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孫之獬

“砰!”

一個精緻的景德鎮官窯茶杯,被狠狠地擲在地上,摔得粉碎。

“李嘯這廝,欺我太甚!”

摔完茶杯的莒南縣令邱行本,拍案而起,一雙陰鷙的三角眼中,滿是陰狠的怒火,尖瘦的臉上幾縷鼠須顫抖個不停。

見知縣大人如此憤怒,兩名侍侯的家僕嚇得立即跪伏於地。

這就是莒南縣令邱行本,在自家客廳裡,送走了前來拜見的雄唐所代表李忠文之後的情景。

邱行本粗讀了一遍李嘯那封言語誠摯的親筆信,心下便是怒火騰騰。

什麼共同發展,什麼利益均分,呸!說得好聽,還不是打定主意,要強行從我莒南縣境修路而過,老子不稀罕!

邱行本強壓怒火,含糊地說了句先考慮下,然後總算客氣地送走了李忠文。

“父親,這李嘯着實可惡!當日,他在大街之上,當着那麼多人面,就敢打孩兒。此仇尚且未報,現在此人又想強佔我莒南縣土地,來爲他雄唐所修路。實實可惡之極!”李忠文走後,邱行本兒子邱任咬牙惡狠狠地說道,他搖晃着胖乎乎的大腦袋,臉上那顆碩大惡心的贅疣立刻上下抖動。

“哼!前幾日,他一個招呼不打,便出兵從我莒南經過,本縣令便是頗爲不滿。若不是懼他兵馬壯盛,本官當時便要與他翻臉!這個出生卑賤的墩卒,現在這般在本官面前人五人六,實在可恨!”邱行本咬着牙齒恨恨說道。

此時,旁邊一直靜坐的一人,手裡端着一杯清茶,低聲地笑了起來。

邱行本冷冷的目光掃過去,“龍拂先生何故發笑?”

這個龍拂先生,便是明末清初十分有名的孫之獬。

孫之獬,字龍拂,山東淄川人。是惡名滾滾的剃髮易服發起者,那句著名的“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每個對明清史稍有了解的讀者都會知道。

可嘆的是,這個一心投靠清廷的漢奸。最終死於反清起義軍之手。1647年6月,義軍殺盡孫之獬一家,用繩子縫住此人嘴脣,把他剃了發的腦袋上,用針扎出無數的孔洞,一根根地插入豬鬃,美其名爲“復漢發”,將這個漢奸遊街示衆後,把他肢解成碎肉而死。這個有名的漢奸,終於落了個可恥的下場。

ωωω✿тTk án✿¢ 〇

孫之獬。在崇禎二年被以“結交近侍,圖謀不軌”之罪罷官,勒令歸鄉。按原本的歷史,孫之獬一直到清軍入關後,侍郎王鰲永招撫山東,讓其入京復職,才結束了賦閒的狀態。

而在這李嘯改變的歷史中,此時的他,被一心想要報復李嘯的山東巡撫朱大典招爲幕僚,爲其效力。

孫之獬爲幕僚後。並無正職,近日,卻被朱大典秘密安排前往雄唐所附近縣鎮,暗中聯繫李嘯的反對者。由此機緣。他與莒南縣令邱行本一拍即合,成爲其座上賓。

方纔邱行本會見李忠文時,孫之獬一直在旁邊靜坐,未發一言。直到現在,看到邱行本父子兩人如此惱怒,方發出笑聲。

一旁的邱任惡狠狠地盯着孫之獬那張歪斜的瘦臉。心下暗罵道,你這個被革職削籍的無業遊民,還敢笑我等,呸,真他媽不是東西!

孫之獬迎着父子兩人不善的目光緩緩站起,臉上已換了平靜之色。

“孫某非笑邱縣令與貴公子,乃是笑那李嘯太過猖狂四面樹敵耳。”

“哦,先生之意是。。。。。。”邱行本眨着眼睛,三角眼中滿是莫名之色。

不料孫之獬並未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反問道:“大人打算如何對付李嘯?”

“哼,本官要直接向青州府知府錢良翰大人上奏,劾告那李嘯肆意狂悖,欺壓臨縣,奪我莒南之地爲其謀私利,請知府大人爲本官決斷。”邱行本恨恨地說道。

“若大人果要如此,孫某可以斷定,此奏章,對李嘯沒有絲毫作用。”孫之獬冷冷而道。

“哦,卻是爲何?”邱行本聞言一驚。

“在下敢問邱大人,爲何前幾日蒙陰縣令董加謨,要從李嘯的雄唐所求兵滅匪?”孫之獬平靜說道。

邱行本沉吟不語。

他心下其實知道,孫之獬已經把話說得很通透了,已被孔有德叛軍弄得焦頭爛額的青州知府錢良翰,若手中還有兵力可用,那蒙陰縣令董加謨,如何會無奈地求雄唐所的李嘯去剿匪。

所以說,邱行本這封彈劾奏章表上去後,定會如石沉大海一般了無消息,更有可能,被錢良翰以無事而滋擾地方爲由,訓斥一頓。

邱行本突然滿心悲涼,難道,只能這樣任由李嘯欺壓不成?

