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以弓換耕

吳氏一時未反應過來,眼神有些發愣地望着李嘯,李嘯急步趨前,單膝跪地,向母親拱手言道:“小萍是我此去十路鎮所救回,若母親不收留她,恐其還是難逃餓死之途,萬望母親發下慈悲。”

吳氏眼睛頓時溼了,她連忙向前一步,伸手扶起猶自哭個不住的葉小萍,柔聲言道:“傻孩子,快起來,看你也是個好孩子,大娘就認你作乾女兒吧,以後就跟着大娘一起過,大娘家雖窮,但有一口吃的,就絕不會餓着你。”

葉小萍聽言又要下拜,吳氏慌忙止住她,然後對李嘯說:“嘯兒,我先帶小萍去洗澡換衣,你安排兩位匠人進屋歇息,等會一起先吃飯。”

李嘯起身答應,便與李二、老胡二人一起趕着騾車朝家裡走去。吳氏自帶葉小萍去不提。

到得屋來,不消李嘯吩咐,李二與老胡已是麻利地忙開了,卸貨,搬運,擺放,不一會兒,騾車就空了。

李嘯讓兩人稍坐,便拿着所買的一罈黃米酒,又分了半包醬爆驢肉,趕着騾車去還給李長材。沒想到李長材收了騾車,卻不肯要李嘯的酒肉,李嘯強硬地塞給他,他才勉強收下。

李嘯從李長材家趕回,葉小萍在吳氏的安排下,已洗完澡出來了。

李嘯、李二、老胡三人,看着面前的葉小萍,都不覺發怔。

這剛纔還是烏黑骯髒的葉小萍在洗去滿身塵泥污垢後,淡淡麥色的皮膚,一頭黑髮用一支小木簪鬆鬆挽起,穿着吳氏以前的一件舊布裙,給人一種樸素而平靜的感覺。

見衆人呆望自已,葉小萍臉上立刻飛起兩朵紅暈,兩隻大眼睛怯怯地掃了一下衆人,便抿着小嘴,低頭望向自已的腳尖。

一邊的吳氏一臉笑意,連聲對李嘯說:“看看,你這個妹妹現在好看多了。過兩天忙完秋耕,我用你那匹苧花絹布給小萍好好做身新衣裳。”

李嘯大笑道:“緣分啊,沒想到這十路鎮一走,竟憑空撿了個好妹妹回來。”

一邊的李二,老胡也一起大笑,連聲祝賀李嘯與吳氏。

吳氏一臉笑容地催着李嘯:“去,和我去廚房端菜過來。”李嘯連忙答應,旁邊的葉小萍連忙插話道:“娘,我和你去端,讓哥哥在這裡陪客人吧。”

吳氏聞言,心下更喜,連聲說道:“好,好,真是個乖巧伶俐的孩子。”

桌了很快就擺上了一桶滿滿的熱騰騰的手拉麪條,一份炒雞蛋,一碗昨天剩下的松雞肉塊,還有兩碟青菜,李嘯連忙又把剩下的半包醬爆驢肉裝了一大碗,然後又把另一罈黃米酒也端上桌。

李二,老胡望着眼前的飯菜,幾乎直流口水,兩人都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吃過這麼豐盛的飯菜了。

葉小萍的眼睛也是直直地看着緊盯飯菜,她努力掩飾着自已飢餓的饞樣,怕同桌的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李嘯給每個人都篩了一碗滿滿的黃米酒,大聲說道:“娘,小萍,二位師傅,請了。”

滿席歡笑,碗碟交錯,敬酒勸菜,這頓飯,每個人都是吃得一臉笑容,吃得歡暢而融洽。

葉小萍突然想起了自已那些悲慘去世的親人,想起了上午自已還險些被當作死人處理,現在卻在這裡與這些善良平和的人在一起歡笑就餐,感覺自已有如在夢中。

她狠狠地掐了自已大腿一把,疼痛傳來,提醒她周圍的這一切都是真的,也提醒她不要在這樣的場合流下不合時宜的眼淚。

所有的飯菜都被吃得一掃而光,尤其是那碗醬爆驢肉,被李二用麪條沾盡碗底下的油漬吃得格外乾淨,那碗乾淨得照得出人影。

亂世中飢餓的百姓們,能有幾人,能幸運吃上這樣的飯菜啊。

飯後,吳氏與葉小萍收拾碗筷。李嘯便立刻與李二、老胡開始忙碌,李二颳去舊牆上的殘灰,刷上新灰,老胡爬上屋頂拾去爛瓦,放上新瓦,李嘯則給他們當小工,調和粉灰,不時給李二提去一桶新泥灰,或是遞給屋頂上的老胡一桶新瓦片。

吳氏與葉小萍在廚房裡收拾完,也一起出來幫着兩名泥水匠做事。

將近黃昏的時候,整修工作便已經全部完成。

李嘯看得出來,兩名匠人做得很仔細,牆面與屋頂現在都是清爽乾淨,呈現一種嶄新整齊的面貌。

李嘯滿意地遞給兩名忙得一身一臉泥灰與塵土的匠人一人一錢銀子,兩個人連聲道謝地接過。

爲了不讓李二與老胡趕夜路回去,吳氏烙了六張加了雞蛋的白麪餅,一人給了三張,讓他們可以邊吃邊回去。兩個人又是極其感謝。

李二離開時,望向李嘯的眼神有些複雜,李嘯明白這個十六歲少年的心思,知道他這一回去,怕再難有象李嘯這樣的好人來請他做事了。

李嘯過去拍了拍李二的肩膀,笑着對他說道:“李二,以後哥哥有事要做的話,還找你們做。”

李二眼睛一紅,卻強忍着笑了笑,沒說什麼。揮揮手告別吳氏與葉小萍,與老胡一起走回十路鎮去。

太陽與遠山親密依偎時,天地一片溫暖的深黃,涼爽的晚風習習吹了起來,一家人在院子裡閒坐說話。

吳氏慈愛地望着面前的李嘯,緩緩言道:“嘯兒,娘這幾日已將麥種選好,看看明日起,便去耙地,準備開播吧。”

李嘯想了想說:“農具與耕牛都準備好了嗎?”

