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巡撫求援

上官雲傑說完,李嘯不覺心下一驚。

讀過明史的他知道,這個鄭芝豹,乃是在東南海域縱橫無敵的鄭芝龍的三弟。

1628年,長期與明朝爲敵的大海寇鄭芝龍,接受了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招安,率全體部衆加入明軍水師,並被任命爲海防遊擊。

據史載,鄭芝龍部加入明軍後,積習難改,仍喜假扮成海寇在海上截掠商船。若是熟悉商船,則每艘視船體大小,交保護費3千至1萬兩。若是陌生船隻,則乾脆連貨帶船一併搶走。

李嘯沒想到,這個鄭芝龍的三弟鄭芝豹,竟然連同爲明軍水師的船隻都敢搶。

“哼,這個鄭芝豹,倒是狗膽包天,連我軍的財物都搶。”李嘯咬牙怒喝。

“稟大人,鄭芝豹率一衆海寇,最初本欲將我船隻全部截奪。在下忙向其說明,說這是我雄唐衛的明軍水師之船,所運之馬匹乃是爲了抗擊韃子所買。這幫海盜方極不心甘地放我等離去,但卻將船中所有銀兩一併奪走。”上官雲傑說到這裡,臉上滿是痛恨之狀。

“狗東西,總有一天,老子要你們這般狗雜種見識我李嘯的厲害,把這搶去的銀子,加倍地給老子還回來!”李嘯心中大怒,臉上強忍沒有發作。

李嘯扶起上官雲傑,溫言勉慰道:“你們能順利回來就好,銀子被搶了可以再賺,若你們有個意外,那纔是我李嘯最大的損失啊。”

上官雲傑一臉感動,他彷彿突然想起了什麼,急急地從一個厚大的袋子裡拿出一大把近半米高的綠色草料。

“大人請看這個。”上官雲傑手指這綠色草料,一臉欣喜的笑容。

“這個,卻是何物?”李嘯問道。

“大人,這是美州玉米草,乃是我們在澳門發現的,當地葡萄牙軍隊用來飼養馬匹的專用草料。我等用了幾十兩銀子。才換來這一大袋呢。”一旁的趙傑笑着搶答。

“大人,這玉米草的原產地,那些葡萄牙人說是來自什麼美洲墨西哥,在下也不知是在哪裡。這玉米草可是好東西啊。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鬆脆,具有甜味,比一般如紫雲苜蓿之類的普通牧草強多了。這東西馬、牛、羊、豬、魚、雞、鴨、鵝都喜食。且再生能力強。只要不割掉分櫱之處,每隔個20來天又可收割一次!每畝草田可以出產莖葉3萬斤以上!”上官雲傑一臉喜色。

“真有這麼多麼?”李嘯一臉驚訝。

“在下在澳門親眼見過,這玉米草隨割隨長,好侍弄得很。不僅適合在肥水好的地塊栽培,同時也可在貧瘠土壤上栽種,我雄唐衛多貧瘠鹽鹼之地,正好大規模種植此物。不單可以用來養馬,養牛羊豬雞鴨魚等皆可。這樣一來,我雄唐衛日後,當可不缺肉食了。”趙傑說到這裡。一臉嚮往之狀。

李嘯心下大喜,他暗自想道,有了這個玉米草,雄唐衛內的馬匹養殖與肉食生產,都可以規模化開展進行了。趙傑等人此番澳門之行,帶來這麼多好東西,實在是太划算了。

“各位此行漂泊辛苦,但真是收穫巨大。我李嘯,代表雄唐衛的百姓與軍兵們,感謝各位了。來人。看賞。”李嘯一臉笑容,有如陽光般燦爛,被鄭芝豹搶走銀兩的憤怒,早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謝大人。”趙傑與上官雲傑齊齊拱手。

李嘯注意到。他們身後的三個葡萄牙人卻站着不動,他們用期待而內疚的眼神望向李嘯。

李嘯臉上露出微笑,他很明白這三個葡萄牙人在想什麼。他們一定是想要賞賜,卻又因爲路上被海盜搶走了銀兩而負疚。

李嘯喚來侍衛,給每個葡萄牙人130兩賞銀,趙傑與上官雲傑每人100兩賞銀。葡萄牙人每個人多發的30兩。便是當日他們提出用絲綢換種馬建議的獎賞。

當時李嘯留了一手,怕他們一去不歸,故提出要等他們回來後再給,現在三個葡萄牙人皆隨船歸來,李嘯自然毫不猶豫地兌現了自已的諾言。

“各位這五個多月的海上生活確實辛苦,這些銀子,便賞給各位了。”李嘯一臉笑容地給他們逐個分發賞銀。

阿彌額爾臉上滿是感動之色,他眨着藍色的眼睛,率先開口說道:“指揮使大人,你真是言而有信之人,我真誠地希望上帝保佑你。”

“我認爲李大人完全具備了騎士的七種美德,尤其是第四美德---慷慨。”說這話的是薩琮。

拂朗亞蘭達撓了撓頭,這個以前一直想脫離李嘯軍而去的葡萄牙人,臉帶尷尬之色,一時想不出來什麼好的讚美之詞,只能向李嘯充滿歉意地聳肩微笑。

“三位先生,謝謝你們的讚美,我更希望你們能長期留在我軍中,爲我虎嘯軍創造更多更好的火器。那麼,我李嘯,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賞賜給你們。“李嘯微笑着對三人說道。

三個葡萄牙人一併再致謝意,隨後,方與趙傑等人一起下去休息。

李嘯隨即叫來牧場區負責人丁威,讓他帶着一衆手下,將這些辛苦運回的285匹柏布馬,和那一大袋玉米草一齊帶回牧場區,好生放養馬匹及種植草料。

衆人剛散,正欲休息的李嘯,得到了親兵的緊急奏報,說山東巡撫李懋芳已到雄唐衛,要立刻見李嘯這位指揮使。

李嘯心下大驚,這位山東巡撫李懋芳,自其上任後,李嘯還一直未與他打過交道,本來自已打算擇日去濟南府拜訪他,以盡下屬的禮節,卻萬沒想到,今天,他竟沒有任何通報地自已來了。

這是怎麼回事?

李嘯不敢怠慢,連忙率手下衆將,前去迎接。

經過了三天狂奔,終於趕到雄唐衛的李懋芳,風塵僕僕,滿臉憔悴,牽馬站立的他看到遠遠前來,身着官服,一臉恭敬之狀前來迎接自已的李嘯,心下徒地一酸,險下滴下淚來。

李懋芳心下暗歎,唉,本官堂堂一省巡撫兼都指揮使,竟然如此屈尊親自跑來向一個小小的衛指揮使求救,大明朝內,我李懋芳算唯一一人了。

正思忖間,李嘯一衆將領已行至面前幾步外,立刻向李懋芳跪地行禮。

“下官李嘯,參見巡撫大人。”(。)

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31章 雄唐所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97章 陳子龍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37章 槍盾訓練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8章 面試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35章 春耕儀式
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31章 雄唐所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97章 陳子龍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37章 槍盾訓練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8章 面試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35章 春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