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

李嘯軍槍兵的全力一擊,至少400名敵軍步兵哀嚎着倒下。沿着盾牌下端,組成一條由屍體排列而成的直線。

如果從天上往下看去,可以看到,剩下的幾千名劉澤清部步兵,將李嘯軍的盾兵擠壓成半圓弧狀,敵軍步兵憑藉人數優勢,開始用力向李嘯軍兩邊擠過來,試圖將李嘯軍的盾兵與槍兵包夾中間。

李嘯心下暗歎,這部敵軍果然是劉澤清的精銳,李嘯軍從開始的放炮打銃,到現在的槍兵突擊,已給對方造成了近三分之一的傷亡,敵兵竟然沒有崩潰,還能如此奮勇地作戰。

李嘯斷然下令,讓橫行隊立刻突擊敵軍步兵右側翼。

一直在蓄勢待命橫行隊,有如一隻由許多條人腿組成的鋼鐵怪獸,帶起一股強勁的步風,高聲吼叫着衝向正與李嘯軍槍盾兵酣戰的敵軍步兵。

全部着裝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甲,裡面復穿着棉甲與牛皮甲,手持重型武器的橫行隊,有如一隻凌厲嗜血武裝到牙齒的變態野獸,戰力無雙,防護無匹。甫一接觸,便立刻開始對敵軍步兵大砍大殺,沉重的虎刀、虎槍、長柄挑刀等重型武器大肆揮砍捅刺,將所觸及的範圍,變成了一座血腥屠宰場。

敵軍步兵迅速不支,連連後退,漸露敗相。

眼見得戰事向着不利於已方的方向傾斜,對面的劉澤清猛地揮手下令,由姚文昌率領的500名重騎兵同時吶喊衝鋒,馬蹄隆隆,地動山搖,向李嘯軍的橫行隊集中衝來!

劉澤清放手一搏了。

“全體騎兵出擊,擋住敵騎!”李嘯冷冷下令。

一直摩拳擦掌整裝待發的110多名騎兵,發出一聲昂揚的呼喝,迅速地擺成護騎隊居首,突騎隊居中,哨騎隊居尾的楔形陣。隨即。數百根馬蹄開始奔跑加速,要與敵騎打個對衝!

騎兵對衝,是最考驗騎兵膽量與素質的戰鬥模式,生死懸於一線。勝負決於毫釐,非勇者不能爲。

彷彿只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李嘯軍騎兵與劉澤清騎兵狠狠對撞在一起!

出乎所有人預料,500人的劉澤清重騎兵,竟被李嘯的楔形軍陣如刀割黃油般捅了個對穿!

李嘯軍騎兵的楔形軍陣。從這500名呼嘯而來的重騎兵中,犁出一條寬闊的血路。這短暫而血腥的衝殺,讓近200名敵騎非死即殘!

原本以爲能安全地躲在騎兵陣後的姚文昌,驚恐地看到護騎隊長黃策劈波斬浪般直衝過來,還未來得及做出逃跑的動作,黃策手裡雪亮的騎槍,就有如一條獰笑的毒蛇,一頭鑽入穿了雙層盔甲的姚文昌胸口,猙獰的槍尖從姚文昌背後迅速透出。

騎兵統領姚文昌大口噴血,無聲地從馬上倒栽下來。立刻被楔形陣中那數百根馬蹄踩成肉醬。

李嘯軍騎兵,一擊而勝!

這就是鋼甲重騎的力量!這就是嚴整陣列的威力!

相比於只是騎兵穿了雙層普通鐵甲,便號稱重騎兵的劉澤清所部,李嘯軍的騎兵,纔是這個時代真正武裝到牙齒,防護到近乎無敵的鋼甲重騎!

其中,突騎隊每名騎兵都穿着3毫米厚的共析鋼盔甲,每匹馬都披着披3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製成的頸甲與胸甲。

而作爲楔形陣陣尖的護騎隊,則是李嘯軍中最重型化的部隊。全隊騎兵採用橫行隊的加厚鎧甲樣式,皆用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製作。同樣將臉頸覆蓋包裹。而同時,還給馬匹製作了用4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每塊3釐米大小的片狀用結實牛皮繩所組成的披掛式頭甲,頸甲。胸甲以及臀甲,對整個馬匹的外露部分,進行了全方位的包裹與防護。

這有如一架鐵甲坦克一般全方面防護的護騎兵,纔是真正讓人望之膽寒的重型騎兵。

李嘯的這隻人馬俱全身着共析調質鋼重甲的精銳護騎隊,可以說,其防護還是戰力。堪稱明朝第一。與後金的白擺牙喇重騎相比,都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是與中國古代最重型化的鮮卑鐵騎相比,還是與中世紀最重型的波蘭翼騎相比,都絕無遜色。

有這樣精銳的重型部隊擔任楔尖,訓練艱苦,戰陣嚴密,戰場經驗豐富的李嘯軍騎兵楔形陣,能迅速將對面一窩蜂衝了過來的500騎兵一擊而散,實在不是什麼讓人奇怪的事情。

在這樣的酷厲兇狠的鋼鐵力量面前,殘存的300多名騎兵,再也沒有作戰的勇氣,他們彷彿得到了統一的號令一般,紛紛拔轉馬頭,向後倉皇逃去。

騎兵逃走,敵軍步兵愈加慌亂,面對槍盾兵與橫行隊的交互攻擊,左支右絀,已到崩潰的邊緣。

返身殺回的李嘯軍騎兵,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00多名騎兵,沒有追擊逃得飛快的敵軍騎兵,而是拔轉馬頭,吶喊着衝向敵軍步兵的背部!

