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必須要吃肉

李嘯皺眉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常正一臉氣憤:“我卸完貨搬上墩臺時,發現有袋子重量不對,一打開才發現,那老王八蛋,在那一車麪粉中最底層處夾了好幾袋陳年的高粱,我估計最少有近兩石!估計此人早就算計好我們時間匆忙,檢查不會太仔細,所以才這麼做。”

李嘯沒有回話,他臉色平靜如常,常正看着他,不知道李嘯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沉默了一下,李嘯平靜說道:“我等皆有要事在身,與此等小人糾纏無益,權當吃一塹長一智吧。”

常正恨恨道:“我何嘗不知,只是咽不下這口氣。”

李嘯拍拍他的肩膀,算是安慰,然後對朝自已大步走來的劉一顯大聲說道:“劉甲長,牛蹄墩內收拾得如何?”

劉一顯一臉一身的粉灰殘漿,臉上卻是愉快興奮的神情:“李總旗,現在牛蹄墩內均已收拾好,明天粉灰幹後,墩臺上的武器糧食都可以取下裝回武庫與糧倉了。”

李嘯笑道:“好,好,劉甲長辛苦了。”

劉一顯連連搖頭,又說道:“現在草棚還未建,我看看先在墩外清掃出一塊空地,周圍暫時先用草板圍上一圈擋擋夜風,讓流民們今天就在那兒休息吧。”

李嘯同意了他的做法,然後立刻安排王氏與孟氏蒸麪餅,因爲晚上吃完也只是休息不用做事,就每個人分一個大白饅頭便可。

在劉一顯與常正指揮泥水匠們圍草板時,李嘯帶着流民們去附近的河流處洗澡。

李嘯知道,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可能是一種最不花錢的防止疾病與瘟疫的好方法。

在明末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一旦因衛生問題爆發了瘟疫,那自已所規劃的一切宏圖偉業都將成爲過眼雲煙。

他甚至在想,以後,他還要設立公共澡堂,讓手下的每個人都養成乾淨整潔的好習慣。

流民們按李嘯要求,分成男女兩拔人,在河流內一頭一尾處,互相隔開彼此看不見的距離洗澡。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流民都洗完了,此時,墩內的麪餅也都蒸熟。

忙了一下午的泥水匠們與走了一下午路的流民們,都已是飢腸漉漉。大白饅頭一到手,每個人都立刻狼吞虎嚥地吃完。

泥水匠們趕着那五輛大車回碑廓百戶所,按劉一顯安排,他們明天還要繼續裝載磚石與草板之類建材過來,爭取要在三天內,將三十間草棚統統建好。

李嘯點起火把,蹲坐在一個小凳子上,他面前擺着一塊大石板,石板上,放着他從十方鎮上買回的筆墨紙硯。

石板前面,站着長長一排吃完飯的79名流民,他們正伸着脖子瞪大眼睛望着前面正準備做好人口統計工作的李嘯。

由於墩內再無人能識字,這項統計工作,當仁不讓地由李嘯來做。

劉一顯與常正等人都極其驚訝,因爲李嘯那虎虎生風,幹勁有力的字跡,讓他們震驚又佩服。

這個從前的李大傻子,怎麼以前一點讀過書的樣子都沒有顯露出來呢?

這實在是個讓人無法解釋的問題。

李嘯筆走龍蛇,不一會兒,就將每個流民的姓名,年紀,男女,家屬關係等各各記好。

最後統計結果出來:流民共28戶,79人,合格壯男28人,另有老男13人,老婦11人,壯婦14人,幼男6人,幼女7人。

統計完後,流民們由常正帶到在那已圍好草板的墩外空地上,每隔幾步歇上一戶。

流民們走路辛苦,又吃了饅頭肚中不飢,不一會兒,草圍子裡就傳來了此起彼伏的鼾聲。

月色當空時,李嘯猶自在墩臺上的望處,手扶堞垛,憑眺遠方。

他旁邊,是劉一顯、常正、王氏、孟氏等人,也都在墩臺上休息,畢竟今天牛蹄墩剛粉刷修整完,所有人還必須在墩臺上過夜。

李嘯在想,明天就應開始戰兵訓練了,現在時間緊迫,每一分鐘,李嘯都想要充分利用。

訓練戰兵這項工作,估計只能由李嘯來親自安排。

他突然想起自已以前大學時代時,每次劇烈運動後,食慾都高得驚人,尤其是特別想吃肉。

那麼,現在戰兵訓練時的伙食,李嘯感覺還是不能只按最低量的斤半米糧來計算,畢竟每日操練是相當艱苦的,戰兵們的體力會消耗太大。如果戰兵訓練強度大,而營養跟不上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尿血與昏厥,甚至心臟衰竭。

