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重整與規劃

求推薦,求收藏,各種無奈之求,作者會用心寫作,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多多支持下啊!

高龍堡,原是一個直屬登州府的千戶所軍堡,嘉靖年間所建,周長近二里,外牆全部是內夯土,外包青磚的樣式,上面堞垛、箭樓、馬面俱全。李嘯率軍走得近了,可以清楚看到北面的城牆頗爲殘破,有多處崩裂塌陷的地方,用了些磚石泥塊草草糊上了事。

這些崩塌的城牆有段慘痛的歷史,當日,耿仲明率叛軍用紅夷大炮炸開北面堡牆,方攻陷了高龍堡,叛軍攻佔城堡後,便隨意地用了些磚石泥塊把崩塌之處補上。

後來,千戶所內的全部軍兵,上至千戶官下至普通小卒,或投降或被殺。至明軍反攻至登州府後,叛軍見勢不妙,便收縮兵力撤回登州城內,撤退時,盡屠堡內軍民,並縱火焚城,將整個高龍堡弄成斷壁殘垣,一片廢墟。

李嘯率軍入城後,見到四處依然是一片燒得漆黑的殘磚剩瓦,偌大一個千戶堡內一片死寂,真真說不出的滿目淒涼。

見到高龍堡如此殘破,李嘯深深地皺起眉頭,下屬官兵每個人臉上都是同樣一臉凝重。焦安國見已領軍至地,便拱手向李嘯告辭而去。

天色已晚,事不宜遲,李嘯立刻尋了個還算空曠的場地,命劉揚壯帶後勤隊及一些輔兵,搬去場地上斷木殘磚,然後搭建帳蓬,權爲全軍落腳休息之地。隨後生火做飯,全軍吃飯歇息不提。

很快到了晚上,連日大作的風稍小了些,天上的濃雲散去了不少,一彎明月難得地露出了羞澀的笑臉。

淡淡地月輝映照着高龍堡內寂靜的軍帳,與其他軍帳的平靜不同,在李嘯的軍帳中,一衆將領正與李嘯分賓主而坐,熱烈地討論下一步的計劃與安排。

這些將領分別爲盾兵哨長張行猛、槍兵哨長雷傲、騎兵隊長上官雲傑、後勤隊長劉揚壯,輔兵前隊隊長楊振,輔兵中隊隊長高小飛,輔兵後隊隊長關質,火器總頭趙傑。

這些將領分左右兩邊坐,每人都感覺,正端坐在上首的李嘯,確是將自已當心腹看待。尤其是趙傑,他看到自已這樣一名曾經的俘虜,竟也能與李嘯那些最初起事的將領張行猛、雷傲一樣同帳論事,心下極其高興,一臉激動神色。

李嘯首先開始講述了下現在大體情況。

1、現在全軍軍士除去傷病人員和後勤隊外,分別爲剩餘軍兵爲:盾兵24人,槍兵68人,騎兵13人,輔兵267人,另有俘獲的火炮部隊45人。

2、全軍的糧草,由於前來登州的一路上都是黎應笙提供,劉揚壯準備了近100石的米糧和10石的豆料均還未動用,加上劉澤清賞賜的即將送來的300石米糧和30石豆料,全軍糧草總共爲400石米糧和40石豆料。

3、現有的全部完好可用武器爲大盾33塊,4米長槍76根,刀劍397把,弓箭76副,火銃16把,三眼銃5把,騎槍167根,騎刀172把,戰馬66匹。虎蹲炮5門,佛郎機4門,神威二將軍炮2門,神威三將軍炮2門。

4、除了各人身上所穿的盔甲外,現有可用的盔甲爲,精鐵八瓣明盔12頂,粗鐵頭盔48頂,棉甲138副,普通鐵甲37副。

李嘯介紹完現有狀況後,首先說道:“我意爲,現在有必要組建哨騎隊,名額暫定20人,以更好偵察敵情,獲得情報,讓我軍遇到戰事可從容做好準備,這哨騎隊長就由張行猛擔任。”

