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

在李嘯全軍歡天喜地打掃戰場之時,劉澤清、李化鯨等人正在通向濟南府新泰縣的道路上亡命奔逃。

黃昏時的春日田野,金黃的小麥已近成熟,在夕陽的映照下,如同一片麥子組成的海洋,隨着暖暖春風的拂動,翻滾起暗紅的波浪,綿綿疊疊,直至天邊。

只是劉澤清一行人,沒有一個人有心情欣賞這樣的如畫美景。他們全都低垂着頭,神色倉皇地匆匆打馬而去。

慘敗之仗啊,除了身邊這500多騎兵,其餘的近萬兵馬,竟然全部在夾龍道或被殺或被俘,軍械錢糧全部失棄,堪稱自已當了將領以來,最爲悲慘的一仗。

劉澤清想到這裡,漠然四望,滿目淒涼。

就在上午時分,帶着一萬多兵馬的自已,浩浩蕩蕩向雄唐所進軍時,心中是多麼地充滿了壯志豪情。而現在,帶着這一丁點僅存的殘兵敗將匆匆而逃的自已,心裡的苦澀與悲涼,復與何人言之。

“狗入的李嘯,來日,我必將你碎屍萬段!”劉澤清咬牙發狠,這句話,在這一路奔逃中,他至少對自已說了一萬遍。

劉澤清突然想起了什麼,他對一旁一直沉默的李化鯨說道:“化鯨,我軍新敗,可要去通知朱大人劉良佐他們注意防範?”

李化鯨眼光復雜地仰望天空,臉上是濃重地失落與不甘,一時沒有回答。許久,他才淡淡地回道:“大人,莫爲他人作嫁衣裳。”

“哦,此話何意?”

“我軍如此大敗而歸,若將此消息報給朱大人他們,他們必會不敢再進軍雄唐所,極可能就此撤軍回濟南。這樣一來,大人這場敗仗,今後定會成了朱大人手裡想捏就捏的把柄。”李化鯨平靜地說道。

“化鯨你的意思是?”

“我等徑歸濟南府,不稟告他們。讓朱大人他們與李嘯戰個你死我活吧。”李化鯨冷冷說道,臉上露出陰狠的笑容。

劉澤清怔了一下,他一臉疑惑地望着李化鯨,不明其意。

李化鯨眼睛望着遙遠的地方。長長地嘆了口氣說道:“貧道若死,道友陪葬。若朱大典亦是大敗而歸,大人你當不會受其指責了。”

劉澤清嘴角抽搐了一下,不知道是想哭,還是想笑。良久。他仰頭長嘆,聲音滿是迷茫與無奈。

。。。。。。

打掃完戰場的李嘯軍,把敵軍那幾千具剝了盔甲的屍首收集起來,由1000名輔兵統一在蒙山天壺峰下挖坑埋葬。

李嘯沒有讓士兵們斬首級,畢竟這種內戰也不可能有地方去報功。因李嘯的一念之仁,這些死去的敵兵,得到了保留全屍的機會。

輔兵挖坑埋屍體時,李嘯軍開始進行功勞評定與分發獎賞。

整個戰功評定工作,以嚴知節的鎮撫隊統計數據爲參考,並按軍階的不同分發賞賜。

在功勞相等的情況下。隊長哨長一級每人賞銀40兩,副隊副哨每人賞銀35兩,甲長一級每人賞銀25兩,副甲長每人賞銀20兩,銳士賞銀20兩,上士賞銀15兩,中士賞銀10兩,下士與鎮撫隊賞銀5兩,輔兵與後勤隊、醫療隊每人賞銀2兩。

而犧牲軍士也按軍階補償撫卹金,本次戰死的160多名李嘯軍兵。最高軍階者爲中士,共2人,每名補償撫卹金40兩,其餘的下士戰兵。每名補償撫卹金20兩。另外撫卹金與本次作戰獎金累疊發放,這樣一來,每名戰死的中士得銀50兩,下士得銀25兩。

