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滿載而歸

一間臨時搭成的靈堂裡,素香嫋嫋,白燭滴淚,香案上,擺着兩名叛軍使者血肉模糊的頭顱。

身着重孝的黃龍領着長子黃策,在此處痛哭祭奠慘死的母親與幼子。

祭奠完畢後,兩人低聲言談。

“孩兒不想離開父親,願同父親共守旅順。”

“策兒,你的心思爲父明白,只是爲父仔細考慮過李嘯的話,他說的確有道理,旅順現在兵微將少,若韃子與叛軍合兵來攻,旅順絕難守住。爲父將責在身,爲國盡忠乃是本份。但你卻完全不必這般和爲父一樣,最終只落得個爲國殉難的結果。”

“父親,孩兒不怕去死,只要能與父親在一起,縱戰死沙場,孩兒亦心甘情願。”

“胡扯!金州守軍五千多人,不缺你一個!爲父讓你跟隨李嘯,不是沒有原因的。想那李嘯年少英雄,不足500之人,便敢渡海進攻韃子海堡,竟還大獲全勝。真真英勇了得,讓爲父也得刮目相看。此人如此有勇有謀,前景定然遠大光明。你跟隨此人,可以更好地建功立業,光耀我黃家門楣,若能如此,爲父縱戰死旅順,亦含笑九泉。”

“孩兒放心不下父親。。。。。。”

“男子漢大丈夫,四海爲家,征伐八方,有什麼放不下的!策兒,你不可作此小兒女態,你要知道,我們黃家將門起於微末,絕不可在你手中衰敗,希望你跟隨李嘯後,要更加忠勇奮進,爲國立功,爲已立名,方得不負爲父殷殷之盼,方能對得起你祖母與糼弟在天之靈!”

“那孩兒謹遵父命,孩兒去後,父親大人請多加保重。”

。。。。。。

經過一番長談後,黃龍帶其子黃策從靈堂中出來,將其帶到已在客廳飲茶閒聊的李嘯之處。

黃策雙膝跪地,向李嘯恭敬而拜:“東江鎮百戶黃策,拜見李千戶大人。黃策願從此追隨李千戶,鞍前馬後,盡爲驅馳。”

李嘯大笑地扶起他:“黃策,你這樣的少年勇將能來我軍中,實乃大壯我李嘯軍之聲勢也。”

客廳中人聞言皆開心而笑,一掃這一天下來悲涼之氣氛。

黃龍隨後安排宴席,宴請李嘯等人,李嘯本不願意多作打擾,畢竟黃龍依然沉浸在喪母失子的巨大悲痛中,但黃龍執意要請,也只得依他。

幾番輪流敬酒之後,雙眼猶然紅腫的黃龍地對李嘯說道:“犬子策兒,入得李千戶之軍,某家心中雖不捨,但其有個好去處,卻也高興得很。黃某感激之餘,想問下李千戶軍中尚有何物緊缺,如黃某能幫忙,但請明言。”

李嘯連忙辭謝,不料黃龍執意要給,李嘯想了想道:“我軍現最缺之物,當爲馬匹與糧草,另外工匠亦是極缺。”

黃龍沉吟了一下說道:“黃某之處,軍備雖不甚充足,但爲聊表我意,我贈李千戶遼東好馬80匹,糧草500石,另贈一艘一號福船戰艦於你,聊爲感謝千戶渡海前來告之我家母訊息,以及接納我策兒入軍之恩情。”

黃龍說完,水師總頭馬嶼雙眼放光,一臉喜色幾難自控。

但李嘯卻搖頭說道:“黃大人誤會了,李某所爲,決非爲圖大人之報酬。只是想着能與大人這樣的忠臣義士相交,李嘯心願已足。大人所送之物,李嘯不敢受。”

黃龍搖頭道:“李千戶不必客氣,這些東西不算什麼,黃某也想過了,包括那艘戰艦在內,它們在李千戶手中,能更好發揮功效。我等皆是大明官軍,能資助李千戶這樣的知心之友,黃某心下甚慰矣。”

李嘯心下大喜,起身拱手而拜:“黃總兵如此盛情,那李嘯就卻之不恭了,請受下一拜。”