張行猛從座位上一躍而起,臉上露出一種中了大獎般的狂喜之情,向李嘯連連拱手大聲說道:“多謝總旗安排。”

張行猛說完,一旁的雷傲打趣道:“張行猛,你可要想好,這下可就從哨長降爲隊長了哦。”

張行猛擺手笑道:“咳,這算什麼,只要能讓老子帶騎兵,伍長咱也幹。”

在座所有人都笑了起來,李嘯說道:“現在我軍軍備不足,不能給哨騎隊全套裝備,就先暫且給每個哨騎配騎刀一把,弓箭一副,棉甲一套,粗鐵頭盔一頂吧。”

張行猛撫手大樂:“哈哈,現在老子的哨騎隊,成了全軍之精銳了。”

上官雲傑在一旁說道:“那現在要新建騎兵,武器馬匹均有,只是人要從哪裡得到呢?”

李嘯沉吟了一下,說道:“據我所知,登州從去歲到今日,已是久經戰亂,現在官軍收復的州鎮裡,象楊家店、孫喬鎮,都有極多的潰逃士兵與戰亂流民,這些人中的品行較好者,完全可以成爲我軍的戰兵補充。”

張行猛在旁邊趕緊說道:“總旗這個想法甚好,而且在下在想,我等還可以先從輔兵中挑出會騎馬者先行補充,也算是對他們先加入我軍的一點獎勵。”

李嘯笑了:“張隊長想得周密,這個計劃倒是不錯。這些輔兵自鬧餉後成爲我軍士兵以來,也參加過豫家溝之戰,確有資格優先補充進騎兵隊伍中。”

李嘯說完,上官雲傑急急地在旁邊補上一句:“總旗,除了20人哨騎隊外,尚有46匹戰馬可選騎兵,不若全部將其補充到我騎兵隊來。”

上官雲傑一臉急切地望着李嘯,李嘯想了想說道:“可以,現在你部尚有13名可用騎兵,估計受傷騎兵還可以恢復幾名,就再招30名騎兵補充進騎兵隊吧,也同樣優先從輔兵隊中招攬。全部騎兵每個都要着棉甲、執騎槍、配騎刀,表現好的騎兵再分別賞給粗鐵頭盔與鐵甲,由於你部主要是掩護槍盾兵及掩殺潰兵,爲與哨騎隊區分,可命名爲突騎隊。”

“好個突騎隊,真是好名字,謝總旗大人賜名。”上官雲傑一臉歡喜,向李嘯連聲稱謝後,方回到座位上。

騎兵安排完畢,李嘯轉頭對雷傲說道:“槍兵戰隊要儘快重建,現要再組成300人的槍哨隊伍,共分成甲乙丙三隊,每隊100人,各設正副隊長一名。等哨騎隊與突騎隊在輔兵中挑完人後,其餘輔兵全部編爲槍兵。甲隊隊長爲原輔兵前隊隊長楊振,乙隊隊長爲原輔兵中隊隊長高小飛,丙隊隊長爲原輔兵後隊隊長關質,三名隊長均受槍兵哨長雷傲節制,副隊長由雷傲負責挑選使用。”

李嘯說完,雷傲、楊振、高小飛、關質四人並起身致禮,接受了李嘯的新安排。

雷傲見自已的槍兵隊伍擴充得如此之多,不由得大喜過望,只是他想了想,又對李嘯說道:“總旗,現在若補充這麼多槍兵,只恐4米長槍不夠。”

李嘯眼睛眨了幾下,平靜地說道:“無妨,等騎兵隊選完騎槍,其下的騎槍暫時都歸你們槍兵隊使用,以暫時代替定製長槍,訓練時,輪漢使用4米長槍便可。”

雷傲笑道:“好,就按總旗大人意見辦。”

張行猛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急急地向李嘯問道:“李總旗,那我軍的盾兵該如何補充規劃呢?”

