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盔甲設計

李嘯命令工匠們用自已造劍所用的共析調質鋼,按自已的要求打造一副與這個時代完全不同的鎧甲。

拿到李嘯的設計草圖,連最有經驗的打鐵師傅張銅柱亦吃驚不已。

這盔甲的樣式,也太奇怪了一點吧?

鐵匠熟知的明軍盔甲樣式,是明人王析紡纂的《三才圖會》所記載的那種,“分鐵皮紙三等其制甲身,上綴披膊,下屬吊腿,有面簾,雞頸,兜鏨,錦繡緣繒,朱漆復之。。。。。。”

而李嘯要他們打的這副盔甲,與明朝常見盔甲完全不同。可以說,從頭盔開始,便超乎了工匠們的想象。

在明朝,將領們頭上所帶頭盔的典型樣式爲八瓣或六瓣帽兒明盔,左右有側伸如鳳翅狀的護耳鐵片,頂端插有白翎毛或飾紅纓流蘇,普通士兵所用頭盔一般爲生鐵所鑄,而將領一般爲高碳熟鐵打製,以增加耐磨度與彈性,防止碎裂。

在明初時,一副製作良好的將領盔甲可達五十斤重,防護效果相當良好。當然,到了明末,因爲銀錢緊張,連將士們的盔甲也都開始偷工減料了。李嘯記得當日薩爾滸之戰,明將杜鬆,就是是因爲頭戴的鐵盔已鏽蝕破損,被後金軍一隻流箭射穿頭盔直貫入腦,當場陣亡。

連高級將領都如此,下面的軍兵盔甲質量可想而知了。

李嘯所要求工匠們用共析調質鋼打製成均厚爲3毫米的頭盔胚型。這個頭盔外看起來,造型頗爲奇特,與當代頭盔的形式相去甚遠,倒更像個張副不大的鐃鈸,中間圓形部分戴在頭頂,周圍一圈約兩寸寬的帽檐,盔頂飾有鮮紅流纓,鋼盔下部用生牛皮帶在下巴處繫牢。這種設計是李嘯從後世的寬邊旅行帽中得到的靈感,這樣的製作,增加了頭部的防護面積。平日又可摭陽防止太陽直接曬臉部與眼睛,當敵軍拋射箭矢來時,那張開的帽檐可以防護從天而降的箭矢,更好地保護臉部、頸子和肩膀。

這種頭盔還有一種好處。就是在出徵作戰時,可以反過來當一個小型飯鍋來用。這也是李嘯從後金軍處學來的,當時的後金軍每名士兵就常常身帶凍幹羊肉,在戰場上做飯不便時,就隨意支起幾塊石頭架起頭盔來煮羊肉吃。據說後來八旗入關後。還根據這種做法,發明了老北京的特產之一,黃銅火鍋涮羊肉。

李嘯保留了明盔的面簾與雞頸,以增加臉部與頸部的防護,這些地主用細小的1釐米大,2毫米的共析調質鋼片用結實牛皮繩仔細串成,與頭盔組合在一起,可靈活取下或裝上。

李嘯所要求製作的胸甲,更與明代的披掛式鎧甲完全不同。那是一種工匠們前所未見的兩片式的胸甲,用3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所製成。由精巧的倒鉤卡連,可自由拆開組合,這樣就不用從頭上套入這樣麻煩的穿着。後面那塊胸甲按人體工學設計,微呈圓弧形,可以順溜的貼在人背上,而前面的胸甲那塊呈略雞胸型,沿着人的胸椎骨部位隆起,這樣在被敵人兵器刺中時,就不是沿垂直方向的法線刺中,而是和法線有個夾角。容易讓敵人的兵器滑開,即使不滑開,也加大了破甲難度。

這是李嘯模仿西班牙胸甲的樣式而製作,這樣的胸甲樣式在近戰中頗爲有利。西班牙人在入侵美洲時。由於身穿這樣防護良好的兩片式雞胸鎧甲,與印第安人在肉搏戰中,亦絲毫不落下風。

對於剩下的周邊防護盔甲,象裲襠,披膊,抱膝等需要靈活活動的部位。李嘯採用的是大小爲3釐米左右的共析調質鋼甲葉鱗片,以鋼釘與牛皮繩札系在一起,在能有效防止攻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活動自由。

在這些需要靈活運動的地方,李嘯保留了一些明代鎧甲的設計,如在肩胸相接處,有鋼製饕餮吞肩相連,抱肚處有精鋼獸頭可吞銜腰帶,這樣的加固讓盔甲在作戰時列更不易散脫,也可以增加視覺美觀效果。下面有3釐米左右的共析調質鋼甲葉鱗片所製成,齊到膝前的腰掛,前後皆有,以增加腿部的防護。

