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

見現在城牆上火炮射擊已停止,流寇的戰鼓隊也跟過來了,震天的鼓聲幾乎能擊破耳膜。

在這鼓聲的激勵下,在領軍將領的嚴厲督陣下,兗州西門與南門處,原本士氣大沮的流寇攻城部隊,又開始吶喊前衝了。

流寇吸取了教訓,此時,在大批流寇吶喊前衝時,有相當多的流寇站在後面,隔着離城牆一段距離,開始向城頭拋射弓箭,

這些人,都是流寇的步軍士兵,相當多的人武藝極爲出衆,弓箭十分有準頭,算是僅次與老營軍的精銳部隊。羅汝才捨不得讓他們登城作戰,而只有讓他們在後面作臨時押陣與掩護使用。

約近三千名流寇步軍的拋射,將一蓬蓬密集的箭雨射向城牆之上,大部分箭矢被虎嘯軍的大盾給擋住,射在盾牌上叮噹作響。

緊緊躲在堞垛之後的陳子龍,不時能瞥見有箭矢帶着輕微的嘯音,從空隙出呼嘯射來,消失在遠方。

由於敵兵拋射的箭矢實在太多,還是有些箭矢越過了盾牌的阻隔,在第一輪的拋射中,便迅速地造成了二十多名輔兵和三十多名兗州壯丁死亡,另有四十多名輔兵與八十多名兗州的壯丁中箭受傷,火銃兵也有五六十人被射傷。

敵軍連續的拋射,給城牆上的虎嘯軍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嚴重滯緩了李嘯軍砸灰瓶與倒金汁的頻率。趁着虎嘯軍只能防守的機會,四十多把攻城梯終於搭上了城頭。梯頭上的搭扣,牢牢地抓緊了城牆上的堞垛。

如潮的流寇,立刻開始沿梯攀爬。

相比西門城牆上有大盾防禦,南門城牆上,那些裝備較差的徐州衛軍兵,在城牆下1000多名弓箭手拋射下,竟已有80多名軍兵中箭死亡,近200名軍兵受傷。

幸虧此時虎嘯軍支援的火炮手均已撤下城牆,不然估計也是傷亡頗重。

南門的流寇見徐州衛的軍兵被箭矢壓得擡不起頭。立刻抓緊時間開始攻城,很快二十把攻城梯扣搭在南門城牆上。

劉知俊怒吼大罵:“全軍頂住!敵軍最多隻能拋射五輪,不要怕。準備與登城流寇作戰要緊。”

果然,西門與南門城牆下的弓箭手。拋射了五輪左右,便再無臂力,紛紛後撤。

激烈殘酷的登城攻防戰,終於在西門與南門同時開始了。

。。。。。。

在西門與南門的敵兵開始奮勇攀爬之際,流寇都尉陳虎終於率領3000多人的隊伍繞到了東門之處。

“砰砰砰!。。。。。。”

凌厲的炮聲爆響在每個守城軍兵的耳邊。20門大炮響了16門,沒有響的,還是任城衛自已的4門火炮。

任城衛火炮數量最少,又因城牆下敵兵數量相對較少,站地分散,只造成了約60多名流寇死傷。

臉上兩道猙獰刀疤的都尉陳虎,冷笑一聲,立刻下令,讓500多名弓箭手拋射箭矢。

很快在500敵兵的5輪拋射中,裝備更差的任城衛竟有近百死亡。200多人受傷。

受傷的軍兵放聲哀嚎,他們撕心裂肺的慘叫,讓旁邊那些基本上未打過仗的任城衛軍兵更加恐懼心慌。

一臉憤怒雙眼血紅的任城衛指揮使馮囂,突然聞到一股難聞的人體排泄物氣味,他一扭頭,看到旁邊兩名軍兵雙腿打顫,胯下一片稀黃。

“你們這些慫貨,統統給老子頂住!要是東門有失,老子先把你們這些兔崽子都宰了!”馮囂朝一名被嚇得拉稀的軍兵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腳,怒吼如雷。

