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暹羅來使

兩軍一旦對陣,攻守便是對等的,你當然無法控制敵人在什麼時候進攻,也無法控制戰鬥發生時的天氣情況。而如果倚城而戰,似乎便可以選擇最有利的出擊時間,選擇最有利的天氣情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南兵配備火銃的比例不低,儘管沒有得到正常的發揮,但朱永興依然視其爲一個威脅。如果能借有利的風向,便可以發揮明軍的火器優勢,而削弱安南軍的火銃威力。

思來想去,朱永興覺得似乎應該修改一下戰略,在安沛城外進行一場能夠選擇時間的會戰。當然,他並沒有獨斷專行的打算,而是準備與衆將進行商議,看看是否妥當。在這一點上,朱永興做得很好,表現出了謙虛的一面。畢竟他不認爲自己是名將,更覺得發揮集體智慧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並能對以後在軍中推行參謀制度打下基礎。

門被輕輕敲響,楊國驤進來報告了一個意外的消息,禮部侍郎黎維祚與暹羅國使者到了安沛。

他們怎麼會來到這裡?朱永興有些驚訝,但也沒有多做耽擱,便讓楊國驤把暹羅國使者安置在郡公府西院,他先召見黎維祚,弄清楚具體情況再說。

時間不大,黎維祚便趕來相見,一個多月的奔波使他看起來消減了不少。

“名遠,免禮免禮。”朱永興親至門口相迎,伸手止住了黎維祚的大禮,看着他的臉唏噓不已,“瘦了,黑了,實在是辛苦了。”

“下官爲大明中興。爲殿下擎天助力,不敢言苦。”爲了出使方便,黎維祚被朱永興授予禮部侍郎,官升數級,現在又見朱永興親迎禮遇。心中頗爲感動。

“來,進屋敘談。”朱永興和黎維祚入內落座,又有人奉上香茶,朱永興擺了擺手,屋中只剩下了他們兩人。

“殿下。”黎維祚不待朱永興發問,便拱手敘說:“下官出使暹羅頗爲順利。其王召見,禮遇有加,並取神宗時敕書、勘合,以表對我大明眷戀之情。後聞殿下爲朝廷留守,出緬入滇,便派使者前來聯絡。攜禮頗豐,且願供象、馬,助我明軍收復雲南。下官隨使者入滇後,已拜見了晉殿下,晉殿下盛情款待來使,並命平陽侯靳統武率一軍移駐景線,以便接洽物資。暹羅使者聽聞殿下已率軍東進安南。便隨下官趕來拜見。一路上由晉殿下派兵馬護送,直至老街,易長史又派人派船相載,不想我軍勢如破竹,竟已至安沛矣。”

一番述說雖簡略卻已經說得清楚,朱永興笑着點了點頭,示意黎維祚喝茶,他輕撫茶碗,陷入了沉思。

暹羅是大明的忠實鐵桿,出使順利倒並不出乎意料。自己是宗室留守。在名義上要高於晉王李定國,暹羅使者前來拜見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實真的就這麼簡單嗎?或者,這也是個向暹羅使者展示的機會,使暹羅的支持更穩固,更盡力。

“暹羅現在的國內形勢如何?”朱永興擡起頭。詢問黎維祚,想得到更多的信息。

“這個——”黎維祚稍有些臉紅,顯然所知不多,囁嚅道:“聽說在暹羅北部與緬甸有戰事,雙方互有攻守。”

這對世敵加死敵,還在互掐嗎?朱永興微微一笑,誇讚道:“有此一言足矣。名遠,你再說說這暹羅使者的脾氣稟性,還有興趣愛好。”

……

暹羅國古代以阿瑜陀耶城(今曼谷北,意爲不可戰勝之城)爲首都,又稱大城王朝。

從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暹羅與緬甸之間爲兼併土地、掠奪勞動力和取得中南半島政治經濟優勢而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從總體上看,暹羅處於下風,首都曾被攻破,獨立亦曾喪失。

正因爲如此,朱永興認爲要爭取暹羅的全力支援,最好的辦法還得是在軍事上對其有所幫助。就目前明軍的條件,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轟天炮了。

轟天炮製造簡單,並不涉及什麼高新技術,只是一種思路上的創新和發展。而且,朱永興也不認爲能夠將轟天炮的秘密始終保持,大概只需要一年的時間,等到他設想中的青銅炮製造出來,這種簡陋的武器便會被逐漸淘汰。所以,如果能夠用轟天炮交換到他急需的東西,便就該是物有所值。

就現在的技術條件,一種沒有特殊技術的武器想保密,將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是被動的。只有不斷地發展創新,才能夠保持對敵人裝備上的優勢,這是朱永興一直堅信的一點。

“象馬的需求倒不急切。”朱永興聽完黎維祚的講述,沉吟着說道:“糧食最重要,然後嗎,水牛,這也是急需之物。當然,我們不是厚着臉皮白要,而是分期付款,也就是先欠着一部分,其餘的以半年或一年之期結算一回。”

“這些條件並不苛刻,想來暹羅國會答應的。”黎維祚心中默記着朱永興所說的條件,輕鬆的笑着說道。

“暫時支援和長期合作是兩回事。”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說道:“畢竟誰都不願做賠本的買賣,如果我們真的敗局已定,大勢難改——”

“不會的。”黎維祚急着接口道:“殿下英明神武,先有騰衝大勝,現又征伐安南,必能扭轉敗局,重振大明。”

朱永興笑得有些苦,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名遠,你先與暹羅使者透透口風,明日我再召見他們。總要讓他們多留些時日,見到我軍大敗安南之威後,兩家的合作方可長遠。”

單方面的無私付出會持續多長時間?朱永興有這樣的疑問,就寧可把暹羅已經答應的援助當成有來有往的合作,而不想天真地認爲可以予取予求。如果有理所當然、就該如此的心理,他覺得不會長久。

有一分助力,便多一分強大。在此危難關頭,幫助尤顯珍貴,朱永興爲了實現大業,就必須尋找並維持每一個可貴的盟友。還擺着天朝大國的架子,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當然,這與卑躬屈膝是不同的,朱永興也做不出來那樣的事情。

第117章 斷臂?第86章 接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230章 暗戰第95章 初印象第27章 詐取緬關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5章 定情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章 北愁南喜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96章 鑑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3章 安沛入甕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217章 困局第32章 賜名白族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2章 兵潰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64章 計議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30章 宗室入滇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4章 再退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06章 法陣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17章 斷臂?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77章 突破,崩潰第63章 求助他國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54章 赴廣東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章 定情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9章 決戰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12章 兵潰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69章 譏諷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83章 北望第98章 我認得你第34章 石屏擾襲
第117章 斷臂?第86章 接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230章 暗戰第95章 初印象第27章 詐取緬關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5章 定情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章 北愁南喜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96章 鑑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3章 安沛入甕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217章 困局第32章 賜名白族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2章 兵潰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64章 計議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30章 宗室入滇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4章 再退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06章 法陣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17章 斷臂?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77章 突破,崩潰第63章 求助他國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54章 赴廣東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章 定情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9章 決戰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12章 兵潰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69章 譏諷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83章 北望第98章 我認得你第34章 石屏擾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