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獨特優惠

“蔡掌櫃,你恁精明的人,如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嘯斜了蔡守一眼,故意用一種不滿的語氣說道。

“大人,蔡守願聞其詳。”

“李某不才,也知道殺人生意有人做,賠本買賣無人乾的道理。蔡掌櫃你在我雄唐所開商鋪,我的商稅雖比別的地方略重些,但我雄唐所有兩個優惠條件,你蔡掌櫃是在別的地方花錢也買不到的。”李嘯賣個關子,臉上卻是滿滿的笑容。

蔡倫守的眼睛睜大了,他望向李嘯的眼神裡,說不清是嚮往還是疑惑。

李嘯的雙神望向遙遠的地方,淡淡地說道:“當年永樂皇帝有道聖旨,是針對你們商戶的,蔡掌櫃想必也知道?”

蔡守臉色突然一灰,他低聲說道:“大人說的可成祖那道從商戶採買物件的聖旨?”

“正是。本官沒記錯的話,成祖當年在聖旨中的原話是,那軍家每在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料,他怎不肯買辦?你部裡行文書,着應天府知道:今後若有買辦,但是開張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等,一體着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李嘯平靜地說完這段話,轉眼觀看蔡守的表情。

卻見一旁坐的蔡守臉色卻更加灰敗與難堪,李嘯說的這道成祖聖旨,其實就是高懸在象蔡守這樣的普通商人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利劍,不知道何時便會掉下來,砍掉自已的腦袋。

在明朝,普通商戶最怕的就是當行頭,所謂行頭就是記錄在官府案上的承役正戶,衙門派出人手“協助”行頭,行頭則負責將和買各家應供之物和各種差役服完,但基本是差役服完,這戶商人也就被官府的種種盤剝與壓榨弄得資不抵債,家破人亡了。

成祖這道惡旨。成了明朝官府胥吏理直氣壯赤裸裸欺凌商戶的最大理由。

說得難聽點,沒有背景的普通商戶,若當了行頭,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舉家逃走!

明朝直到南明時的隆武帝朱聿鍵。皇帝才真正認識到官府對普通商戶的壓榨與盤剝的殘酷。

這位短命皇帝曾感慨道:“府州縣之行戶,實地方害民之惡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價買之,比市價十去五六;全無良心者,直票取如寄。胥吏緣之。奸孔百出。朕昔潛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

只是到這時,明朝已近覆亡,隆武帝的良心發現,對於商戶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所以說,對於象蔡守這樣的普通商戶來講,雖然平時有低商稅的優勢可以讓他們活得很滋潤,賺很多的錢財。但這些商戶都明白,其實他們的命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財產隨時可被官府侵奪,被胥吏盤剝,若當了個行頭的話,更是等於被判了死刑。

見蔡守低頭不語,李嘯又說道:“蔡掌櫃,有一點我可以保證,那就是在我雄唐所,絕不會有讓商戶當行頭這無恥之事發生。而且。也絕不會允許出現官吏肆意侵佔商戶財產物品。所以說,只要商鋪在雄唐所中正規做生意,誠實納稅,守法遵規。那麼,你們絕不用考慮會有官府來侵害與盤剝,也絕不會有市痞惡霸之類欺壓商戶。雄唐所良好的經商環境,是我李嘯絕對可以保證的,也是你蔡掌櫃在其他地方,花錢也買不到的優惠。”

蔡守的眼中閃出亮色。經商最怕公權力的侵害,這點每個商戶都心知肚明。蔡守暗想,他與李嘯打過這麼久的交道,深知此人一向說話算數,所做的承諾,全然沒有未兌現的。這樣看來,這李同知的雄唐所,倒還確是一塊可以平靜安穩經商的好地方。

“蔡掌櫃,你的商品再多再好,也得百姓能有錢購買。所以,我說的這第二點優勢,就是我雄唐所百姓的購買力。本官敢向你保證,最多過個一兩年,我會讓我治下百姓財力寬裕,家底豐足。從而讓他們有更多的財力來採買商品。到時候,蔡掌櫃的商鋪售賣旺盛,日進斗金之際,便會明白本官今日之言,當爲不虛。”李嘯見蔡守心思泛動,立刻趁熱打鐵地說出這段話。

蔡守被說動了,他長嘆了一口氣後,笑道:“蔡守與李大人打過多次交道,深知李大人爲人重情守義,實爲磊落君子。蔡某相信,李大人今天所說之話,來日必將一一兌現。如果真能有安穩的經商環境,有富足的百姓來支撐生意,那每月八分之一銷售額的稅金卻也不多。那麼,蔡某按李大人定的的商稅交納便是。”

李嘯也笑了,他望着蔡守的面孔,頗爲感慨地說道:“蔡掌櫃當日願租船助我軍攻打遼東之恩情,李嘯至今難忘。更何況今日蔡掌櫃親自前來談在我雄唐所開商鋪,對我雄唐所的發展也是頗有助益。蔡掌櫃,這樣吧,以後我雄唐所需的大宗物品,我優先從蔡掌櫃處購買。”

蔡守頓時大喜,連聲說道:“想不到李大人竟能如此念舊情,蔡某由衷感激。大人投之以桃,在下定報之以李,將來要所需之物品,我定會以優惠價格賣於大人。”

兩人大笑,隨後一起商談開辦細節。

李嘯決定,讓蔡守的店鋪在東昇區,南和區,北興區,和西壯區四區開設商鋪。軍屯區因涉軍事機密事宜,不得開辦。而西壯區的商鋪也指定在馬耆山之前頗遠的位置,以防止馬耆山內的重工業基地的工業機密被發現。

李嘯向蔡守訂購了大量的煤,整整一萬噸,可分批送貨。

這筆大訂單可把蔡守高興壞了,心下簡直就是喝了蜜一般甜。

要知道,現在大明,煤的價格一般是4到5兩一噸,因爲主要產煤地山西戰亂,現在煤價已漲至6兩一噸了。

而蔡守給李嘯報了個優惠的價格,。李嘯略謙讓了一下,便大笑同意。

蔡守十分高興,他知道,僅僅是這一萬噸煤,他就有55000兩銀子入帳了。

其實李嘯更是欣喜,因爲他現在有了個新的打算,那就是以後做飯、洗澡、燒磚之類,除了沼氣外,全部用煤,以代替用木柴與炭。

畢竟馬耆山上木材雖多,但與整個雄唐所工業生產所需用的木料來比,還是相當不足的。李嘯來自後世,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他前世的那場大鍊鋼鐵全民鍊鋼運動,把一座座山砍得光禿禿的,導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惡果讓他印象很深刻。

而李嘯之所以訂這麼多煤,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將普通煤煉成焦煤來鍊鐵,這樣產生的鋼鐵,雖然比不上用木炭燒製的鋼鐵,但有現代技藝作保證的話,品質也會很不錯。

李嘯心下暗想,以後這焦煤所制的鐵,可用來打造農具、生活用品與普通鎧甲與武器,而用木炭精製的鋼鐵,則要用於打造頂級的刀劍與鎧甲。

也許,在我手中製造出來的,這些精製的頂級刀劍鎧甲,會成爲傳世精品。。。。。。(。)

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79章 虎嘯遼東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3章 出手與尊嚴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59章 鬧餉(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00章 獲救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0章 獨殺三匪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60章 鬧餉(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3章 收服海寇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61章 孫之獬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19章 歸程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79章 虎嘯遼東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3章 出手與尊嚴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59章 鬧餉(中)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00章 獲救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0章 獨殺三匪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60章 鬧餉(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3章 收服海寇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161章 孫之獬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19章 歸程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