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負

寧進一步死,勿退一尺生。不僅僅是一些仁人志士的想法,更關乎到治下百姓的穩定。所以,朱永興即便有以防萬一的打算,也不能宣之於外,更要在行動上謹慎對待。

鄭昭達清楚了朱永興的意思,雖然拍馬屁拍的沒合朱永興的心意,但也讓朱永興領了情。在海防搞商品交易所賺得越來越多,這修建一所宅院不過是些小錢,只要朱永興高興,改成什麼樣子,以什麼名義,他纔不在乎。

此番朱永興來到下龍,特意召見鄭昭達,本是爲了開發西貢,也沒想到鄭家爲了巴結他,竟然在此爲他建府立宅。雖然很憧憬海浪、沙灘的悠閒生活,但朱永興知道現在還遠不是攜美眷、享清福的時候。

在西貢開交易所的事情很順利地被敲定下來,朱永興又談到了把魯王的一些積蓄投進商團,賺些利錢的想法。鄭昭達也一口答應,並告訴朱永興,商團給他也留了一份乾股。

對於這種討好和親近,朱永興並沒有拒絕。一來也是一筆收入,二來也算安了商團衆人的心。而魯王的收益,則逐漸可以抵上他的俸祿,也就不用財政額外付出了。

對於明朝對宗室藩王那種“養豬”似的方法,朱永興是不贊成的,也在探索一條讓他們自食其力,或者能自給自足的道路。

與鄭昭達商議妥當,朱永興便帶着些隨從來到海邊,邊漫步觀賞風景,邊思索着諸多事情。

對清朝對抗的局面算是初步打開,可地盤大了,頭緒也多了,朱永興必須照顧到各個方面。物資、裝備、糧草、金錢,還包括人心。雲南,廣西,四川,水西,還有安南和湄公省。時常讓朱永興感到力不從心。

打擊南阮,除了稱霸北部灣,勒索戰爭賠償,還有一個目的,便是震懾真臘、南阮,爲湄公省的開發建設贏得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只要湄公省真正開發起來了,便能提供充足的糧食。不光是軍隊供應能夠保證,還能支持進取四川的計劃,以及擴大治下地區的經濟作物種植。賺取更多的商貿利潤。

宗守義呀,你可別讓我失望啊!朱永興擡頭眺望,海上平靜如鏡,舟船點點,左思右想,他還是沒有決定是否去西貢一趟。

“易長史。”朱永興稍微轉身,對易成笑道:“左右無事,不如泛舟海上。到山島上游玩一番。”

“這個——”易成猶豫了一下,勸說道:“殿下千金之軀。若要出海遊玩,不若乘坐水師船隻,更爲安全。”

朱永興呵呵一笑,注目海上,若有所思地說道:“水師啊,應該快到了。只是那時卻不宜遊玩了。”

易成不理會朱永興的暗示,沉默了一下,岔開話題,“殿下,您真的允准魯世子任職爲官?”

朱永興沒有回頭。幽然說道:“總比無所事事,庸碌一生要好吧?至於能不能做官,做多大的官,還要看他的本事。國家供養宗室,總要立個章程,象以前那樣怕是不好。”

易成知道朱永興早已經不把魯王當作威脅,何況是年輕識淺的魯世子,這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讓魯王安心的辦法。至於緬甸的那位,或許也不成氣候了,只是已經實施的秘密陰謀,是不是該跟岷殿下坦白了?

朱永興沒有注意到易成的臉色變幻,依舊緩步而行,在沙灘上留下一串腳印。

虎父犬子。對於魯王及魯世子,朱永興這個評價並不貼切,但魯王確實比他兒子強,這是朱永興與魯王晤談之後的結論。嗯,鄭成功父子似乎更是如此。

鄭成功雄才大略,鄭經卻遠遜其父,甚至鄭家的分裂和衰敗便是由他而起。朱永興想起鄭成功在後年便會因這個逆子而氣噎而死,不禁思慮再三,犯起了猶豫。

此時提醒顯然不妥當,甚至有挑拔之嫌。以後呢,鄭經顯然比鄭成功要好對付得多,鄭家分裂之時,如果自己的勢力更加強盛,或許也是一個爭取其衆,壯大自己的機會。

朱永興苦笑了一下,停下腳步,長嘆了一聲,覺得自己的心理更加陰暗了。其實心理陰暗的易成正在他的旁邊,謀害太子的事情早已經籌劃了很長時間。安排人手,收買緬人等等,着實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直到最近才正式展開行動,但結果如何,易成卻還是不知道。

等到有了結果再向岷殿下說明吧,易成猶豫遲疑了半晌,終於還是把話吞到了肚裡。與朱永興耳濡目染,相處了這麼長時間,易成已經很瞭解朱永興的性情,看似殺伐決斷,卻不是濫殺無情,即便是對無知草民,也不顯鄙夷篾視,甚至更顯親厚。

其實這正是穿越者的通病,對上下尊卑看得很輕,並不以行業和身份來輕賤別人,更不會稍不如心便殺人。

這種品性是長時間的教育和薰陶而來的,輕易不會改變,這也就使別人很自然地對朱永興產生仁厚的印象,而朱永興卻還不是故意的做作。

儘管易成不想現在就如實告訴朱永興,但卻不妨礙他旁敲側擊,畢竟上位者不會喜歡手下自行其是。事成之後,是繼續隱瞞,還是冒着被滅口的危險如實相告,易成也沒有最後決定。

“殿下。”易成趕上一步,象是很平常的說道:“您已經屢建奇功,身系中外之望,萬民之期。若日後有人掣肘,可莫要遲疑退後,陷我等忠心追隨者於險地啊!”

朱永興微微一愣,不知道易成突然這麼說是何用意,有些疑惑地望着他。

易成面色不變,繼續說道:“殿下,權力爭奪自古便是血流成河,現在追隨您的已經遭人忌,若您到時心軟退縮,我等豈會有善終?我們可還有父母要奉養,有妻兒要撫養啊。”

這是表忠心,還是在提醒自己?朱永興雖然還未搞清楚,但也知道必須要有所答覆,才能穩定人心。

朱永興吸了一口長氣,緩緩吐出,篤定地說道:“吾出緬入滇之後,便不知何爲退縮?今日你們忠心追隨吾,吾日後也絕不會負你們。”

……(未完待續。。)

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30章 輕取永昌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7章 意外之難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23章 伏擊之地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82章 燧發槍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87章 接戰(二)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245章 天變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7章 齊集元江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93章 戰馬論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30章 無題第9章 世子殿下?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章 北愁南喜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06章 不負第29章 宗室儀仗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章 無題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95章 無題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0章 慷慨陳詞第92章 無題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45章 天變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96章 各有安排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章 高平莫氏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72章 廝殺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42章 會晉王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02章 總攻(二)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47章 大戰(一)第73章 小朝會第153章 內訌分裂
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30章 輕取永昌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7章 意外之難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23章 伏擊之地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82章 燧發槍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87章 接戰(二)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245章 天變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7章 齊集元江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93章 戰馬論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30章 無題第9章 世子殿下?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章 北愁南喜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06章 不負第29章 宗室儀仗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章 無題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95章 無題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0章 慷慨陳詞第92章 無題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45章 天變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96章 各有安排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章 高平莫氏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72章 廝殺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42章 會晉王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02章 總攻(二)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47章 大戰(一)第73章 小朝會第153章 內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