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後金之亂(四)

蒙古傲汗部貝勒瑣若木又一次做了那個惡夢,那個連日來反覆做過的惡夢。

當夢中的劊子手高舉那口漆黑冰冷的鬼頭刀,向自已脖子上猛砍過來之際,瑣若木大吼一聲,從牀上彈地起身,大口喘氣,全身冷汗淋漓。

“愛根,你怎麼了?”旁邊的妻子莽古濟被他驚醒,連忙起身撫慰其背,柔聲相問。

瑣若木避開莽古濟關切的目光,猶自喘氣的他,一臉陰鬱地望着漆黑的窗外。

其實瑣若木難得與妻子莽古濟同房,他最近新納的小妾託古甚得他歡心,基本每夜都在她那邊就寢。

只是昨天整夜,那名嬌羞的小妾託古,都以一種沉重的語氣,訴說一件讓他心驚肉跳的事情。

託古告訴他,朝廷已派秘密使者找過她,讓她來告訴瑣若木,儘早將反逆餘黨之一的妻子莽古濟押送朝廷。這樣一來,他瑣若木可與謀逆餘黨徹底劃清界線,朝廷也會繼續讓他統管傲汗部,據有開原城。這都是心地仁慈寬厚的天聰汗爲了金國與蒙古的親善,才這樣對他網開一面。希望瑣若木迷途知返,不要失此良機,不然,朝廷定會將他與莽古濟一同下獄,嚴加懲處。

瑣若木聽完小妾的訴說,頓覺有如五雷轟頂。

自莽古爾泰死掉到現在的這段時間,他其實一直心存僥倖,以爲隨着妻弟莽古爾泰這個主謀的死亡,他們這些餘黨,皇太極會放過不究,現在看來,純粹是自已一廂情願。

那個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大胖子,還是要把謀逆餘黨一併剷除才罷休啊。

從昨晚到現在,整整一天的時間裡,瑣若木有如失了魂魄一般,渾渾噩噩的在房中呆坐,到了晚上,他下意識地來到妻子莽古濟的房中。

一番盡興的雲雨之後,心事重重的他摟着妻子入睡,直到從這個惡夢中掙扎醒來。

這樣劇情雷同的被砍頭惡夢,從當天與莽古爾泰議定加入謀反集團後,就夜夜糾纏着他,讓他難以安眠,而白天也時刻處於精神高度緊張與惶恐的狀態。

這都是那個該死的女人莽古濟帶來的!

如果不是這個表面溫柔,內心卻深藏野心的女人執意來拉自已上莽古爾泰的賊船,自已怎麼會弄到現在這個日日夜夜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是時候和這能把人折磨死的惡夢告別了。

傲汗部貝勒還有太多的美女、美酒、財寶還沒來得及享受,若爲了那個已然破滅的謀反陰謀而賠上自已性命的話,實在不值得。

瑣若木努力向妻子擠出一個和藹的笑容,搖搖頭表示沒什麼。

隨後,他分開妻子的腿,不顧妻子不解的目光,又一次和她顛鸞倒風。只是,在妻子的嬌吟聲中,瑣若木的臉色越來越黑沉如鐵。

莽古濟,這是爲夫最後一次盡夫妻之本份了,這也是爲夫送你入京城大獄前,最後一次向你表達關愛的方式,當然,還要表達爲夫深深的愧疚。

第二天,首先起身的瑣若木深深地吻了一下猶在酣睡在妻子,又凝視了她許久,便穿衣下牀,再未回頭。

一個多時辰後,全身用重鐐緊鎖,五花大綁的莽古濟被塞入一輛髒兮兮的囚車,她的嘴被用一團破布牢牢堵上。當她看着一臉冰冷的瑣若木低頭從自已囚車前走過時,她滿腹的憤懣無法說出,只能用不停流下的淚水和嘴中含混的嗚嗚聲,來表達對這個丈夫的極度痛恨與無限悲哀。

這支押送莽古濟的車隊,由她的丈夫瑣若木親自領隊。

車隊無聲行進,北風呼嘯着捲起漫天風沙,那尖利嗚咽的聲音,有如一個女人在不停地哀哀而泣。

瑣若木的車隊到達瀋陽,受到了皇太極的熱烈歡迎。臉上帶着親切笑容的天聰汗皇太極,盛讚瑣若木這般爲了國家而大義滅親的壯舉,當衆宣佈免去他受了蒙弊而參與謀逆餘黨的罪行,並告訴他可以繼續統管傲汗部和據有開原城。

