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

“李嘯,你但說無妨。“黎應笙平靜地直視遠方,夜色朦朧,李嘯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

“大人,在下認爲,現在匪兵受此重創,餘部必然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必定只會在馬耆山老巢死守。大人現在若趁機發兵,正可一舉滅敵,收得全功啊!如錯此勝機,待匪兵重新壯大,再欲剿除卻是難了。而且,在下說句本不該說的話,如果我大明官軍對此等惡匪不聞不問,失此守土之責,百姓該對官軍會何等失望!李嘯再說一句誅心之論,如果大明官軍連盤據山林的土匪都不能發兵剿除,還談何西滅李闖,東除韃虜!”

李嘯話語鏗鏘,每個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面上泛起激動的潮紅。

“大膽!李嘯,你一個小小墩卒,竟敢出言諷刺大人,是何居心!”一旁的家丁郝長澤大喝道,以一種憤怒的表情,右手食指幾乎戳在李嘯鼻尖。

“長澤退下,不可造次!”一旁的黎應笙一聲低喝,郝長澤應聲而退,閃在一邊,依然一臉恨恨的氣憤狀。

黑沉着臉的黎應笙還未說話,一旁的蘇福嘆氣說道:“李嘯,你欲竟全功,我等又如何不知,如何不想!剛纔本官已說過,我軍缺少糧餉,士氣低落,訓練不足,武器又劣,除了家丁外難有堪戰之旅。只是若派家丁去剿滅殘匪,那土匪盤踞山林已久,據地利,扼險要,這些家丁都是我大明軍中寶貴精銳,且不論能勝與否,若於此剿匪之戰中折損太多人馬,實非妥貼之舉。”

黎應笙長長地嘆了口氣道:“眼下山東多事,叛軍兵禍最烈。本官這次去濟南府,山東巡撫朱大典大人亦是反覆催促我安東衛快些出兵,一同圍剿孔有德叛軍。本官此次回來,正是欲選好夜不收哨騎一隊,再加上本官自已的家丁隊伍,方可去登州萊州等地與叛軍戰上一場。若派安東衛其他普通軍伍,則與送死何異!現在若不顧叛軍肆虐,而將這寶貴精銳戰力用於剿匪,勝則功微,敗則折銳。是故,本官亦認爲,剿滅殘匪之事,不可急於一時。”

李嘯沉默了,對黎應笙抱有的最後一絲幻想破滅。雖然,他早有此預感,只是當這樣冰冷的現狀擺在面前時,他才知道自已有多麼的難過。

大明官軍,已是爛到骨子裡了,畏戰怯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軍官營私自保,損大部士卒之利益養少數私人家丁,士卒得過且過,每日混沌度日不知軍人責任爲何。。。。。。

以上這一堆**,就是李嘯穿越至今,對明朝軍隊得到的最切實的體會與評判。

李嘯默默地想,在這樣爛透了的軍隊當中,自已以前還抱有幻想,想着孜孜以求好好表現,從而一步步出人頭地,現在想來,有多麼可笑。

這樣的大明官軍本身就已朝不保夕,前途渺茫,自已還想在這樣的軍隊裡出人頭地,無異於緣木求魚。估計日後,自已也會與歷史中的大多數明軍的結局一樣,不是亡於韃虜,就是亡於流寇罷了。

畢竟自已就算再能打,一個人的武力,又如何能改變這糜爛入骨的明末亂世。

這絕不是自已想要的結果。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破而後立!

沉默中,李嘯有了一個新的主意。

李嘯臉上的煩悶與激動的神色皆已消失,他鄭重地向黎應笙一拱手道:“既然大人有如此不得以的苦衷,李嘯安敢強人所難。李嘯現有一不情之請,還望黎大人應允。”

“講。”黎應笙臉色也緩和了下來,平靜地吐出這個字。

“請大人允許,李嘯願自已組織義軍,剿滅匪賊,不費朝廷一兵一卒,一錢一糧!”李嘯緩慢而有力地說出這句話,然後目光炯炯地望向黎應笙。

黎應笙、蘇福、郝長澤三人聽完,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

“李嘯!你好大口氣,你無糧無錢,如何招兵買馬,若無兵馬,又如何剿得了這些匪賊?”郝長澤在一旁以一種揶揄的口氣說道,臉上滿是不屑。

“李嘯,慎言啊。你逞一時口舌意氣雖爲快事,但恐終無實效而徒成笑柄啊。”蘇福臉上浮上淡淡的嗔怒之色,他心想,這李嘯不會是一時氣急,才這樣胡言亂語吧。

李嘯沒有回答他們的質問,卻彷彿想起了什麼一樣,蹬蹬地跑到另一邊那一堆武器處,抽出繳獲匪首一隻眼的那把餾金闊刃腰刀,又疾步來到黎應笙面前,半跪於地,雙手平舉此刀過頂,大聲說道:“大人,此刀爲我繳獲馬耆山匪首一隻眼的隨身兵器。現特獻予大人,望大人成全小的此舉,若李嘯不能剿滅匪賊,請大人以此刀砍下李嘯之頭以謝衆將士。”