受傷的軍兵則分別爲中士每人撫卹20兩,下士撫卹10兩,撫卹金與本次作戰獎金同樣累疊發放。

鎮撫隊迅速地將統計結果報給李嘯。各類獎賞與撫卹總計約近3萬兩銀子。李嘯覈對了一下,一一照準。

接下來,鎮撫隊上報,橫行隊第5甲副甲長額弼綸與護騎隊長黃策兩人,因分別陣斬敵軍大將鄭隆芳與姚文昌,可授予鷹擊勳章一枚。

李嘯親自給這兩人頒發獎章。

所有的軍兵都極其眼熱地看着他倆受勳。鷹擊勳章,一次性獎勵銀子50兩,見甲長不拜,全家免除賦稅。這樣的條件,讓衆多軍兵嚮往不已。

腰帶上彆着寒光閃閃的精鋼製成鷹擊勳章的額弼綸與黃策,受到了全軍的歡呼,兩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自豪與驕傲。

尤其是額弼綸,戴着鷹擊勳章的他,心下更是感慨莫名。

他越來越覺得,自已這個後金的前甲喇額真,這個皇太極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罪臣反逆,能投奔到李嘯軍中,實在是最大的幸運。

反覆用手摩擦那枚充滿質感的鷹擊勳章的額弼綸,感覺自已在李嘯軍中越來越有奔頭。原本以爲自已躲到明國後,只能隱姓埋名度此一生,卻未曾想到,自已能有更好的前程與未來可以追求。

這算是失之東隅,得之桑榆麼?

也許,過段時間,自已可以娶個明國女子,正式地把自已與大明融爲一體了。。。。。。

。。。。。。

李嘯軍凱旋高歌快速回返雄唐所後,朱大典劉良佐等人正在大峴山的綿延山林中艱苦跋涉。

行到大峴山丘陵地帶,全是難行坑窪,高低不平的之路,讓已是連日快速行軍的1萬軍兵苦不堪言。每個軍兵的臉上都開始掛起愁苦之色,最初旅遊踏春的好心情,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聽到士兵們衆多不滿地抱怨之聲,朱大典、劉良佐兩人亦是滿臉憂色。

尤其是劉良佐,心下在狠狠地大罵劉澤清不是個東西。讓對山東路徑不熟的自已,錯誤地選擇了這條難走的北路。當初以爲自已佔了便宜的他,現在後悔不迭。

朱大典亦是心下頗恨,他現在也明白了,這分兵計劃,表面是劉澤清出於公心,分兵作戰讓李嘯應顧不睱,實際上,偷偷藏了劉澤清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就是,自已尚在這崇山峻嶺中跋涉之際,一路順暢無礙的劉澤清部,長驅大進,估計早就把雄唐所攻下來了。

只是,路已行到此處,再後悔,亦是無用。

唯有早日走出這大峴山,還有其後的箕屋山,到了五蓮縣境,就會好走得多了。

“各位軍兵加把勁,等攻下雄唐所,全軍自由行動三天。” 行走得氣喘吁吁的劉良佐,大聲地向全體軍兵允諾。

軍兵中爆發了一陣歡呼,大家都明白所謂的自由行動是什麼意思。

很多老兵眼中,立刻流露出嚮往與貪婪之光。

這三天時間裡,老子一定要多搶些金銀財寶回來,才能對得起老子這番辛苦。還有,要再搶幾個白白嫩嫩的大姑娘,嘿嘿。。。。。。

全軍士氣頓時一振,行走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聽到劉良佐這番充滿暗示的鼓舞士氣之話,巡撫朱大典沒有吭聲。

朱大典並不是對士兵們將來的搶掠奸.淫的行爲有所不滿,而是,他心中憂慮地想道,那個殺叛軍,打韃子,計謀百出,威名赫赫的李嘯,真的就這樣龜縮在雄唐所,等待着他們攻上門來麼?

李嘯似乎不是這樣的人。

前路漫漫,誰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未來在等待自已。(。)

第76章 正式晉升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6章 歸程驚變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64章 戰功爭奪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9章 歸程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9章 吳三桂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71章 海商蔡守第9章 回家探親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章 獨殺三匪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88章 疑忌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47章 孫婉兒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210章 朱徽姵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51章 新的規劃第38章 戰陣配合第93章 崇禎皇帝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24章 有寶送來第93章 崇禎皇帝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章 牛蹄墩第4章 河邊格鬥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
第76章 正式晉升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6章 歸程驚變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64章 戰功爭奪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9章 歸程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9章 吳三桂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71章 海商蔡守第9章 回家探親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0章 獨殺三匪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88章 疑忌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47章 孫婉兒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210章 朱徽姵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51章 新的規劃第38章 戰陣配合第93章 崇禎皇帝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24章 有寶送來第93章 崇禎皇帝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章 牛蹄墩第4章 河邊格鬥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