瑣若木的歡喜無以復加,大聲用蒙語向皇太極表達了鐵心效忠的意願。於是,在囚車中的妻子莽古濟那悲哀而仇恨的目光注視下,瑣若木與皇太極,這兩個達到了自已目的男人,互相行了草原上最隆重的抱見禮,向人們表達了他們的真摯友誼與豪邁情懷。

很快,莽古濟的親信家奴冷僧機出面告發了自已的主子莽古濟,報告她參與了莽古爾泰的謀反陰謀。皇太極立即下令,着刑部主事濟爾哈朗審判此案。

辦案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刑部辦案人員在莽古爾泰府中的密室裡,搜出了十六面印了“大金國皇帝之印”的木牌,又通過對莽古濟的嚴刑拷打,讓她供出了除德格類之外,參與謀反的莽古爾泰的子女和相關府內人員,以及下面的將士與家屬。至此,莽古爾泰謀反之案最終審定。

接下來,刑部尚書濟爾哈朗將此案的最終處置決議交給皇太極。決議內容如下:

1、莽古濟凌遲處決,她的兩個兒子一併斬殺。

2、莽古爾泰三個掌握軍權的兒子,邁達禮、額必倫、費揚古泰處死。

3、莽古爾泰其餘五名子女黜爲庶人,給其他王爺爲奴使喚。

4、莽古爾泰親信愛將屯布祿、愛巴禮兩人及其所有親支兄弟、子侄全部凌遲處死。

5、莽古爾泰全府人員都被收拘關押,各福晉、側室、小妾均被分至他旗爲奴,侍衛與家僕等均成爲其他旗主的包衣阿哈。

6、參與謀反案的正藍旗將士全部處死。

皇太極一一照準。整個後金國內,開始大肆搜捕並法辦與此案有關的人員。

一連多日,盛京刑場內,慘叫聲不斷,哀嚎聲連連,如同地獄屠宰場般的情景,讓聞者心驚肉跳,觀者魂膽俱裂。據說,莽古濟下半身被剮得只剩下骨架之時,她那被割掉舌頭的嘴裡,猶在含混不清地痛罵皇太極和出賣自已的第二任丈夫瑣若木,圍觀者無不色變慘然。

整個抓捕計劃完成得相當順利,只是出了兩點小差錯,一是正藍旗左梅勒額真屯布祿離奇失蹤,不知何故沒有抓到。二是,鑲紅旗固山額真嶽託受命圍剿據莊河城死守,拒不投降的額弼綸時,雖擊潰了駐守的正藍旗軍隊佔領了莊河城,但是卻讓那額弼綸與幾名親隨衛士跑掉了,不知所蹤。

皇太極收到報告,嚴令下屬各州縣搜拿此漏網的二人。不過,滿懷大獲全勝之喜悅的他,心下不甚以爲意。因爲他知道,失去了部下與旗衆支持的屯布祿和額弼綸,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皇太極對這段審訊時間裡表現恭順的德格類進行升賞,加封他爲多羅和碩貝勒,並讓他暫管整個正藍旗,又重賜了一堆金銀綢緞給他。

而出賣主子的家奴冷僧機,因舉報有功,皇太極將屯布祿、愛巴禮兩家全部家產作爲獎勵賜給了他。並給予他三等甲喇額真的世職,世襲罔替。隨後又給予他免去各種貢賦的特權。

整個莽古爾泰謀反大案,至此,終於全部結束。

范文程,寧完我等漢人文臣,合寫了一道肉麻吹捧皇太極目光如炬,睿智果決,及時剿滅剷除莽古爾泰謀逆餘黨的長篇文章,文中盛讚皇太極此舉,可與當年唐太宗李世民一舉殺掉欲要謀反的太子李建成,最終創立貞觀盛世之事相媲美。

豪格對這些毫無氣節的漢奸文人相當厭惡。似乎無論父汗做什麼,漢奸文人都能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大加贊訟。豪格覺得,這些出賣文筆的漢奸文人與麗春院中那些出賣肉體的**也沒什麼兩樣,可能還要更下作些。

當然,對漢奸文人的不滿,只不過是豪格心中一閃即過的想法。真正沉甸甸壓在他心頭,讓他感覺壓力沉重的是,自已府中那位只有18歲的妻子卓那希。

這位莽古濟的小女兒,這位與整個莽古爾泰謀反案几乎毫無關聯的可憐女子,父汗已經好幾次隱晦地暗示他要早作決斷。

邁入妻子卓那希房間後,望着正在對着銅鏡地梳妝打扮的卓那希,豪格心中隱隱作痛。

卓那希,這位性格溫順如同一隻小羊羔般的女孩子,在聽到自已母親被凌遲處死的消息後,不敢對任何人顯露悲傷,而只敢在夜裡偷偷矇頭哭泣的可憐女子,終於還是難逃父汗的死亡安排。

所謂的男子漢大丈夫,真的要通過處決這些可憐的女子來展示忠心與決斷嗎?