久經戰陣的都尉陳虎。在城牆之下一眼就看出守衛東門的任地衛軍兵,都是些初上戰場的新兵蛋子,心下不由得頗爲得意,爲自已被分到東門進攻而十分慶幸。

“全軍攻城!”在拋射進行了兩輪之際。陳虎怒喝下令。

3000多名流寇吶喊着開始攻城,很快,十二把攻城梯搭上城頭,上面的搭扣牢牢抓住了堞垛。

“拋金汁,砸灰瓶!”馮囂大聲喝道。

只有稀疏的滾燙糞水與生石灰瓶落下,只造成了五十多名流寇的傷亡。被箭矢壓制得死死的任城衛軍兵。沒幾個人敢離開堞垛的庇護。

。。。。。。

此時,在西門城牆處,相當多的流寇如同螞蟻一般,沿着攻城梯快爬到了牆頭的位置。

李嘯臉色冷峻的揮手下令。

張行猛與雷傲同時大喝:“金汁、灰瓶、撞梯錘,一齊攻擊!”

噴涌潑灑的滾燙糞水如雨而下,一個個生石灰瓶紛紛拋砸而落,與此同時,堞垛上,傳出一陣陣鉸鏈滑動的聲音,一根根粗大木頭製成的撞梯錘,猛地從堞垛頂部狠狠向着搭好的攻城梯砸去。

陳子龍看到,一個約要兩人才能合抱的粗大撞梯木錘,一頭用鉸鏈繫着,另一頭,則狠狠地砸在一架攻城木梯的中央位置,只聽得喀嚓一聲悶響,沉重寬闊的攻城梯被砸成了兩段,上面正在攀爬的軍兵,有如散落的螞蟻一般,慘叫着從攻城梯上掉了下來。

在下面的流寇連綿的慘叫聲中,不時傳來攻城梯被砸斷的喀嚓聲,以至隨後攻城梯掉落於地的嘩啦聲。

虎嘯軍這番猛烈回擊,至少又有2000多名流寇死傷。

頂塌天縱聲大喝:“大家別怕,明狗子的撞梯錘不多,我們抓緊時間靠過去,很快就能攻下城頭!”

流寇大聲高叫,每個人都知道,短兵相接的時刻,到了。

很快,有更多的攻城梯靠了過來。

李嘯拔劍怒吼:“弟兄,作好準備,敵兵上來了。”

。。。。。。

在李嘯全軍作好戰鬥準備之時,南門城牆上,已開始短兵相接。

在流寇開始沿梯攀爬南門城牆時,劉知俊同樣指揮徐州衛的軍兵倒金汁,砸灰瓶,拋撞梯錘。

至少500名流寇在徐州衛軍兵的反擊中非死即傷。

不過,徐州衛軍兵的戰鬥力與虎嘯軍相比,實在差了一大截。很快。一個個流寇從城牆上跳入,隨即與劉知俊的軍兵戰成一團,劉知俊與董茂大喝着指揮軍兵們封住每個攻城梯的入口。

新附軍的戰鬥力與徐州衛的軍兵相差無幾,雙方一時戰成膠着之態。

。。。。。。

情況更危急的是東門。

馮囂那現在已不到兩千的任城衛軍兵。基本都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他們看着面色猙獰的敵兵從攻城梯上跳下,狂吼着向自已攻來時,很多人竟被嚇得愣住。

“統統上去!把賊兵堵在入口!”一臉憤怒與焦急的任城衛指揮使親自揮劍上陣,怒吼着讓手下不要畏怯。

饒是主將如此衝陣在前。任城衛的軍兵還是不是流寇的對手,在城牆上被殺得連連後退,甚至有軍兵不慎從城牆上掉落下來,當場摔死。

“全軍上攻,奪取東門。”城牆上不遠處,都尉陳虎獰笑下令。

“頂住啊!”城頭苦戰的馮囂,那大聲喊叫聲中,帶着深深地無奈與彷徨。

。。。。。。

相比南門與西門的危險混亂,西門城牆上的虎嘯軍,卻有如一架正在全力開動的殺戮機器。

站在旁邊的陳子龍。從一旁的堞垛處,清楚地看到了虎嘯軍作戰的細節過程。

他看到,一個個流寇吶喊着從城頭跳下之際,立刻被幾塊呈半弧形包圍的大盾包夾在中間,在他還未站穩腳跟之際,每塊盾牌之後,幾根兇狠凌厲的長槍,立刻同時從不同方向攻來,讓手持單普通刀盾的流寇,根本無法防禦。或是頭部、或是胸部、或是頸部。立刻中了致命的長槍擊刺。

