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

次日吃過早飯,顏均帶着李嘯李長材李忠文等人去到馬鬃峰下一處地方,他遠遠地便指着前方一處赭紅色的小石坡,興奮地說道:“總旗大人請看,這便是我發現的赤鐵礦區。”

三人走到赭紅小石坡處,顏均一臉有如發現寶物般的神情,指着那各形各狀的石塊興奮地說道:“大人請看,這真是塊品相上好的礦區啊!您看,這是這亮閃有光的是鏡鐵,這形如球狀的是腎鐵,這長直條狀是筆鐵,這如鱗片一般重疊的是雲鐵,以小人多年經驗來看,這鐵礦的外露之處,便有如此之多的各類鐵相顯現,定然礦脈深遠,藏量極豐。若大人能在此處開採鐵礦,小人敢說,此地的礦石儲量若煉成鐵,便是裝備我軍幾萬甲士,亦是易事。”

李長材在一邊幽幽嘆道:“我看這般赭鐵品相確是極好,即使不鍊鐵,若能研成畫料,定會色澤細膩,粘紙易附,卻是極好的紅色顏料呢。”

李忠文亦在旁邊大笑說道:“豈止可製成顏料,便是入藥亦可。我曾讀過《千金方》,上面說,上好的赭鐵石研成細末,烘乾去雜,則稱爲代赭,又名鐵朱,有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燥之效啊。”

兩人的言語說得李嘯也不由得大笑起來。只是作爲一個來自現代的穿越人,他不認同李忠文的說法,李嘯暗想,赭石入藥一說實在頗爲荒誕,只怕病沒治好,倒吃出一肚子結石出來。對於李長材的研爲顏料一說,李嘯亦不以爲意,現在軍備之事是頭等大事,這等吟風弄月揮毫做畫的文人雅事,還是等天下安定再說吧。

李嘯遂笑着對顏均說道:“看來顏均你對開採鐵礦確有研究,既如此,我便委你爲鐵場總頭,全權負責此處鐵礦開採冶煉。我着李長材贊畫協助於你,所需工具、人力、花費等等讓其一併幫你解決。”

顏均大喜過望,跪地叩謝道:“總旗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敢不盡心全意,定不負大人重託!”

李嘯鼓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顏總頭好做,現在我命你爲衆工匠之頭領,這一週內,你先帶他們去張銅柱師傅武器鋪內幫工,務必先把軍中急需的武器盔甲打造完成。完工後你再把這馬鬃峰鐵場開起來。”

顏均再拜:“小人唯大人之命是從。”

幾人回去後,李長材對李嘯說道:“總旗,現在新來流民在我馬耆山已有兩三日,是否再開一次訴苦大會,以激勵士氣,鼓舞民心?”

李嘯點頭道:“那是自然。這事,以後由先生你與李忠文一併負責,今後凡有流民來投奔我軍,待安定後,便要開一次訴苦大會,要成定例,絕不可放鬆。”

李長材李忠文齊聲領命道:“謹遵李總旗之命。”

相比於已經歷過上次的流民訴苦大會的李長材,李忠文頗有些好奇。不過等到他看過一上午的流民訴苦大會開完,李忠文立刻成了訴苦大會的忠實擁護者。

他親眼看到,在李長材的話語引導與鼓勵下,那些衣衫襤褸,身形瘦弱的流民們紛紛流淚痛哭,捶胸頓足地痛罵讓他們成了悲慘流民的韃子、亂兵、流寇、惡匪、劣紳之類反面人物,甚至有好幾位流民悲憤訴說得如癲似狂,最後竟一頭暈倒過去,李忠文頓時被深深震撼了。

李忠文更是清楚地看到訴苦大會之後,那些高喊效忠李總旗,要爲天下百姓謀活路的流民們眼神中都是一樣的堅定和執着,充滿了嚮往和必勝的信念。

“李總旗訴苦大會收聚人心、忠勉部下之功效,竟致於此,竟致於此啊!”一臉激紅的李忠文喃喃自語。

如果從天下往下看,現在的馬耆山呈現出的是這樣一副熱火朝天朝氣蓬勃的景象。

仙女峰南麓出山的路上,李長材和顏均帶着全部工匠,一同前往碑廓百戶所而去,工匠們全部去張銅柱的武器鋪幫工,而李長材還有另外的任務,那就是購買統計簿冊來登記戶口,同時定做每個馬耆山人員都必須佩戴的姓籍腰牌。

仙女峰下的空曠場地,新來的槍盾兵們和原來的28名老兵一同站軍姿練直線,張行猛、雷傲各自手拿軍棍來回吆喝,兩個人臉上都是焦灼與緊迫的神色,因爲李總旗給他們的時間很有限,一個星期後,這些戰兵就要出發去登州。所幸有那些老兵作爲榜樣,新兵們跟着老兵學習動作,進步倒是比原來訓練時快得多。