豪格聽說父汗皇太極對娶了莽古濟大女兒阿木沙禮的代善長子鑲紅旗固山額真嶽託,也同樣作過類似暗示,只不過,嶽託裝糊塗,一直沒給皇太極一個明確的答覆。

這個堂兄,倒是個頗有擔當之人。

只是,自已能這麼做嗎?前段時間已在父汗面前表過態的自已,還能象嶽託一樣裝糊塗嗎?

如果自已不這麼做,極有可能失去皇太極的信任。那麼,雖然自已身爲長子,但如果父汗對自已不再信任,自已這個目前深得父汗信任的繼承人,難免會被自已的其他兄弟所取代。

這是豪格所決不能接受的。

男人可以失去一切,但決不能失去權利和地位!

想到這裡,豪格下定了決心。他咬了咬牙,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走到了卓那希背後,雙後輕輕按在她楚楚香肩之上。

“卓那希,我們去郊外走走吧。”豪格的語氣溫和,卻有不可違抗的壓力。

卓那希順從地站起,輕輕點點頭,便跟着豪格向房外走出。

豪格帶着卓那希出府,後面20名帶刀侍衛緊緊跟隨。

沒有人注意到,默默跟在豪格身後的卓那希,她那清麗白晳的臉上,緩緩流下了兩行晶瑩的眼淚。

在一處空曠的野地,豪格停下了行進的腳步,20名侍衛一字散開。

呼嘯的北風在灰濛空曠的野地上空嘶吼鳴叫,有如一首哀傷的歌。

臉沉如鐵的豪格轉過頭來,怔怔地望向卓那希。

卓那希臉上的眼淚早已被風吹乾,她回給正呆望自已的豪格一個溫暖無比的笑容。

“卓那希,知道我爲什麼帶你來這裡嗎?”豪格語氣冰冷,喉頭髮哽。

卓那希輕輕點了點頭。

豪格感覺自已的心被猛地刺了一下,他顫聲道:“卓那希,你不要怪我,要怪只能怪你是反賊莽古濟的女兒。”

卓那希的眼睛望向極遙遠的地方,她面無表情,對豪格的話,有如充耳不聞一般。隨後,她緩緩地跪下,向着盛京城刑場的方向,也就是莽古濟被凌遲處死的地方,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額娘,女兒來和你做伴了。”卓那希面帶淡淡的微笑,語音很輕,卻還是被豪格聽清。

豪格使勁地忍住眼淚,不讓淚水奪眶而出。他慘笑一聲,說道:“卓那希,你的愛根親手送你上路。別怕,我的刀很快。”

寒光凜冽的順刀從刀鞘中刷地抽出,輕輕地停在卓那希美麗白晳的脖頸上方。

卓那希對這一切似乎視若不見,跪在地上的她,平靜地眺望了遠方一陣,最後,緩緩閉上了眼睛。

“呀!”

豪格一聲暴喝,順刀高高揚起,朝着卓那希脖頸處兇狠地劈下。

“當!”

一道寒芒閃過,一聲金屬相擊的響亮脆響,豪格迅猛砍下的順刀被生生磕開!

注:莽古爾泰一案的處理結果,本文大致遵循史實。只是,作者沒有讓只有18歲的卓那希如史書中記錄的一般,被自已丈夫豪格斬殺。故在這裡改寫了一下這太過血腥殘酷的真實歷史。

又是近4000字,求推薦,求收藏。

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51章 新的規劃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97章 陳子龍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9章 吳三桂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83章 收服海寇第4章 河邊格鬥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章 葉小萍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8章 招募流民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83章 收服海寇第88章 疑忌第59章 鬧餉(中)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83章 收服海寇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29章 傻漢劉喜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
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51章 新的規劃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97章 陳子龍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9章 吳三桂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83章 收服海寇第4章 河邊格鬥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章 葉小萍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8章 招募流民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83章 收服海寇第88章 疑忌第59章 鬧餉(中)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83章 收服海寇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29章 傻漢劉喜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