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稟功告退

李嘯等人回到高龍堡時,未時已過,衆人匆匆吃過馬肉午飯後,李嘯安排將剩下的182名輔兵全部補充到戰兵中。

李嘯優先補充橫行隊與騎兵,爲了保證部隊精銳程度,李嘯允許橫行隊長雷傲從現有的槍盾兵中選擇精壯老兵補充進入橫行隊。

槍盾兵們踊躍報名,很快橫行隊所缺的34名空餘名額就被槍盾兵所補滿,讓翹首以盼進入橫行隊的輔兵頗爲失望。

接下來,哨騎隊從輔兵中選了10人,突騎隊從輔兵中選了18人。剩下的154名輔兵中,95人選爲槍兵,59人選爲盾兵。

李嘯鑑於吸納了223多名叛軍俘虜的後勤隊人數過於龐大,讓後勤隊長劉揚壯去給他們宣揚,有願改當戰兵希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現在可以加入。結果有123名人員願意,入選結果爲,39人選爲盾兵,84人選爲槍兵。這樣一來,李嘯軍的盾兵成了繼橫行隊後,第二支全部補滿的兵種。

現在李嘯軍戰兵兵力的最新安排結果爲,哨騎隊20人,突騎兵54人,橫行隊100人,盾兵200人,槍兵455人,火炮部隊43人,火銃兵21人。

李嘯要求,那些新加入的輔兵,每天上午依然統一進行最基本的軍事訓練,下午則分別與各所加入的軍種老兵混合訓練。李嘯這樣做,是讓他們既能接受系統的基本軍事訓練,又能保證隨時可以與老兵們一起上戰場。

輔兵訓練由槍兵甲隊隊長楊振和槍兵乙隊隊長高小飛總體負責。

張行猛與上官雲傑則又接到了去附近各鎮再招收新的流民的計劃,由於這次回安東衛後,難得再來登州之地,李嘯要求他們,按招收1000名輔兵的定額去招人,原則與以前一樣,要求家口少,身高力壯品行端正者優先。

已有幾次招收流民經驗的張行猛與上官雲傑二人,對於李嘯的這項安排,實在是有輕車熟路的感覺,兩人立即答應下來。鑑於天色已晚,兩人決定明天再出發。

後勤隊長劉揚壯則接受了一件頗爲壓抑的事情。

昨天后勤隊已將那些被叛軍斬殺的幾百名百姓屍體收集起來,統一堆放在堡外。今天,李嘯讓後勤隊用板車裝載好百姓屍體去附近村莊,同時帶上1000兩銀子,如果有家屬認領,則讓他們領回,並給他們的家屬每人3兩銀子安葬費。如果轉遍了附近村莊,仍然沒有人認領的話,剩下的百姓屍體就地火化,統一埋掉。

爲保證路上安全,李嘯讓槍兵丙隊隊長關質率槍兵丙隊全隊跟行。

接下來,李嘯讓雷傲將堡內3238顆叛軍首級,連同繳獲的6800多把刀劍槍盾分別放於板車上,準備明天一早帶去登州大營。到時將首級報功,刀劍槍盾之類則賣給海商蔡守。

李九成的屍首,李嘯沒有把他火化,而是剝掉盔甲武器後,與他的頭顱重新拼在一起,並且未與其他首級混放,而是單獨與一堆要賣的刀劍混合裝在一輛板車上。李嘯看了身首異處凍得梆硬的李九成屍首良久,方默默離開。

昨天繳獲了李九成的輜重隊,獲得板車騾馬頗多,故現在李嘯軍在拉完百姓屍體和叛軍首級、以及要賣的武器之類後,尚有多輛剩餘。

李嘯安排完,又鋪開桌案,手書一封親筆信。他在信中告訴馬嶼,收到信後,即刻來高龍堡海邊,準備接應全軍返回安東衛。隨後,李嘯將寫好信件綁在馬嶼贈給他的一羽鴿子腿上,隨後將鴿子放掉。

他怔怔地望着鴿子消失在越來越黑的天空遠方,臉上的表情,卻是莫名的嚴肅與焦慮。

匆匆吃過晚飯後,奔忙了一天的李嘯,才疲憊地走回自已的軍帳中。

夜漸深,李嘯猶然呆坐在帳中一張椅子上。

他在心下直覺地想到,這次戰勝李九成後,自已可能更加處於一個暗流洶涌危險莫測的環境中。

只是自已沒有退縮的餘地,當然,退縮隱忍也絕不是李嘯的風格。

太多的人與事要思考與規劃,讓連日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的李嘯,有種說不出的疲累。

他輕輕地閉上眼,正欲仰靠在椅子上休息下,卻發現自已的肩上,一雙輕若柔荑的手,正在輕巧地幫他揉捏。

李嘯一個激靈,忙轉身向後看去,見到卓那希正向自已淡淡微笑,那不停按捏的雙手卻沒有絲毫停頓。

李嘯嘆了口氣,什麼也沒說,重新轉過身來,閉上眼,靜靜地享受她力道極合適的舒適按摩。

“之菡姐姐好點沒?”身後的聲音輕輕地響起。

李嘯心頭一痛,緩緩答道:“還好,你放心吧,過一陣子就會好的。”