“那你的意思,就是讓我們這樣白白吃個啞巴虧麼?”一旁的邱任低聲喝道,一臉橫肉晃動,那顆碩大的贅疣更加醒目。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之獬平靜答道。

“哦。。。。。”

“邱大人熟讀春秋,可知三家分晉的故事?”孫之獬臉上浮出了一絲冷笑。

邱行本沉默不語,邱任急了,喝道:“什麼狗屁典故,你倒是快說啊。”

孫之獬瞥了一臉急色的邱任一眼,侃侃而道:“邱公子,春秋之時,晉國爲智家、趙家、韓家、魏家四大家族掌權。智家的大夫智伯瑤想侵佔其他三家的土地,派人強行索要其他三家每家一百里的土地和民戶,結果,最終其他三家聯合起來,反過來,把智家給滅了,智伯瑤被殺,腦袋被製成了酒具。”

“孫之獬,這狗屁故事與李嘯有什麼關係?”邱任不滿地說道。

“不許對龍拂先生無禮!”一直沒說話的邱行本喝了一聲,邱任嘟着嘴,閉口不言。

“先生之意,本官明白了。小不忍則亂大謀,眼下,確實只能忍耐。”邱行本嘆了口氣,緩緩對孫之獬說道。

“大人能明孫某之意,在下十分欣然。我可以告訴大人,李嘯多行不義,已是樹敵衆多,巡撫朱大典大人與總兵劉澤清大人,皆欲將此獠除之而後快。大人且忍耐些時日,待登州剿匪完畢,朱大人與劉大人騰出手來,再與大人一起,對那李嘯合力相攻。這樣一來,那李嘯這廝,縱能僥倖擊殺安東衛指揮使王銘世,卻絕難逃各位大人的合力一擊。此人必死無疑!”孫之獬說完,眼中閃過濃重的陰狠之色。

“龍拂先生看得長遠,行事果決,甚好,本官就按龍拂先生之意行事。”邱行本長嘆一聲,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一旁的邱任,將邱行本與孫之獬兩人,左看看右看看,心下仍不解兩人所說爲何意。但想到父親必然已有將李嘯制於死地的辦法,也不由得嘿嘿傻笑起來。

“隱忍潛形,侍機而動,打蛇打七寸,一招便制敵,方爲上策矣。”孫之獬輕嘆一聲,雙眼遙望窗外,緩緩地作了總結性發言。

幾天後,獅子峰議事大廳內,李忠文向李嘯稟報,拜見莒南縣令邱行本與沂南縣令劉乃印的見面結果。

“大人,那沂南縣令劉乃印,聽聞我軍欲從其境修路而過,十分高興,大讚同知大人這便民義舉,又聞修路費用全由我軍支付,並會管伙食,給月錢,還從沂南當地招收流民與百姓來修時,更是稱讚有加,連連答應呢。”李忠文說到這裡,滿臉皆是喜悅之色。

李嘯大笑,心下暗贊這沂南縣令劉乃印倒不錯,且不論其清廉與否,倒是個知道愛護百姓的好官。

“大人,只是那莒南縣令邱行本,一直含糊其詞,至今未給個準信,卻不知其態度如何?”李忠文隨即嘆氣說道。

李嘯內心瞬間浮現了以前在莒南縣地大街上,爲保護走投無路的上官雲傑,而教訓邱行本公子邱任之事。

看來,與這邱縣令的樑子,一時是排解不了了。

“不管他,待物料備好,工伕招齊,即行開工。整個明光大道工程,由忠文你來負責。絕不可因此人態度,而誤了我軍大事。”李嘯斷然說道。

“學生謹遵大人諭令。”(。)

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19章 歸程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7章 婉兒之助第64章 戰功爭奪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51章 新的規劃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章 回家探親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8章 面試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4章 葉小萍第47章 孫婉兒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96章 虎嘯軍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80章 整備出發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10章 朱徽姵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94章 橫行隊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74章 如何封賞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57章 婉兒之助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
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19章 歸程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7章 婉兒之助第64章 戰功爭奪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51章 新的規劃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章 回家探親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8章 面試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4章 葉小萍第47章 孫婉兒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96章 虎嘯軍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80章 整備出發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10章 朱徽姵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94章 橫行隊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74章 如何封賞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57章 婉兒之助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