堞垛的入口處,迅速地被流寇的屍首填滿。

只是,隨着靠過來的攻城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流寇開始從城牆上跳下。李嘯的軍兵開始不得不分兵防守,在這段時間中,開始不時有虎嘯軍的盾兵或槍兵慘叫着倒下。

李嘯斷然下令,一直在後面待命的橫行隊,大吼着撲上前來,隨即。大開殺戒。

機甲怪獸一般的橫行隊,沉重的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背軍鐮紛分向站足未穩的流寇軍兵奮力砍殺。凌厲的刀光所到之處,橫屍一片,血肉狂飈。

與此同時,退到城牆兩邊的火銃兵,不停地裝藥填彈射擊,趁機向不防備的流寇打冷槍,槍聲此起彼伏,不時有流寇慘叫着倒地身亡。

一個流寇向正在發愣的陳子龍吼叫着揮刀砍去,陳子龍猝不及防,眼看那刀離自已的脖子只有幾公分遠之時,陳子龍心下暗歎,今日休矣。

只是他突然吃驚地看到,這個流寇的頭顱突然帶着一股噴涌的鮮血沖天而去。撲地倒下的流寇無頭屍首後面,是正冷冷收刀的李嘯。

“臥子先生,此處危險,請速下城牆。”李嘯向他喊完,轉身又一劍刺殺了另一名剛躍上城牆的流寇。

在這慘烈的短兵相接中,約半個時辰之後,久經戰陣虎嘯軍越戰越勇,漸漸地將流寇逼回堞垛之處。

流寇戰至此時,大部分人均已是精疲力竭,很多人純粹是在爲保命而垂死掙扎。

見流寇已是不支,李嘯大喝道:“全軍按計劃,一齊出擊,擊敗流寇,就在此時。”

虎嘯軍中,爆發出震耳的齊聲大喝,被自已的最高指揮官李嘯激發出巨大勇氣的全體軍兵,昂奮而整齊的向越來越退縮的流寇衝擊。

西門城牆上的流寇頓時崩潰了。未爬上城牆的流寇,紛紛轉身下爬,以期在攻城梯被撞碎前離開這可怕的地獄般的境地。

而那些以新附軍爲主體的登城流寇,紛紛扔掉刀劍,下跪投降。不料,已是殺紅了眼的虎嘯軍兵,毫不客氣地斬掉他們的頭顱,刺穿他們的胸口。

還是李嘯親自下令,才制止住了虎嘯軍嗜血的報復性殺戮行爲,殘餘在城牆上的流寇纔得到了暫時的活命機會。

。。。。。。

在西門守衛戰將要獲勝之際,南門與東門卻均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

劉知俊與董茂親自上陣,奮勇斬殺不停從登城梯上涌上來的流寇,兩個人都殺得滿臉是血,衣甲皆被鮮血浸透。

只是,饒是如此。隨着近城牆下的敵兵不斷上來,被漸漸地包圍起來的徐州衛的軍兵,不停地倒地死傷,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此時的東門。情況更加危急,任城衛軍兵已死傷近半,大半個城牆憶被流寇佔據,殘餘的任城衛軍兵被壓縮到了離下城牆馬道不遠處的一小塊地方。如此不是指揮使馮囂的苦力支撐,估計此時早已崩潰。