那就需要補充肉食。

李嘯問起劉一顯現在市面肉食的價格。聽到劉一顯的回答,李嘯幾乎目瞪口呆。

現在這明末時代,米糧價格狂漲,象豬、羊、牛肉的價格也是攀升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碑廓百戶所內具體肉價如下:

豬肉:每斤5錢5分銀子。(瘦肉價格,如是肥肉每斤加2分銀子)。

羊肉:每斤6錢2分銀子。

牛肉:每斤7錢4分銀子。

當然,相對米糧之類主食價格與萬曆年間翻了十倍相比,屬於副食品的肉食漲幅稍小,與萬曆中期相比,相對的只漲了五至六倍。

有讀者可能會不理解,爲什麼肉食的價格上漲幅度比主食要小,因爲在古代社會裡,普通百姓吃肉食很少,一般只有富戶方經常有此類消費,所以在明末亂世中,主食的上漲幅度會遠超肉類,但即使如此,這肉類價格與萬曆年間相比,也實在是高得可怕了。

李嘯沉吟了一會,對劉一顯說道:“戰兵訓練辛苦,不吃肉確實吃不消,這樣吧,每名戰兵每人定額爲每天二兩豬肉,兩斤米糧。”

劉一顯沉默了。他知道,李嘯這筆投入絕對可觀。這樣算下來,按一個半月45天算下來,這28名戰兵共要銷耗138兩銀子用於吃肉。

其實,這筆費用還是純數字的理想狀態,如果到時要上山剿匪了的話,還要讓戰兵吃得更好,這樣到時只會花錢更多。

另外加上主食,戰兵及其家屬這一個半月裡至少要消耗近50石米糧,現在墩內還有將近30石糧食,存在20多石糧食缺口。按碑廓百戶所豐糧商行的價格,尚需銀子100多兩。

李嘯現在身上還有大概430兩銀子。

除掉這些伙食費用,李嘯只有不到200兩銀子可用了。

他還要算上定製14塊大盾的費用,重新購買合適結實的4到5米長的槍桿14根的費用,還要支付牛蹄墩的整修費用與搭建流民草棚的費用。

李嘯感覺心在突突地跳,因爲,他知道,餘下的錢,可能定製大盾都不一定夠。

一分錢難死英雄漢,李嘯算是真切地體會到其中的感覺了。

其實明末的軍隊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餉不足,如果能徹底解決糧餉問題,明軍不會如此士氣低落,不堪一戰。所謂的萬曆三大徵的勝利,就是在糧餉充足的情況下得到的。

而反過來,朝廷爲了徵得軍隊所需要足夠的糧餉,只得不停地催逼普通的老百姓交糧交稅,又逼得老百姓爲了活命不得不起來造反。

這個讓人心驚卻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最終讓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徹底崩塌。

李嘯現在也要面對這個最現實的問題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就不信,我李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李嘯在濃重的夜色中,肅然遠望,心中對自已暗暗發狠道。

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94章 橫行隊第36章 得道多助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9章 傻漢劉喜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章 獨殺三匪第60章 鬧餉(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60章 鬧餉(下)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7章 陳子龍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47章 孫婉兒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37章 槍盾訓練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4章 河邊格鬥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章 以弓換耕第4章 河邊格鬥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47章 孫婉兒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73章 圈套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3章 出手與尊嚴
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94章 橫行隊第36章 得道多助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9章 傻漢劉喜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章 獨殺三匪第60章 鬧餉(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60章 鬧餉(下)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7章 陳子龍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47章 孫婉兒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37章 槍盾訓練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4章 河邊格鬥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章 以弓換耕第4章 河邊格鬥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47章 孫婉兒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73章 圈套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3章 出手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