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回家,餘休的父母只是聽說他在擂臺上犯規,衝撞了裁判被取消了成績,覺得餘休是犯了錯誤纔回家的,而對於餘休去往靈託國的事一概不知。
於是,每次坐在家裡,餘休都感覺氣氛有些沉重。但他也不好解釋,衝撞裁判是真的,取消成績也是真的,這一點無可辯駁。但是,如果說自己去往了靈託國那個戰亂的地方,又會引起父母的擔憂,所以還是閉口不言的好。
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餘休在低頭吃着飯,母親給餘休的父親使了個眼色,父親領會,然後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咱們村的王嬸兒今天來找我,想要給你說一門親事,女方是隔壁村的,叫李二妮,比你大三歲。”
此話一出,餘休一臉的吃驚,按年紀算,他現在也才十八歲,他還在想,這種事怎麼着也會等到二十來歲才被提上日程。而且,他決定參悟大道,自然是不會去沾惹紅塵情緣的,當初的小靜,後來賀震遭遇的晴雪,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他,感情就像那蝕骨的毒藥,費心傷神,追魂奪命。
餘休的樣貌屬於上乘,是十里八村的俊後生,當初在學校不回來自然沒有人去關注,現在回家務農這一個多月,很多七大姑八大姨都瞧見了這個細皮嫩肉的少年,滿心歡喜。而隔壁村的李二妮,來這個村子走親戚,正好瞅見了在田裡勞作的餘休,當下心如撞鹿。回到家後,便告知父母,託人去往餘休家裡說親。
在民間習俗之中,一般都是男方去往女方家說親,女方主動的還是個例。但就是這種個例,反而使人不好推辭,也分外感動。因爲女方都是好臉面的,能拉下臉來主動說親,一來是真心喜歡,死心塌地;二來在彩禮上也不會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李二妮家裡,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富戶,就這幾點,讓本來還猶豫的餘休父母點了頭。
只是父母點頭沒什麼用,還得餘休本人同意才行,但是那個李二妮膘肥體壯,餘休不一定瞧得上。但餘休身體瘦弱,將來下地幹活不一定能行,還得指望找一個身體強壯的女人幫襯着才行,這樣李二妮就成了不二人選,再說李二妮家裡富有,她家也只有這一個獨生女,將來的家產還不是全歸餘休所有?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想辦法說通餘休,答應這門親事。雖然不着急過門,但好歹先定下來。
餘休父親說出這話,二老也在看餘休的表情,看到只是吃驚,迷惑,好像對於李二妮並不認識,於是也就放下心來。相親這種事,最怕的就是還沒見面就心生排斥,只要肯見面,那就有戲。
於是餘休父親繼續說道:“你王嬸兒和我們家關係不錯,按輩分都是我長輩呢,人家開口,不能不給面子,不管樂意不樂意,還是見一見吧,見着了之後,能談就談,不能談就散,也算走個過場,不然的話會顯得我們家不近人情。”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餘休還真找不到反駁的話,自己雖無心感情之事,但是人情世故擺在那,還真就得演一場,於是點頭同意。
二老眼見餘休同意,立刻喜笑顏開。飯後,母親就去往王嬸兒家,去安排見面的事宜。餘休有點奇怪,就算同意見面,也用不着這麼迫切吧?
見面的地點是王嬸兒的家裡,餘休走進院子,打量着王嬸的家。王嬸家並不富裕,還是那種低矮的土胚房。正屋的門很窄,房子久了牆面變黑。在房間裡面不點燈的話就會覺得光線不充足。母親拉着餘休跟隨王嬸進了屋,讓餘休坐在了一條板凳上等着。按照慣例,相親這種事是必須要男方先到的,這是尊重。女方姍姍來遲,才顯得矜持。
這一天陽光明媚,刺眼的陽光從門口照射進來,讓昏暗的屋子裡有了些許的明亮,餘休感覺很是尷尬,自打記事以來,還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於是顯得有點坐立不安。
不多時,忽然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傳來,扭頭向屋門外觀瞧,但是在屋內昏暗地方待久了,乍一看向明亮的外面自然看不真切,就只看到兩個人影走進了王嬸的院子。王嬸高興的說道:“哎,女方來了。”說完,領着餘休的母親出門迎接,只留下餘休一個人待在屋裡。
餘休眯着眼睛,想向外面看個仔細,隨着眼睛接觸到光線,漸漸的能看清外面景象的時候,忽然,整個屋子裡一下子就黑了下來,像是由白天突然轉變成了黑夜一般。
餘休心中猛然一驚,以爲有人正在施展魔法,條件反射的就要給自己施加護盾,但想到母親還在外面,於是就想衝出屋子。可他剛站起來,就看到一個人站在了屋門口。
那是餘休第一次見到李二妮,個子不高,臃腫的身材,往門口一站,光線都進不來,這也是屋子裡突然黑下來的原因。
由於屋子裡光線變暗,餘休看不清門口之人的樣子,還以爲那是女孩的母親,於是往她的身後看去。她的身後的確還跟着一個女人,但是年紀更大。
李二妮昂然步進屋內,隨着距離的拉近,餘休也終於看清了她的樣子。她的頭髮細軟,挽在腦後隨意箍了個節,膀大腰圓,豹眼環睛。
她是寬闊的國字臉,予人以瞬間能爆發力量的感覺。她的面部肌肉豐滿,如火山口冷卻的岩漿,只是片刻的眼神交匯,餘休竟然感覺到無形的威壓。
當初,站在靈託國甕城的城牆,面對那上萬的敵軍,餘休都沒有這種膽怯的感覺,但是現在,單單這個女人站在那裡,竟然讓餘休一陣心慌,冷汗從後背滲了出來。
隨着李二妮和他母親,餘休母親以及王嬸相繼進入屋中,本來就有些狹小的屋子裡更見擁擠,幾人相互作了介紹後,李二妮的母親看向了餘休,在見到餘休的樣貌之後暗暗點頭,又看了看自己的女兒,讚歎女兒的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