蘇福與郝長澤面面相覷,黎應笙臉上浮現深深的震驚之色,他沒想到,李嘯的意志竟如此堅決,行事又如此果斷!

此人真是一敢作敢爲的好漢!

再想想自已剛說的那一番話,黎應笙突然感覺臉有點燒。

他掩飾般地接過李嘯所遞之刀,“刷“地一聲一把抽出刀身,靠着火把處細細觀看。

他看得清楚,李嘯所贈的這把餾金闊刃腰刀打造十分精良,背部厚實,刀刃鋒利,刀背刀柄之處均有餾金花紋爲飾,整體造型優雅又飽含殺氣,在火炬的照射下閃着一股攝人心魄的森森光芒。

真是一把好刀!

氣可鼓不可泄,李嘯既然已說得如此堅絕而不留後路,自已就成全他吧。

黎應笙插刀入鞘,輕輕咳嗽了幾聲,然後一臉嚴肅地大聲說道:“李嘯聽令!本官讓你暫爲署總旗一銜,組織義軍,安靖地方,剿滅匪賊。”

李嘯一臉激動的喜色,他用力咬了咬牙,雙手抱拳,朗聲回道:“李嘯謝大人成全,定當剿滅匪賊以報大人賞拔之恩。”

黎應笙點點頭,臉上卻還是濃重的憂慮之色:“李嘯,剛剛蘇福大人所言,本官也深以爲然,你無錢無糧,只恐剿匪不易啊。”

李嘯淡淡道:“李嘯自籌糧餉,縱然不易,應可解決。”

黎應笙的臉上頓時又有點發燒,他轉了轉眼,笑着扶起地上的李嘯說道:“李嘯,你贈我這把刀,卻是名貴,也不知那匪首從處所得,這樣,本官佔你個便宜,我估計此刀市價至少值800兩銀子,本官銀兩有限,便以500兩銀子買下了。”

李嘯連連擺手:“大人,不可,此刀爲李嘯聊表心意所贈,安敢受了大人銀兩,大人莫要折煞小人了。”

黎應笙緩緩地搖了搖頭,眼神深沉地望着李嘯:“李嘯,本官想提醒你,我今日並非買刀,而是買心。”

李嘯一怔,旁邊的蘇福郝長澤亦是一臉迷惑。

黎應笙笑了:“我買的是你一顆爲民爲國的忠心,李嘯,這筆銀錢雖是不多,但我還望你能多加善用,早日剿滅匪賊。”

李嘯瞬時明白,他推金山,倒玉柱,刷地跪下,眼含熱淚,拱手顫聲而道:“李嘯絕不負大人重託!”

黎應笙大笑着將他扶起,又問道:“此次組織義軍,剿滅餘匪,李嘯你估計要多久方可完成?”

李嘯想了想,擡頭大聲說道:“大人,在下估計最多一個來月,便可徹底剿滅這些匪徒。”

“好,好,昔時漢武帝曾言,非常之人,方可成非常之功,今天本官就將此話轉贈於你,望你早日馬到功成。你要記住,如你果能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剿滅匪兵,那本官就等你成功後,再與你一同前去萊登之地,圍剿孔有德叛軍。”黎應笙緩緩說完這番話,臉上浮現出的笑容,有一種格外溫暖人心的色彩。

李嘯抱拳致禮,淚花閃動:“在下願爲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8章 鬧餉(上)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51章 新的規劃第2章 牛蹄墩第210章 朱徽姵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5章 轉手生意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4章 葉小萍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38章 戰陣配合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61章 孫之獬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210章 朱徽姵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
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8章 鬧餉(上)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51章 新的規劃第2章 牛蹄墩第210章 朱徽姵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5章 轉手生意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4章 葉小萍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38章 戰陣配合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61章 孫之獬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210章 朱徽姵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