“哦。”

“卓那希,你來我軍這些時日,還過得習慣吧。”李嘯想了想說道。

“挺好的,大家都很關心我,在這裡生活,我感覺比在盛京要輕鬆得多。”卓那希說道。

李嘯笑了笑:“你過得開心就好,有什麼困難與要求都可以對我說。”

“嗯,我知道了。”

房間裡很靜,聽得見彼此的呼吸聲。

卓那希的按摩手法讓李嘯很受用。很快,緊張勞累的他漸漸放鬆下來,不多進,便墜入沉沉的夢境。

待李嘯醒來,窗戶外已傳來微亮的天光。此時,他方發覺自已躺在牀上,被子亦已蓋好。

這個卓那希,扛着睡着的我到牀上,一定很辛苦吧。李嘯心下一陣感慨。

他很快便穿衣起牀,勿勿吃過早飯,便讓槍兵隊長雷傲帶着甲乙兩隊槍兵,以及方勝的一隊哨騎,一同押送那十幾輛裝滿首級和刀劍的板車,前往登州大營。

三個時辰後,李嘯一行人入得登州大營處。李嘯先到營外海商蔡守的店中,蔡守對李嘯獲得如此大勝,極爲驚訝佩服。李嘯與蔡守寒暄一陣,表明來意,然後將6800件繳獲的刀劍槍盾,以每件5兩的價格賣給蔡守,換得銀兩34000兩。

接着李嘯一行人去監軍高起潛處。

高起潛這幾日憔悴了很多。李嘯進來時,他正在帳中一個人飲着悶酒。

孔有德這次大規模突圍,完全打亂了朝廷的圍剿計劃,更讓他鬱悶的是,孔有德突圍後,各懷心思的官軍明裡打得熱鬧非凡,卻沒有消滅多少叛軍,眼下這膠着之態,還不知要拖到何時。

前天晚上吳三桂來稟告,說李嘯在在高龍堡全殲了李九成6000精銳,一直心下焦慮不堪的高起潛,才心情大爲好轉。

聽到李嘯前來拜見自已,高起潛彈地起身,青白色的臉上,霎時堆滿了笑容。

“快快有請,咱家要與李千戶好好聊聊。”

李嘯獨身入帳,拱手致禮,高起潛一臉笑容地將他虛扶起身。

“李千戶,咱家聞聽你連日苦戰,與我義子吳三桂合滅了李九成那廝6000精銳,此事可爲真乎?”高起潛微笑言道。

“稟公公,李嘯與吳將軍共同剿滅了叛軍副統帥九成部,共斬得首級近4238級,此事確是實情。現已分給吳將軍1000顆首級以謝其援救之恩。李嘯向來承蒙公公照顧,願獻首級500顆給公公,以謝公公之關懷恩澤。”李嘯謙恭地回答。

高起潛心下嘿然大喜,這李嘯真夠意思,居然主動孝敬了500顆叛軍首級,自已沒有看錯人啊,這李嘯,頗懂人情世故。

高起潛心下仔細盤算,如果有這500顆首級的軍功,在這圍剿孔有德部一直無甚勝績的大環境,自已的這份功勞一定會讓皇上對自已更加欣賞與重視。那麼,自已一直嚮往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位也就水到渠成了吧。。。。。。

“李嘯,你客氣了,客氣了啊!不過,你誠心相送,咱家也不好推拖不是。”高起潛雙眼笑得眯成一條縫。

“公公每日軍前勞苦,又對我李嘯關愛有加,李嘯這點孝順,實屬應當,何足掛齒。”李嘯回給他同樣燦爛的笑容。

“好!李嘯,咱家沒看錯你!那麼我現在就把朱大典與劉澤清叫來,談談首級分潤一事吧。”

“李嘯唯公公之命是從。”

朱大典與劉澤清進入高起潛軍帳之前,李嘯在心中迅速思慮過可能會面對的情況,甚至在心下做好了可能與朱大典與劉澤清翻臉的可能。

只是他頗爲驚訝地發現,巡撫朱大典與副總兵劉澤清兩人都是笑意盈盈地進來,並且,在聽完監軍高起潛的簡單介結之後,兩人都表情真摯言語熱烈地向李嘯表示祝賀。

李嘯心下感覺不對勁,只是他也不好多加猜測。

高起潛假意問朱大典:“巡撫大人,李嘯現有首級2738顆,並有叛軍副統帥李九成之屍首在此,巡撫大人你打算如何奏報李嘯之功呢?”

