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全殲叛軍

是的,援軍來了。

在李嘯全軍與李九成的叛軍部隊拼死搏殺的關鍵時刻,吳三桂率領本家自屬的600遼東騎兵,抄近路頂風冒雪狂奔五個時辰,在這將近黃昏之時,終於趕到了!

與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安東衛左千戶黎應笙的手下哨騎25人,由隊長鬍大能率領,與吳三桂的遼東騎兵一同趕來。

李嘯全軍士氣霎時高漲,全軍歡呼而戰。而李九成的叛軍則人人面露驚恐心生怯意,士氣剎時極度低落。

吳三桂的援兵,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吳三桂的遼東騎兵即將從西門外,對李九成的叛軍騎兵進行包圍剿殺之際,叛軍終於崩潰了。

叛軍副帥李應元率領手下幾十騎向登州城方向疾逃,吳三桂與胡大能等人也不追趕,只是拼命砍殺那些殿後以及來不及逃路的叛軍騎兵。

西門城牆上,七八百名叛軍步兵有的轉身逃跑,有的跪地乞命。只是殺紅了眼的李嘯軍兵,對這些剛纔還在與自已拼死作戰的傢伙豈有手軟之理,砍殺完乞命的叛軍後,大步追殺欲從馬道階梯下城的叛軍,一些被逼得急了的叛軍,乾脆從城牆上縱身跳下,結果從十幾米高的城牆摔在結冰的地面上後,立刻一命嗚呼!

而在堡內,作戰意志喪失殆盡600多名李九成殘部,也與城牆上的叛軍一樣,棄械投降或四散逃命,軍心大振的李嘯軍兵,當然不會放過這樣難得的好機會,砍瓜切菜般地斬殺完求饒的叛軍後,又四處追殺潰逃的叛軍。

李嘯此刻,雙眼緊盯着兀自呆站在防禦牆上的叛軍統帥李九成。

一衆軍兵簇擁着李嘯,一步步慢慢走過通往防禦牆頂的階梯。

“李九成,是降是死,你自已選擇。”李嘯將手中不停滴血的倭刀刃尖,指向李九成面門。

李九成的眼神看着遙遠的地方,佈滿血絲的眼中瞳孔深處,卻如荒漠般空洞,他一動不動地呆站着,一朵朵雪花打在他臉上,他卻彷彿渾然不覺。

“我軍敗於此地,實乃天意,非戰之罪。”李九成最終喃喃地吐出這句話。

“哼,你也配談天意,告訴你,多行不義必自敗,你等叛賊作惡多端,今天的滅亡,早就是上天註定。”李嘯冷冷地打斷他的感慨。

“敗軍之將,李某無話可說。李嘯,我這大好頭顱,今天就送給你吧。”李九成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揮手示意李嘯過來。

一衆軍兵欲上前,李嘯止住了他們,隨後緩緩向李九成走過去。

李九成突然昂然躍起,獰笑着揮刀直劈李嘯面門。

李嘯早有防備,側身避過這兇狠的一刀,同時手中倭刀凌厲砍出,李九成的腦袋瞬間與自已的身體分了家。

李嘯的倭刀刀尖迅疾一挑,李九成掉下的腦袋頓時穩穩地紮在刀尖上。而他那具無頭屍體,則一頭倒栽至防禦牆下。

在全堡李嘯軍將士的歡呼聲中,長達四天之久,衆寡懸殊、艱難危險的高龍堡守衛戰終於結束了。

李嘯隨即下令,全部軍兵投入滅火。

熊熊燃起的大火,終於被全堡人員用井水與地上的積雪奮力撲滅了。望着依然黑煙滾滾形如廢墟的高龍堡,以及遍地堆疊散亂的死屍,粘稠凝固的鮮血,變形混雜的兵器,高龍堡內每個戰後餘生的人心中,都充滿了感慨與慶幸。

哨騎甲長方勝,率着劉校等殘存的一衆哨騎,跪地向李嘯覆命:“稟千戶,方勝今天終率援兵到來。方勝辦事不力,請千戶責罰!”

李嘯連忙扶起他:“方勝,你能及時帶援兵及時趕來,此爲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李嘯突然想起了什麼,連忙低聲問道:“之菡怎麼沒有回來?她怎麼了?”