然後是護手部分,也是採用全鋼設計,2.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除包裹手腕外,另向前延伸到手背處,以最大限度保護手掌,這是李嘯借鑑後金擺牙喇兵鎧甲的優點。

最後是護腿和靴子部分,李嘯讓工匠們用3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一體制作,也是可拆裝的兩片式,這樣便可迅速地穿上,上陣或上馬皆是方便。

而在這件盔甲裡面,則內襯厚實牛皮軟甲,以增加防護與穿着舒適度。

五天後,李嘯自已先當了個模特,穿上了這件工匠們精心製作,細心打磨拋光的獨特盔甲。

他頭戴飾有殷紅鮮豔流蘇的鋥亮鈸式鋼盔,身穿光可鑑人明光奕奕的兩片式全鋼胸甲,肩頭饕餮威風凜凜,腰上獸頭厲口獠牙,身披迎風而舞的紅綢披風,腰繫飾有金制睚眥劍柄的共析調質鋼長劍,意氣豐發地站立一塊突出的岩石上,頓時,全軍將士都被同知大人英武雄壯豪氣逼人的英姿所震憾,所懾服。

李嘯心下欣喜,穿在身上的這套盔甲,只有大概二十斤重,比原來的那套精鐵甲冑輕便得多,但防護力則增加了幾個幾何級數不止。

這種將領盔甲,李嘯決定給包括副甲長在內的將領,全部如此換裝。

李嘯以這套將領盔甲爲樣本,又設計了二種樣式,分別供橫行隊與普通槍盾兵穿着。

考慮橫行隊更多的陷陣作戰與短兵相接,李嘯改進的樣式,很大一部分借鑑了歐洲中世紀的重型盔甲。橫行隊的盔甲設計全部改爲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比將領盔甲的厚度增加了一倍!而面簾則換成4釐米厚的結實面甲,可覆蓋全臉,只露出兩隻眼睛,與鈸形頭盔可組合或拆開。在手部還增加了鎖子甲手套。裡面的內襯牛皮甲內,還有一層內墊共析精鋼片的棉甲。這番改進後的盔甲,讓橫行隊戰士更是從外觀上看去,便象是一隻威風凜凜讓人恐懼的機甲怪獸。

普通槍盾兵的盔甲,則樣式如將領鎧甲,只不過去除製作煩瑣的饕餮與獸頭,全身盔甲全部改成上品高炭熟鐵製作,爲增加防護,厚度從3毫米增加到4毫米。並且同樣內襯牛皮甲。

對於火器部隊,李嘯決定,暫不到他們進行換裝,還是全部穿着原來的布甲樣式的鴛鴦戰襖,以便他們行動靈活。

對於騎兵,李嘯決定護騎隊爲最重型的部隊,全隊騎兵採用橫行隊的加厚鎧甲樣式,用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製作,除隊長外沒有饕餮與獸頭,只不過面甲的眼睛露出部分要多些,便於觀察敵情。而同時,給馬匹製作用4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每塊3釐米大小的片狀用結實牛皮繩所組成的披掛式頭甲,頸甲,胸甲以及以臀甲。以增加馬的防護度與衝擊力。

其次是突騎隊,採用士兵樣式的鎧甲,不過全部是由3毫米厚的共析鋼來製作,馬匹披3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製成的頸甲與胸甲,而頭甲與臀甲則不披掛。

而哨騎隊,李嘯決定不換裝,繼續讓他們身穿棉甲,以便於偵察及行動。

最沒有影響的是輔兵,作爲後備兵源,李嘯讓他們繼續穿着原有的普通鐵甲。

李嘯的盔甲設計,得到了下屬軍兵的熱烈擁護,最爲激動的是橫行隊與護騎隊的戰士們,人人都是歡欣雀躍,幾乎忍不住立刻就要換裝。只有火器部隊與哨騎隊的軍士,似乎稍感失落。

同樣興奮不已的李嘯,現在在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樣的改裝計劃,現在總共只有150多人的鍛造場,多久才能將這近千人的盔甲改裝完畢呢?(。)

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94章 橫行隊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96章 虎嘯軍第11章 母親吳氏第69章 吳三桂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8章 面試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0章 獲救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88章 疑忌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5章 轉手生意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61章 孫之獬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19章 歸程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
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94章 橫行隊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96章 虎嘯軍第11章 母親吳氏第69章 吳三桂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8章 面試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0章 獲救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88章 疑忌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5章 轉手生意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61章 孫之獬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19章 歸程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