李嘯說道:“按120人定編吧,最前排100人,左右各放10人保護側翼,以後陣戰,若前排有損耗,則從左右兩邊抽調補充。盾兵哨長暫由你兼任,以後有合適人選,我另行委派。”

張行猛昂首大笑:“行,總旗叫我如何做,我老張便盡力做便是,放心吧,兩邊我都會兼顧的。”

李嘯又接着說道:“現在大盾只有33塊,行猛你訓練時輪流使用,我會想辦法將大盾缺額補上,保證每個人都有一塊。”

張行猛抱拳致禮,方退回座位。

李嘯的目光停留在趙傑身上,正在兀自沉思的趙傑一轉頭,見李嘯盯着自已,連忙起身向李嘯致禮:“不知李總旗要如何整頓火炮部隊,在下認爲,這批人,可是我高龍堡防守的重要所在,須得儘快讓他們投入戰備方好。”

李嘯點點頭,說道:“趙總頭說得對。我會安排一天時間給他們,親自給他們開訴苦大會讓他們明白自已究竟是爲何而戰,從而他們與過去作個徹底的了斷,成爲真心爲我軍效力的堅強戰士。”

趙傑一怔:“訴苦大會?”

一旁的上官雲傑笑着說道:“你不知道吧,這可我們總旗的獨門絕技,能讓每個戰兵從思想上進行改造,最終得以一心一意地爲我軍效力。”

上官雲傑的話說完,在座的各位將領都笑了起來,趙傑只得頗爲尷尬地附合着笑了笑。

李嘯說道:“趙傑,這幾****便負責檢查現有火炮火銃等武器狀況,如有問題,需及時修好,等火炮部隊整頓完成後,就全部交給你指揮使用。”

趙傑聞言,滿臉興奮,他激動地向李嘯拱手而道:“在下敢不盡心盡力,以報李總旗恩德。”

最後劉揚壯起身提出來,向李嘯問道:“總旗,現在堡內殘破,需要儘快請人前來修理?”

“劉隊長說得很對,這件事暫由你和關質兩人負責,明日起便去楊家店、孫喬鎮等處請工匠來,務必將營房、糧倉、草料場、武庫、馬場等設施通通修建設完善,另外城牆崩塌處,也要抓緊請工匠修築堅實,這樣都是我軍想在這邊守備所必須之措施,要緊,要緊!要花多少銀兩,到時報我便是。”

劉揚壯與關質一齊拱手應道:“謹遵總旗之令。”

李嘯突然想起了什麼,轉頭對揚振與高小飛說道:“現在我軍中,刀劍所存尚多,登州之地,叛軍殘餘與土匪山賊遍地皆是,我估計這附近,定有不少村寨需要刀劍守衛,這樣吧,除留下六七十把刀劍備用外,其餘刀劍皆可賣於各地村寨,不需換銀兩,以糧草交換最好。此事由楊振與高小飛負責。”

楊振與高小飛齊齊起身,向李嘯唱諾道:“請大人放心,我二人定不負總旗所託。”

整個會議開完後,已是深夜,一輪明亮的月牙在遙遠的天空中注視着每個離開李嘯帳內的將領,他們的臉上都帶着淡淡的笑容,滿是希望之色,雙眼之中,更是充滿了對明天的憧憬和嚮往。

求推薦,求收藏,各種無奈之求,作者會用心寫作,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多多支持下啊!

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73章 圈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章 牛蹄墩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19章 歸程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97章 陳子龍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69章 吳三桂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36章 得道多助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47章 孫婉兒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19章 歸程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60章 鬧餉(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80章 整備出發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96章 虎嘯軍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96章 虎嘯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90章 凱旋獻捷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61章 孫之獬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
第38章 戰陣配合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73章 圈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章 牛蹄墩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19章 歸程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97章 陳子龍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69章 吳三桂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36章 得道多助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47章 孫婉兒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19章 歸程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60章 鬧餉(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80章 整備出發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96章 虎嘯軍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96章 虎嘯軍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90章 凱旋獻捷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61章 孫之獬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