鋼甲重騎的凌厲一擊,讓敵軍步兵立時崩潰。

大部分步兵立刻棄了刀槍,跪地乞命。少數人轉身逃跑,卻立刻被騎兵追上,騎刀一揮,輕易地砍去逃跑步兵的腦袋。

李嘯頗爲遺憾地看到,在騎兵返身攻擊敵軍步兵之時,對面的劉澤清部剩下的200多精銳家丁騎兵,彙集逃回的300多名重騎兵,在家丁隊長常行祿的帶領下,立即簇擁着劉澤清、李化鯨等人掉頭向新泰縣方向亡命奔逃。

追之不及的李嘯軍騎兵,心下頗爲惱怒,他們立刻對跟在劉澤清家丁騎兵後面的火銃兵、火炮手、輜重隊員大加屠戮,發泄怒火。這場戰鬥中,純粹當了看客的劉澤清部火銃兵、火炮手和輜重隊員們,在這驚慌紛亂的逃竄中,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面對從後面呼嘯追來的李嘯軍騎兵,一些機靈的敵兵立刻跪地求饒,方留得性命,而一些不開眼幻想逃脫的敵兵,則立刻做了刀下之鬼。

經過近二個時辰的激戰,這場夾龍道阻擊戰,以李嘯軍大獲全勝而結束。

劉澤清部一萬兵馬,除了逃走的500多名騎兵外,餘者皆滅。

很快,戰場打掃結果報了上來,俘獲敵軍步兵1768人,火銃兵293人,火炮手105人,輜重隊員284人。

繳獲物資爲,戰死敵軍盔甲3043副,戰馬58匹,各類普通火炮40門,火銃375根,炮彈近千發,鉛彈數萬發,糧草5000石,銀子3萬兩,從戰死敵兵身上搜得散碎銀子6000多兩,刀槍劍盾無算。

而李嘯軍傷亡情況爲:槍兵76人死亡,23人重傷,33人輕傷。盾兵39人死亡,16人重傷,15人輕傷。橫行隊5人死亡,6人輕傷。哨騎兵4人死亡,3人受傷,突騎兵6人死亡,8人受傷,護騎兵2人受傷。

這完全是一場消耗不對等的戰鬥,在李嘯的指揮下,李嘯軍以輕微的代價,獲得了重大的勝利。

這樣一來,加上不久前殲滅鄭隆芳的繳獲,李嘯軍共獲得的俘虜爲步兵2820人,重騎兵72人,輕騎兵66人,火銃兵293人,火炮手105人,輜重隊員446人。

繳獲物資則總共爲3350副戰死敵兵的盔甲,戰馬196匹,各類普通火炮40門,其中佛朗機18門,神威炮12門,虎蹲炮10門。火銃375根,炮彈近千發,鉛彈數萬發,糧草5500石,銀子35000兩,散碎銀兩7500兩,刀槍劍盾無算。

紅霞漫天,夕陽漸墜,如血的餘暉,將整個夾龍道戰場塗抹成一副大氣磅礴的抽象畫,李嘯軍中,每個戰兵臉上都是滿滿的亢奮之色,他們興奮激動的議論被李嘯聽入耳中。

“這劉澤清,真他媽不是個東西,咱們千里迢迢趕赴登州,一去就救了他部下,封賞沒有也就罷了。沒想到這廝恩將仇報,竟欲來圖我雄唐所,哼哼,這下全軍皆滅,知道我軍的厲害了吧。”

“劉澤清這個慫蛋倒是逃得快,跟了他這樣的窩囊主將,那些敵兵也是倒了血黴了。他孃的,要是下次被老子追上,老子非把這廝倒掛起來,從肛門處倒劈成兩半。”

“還是咱們李大人厲害,硬是設得巧計,先斬鄭隆芳,再破劉澤清,竟然以二千多的兵力,生生地幹掉了敵兵1萬兵馬,真真好生了得!咱這輩子,就跟定李大人幹了。”

“那可不,跟着李大人,打勝仗,得賞賜,全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樣的好主官上哪找去,俺前世積德,這輩子招子放得亮,能跟了李大人,日後,定然還有大功可立,咳,想想就爽啊!”

。。。。。。

很快,如雷般地歡呼聲立刻響起。

“同知大人萬歲!”

“我軍萬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

坐在一匹高頭大馬上的李嘯,微笑着向他的全體士兵們揮手致意,濃重的血色夕陽,將他英俊的臉龐塗抹成粗獷的黑紅兩色,把在馬上揮手致意的他,定格成一副永恆的勝利剪影。

謝謝小島001打賞!還是要對各位說,求票,(。)

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60章 鬧餉(下)第58章 鬧餉(上)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章 河邊格鬥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94章 橫行隊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章 葉小萍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9章 鬧餉(中)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88章 疑忌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94章 橫行隊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31章 雄唐所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57章 婉兒之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88章 疑忌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0章 鬧餉(下)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19章 歸程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4章 如何封賞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
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60章 鬧餉(下)第58章 鬧餉(上)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章 河邊格鬥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94章 橫行隊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79章 虎嘯遼東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章 葉小萍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9章 鬧餉(中)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88章 疑忌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94章 橫行隊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31章 雄唐所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57章 婉兒之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88章 疑忌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0章 鬧餉(下)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19章 歸程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4章 如何封賞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