吳氏搖了搖頭:“農具東家處有,只是耕牛要去村中甲首李恆順處租用。”

李嘯又問:“租牛要多少錢?”

吳氏又嘆道:“要每日一百文錢呢,一頭牛,一天最多能耕兩畝,我這十畝地,也要五天才能耕完。”

李嘯沉默了一下,他摸了摸懷裡的銀子,現在大概還有三兩多,租牛的費用是足夠支付,只是自已在這裡也呆了兩天了,再呆個五天,時間有點久,怕墩裡劉一顯處不好說。並且,他在心裡擔心,萬一黎應笙大人回來了,自已在這裡根本得不到及時通知。

李嘯望着母親蒼老的容顏,又看了看旁邊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瘦弱不堪的葉小萍,心下難過,他想,就算自已暫不回去,也實在不忍心讓母親與小妹如此操勞了。

他試探地對母親吳氏說道:“娘,我們能不能請人來種地?”

吳氏怔了下說:“娘勞碌慣了,何必花錢去請。”

李嘯擺擺手打斷她的話,平靜地說道:“現在孩兒尚有三兩銀子餘錢,我明天就去和甲首說說,看看租人租牛種地要多少錢。”

吳氏語氣嗔怪道:“嘯兒,有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咱們本是佃戶,哪裡還有再去請人種地的道理。”

李嘯長吸一口氣,他目光堅毅地說道:“娘,等以後兒子出息了,我們就不做佃戶,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現在這樣做,孩兒也是生怕母親累着身體,就得不償失了。”

吳氏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看着李嘯的目光越發柔和與疼愛。

一旁的葉小萍看看吳氏,又看了看李嘯,想插話說點什麼,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最後,深深地低下了頭,望着腳尖發呆。

次日一早,李嘯就找到村中甲首李恆順。昨天晚上,他心裡就已想好了個主意。

李恆順是當地大地主,臉色紅潤,衣服鮮亮,下巴上一綹尖須梳得發亮。他家裡有七八百畝地,耕牛十多頭。不過此人一向吝嗇,從不做施惠鄉鄰的事情,他的佃戶租子也是最重,每年青黃不接時,他家佃戶逃亡最多。

不過眼下李恆順卻在爲近來日益猖獗的匪患所煩惱。他甚至有點後悔當時花錢向上行賄當這個甲首,因爲他原本是想着當了甲首能更方便欺壓村民,現在卻責無旁貸地要負責小李莊的防匪事宜。

這件事情他不敢掉以輕心,他是村中首屈一指的富戶,土匪打進來,首先就要拿他開刀。

修築小李莊的圍村防護牆,李恆順忍着肉痛出了大頭,心下是既無奈又切齒。

現在他最缺的,是武器。

村中沒有鐵匠,十路鎮也沒有武器鋪賣,離小李莊最近有賣的地方還是碑廓防護所,那武器也是高得驚人,腰刀八九兩一把,而作爲守城利器弓箭來說,更是高達十二兩一把。

李恆順不願意出這個錢。這太讓人心痛了,而且去碑廓百戶所要經過現在已是土匪出沒的平陽峰,沒人敢走那裡。

儘管李恆順知道他臨時組織的村民防護隊即使有了武器,也不會是土匪的對手。但對於偶爾路過的三四名流匪,有了弓箭之類的武器,還是很讓人有安全感的。

李嘯來見他時,李恆順雙眼一亮。

因爲他看見李嘯手裡拿着一副很不錯的軟弓,還有一隻裝了十幾只箭矢的箭袋。

李嘯表明來意,說願贈給李甲首這副弓箭,只求他安排人與牛幫他母親吳氏把那十畝地耕完。

李嘯這樣做,有自已的想法,畢竟現在的母親與妹妹都在村裡住,這弓箭既能讓村莊增加一點防禦力,又能幫家裡省掉耕田的麻煩,何樂而不爲。

李恆順難掩心中的大喜,他心裡算得明白,他幫吳氏耕完的話,連人帶牛的所有費用不會超過半兩銀子,這可是價值十二兩的弓箭啊,李嘯這個條件實在是太優惠了。

李恆順立刻拍着胸脯,用聲震屋瓦的音調喊道:“放心,李兄弟,這事包在我身上。”

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61章 孫之獬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章 河邊格鬥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章 牛蹄墩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4章 有寶送來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19章 歸程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30章 必須要吃肉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9章 回家探親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24章 有寶送來第50章 二將爭雄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97章 陳子龍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19章 歸程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61章 孫之獬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10章 朱徽姵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04章 兗州危急
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61章 孫之獬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章 河邊格鬥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章 牛蹄墩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24章 有寶送來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19章 歸程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30章 必須要吃肉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9章 回家探親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24章 有寶送來第50章 二將爭雄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97章 陳子龍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19章 歸程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61章 孫之獬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10章 朱徽姵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04章 兗州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