在這關鍵時刻。東門的城門,突然,轟地一聲,被從裡面打開。

下令打開城門的,是虎嘯軍乙部副將,上官雲傑。

被臨時任命爲全體騎兵總指揮的他,見到西門上虎嘯軍即將獲勝之時,心頭卻是一陣喜悅。

一直在苦苦等候的出擊時刻,終於到了。

這是李嘯的事先安排,告訴他。若見西門之上我軍將勝,即刻全體虎嘯軍騎兵從東門突出,包圍殲滅東門與南門入侵的敵兵。

虎嘯軍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突擊楔形陣。楔尖,是40人的有如重型坦克一般的護騎隊,其後,楔身是300人身着重甲的突騎隊,最後楔尾是80人的哨騎隊、徐州衛的100名騎兵以及任城衛的50名騎兵。

城門大開,總共500多名騎兵,在護騎隊長黃策一馬當先地率領下,風馳電掣般從東門疾奔而出。

見到城門大開之時。那李嘯軍的滾滾鋼甲重騎從城門口吶喊殺出,流寇都尉陳虎,臉色頓時大變。

狗入的明軍竟然還留了這麼一手!

眼看即將獲勝的自已,功虧一簣了!陳虎原本欣喜歡跳的心靈。瞬間沉入無底的冰淵。

現在全部的流寇,已有近二千人攻上城頭,下面只有不到一千人的後備流寇,陣列稀疏地站在東門之外。

極具衝擊力的楔形騎兵陣,將正站在東門之外,尚未反應過來的流寇隊伍。瞬間衝潰。

巨大的衝力下,幾十名流寇象碎紙片一般,被拋到空中,隨即重重地砸落於地。

流寇慘叫着四處潰逃。

都尉陳虎掉頭便縱馬而逃,護衛他的家丁騎兵60多人,緊緊地跟隨着他逃跑。

上官雲傑率衆保持隊型,在其後緊追不捨,很快追趕着陳虎轉到了南面城牆之處。

南面城門外,猶有二千多後備流寇,正在全神貫注地觀看城牆的作戰進度。此時,他們見到都尉陳虎率着一衆家丁一臉驚恐地向自已跑過來時,所有的流寇都不覺一愣。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東門敗了?

“快,擋住敵軍騎兵!”都尉陳虎高聲大吼,強令從這些發愣的流寇中縱馬穿過。

晚了。

已經充分加速的李嘯軍全體騎兵,那重型坦克一般的護騎隊楔尖,已尾隨着他們,狠狠地鑽入散亂的流寇陣中,碾出一條寬闊的血路。

二千多城下流寇霎時崩潰,都尉費成率先帶着自已的家丁騎兵60多人轉身逃命。

“可恨,跑了兩個頭目。”上官雲傑恨恨地罵道,騎兵們被南門外的洞坑所阻,不方便追擊。他隨即下令,就地斬殺已被衝潰的流寇之兵。

見到已方大勢已去,南門城牆上將近3000的流寇,與東門城牆上的將近1500的流寇,頓時魂膽俱喪,紛紛跪地投降。

在黃昏來臨之際,這場艱苦驚險的兗州守衛戰,終於結束了。

此戰,共消滅流寇1萬7千餘人,俘敵近8000人,李嘯軍大獲全勝,繳獲大批武器與盔甲。

而全體兗州守衛軍兵的傷亡情況爲。

虎嘯軍:盾兵45人死亡,90人受傷,槍兵72人死亡,135人受傷。橫行隊6人死亡,10人受傷。輔兵125人死亡,210人受傷。火銃兵55人死亡,140人受傷。3名突騎死亡,6人受傷,6名哨騎死亡,13人受傷。

徐州衛軍:戰死332名,受傷689人。

任城衛軍:戰死383人,受傷610人。

“萬勝!”

“萬勝!”

“萬勝!”

。。。。。。

整個兗州城頭,突然同時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漸漸西沉的太陽,給每個戰後餘生的軍兵身上,抹上了濃重的血紅,彷彿是給他們的勝利獎賞。(。)

第73章 圈套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59章 鬧餉(中)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88章 疑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58章 鬧餉(上)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37章 槍盾訓練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28章 招募流民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4章 河邊格鬥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47章 孫婉兒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9章 回家探親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
第73章 圈套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59章 鬧餉(中)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88章 疑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58章 鬧餉(上)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37章 槍盾訓練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28章 招募流民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4章 河邊格鬥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47章 孫婉兒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9章 回家探親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