黃龍忙道免禮,又說道:“李千戶,你軍中缺少工匠,而在我金州之地,從遼東各處逃難而來的工匠甚多,皆在城外搭棚而居,宴後我着惟鸞助你一起去好好選上一些,讓他們隨你回山東吧。”

李嘯聞言愈喜,復起身相謝。是宴,賓主盡歡而散。

飯後,李嘯在李惟鸞的協助下,共選了185名願去山東的匠人,其中有鐵匠58人,石匠43人,木匠49人,甚至還有造船匠35人!李嘯大喜過望,甚至有些後悔自已來金州有些太晚。

李嘯隨後又選了身材高大健壯的遼東壯漢流民500餘人,這樣,工匠連同流民以及他們的家屬共990多人,一併帶上來時的四艘戰船中去。

此時,黃龍送給李嘯的80匹遼東駿馬和500石糧草,都已送上他送給李嘯的一號福船戰艦。

李嘯在岸上看着這艘威武雄壯的一號福船戰艦,心下讚歎不已。

這艘一號福船戰艦長二十五丈,闊六丈六尺,吃水深二丈一尺,分三十三大艙,首昂尾翹,船面設樓高如城,前後豎五桅,大桅長9丈8尺,次桅長7丈5尺,小桅長5丈3尺。按明朝每丈約等於3.3米計算,讀者可以想象這艘一號福船戰艦有多麼巨大。

水師總頭喜孜孜地前來報告:“千戶大人,黃總兵贈於李千戶的這艘大船,其中共有紅夷大炮8門,千斤佛朗機40門,碗口銃18門,迅雷炮50門,噴筒120個,魯密銃30支,弩箭500只,火藥弩30張,神行大火箭550支,瀝青火磚350塊,另有刀劍槍盾許多。。。。。。”

李嘯心下無限感慨,這位黃總兵出手如此闊綽豪爽,竟將這般軍國重器贈於自已,這份禮物實在是有點太重了。

李嘯突然想到,也許是這位黃總兵經過自已的一番分析,明白了金州必然淪陷的緣故,方將這樣的一艘大戰艦贈於自已吧。畢竟這樣的戰艦對於守城來說,用處不大,若在金州的守衛戰中被炸燬或被俘獲,歸根到底又是明朝的一大損失。想到這裡,李嘯心頭頓時又是莫名感傷。

李嘯隨後向黃龍辭行而歸,黃龍自身亦有繁忙軍務在身,也未加強留,便親率一衆部將,在碼頭送別李嘯一行。

黃龍將身上穿的那件極爲華貴的冷鍛精鋼痦子甲贈送給其子黃策,又再次勉勵了他一番,黃策跪地痛哭,再三請求父親保重身體,方戀戀不捨隨李嘯上船而去。

水師總頭馬嶼大笑感嘆道:“李千戶端的有本事,馬嶼心下佩服之至。我們來金州這一趟,真是可謂滿載而歸呀。”

現在,黃龍所贈的一號福船戰艦,毫無異議地成爲了李嘯水師的第一主力艦。李嘯讓水師總頭馬嶼帶上些熟練精幹水手上去操作指揮,因爲東江總兵黃龍除了讓槳手留在一號福船戰艦外,其餘水手與戰士皆撤回至旅順城,以加強城池的防禦人數。李嘯讓這艘一號福船戰艦在船隊最前頭開道而行,率領整個船隊返回高龍堡。

而李嘯自已,還是帶着隨從回到那艘原來的福船之上。他要去看看那額弼綸與卓那希現在已恢復得如何。

李嘯首先去了卓那希的艙房,在她的艙房門口處,李嘯瞥見,卓那希剛剛喝完送來的一碗稀飯,臉色好了很多,正半倚在牀上發呆。

李嘯只帶了作爲翻譯的方勝進來,卓那希見兩個入來,不覺一驚,她神情驚恐地整個人直往牀裡縮。

方勝用滿語柔聲說道:“你別怕,我們千戶大人來看望你。”

卓那希臉色稍緩,她向李嘯欠了欠身,正欲起身相迎,李嘯止住了她,然後在她牀邊尋了個凳子坐下。

“感覺好些了嗎?”李嘯微笑着問道。

讓李嘯驚異的是,方勝還未來得及翻譯,卓那希便兀自點了點頭。

“哦,你懂漢語?”李嘯頗爲驚訝。

卓那希輕輕地點了點頭,用漢語說道:“是的,我小時候,常聽家中的漢人包衣阿哈說話,漸漸也能簡單說些漢話。謝謝你們救了我。”