李嘯心下一樂,這太監,這麼快就堂而皇之地把那500顆首級歸在自已名下了。

朱大典笑眯眯地向高起潛拱手回道:“稟公公,本來按朝廷規則,李嘯若交出1500顆首級,便可最終升爲衛指揮使一職。但請高監軍聽老夫誠心之言,李嘯現在年紀尚輕,若暴得高位,恐會致多人嫉恨,對其李千戶之仕途前程,未必是好事。按朱某之意,未若只交出1000顆首級,我報其升爲指揮使同知,亦是難得之高位。”

高起潛碑陰笑着哦了一聲,又說道:“朱大典之用心,倒是良苦呀。”

朱大典語氣更加親切地回覆:“高監軍愛才之心,朱某感佩。只是這月盈則缺,花滿則謝的道理,還是需要引以爲戒。朱某這番苦心安排,相信高監軍與李千戶亦能體諒。”

李嘯暗忖,這個指揮使的官位,還是不要的好。現在自已沒有紮實的基業,沒有足夠的兵力,就算得到一個指揮使的虛銜,沒有什麼實際的利益,反而只會憑白地遭人嫉恨。

於是,李嘯站出來,向高起潛與朱碩共各拱了拱手後,大方地說道:“朱大人之言,李嘯也深以爲然。就按1000顆首級上報吧。”

高起潛沉吟了一下,緩緩言道:“即然李千戶沒有異議,那其它的首級如何分配,你可有何打算?”

李嘯笑了,然後以平靜地語氣對朱大典與劉澤清二人說道:“這樣吧,這次我給兩位大人優惠,每個叛軍首級按50兩銀子算好了。”

出乎李嘯預料的是,朱大典笑着回答道:“李千戶,你說話爽快,本官也不與你還價,50兩就50兩。”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劉澤清也擠出笑容說道:“朱大人既已同意,澤清亦無話可說。”

李嘯感覺自已的心猛地縮了一下,這朱大典與劉澤清一反常態的慷慨,倒讓李嘯有些措手不及,本來他以爲這個價他們肯定要與自已爭吵一番,卻未曾想到他們這般爽快。

這二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相比心下暗憂的李嘯,在上座的高起潛卻是一臉笑容:“好好,各位既無異議,那就按李千戶的意見辦吧。”

最終達成的分配是,剩下的1738顆首級,朱大典得了900顆,劉澤清得了838顆,兩人合取了89000兩銀子給了李嘯。

見事情辦完,李嘯接下來,便向高起潛、朱大典、劉澤清等人表明了返回安東衛的意願。

“李嘯,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你安可離開?”高起潛頗有些不捨。

“稟公公,李某殲滅李九成部,自身亦是損失慘重,高龍堡更是殘破不堪,難於駐腳。故在下思之,再留於登州之地殊無甚益,退返安東衛重整實爲無奈之舉。”李嘯平靜地回答。

“李千戶此舉,雖有不妥,亦是情有可願。老夫亦不忍你軍中健兒無處駐紮挨餓受凍。李千戶,你要回返的話,老夫不阻攔你。”朱大典緩緩言道,一臉同情的神色。

“李嘯,本將亦不攔你,咱們在登州相識一場,也算有緣,你好自爲之吧。”劉澤清緊接着朱大典的話,對李嘯說道。

“謝兩位大人成全。”

高起潛眼神複雜地看了看神情恭敬的李嘯,同終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朱大典與劉澤清離開高起潛的大帳,劉澤清忍不住嘆道:“入他娘,還是被這李嘯訛詐了我許多銀子,我心下終是難平。”

朱大典冷笑道:“鶴洲,不必心急,我等不過是暫把銀子寄存在李嘯處,又有甚擔憂。”

“哦,朱大人的意思是?”

“哼,李嘯若急急趕回安東衛,那麼這些銀兩一時也難於花出,必定隨軍裝運。此人若回,必中我等昨天議定之計,被那安東衛指揮使王銘世徹底收拾。我等派出心腹之人事先與王銘世約定,若他到時解決掉李嘯,只需把李嘯全軍之銀兩輜重全部交付我等,便可不追究他侵凌部下之過和殺害李嘯之責。我料那王銘世一心只想保得安東衛,既已除了李嘯,心下必是惶然不安,一心只想儘快掩蓋此事,我們這般條件,他如何敢不許。”

“哈哈,朱大人謀慮深遠,劉某着實欽佩。可嘆那李嘯計算得恁精細,終是辛辛苦苦一場空。”劉澤清撫掌大笑。

“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等便在此靜觀好戲吧。”朱大典掂須微笑,尖瘦的臉上,閃着一絲得意的陰狠。

4000多字更新,求推薦,求收藏。。。。。

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章 河邊格鬥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29章 傻漢劉喜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1章 孫之獬第81章 海上驚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19章 歸程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50章 二將爭雄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92章 進度喜人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97章 陳子龍
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章 河邊格鬥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29章 傻漢劉喜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1章 孫之獬第81章 海上驚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19章 歸程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50章 二將爭雄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92章 進度喜人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97章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