方勝眼圈一紅,復又跪地,語氣沉重地告訴李嘯,吳之菡力戰叛軍哨騎突圍後,不顧自已傷勢嚴重,依然忍着傷痛前往黃縣,又復向吳三桂苦苦請求他出兵救援,終致昏厥於地,這纔打動了猶豫不決的吳三桂,讓他親率自已標下的600遼東騎兵前來救援。而在離登州大營不遠的地方,遇上同樣來尋找李嘯的胡大能哨騎隊,於是,兩軍合於一處,經過了幾個小時頂風冒雪的跋涉,終於在李嘯最危急的時刻趕到了戰場。

方勝哽咽道:“現吳小姐在吳三桂將軍營中治療休息,此事若非吳小姐以親情力勸其哥,在下恐援兵難至。”

李嘯臉色凝重,連連嘆息,以低不可聞的語氣喃喃對自已道:“之菡於我,何其情深,我何以報之。”

李嘯讓方勝帶劉校等人下去休息。隨後,他與大笑着下馬走過來的吳三桂緊緊相擁,再與一旁的哨騎隊長鬍大能同樣熱烈地深情擁抱。

“若無二位及時來援,李某今日危矣。”李嘯再向二人拱手致禮。

“李千戶不必客氣,你我本是好友,又有我妹冒死來向我求救之情,我若不來,豈非禽獸。”吳三桂微笑回答,臉上卻有些泛紅。

“李千戶,俺們兄弟交情那是剛剛的,不必言謝!胡大能能順路趕來救你,卻是緣份。’”胡大能笑着說道。

三人挽手大笑。

很快,戰後統計與打掃狀況報了上來。

此役最終消滅了李九成的全部叛軍,只有其子李應元率七八十騎逃回登州。共斬得首級2858顆,繳獲盔甲武器無算,另得到李九成尚未爆炸的紅夷大炮4門。另外,李九成的後勤輜重隊300人全部投降,又從其輜重中獲得備用盔甲武器之類各2000多件,以及昨天被叛軍拉回輜重隊的20門佛朗機、虎蹲炮等火炮。另獲得糧草5000多石,黃金400多兩,銀子18000兩,還有戰場上死屍身上摸索到的7800兩銀子。

另外,李嘯軍還俘獲了那一堆被李九成捆綁成一團的俘虜23人,都是工匠與火炮技術人員,讓李嘯軍兵頗爲驚異的是,其中竟然還有三名深目勾鼻的葡萄牙人!

當然,這些數字是後勤隊劉揚壯悄悄告訴李嘯的,吳三桂與胡大能兩人皆不知曉。

李嘯慷慨地將1000顆首級歸給了吳三桂,同時分給了他5000兩銀子。

另外,李嘯將100顆首級歸給了胡大能,並贈於了他300兩銀子。

兩人見李嘯如此慷慨,竟將這樣大的軍功送給自已,心下皆是大喜,假意推脫一番後,便歡喜接過,兩人望向李嘯的眼神更加親熱而柔和。

見高龍堡如此殘破,吳三桂的遼東騎兵無法駐腳,他估計李嘯剛剛作戰完畢,定有多事需要收拾,故決定趁天色未暗,全軍趕緊吃過乾糧,便先行離開。

李嘯也不強留,只在在吳三桂上馬後,輕聲對他說道:“令妹暫託吳公子多加照顧,李嘯安排完軍中諸事,定會立刻去見她。”

吳三桂聞言嘆道:“想不到,吾妹一向自視甚高,難得有人能入她之眼。誰知她竟爲了李嘯你,不顧危險與生死前來求我發兵,實實可嘆。”

李嘯低聲回道:“李某得遇之菡,何其幸甚!之菡以真情對我,李嘯必以真心待之!還望吳公子你多加照顧她,讓她好好養傷,勿爲掛念。”

吳三桂離開不久,胡大能將李嘯拉到一偏僻處,低聲說道:“李千戶,我今天前來,實爲受左千戶黎大人之託,有要事向李千戶稟告。”

李嘯驚問:“敢問何事,請速言之。”

“黎大人,黎大人他快不行了。。。。。。”

“啊!”

胡大能告訴李嘯,昨天下午,駐紮在黃縣效外的黎應笙部,受命截殺孔有德叛軍的散落部隊,與叛軍激戰中,背部中了一箭,眼見得傷勢沉重,黎應笙忙喚來胡大能,讓他速來高龍堡尋找李嘯,讓其速來黎應笙軍營之中,有要事要對李嘯囑託。

李嘯聞聲落淚,他想起以前自已從一小小墩卒起步之際,若無千戶黎應笙的大力支持與提攜,他李嘯如何會有這般出人頭地。

“現在天時已晚,李千戶剛剛戰畢,定然諸事繁多,胡某先行告退,還望李千戶儘早過來。”胡大能臉色沉重地說道。

“也罷,胡兄弟,你一行人回去後,告訴黎大人,我李嘯,明天一早便出發前去看望他,還望黎大人好生將養箭傷,不日定當霍然。”李嘯拍着胡大能的肩膀,語氣真摯。

胡大能長嘆了口氣,帶着一衆哨騎離開。此時,李嘯方得空好好盤點了下自已所剩的兵力。

經過此番危險至極的惡戰,李嘯軍中,還剩有的即戰力爲:盾兵102人,槍兵276人,橫行隊66人,突騎兵36人,哨騎兵10人,輔兵182人,火炮部隊43人,火銃兵21人。

