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包圍

路上、溝裡、河面,到處都涌動着前進的人馬,步兵、炮兵、騎兵,嘈雜着,喧囂着,向着遼中大地奔流。

士兵喊着口號,揮動着槍械,拖着不肯走的騾馬,涌上樹枝鋪的路,發出折裂的噼啪聲。騾馬哼哧哼哧地喘着氣,拖曳着炮車,同旁邊的炮兵一起用力。一隊隊斥候騎兵三五成羣地從部隊行列邊跑過去,馬蹄嗒嗒地響着。

錦州一下,雖然未能盡殲清軍主力,但通向遼中平原的道路卻被打開了。蕩朔軍與登陸的援軍合兵一處,繼續向東挺進,輕取廣寧縣(現盤山縣),控制了遼河入海口。隨後,大軍水陸並進,昂然向北推進。瀋陽,似乎已成爲下一個攻擊目標。

是的,蕩朔軍沒有繼續東進,與東北軍區主力夾擊蓋州的清軍集團,但做出的姿態既是威脅瀋陽,又是一個更大的迂迴包圍。無論是收復檯安縣,再東取鞍山;還是打到遼中縣,再轉攻遼陽,蓋州清軍集團的退路都將被切斷。

那蕩朔軍如此長驅直進,會不會有被蓋州清軍後退再轉西,切斷糧道的憂慮呢?這種情況在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在實際上卻絕不可能。除非蓋州清軍能夠擊敗當面的東北軍區的十數萬大軍,使其沒有追迫的能力。否則,他們就只能被東北軍區的明軍頂着不斷後退,退過鞍山、遼陽,甚至是直接退到瀋陽。

從現在來看。蓋州的清軍集團在補充不足的情況下,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已經被耗得精疲力竭,不被明軍在正面擊敗已是僥倖。哪還有能力先擊破一面,再去夾擊另一面。

而明軍也是看穿了滿清的兵力不足,也自恃幾萬大軍的戰力,纔敢昂然直進,以勢迫敵。同時,通過海路的快捷聯絡,蓋州周邊的明軍集團也會採取相應的軍事行動。或主動攻擊、粘住清軍,或抽調機動兵力。趁敵撤退時予以勇猛追擊。

“這天氣越來越熱,正適合南兵作戰啊!”夏國相騎在馬上,解開了衣釦,意氣風發地揚鞭一指。“別看個子不大,耐力倒是值得驕傲。”

“這話說得偏頗,難道北兵就不能長途跋涉?”衛樸搖頭表示反對,“一百多裡地,要是輕裝疾進的話,一天一夜足夠了。”

“我倒是有這樣的想法。”夏國相苦笑了一下,說道:“可現今之勢,勝利已經沒有疑問,若是因爲貪功冒進而遭敗績。那可要朝野震動,皆曰可殺了。”

“皆曰可殺倒不至於,可這名聲算是毀了。”衛樸很理解夏國相的苦衷。若是處於劣勢,敗也就敗了,但明軍一直以來都是以勢壓人,不打無把握之仗,屢戰屢勝之下,突然冒出一個失敗的消息。那也確實太顯眼了。

“韃虜已無絕死一戰之心,更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夏國相有些鄙夷地說道:“在中原養尊處優。八旗兵啊,墮落腐化得真快呀!值此形勢,從皇上,到羣臣,再到百姓,都希望穩穩當當、沒有波折地打贏這場仗。所以,咱們寧肯保守一些,也不要冒險。”

“確實如此。”衛樸稍有些不甘,但也得點頭稱是,沉吟了一下,說道:“穩穩地收復遼東失地,皇上的心也就算暫時安定了。我估計多半要以消耗、封鎖爲主,繼續北進的話,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是要經營一番,纔能有力量犁庭掃穴,掃蕩殘餘。”夏國相伸鞭指了指遠處的遼河,說道:“沒有水師之利,光憑陸地運輸,這仗不好打。我估計一是消耗、封鎖,二是大練騎兵,最後纔是雷霆一擊。”

“騎兵,確實應該是以後作戰的主力。”衛樸點頭贊同,“不管是驃騎,還是龍騎,有幾萬騎的話,韃虜便不能象現在這樣輕易跑掉了。”

“是啊,步兵打騎兵,敗則全軍覆沒,勝則追之不及。”夏國相也很無奈,“其實,步兵對騎兵能打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很好了。”

“聽說定遼後,東北的部隊要改編,不知道是改成什麼樣子?”衛樸覺得夏國相應該比自己知道得多一些。

“兵部還在商討,尚未最後決定。”夏國相停頓了一下,說道:“也是爲了適應遼東作戰,根據韃虜的情況要作出調整。大概是要編成混成旅,步、炮、騎、輜兵種齊全,兵員大約是八千至一萬,能夠獨立出擊作戰。”

衛樸想了片刻,說道:“收復遼東失地,自然要分兵駐守。這混成旅比師的編制小,便能多防守幾個要點。另外,如果輪番出擊的話,就算遇強敵則退,也會令韃虜疲於奔命,四處防守,不是休息。”

“是啊,兵部就是打着這樣的主意。”夏國相點了點頭,對衛樸的分析表示贊同,“一邊經營遼東,一邊襲擾消耗韃虜,又能輪戰鍛鍊軍隊,倒也是很好的策略。”

“不知道蕩朔軍是不是照此改編?”衛樸略有些擔憂地說道:“也不知道蕩朔軍最後是歸屬北京軍區,還是歸到東北軍區。聽說聖上要建立軍委會,魏殿下平日便有激流勇退的想法,此番若入兵部的話,這北京軍區的最高長官會由誰接任呢?”

“魏殿下應該暫時不會離開北京軍區,畢竟其爲聖上信重,畿輔之地豈能沒有心腹大將統軍?”夏國相搖頭道:“東北軍區肯定是會易帥的,皮殿下年歲已高,定遼之後肯定要調回榮養的。這樣一來——”

胡國柱現在身爲東北軍區的副總指揮,皮熊若調任,他是極有希望接替的。可如果蕩朔軍歸屬東北軍區的話,夏國相的安排便有些麻煩。按理說,他的品級高於胡國柱,胡國柱亦是從蕩朔軍調出的,是他的部將,讓他屈尊聽令,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夏國相與胡國柱既是姻親,又同出一系,他是萬萬不能當着衛樸的面說出爭權奪位的話來。

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7章 排除萬難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71章 局部——大局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4章 攻城第117章 斷臂?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章 大勝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42章 會晉王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3章 打壓縉紳第66章 棄險第71章 慘烈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84章 搶灘登陸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8章 緊急商議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5章 定情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30章 無題第47章 大戰(一)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12章 女考生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65章 佈署第128章 拉英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61章 縝密分析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40章 兩奸計議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57章 接駕第130章 無題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85章 情動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46章 暗室陰謀
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7章 排除萬難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71章 局部——大局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4章 攻城第117章 斷臂?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章 大勝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42章 會晉王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3章 打壓縉紳第66章 棄險第71章 慘烈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84章 搶灘登陸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8章 緊急商議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5章 定情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30章 無題第47章 大戰(一)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12章 女考生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65章 佈署第128章 拉英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61章 縝密分析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40章 兩奸計議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57章 接駕第130章 無題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85章 情動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46章 暗室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