(下)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97章 陳子龍第51章 新的規劃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6章 虎嘯軍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96章 虎嘯軍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0章 獨殺三匪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38章 戰陣配合第88章 疑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80章 整備出發第89章 密議謀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61章 孫之獬第210章 朱徽姵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61章 孫之獬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00章 獲救第14章 葉小萍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61章 孫之獬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31章 雄唐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69章 吳三桂第203章 巡撫求援
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9章 傻漢劉喜第51章 新的規劃第60章 鬧餉(下)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97章 陳子龍第51章 新的規劃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6章 虎嘯軍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96章 虎嘯軍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0章 獨殺三匪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38章 戰陣配合第88章 疑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80章 整備出發第89章 密議謀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61章 孫之獬第210章 朱徽姵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61章 孫之獬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00章 獲救第14章 葉小萍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61章 孫之獬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31章 雄唐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69章 吳三桂第203章 巡撫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