另有共120多人受傷,其中重傷52名,餘者爲輕傷人員。

今天的戰鬥中,槍兵丁隊隊長白一鋮重傷,槍兵乙隊副隊長曹興節戰死,槍兵丙隊副隊長郭瓘戰死,盾兵甲隊第3甲甲長安良戰死,橫行隊第2甲甲長程勇戰死,另有多名隊長甲長之類將領受了輕傷。

戰況慘烈啊,今日之戰,李嘯以損失近半的代價,終於在援軍及時趕來的情況下守住高龍堡。

在指揮軍兵整理清掃堡內各倉庫,重新安排盔甲、武器、糧草、銀兩等物品分別入庫之時,李嘯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現在高龍堡如此殘破,自已還有必要再守下去嗎?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現在自已兵力如此之少,對於以後的登州攻城來說,可有可無。自已繼續在登州當客軍,也沒多大意思了。

也許,現在是個很好的回安東衛的機會。

李嘯正在沉思之際,劉揚壯帶着三個葡萄牙人來到他面前。

“我等拜見李千戶大人。”三個葡萄牙人用還算不錯的漢語向李嘯拱手致意。

未等李嘯回答,旁邊的的火器總頭趙傑驚喜地喊道:“咦,拂朗亞蘭達,阿彌額爾,薩琮你們三人怎麼被叛軍帶到這裡了?”

拂朗亞蘭達眨着淺藍色的眼睛嘆氣道:“我等被叛軍統帥李九成強令隨軍突圍,因我等不從,故這個可惡的混蛋將我們與其他工匠捆在一起帶走,感謝上帝憐憫他的羔羊,讓我們在這裡被這位將軍救出。”

趙傑笑着打斷他的一連串感嘆,轉身對李嘯說道:“千戶大人,這位是銃師拂朗亞蘭達,這位是機械師阿彌額爾,這位是炮算師薩琮,都是登州火器營重金聘請的葡萄牙國技術人才。”

李嘯想起了前世看過的關於登萊兵變的一本歷史書,是民國時毛霦的《平叛記》,其中寫道,崇禎四年,經徐光啓的安排,葡萄牙傳教士陸若漢與作爲統領的葡將公沙的勞於三月來到登州,協助山東蓬萊巡撫孫元化造炮練兵。另有副統領魯未略,銃師拂朗亞蘭達,方斯谷、額弘略、恭撒彔、安尼、阿彌額爾、薩琮、安多、兀若望、伯多彔等多名葡萄牙技術人員一同在登州協助火器研究與開發。

李嘯心下不由大喜,這些這個時代的頂尖人材,竟然有機會落到自已手中。

接下來,李嘯從這三名葡萄牙人口中瞭解到,統領公沙的勞與副統領魯未略均已在登州被叛軍攻陷時被殺害,其餘各人,一部分留於登州,一部分則被孔有德的突圍主力帶出,生死情況未明。

李嘯陪着這三名葡萄牙人感嘆了一番,便直截了當地對他們說道:“三位身懷火器與機械之術,皆是難得之人才,不若留在我軍中效力,我絕不會虧待各位。”

拂朗亞蘭達連連搖頭:“不不不,我們在登州吃夠了苦頭,再不想在明國呆了,我們想坐船去澳門,再從那裡回國。”

阿彌額爾、薩琮也表達了與拂朗亞蘭達同樣的想法。

見勸說不成,李嘯變臉了,他冷哼一聲:“爾等既被我所救,自當爲我所用,豈得推脫!趙總頭,將他們全部扣押起來,隨我軍行動,到時再作安排。”

說罷,李嘯扭頭而去。

立刻被幾名軍兵圍住的拂朗亞蘭達,對李嘯的背影大聲表達不滿:“李千戶!李嘯!你這個魔鬼,混蛋!你有什麼權力控制我們的自由!上帝會懲罰你的!”

趙傑走過來,他一臉哭笑不得的表情,向怒火沖天的拂朗亞蘭達等人攤手道:“各位,實在沒辦法,上官的指令我不敢不從,各位稍安勿躁,先隨我入帳歇息吧。”

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96章 虎嘯軍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9章 回家探親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73章 圈套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47章 孫婉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94章 橫行隊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4章 葉小萍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9章 虎嘯遼東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93章 崇禎皇帝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01章 官軍大敗
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96章 虎嘯軍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9章 回家探親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73章 圈套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47章 孫婉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94章 橫行隊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4章 葉小萍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9章 虎嘯遼東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93章 崇禎皇帝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01章 官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