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會晉王

公元一六五九年,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庚子年六月,宗室留守岷世子與晉王會於磨乃,把臂而行,相談甚歡……

或許後世的歷史會如此記載,誰又知道其中的詳細,以及各人心中的思慮。朱永興在接風宴上未曾多飲,與李晉王也只是說些場面話,並未談到任何實質性的問題。此刻回到府中,卻是思緒不定,在廳房中來回踱步,猜測着李定國會作何種反應,自己如果退讓,那底線又該是什麼?

長史易成悄聲走了進來,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殿下,李晉王已經斬了唐堯宗及有罪軍士,並懸首示衆,貼出了告示。”

朱永興輕輕點了點頭,坐回到桌前。這倒並不出乎意外,李定國治軍甚嚴,唐堯宗等人污了他的名聲,又阻人投奔孟艮,已有叛心。再加上是被自己所擒,多少讓他失了些顏面,丟的面子當然要儘快找回來。

“李晉王並未亮出黃鋮。”易成半是提醒,半是進言地說道:“許是其並非有與殿下分庭抗禮的打算。”

雖然現在沒亮出來,並不代表談不攏時不倚黃鋮爲重。朱永興輕輕叩擊着桌案,若有所思地說道:“若是談得不順,吾準備再做出些退讓,只要李晉王還堅持抗清,嗯,這點是沒有疑問的。即便是大家商量着來,也比分裂各行其是要好。”

易成微不可聞地牽動了下嘴角,低聲說道:“殿下是宗室,若是立下蓋世武功,再有衆將擁戴——晉王恐怕有此擔心吧?”

朱永興皺了皺眉,聽出了易成的弦外之意,李定國忠誠於永曆,難道是怕自己日後跟永曆爭皇位?這有些言之過早吧,自己是朝廷,是皇上派的留守,難道不該兢兢業業,以中興大明爲己任嗎?難道是自己表現得太過出色,讓李定國竟有了這樣的遠憂?

“吾乃皇上的赤子,明日當向晉王說明吾心。”朱永興胡亂拱了拱手,算是遙遙向着流亡朝廷致敬,只是這方向好象錯了。

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永曆儘管懦弱,儘管難以成事,但被天下奉爲共主,如果有什麼人打起別的旗幟,那就意味着風雨中的南明又一次分裂了,那就太讓人失望了。

“晉王有沒有此意,也是卑職揣測。”易成趕忙攔阻,“若殿下爭於表白,反倒有,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朱永興想了想,有些苦惱。直接表露心跡,確實有越抹越黑的嫌疑。

“殿下,卑職思慮再三,似乎可借公主殿下向晉王暗示一二。”易成見朱永興發愁,便開始提出建議。

老大,你能不能直接一點,繞來繞去的,碰見個領悟力差的上司,一腳給你踹門外去。朱永興感慨自己的智商還算可以,竟能聽出古人話中隱含的意思,實在是進步不小。

“你且說說,這與阿珠又有什麼關係?”朱永興挑了挑眉毛。

“定下親事,只說欲立公主殿下爲正妃。”易成簡短地說道:“先安晉王之心,日後嗎,即便朝廷應允了冊封之事,也總有解決之法。”

朱永興微微眯起了眼睛,古人的含蓄啊,立異族女子爲正妃,暗示自己沒有爭奪皇位之心。日後的解決之法,嘿嘿,不過是尋個名頭,廢舊立新。現在的人哪,把女人視作什麼,工具罷了。

“立阿珠爲正妃,這是吾已定的心思,向晉王略有提及,也無不妥。”朱永興說出此話,表示他已經接受了易成的建議,但對日後的廢舊立新,卻已根本否決。當然,這是不必跟易成明言的。

“殿下今日定是勞乏,晚上的講武會不若暫且推後——”易成見朱永興接納了自己的諫言,心中高興,想着朱永興迎候宴酒,可能身體疲乏,便想讓朱永興早些安歇休息。

“不必,吾身體康健,年紀又輕,哪裡便容易勞乏。”朱永興笑着擺了擺手,說道:“照往常安排吧,吾到時便去。”

這講武會算是朱永興建立軍校的一個前奏,三日一場,一場約爲一個時辰,皆是在晚飯後進行。和衆將們就一些戰例進行分析,再把自己記憶中的一些軍事觀念展露出來,共同進行探討研究。

起初參加的人並不多,級別也較高,多是爲了給朱永興面子,前來捧個場子。可後來朱永興加了規定,軍中千總以上的除了公務走不開之外,都得前來參加,這人員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將領們開始還是遵令而行,可聽過之後也慢慢有了興趣。講武會並不是學生上課那般嚴肅,令人感到束縛,而是氣氛寬鬆,人人皆可暢所欲言。而朱永興也不只是談軍事,還講些別國他地的知識。這對於消息閉塞,見識短淺的衆將來說,無疑是個開闊眼界的好機會。

………

慶陽王劉震昂首闊步走入晉王的書房,跪倒在地,口稱:“孩兒拜見義父。”

“不必多禮。”李定國和藹地虛扶了一下,因爲對蜀王劉文秀心中有愧,他對老戰友的臨終託孤本想好好對待,不想本是去迎駕的劉震卻在戰場建功,更被朱永興賞識,襲爵郡王。

劉震充耳不聞,恭恭敬敬地連磕了三個響頭才起身:“義父,孩兒臨陣衝殺,薄有微功,未負義父平日教誨,未損義父英名。”

劉震差不多是李定國看着長大的,按說這麼短的時間不見,也不至於生疏,但不知不覺中,李定國竟然感覺好像有隔閡了。唉,總是自己不好,疑心蜀王,軟禁加以防範,致劉文秀抑鬱而死。

“勇追窮寇,生擒線國安,做得很好。”李定國微微頜首,唏噓道:“如今已爲郡王,當可告慰劉兄弟在天之靈矣。”

劉震眼圈微微一紅,躬身說道:“孩兒襲爵郡王,實乃父餘蔭,義父教誨,未能實至名歸,心中惴惴。故請命隨岷殿下赴安南,望能再建功勳,以塞衆人之口。事前不及稟報義父,還望義父見諒。”

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06章 法陣第82章 燧發槍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1章 慘烈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71章 阻擊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5章 阻擊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86章 接戰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13章 窮追第29章 宗室儀仗楔子第23章 綜合實力第217章 困局第4章 攻城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43章 保寧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74章 東逃,後路第79章 雪中送炭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5章 定情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6章 領悟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5章 佈署第27章 攻城第99章 軍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37章 李晉王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38章 大海戰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30章 無題第124章 隨想第195章 無題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6章 法陣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89章 勝利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
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06章 法陣第82章 燧發槍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1章 慘烈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71章 阻擊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5章 阻擊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86章 接戰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13章 窮追第29章 宗室儀仗楔子第23章 綜合實力第217章 困局第4章 攻城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43章 保寧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74章 東逃,後路第79章 雪中送炭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5章 定情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6章 領悟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5章 佈署第27章 攻城第99章 軍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37章 李晉王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38章 大海戰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30章 無題第124章 隨想第195章 無題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6章 法陣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89章 勝利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