在離槍盾兵不遠的地方,上官雲傑已經做了三個怪模怪樣的泥馬模型,從外觀上看去,與其說是馬,倒不如說象條狗。他選的二十名菜鳥騎兵見到這泥馬醜得這樣慘不忍睹,都忍不住捂嘴竊笑。上官雲傑登時大怒,怒罵着要他們好好訓練,並告訴他們作爲騎兵,騎跨動作是最基本的,每個人都必須要掌握熟練。尤其是那八名沒有騎過馬的流民新兵,更是被他頻頻用皮鞭敲打,打得跐牙咧嘴上竄下跳,不過騎馬動作倒是越來越熟練了。

仙女峰關卡後的空地上,常正與付鐵指揮着泥水匠與木匠們抓緊搭建一百多座草棚,要保證每戶流民都有單獨的草棚居住。豐厚的工錢與每天管飽的飯食,讓每個泥水匠木匠工作都盡心盡力。常正與付鐵都是一臉歡喜,毫無疑問,按這個進度下去,再過個五六天,100多座打了石板加固的草棚就能全部建好。

此時,在原來的馬鬃峰匪兵營處,一間大而空的房間,成爲了未成年的幼男幼女們學習場所。秀才李忠文正搖頭晃腦地一口濃重的南音帶着孩子們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幾個機靈的孩子把李忠文的南音學得惟妙惟肖,讓人忍俊不禁。

而馬鬃峰兵營的不遠處,一排伙食帳蓬裡,劉揚壯與二十多名壯婦爲準備午飯忙得滿臉是汗,帶着誘人飯菜香味的嫋嫋白氣瀰漫在整個馬鬃峰之上。

站在業已修復好,並用木板和灰漿加固的仙女峰與馬鬃峰相連的藤橋上的李嘯,滿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憑自已努力,讓越來越多的明末百姓,擺脫原來的悲慘命運,過上安穩有盼頭的生活,這種瀰漫心間的欣慰感覺,真的很好。

冉冉上升的燦爛朝陽,將兀自沉思的李嘯那偉岸身形映襯得有如一座頂天立地的雕像。

李嘯突然想起來,自已很久沒有回家了。

這些天,自已一直在忙碌,也不知道母親和小妹在小李莊過得究竟如何。

回去看看她們吧,最好能把她們都接到馬耆山來,讓辛勞了一輩子的母親,能在馬耆山上安享晚年。

這樣也可以讓自已出征登州時,更加放心些。畢竟這一去登州打孔有德叛軍,多久能回來,還是個未知數。

吃過午飯,李嘯向李忠文、張行猛等人交待了自已不在山時所要注意的事項後,帶上繳獲的一匹潞綢和一匹杭紗,騎上軍馬,向小李莊方向打馬飛奔而去。

李嘯騎得飛快,不到一個半時辰,就來到小李莊村口堡牆的入口。

他發現村民們都用一種看待大人物般的敬畏眼神看着自已,甚至沒有人敢上前向他搭話,他友善地向路上遇到的每個村民打招呼,卻都能清楚感覺到,每個村民在熱絡地迴應自已的話語中,有種不可言說的歡喜與畏懼交織之情。

有一點是李嘯不知道的,那就是當他組織義軍剿滅馬耆山匪幫的消息傳到村裡時,整個村子立刻轟動了,每個村民都以自已是這名英勇堅毅的年輕總旗官的同村鄉親而深深自豪,甚至連小李村甲首大地主李恆順都引以爲傲,臉上欣欣然有得色,親自帶着禮物去看望過自已的母親吳氏。

李嘯入得家門,母子相擁,二人都不覺歡欣流淚。見此情景,一旁的妹妹葉小萍又激動又感傷。

李嘯很高興,母親在妹妹的精心照顧下,與一個多月前相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臉上明顯多了些紅潤的光澤。

吳氏接過李嘯雙手遞來的潞綢與杭紗後,眼神中更是滿滿的關愛與欣慰。自已的兒子越來越有出息了,現在更成了剿滅禍害鄉鄰的馬耆山匪賊的大英雄,讓她在各位村民處備受尊敬。那村西的趙裁縫在給自已和葉小萍做衣服時,便死活不收她的銀錢,還連連說道,爲自村的英雄做這點舉手之勞的事情算什麼,倒讓吳氏挺不好意思。

這個黃昏,一家人一齊吃了頓豐盛的晚飯,葉小萍與吳氏輪流給李嘯夾菜,讓李嘯的飯碗很快堆疊如山。

飯後,一家人閒聊,讓李嘯驚訝的是,母親拒絕了與他一齊同去馬耆山的請求。

“母親,現在馬耆山上兒子已建下基業,正好接母親過去享享清福,也好讓兒子能早晚得見尊顏,好好盡下孝心,母親何故拒絕?”李嘯頗爲不解地問道。

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19章 歸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59章 鬧餉(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37章 槍盾訓練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章 牛蹄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58章 鬧餉(上)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4章 如何封賞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36章 得道多助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4章 有寶送來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60章 鬧餉(下)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9章 吳三桂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58章 鬧餉(上)第76章 正式晉升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61章 孫之獬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77章 宴會暗流
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19章 歸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59章 鬧餉(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37章 槍盾訓練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章 牛蹄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58章 鬧餉(上)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4章 如何封賞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36章 得道多助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4章 有寶送來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60章 鬧餉(下)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9章 吳三桂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58章 鬧餉(上)第76章 正式晉升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61章 孫之獬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77章 宴會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