“不必客氣。”李嘯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歡迎來到我大明。”

卓那希看着這位年輕英俊又和顏悅色的千戶官李嘯,心下警惕放鬆了不少,她喃喃地說道:“你們知道我的情況了吧。”

“是的,你堂哥額弼綸昨日上船後,已經告訴我們了。”方勝在一旁答道。

卓那希臉上突然涌起悲涼之色,她大喊道:“現在我已是你們的俘虜了。按我們女真的習俗,要殺要賣皆隨你們,你們會怎麼處置我?”

李嘯冷笑了一聲,緩緩而道:“我知道你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的妻子,不過你不用害怕。我們明朝,是知書達禮的文明之邦,決不會象你們女真這麼野蠻殘忍,竟會做出殺掉妻子來表達忠誠這樣禽獸不如的事情!只要你是誠心來投靠我明朝,我們自會以禮相待。”

卓那希怔怔地看着神情鄭重的李嘯,又看了看旁邊同樣臉色肅然的方勝,突然一捂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她哭得很傷心,眼淚很快溼透了衣襟。

見她陷於悲痛之中,李嘯站起身來,和聲說道:“卓那希,不要傷心了,你好好休息吧,你既已來我李嘯軍中,我自會給你一個合適的安排。”

李嘯向方勝使了個眼色,兩人一齊離開卓那希的房間。

卓那希目送着他們離開,臉上滿是慚愧與痛苦相織的複雜表情,她輕輕咬着下脣發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嘯一行人復來到額弼綸之處,剛剛大口吃完送來的米飯與菜湯的額弼綸,便見到李嘯方勝兩人進來,亦是一驚。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向李嘯回過去一個感激而尷尬的笑容。

李嘯冷笑:“全吃光了,胃口不錯嘛。”

額弼綸苦笑着長嘆了口氣,用滿語回了一句。

方勝轉頭對李嘯說道:“他說感謝李千戶不殺之恩。”

李嘯嘆道:“也是我明朝寬大爲懷,對他這樣落魄的人不忍殺之,不然,就憑他曾與我軍對抗這一點,老子便要將他千刀萬剮!”

方勝將話語轉述給額弼綸,額弼綸臉色猛然變得灰敗,他復低頭喃喃地說了一段滿語。

方勝笑了:“千戶,他說當日他並未殺得我軍一人,而且現在他被我軍構陷謀反,遭到皇太極的毒手險些喪命,也算和我們扯平了。”

李嘯搖頭笑道:“看來我與此人倒還真是不打不相識,也罷,過去之事,我可以既往不咎。方勝,你問下他,他來我們明朝,想去哪裡終老此生,我李嘯給他安排。”

方勝將此話轉述給額弼綸,額弼綸眨着眼睛思考了一番,忽然猛地跪在李嘯面前,急急地說了一段話。

方勝笑着回李嘯道:“額弼綸這廝說他今年才25歲,不想就這般碌碌無爲了此殘生,他懇請能在李大人軍中效力,將來若能殺回遼東,定要取了皇太極與豪格的狗頭方解其心頭之恨!”

李嘯大笑,望着跪在地上的額弼綸,冷冷地回道:“你告訴他,想入我軍中,沒這麼容易,誰知道他是不是後金派來的奸細。另外,這段時間讓他跟着方勝你好好學下漢話,他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不配給他專門配個翻譯。”

又是近4000字更新,求推薦票,求收藏。

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7章 孫婉兒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4章 葉小萍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章 河邊格鬥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58章 鬧餉(上)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80章 整備出發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1章 海商蔡守第94章 橫行隊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93章 崇禎皇帝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58章 鬧餉(上)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94章 橫行隊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89章 密議謀反第50章 二將爭雄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章 回家探親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19章 歸程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8章 疑忌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5章 碑廓百戶所
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7章 孫婉兒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4章 葉小萍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章 河邊格鬥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58章 鬧餉(上)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80章 整備出發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1章 海商蔡守第94章 橫行隊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93章 崇禎皇帝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58章 鬧餉(上)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94章 橫行隊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89章 密議謀反第50章 二將爭雄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章 回家探親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19章 歸程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8章 疑忌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5章 碑廓百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