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縴夫,規矩

國戰的整體形勢已經不是一兩場戰役所能決定盛衰,或者從根本上加以扭轉的了。%

拼內政,拼外交,拼人口數量,拼物資生產,拼武器裝備,拼民心向背……滿清面對的不僅是一個朱永興,也不僅是以他爲首的一個集團,而是一個民族的覺醒和爆發。

“嗨,嗨喲喲,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沙啞沉渾的號子聲在運河上飄蕩,一羣羣蓬頭垢面、衣服襤褸的縴夫屈着身子,揹着僵繩,步履沉重地向前邁步,河中一艘戰艦在緩緩駛過淺灘。

風帆時代,船隻行走就靠人力或風力。內河狹小,可借風力有限,臨時扯起一塊風帆是有的,更多的時候是人力搖櫓或拉縴。而船靠搖櫓推進有時比步行還慢,於是就有了拉縴。

大卡車裝了四噸貨,一個人不可能拉得動。而一艘船裝了四噸貨,一個人便能拉着走。就這樣,古人通常在內河旁都設置了纖道,也就是岸邊供縴夫走的小道。

“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運河作爲運輸大動脈,雖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淤塞也不時發生。特別是作爲內河水運,有些地段水淺,只能通過平底船,象明軍戰艦這般吃水深的大傢伙,便只能通過縴夫拖過淺水區了。

漫漫長路,一步一個腳印,猶如老牛拉犁。夏天,頭頂着火辣辣的太陽,腳踩着滾燙的路面,汗珠成串地滴下;冬天,寒風吹拂着薄薄的衣衫,雪花落在肩頭,腳踩着冰冷堅硬的路面,頭上卻冒着呼呼的熱氣。

沒有什麼哥哥妹妹的浪漫。一年又一年,縴夫們揹着沉重的纖繩,在風風雨雨中丈量着大運河,一步一叩頭地努力拉着纖繩,一輩子是淌不完的汗、走不盡的路。

但與往日不同的不僅是久已斷航的運河再度繁忙起來,縴夫們有了生計。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還有那對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和憧憬。每隔十幾裡,便有蓆棚,便有熱粥熱飯,便有加蓋紅印的支前票。一畝、兩畝、三畝……縴夫們是在爲自己的家人出力,爲自己的將來流汗,爲以後能不再從事這艱苦的活計而向前邁進。

有所得,纔有動力;參與進來,纔會期望明軍勝利。纔會希望能有個安樂的將來。何況,如今的朝廷確實是不同以往了,不收賦稅而先施恩惠,沿運河兩岸的失業漕丁和家屬,乃至新光復地區的廣大飢餓的百姓,都因爲朝廷的無限期施粥而得以活命。

曾幾何時,朝廷如此體恤過百姓的疾苦?所謂的施粥賑濟,也不過是短期內裝點門面之舉。無限期啊。這是多大的氣魄,多仁慈的心腸。多雄厚的財力?

何鐵腳的步伐更加有力,再向前,向前,很快便要過了淺水區了,又一個官府的紅印蓋上去,兩畝地啊。十幾裡地的拖曳拉縴,值得,太值得了。

不遠處的蓆棚越來越清晰,靠河這一側的就是給他們縴夫歇息吃喝的,濃稠的米粥。裡面有魚肉乾,再配上餅子和小鹹菜……他的鼻子裡似乎又聞到了那香甜的味道。

再遠一點的蓆棚更是人頭攢動,不管是男女老幼,只要來了,便有兩個時辰一開的粥場,摻着番薯、土豆、玉米等的雜糧粥,再加上把食鹽,對飢腸轆轆的百姓來說也是難得的美味。何況白天供應三次,晚上一次,只要你規規矩矩的排隊,便能吃上好幾回,非但餓不死,活動得少的話,連飢餓感都可能沒有。

對,排隊啊!何鐵腳咧了咧嘴,再次提醒自己可別忘了。從南方來的朝廷官員倒是不錯,可要求也多,不守規矩便要吃苦頭。嗯,其實也挺好,那個慣於恃強凌弱的無賴二狗子不是被捆起來押走了嘛,對他這樣的老實人,還真是個好事兒。

新秩序,不僅是約束,還有財富的重新分配。歷朝歷代開國時,起碼在中國,基本上都意味着土地的重新劃分,重新掌握主動權的明朝也不例外。附逆官員、劣紳惡霸,以及無主田地,以後還會有滿清所圈佔的大片土地,都將被朝廷作爲施惠百姓的利益而丈量分派。

而四川的重建,江南各工場的開辦,海外領土的佔領,都需要大量的人口。雖然使新光復區的人口轉化爲生產力,要經過一個緩衝和休養的時期,但明廷並不象滿清,只視其爲繳納賦稅的對象,而因爲百姓要佔有必需的生活資料,又轉而視其爲負擔。

因爲要打敗異族,因爲要國戰,便要犧牲平民百姓而不惜,這不是朱永興的作風。讓別人無私地爲自己的事業而犧牲,除了聖人,便是瘋子,朱永興自認並不屬於這兩類。

何鐵腳結束了這一段淺水區的拉縴勞作,坐在蓆棚之內品嚐着粥飯,並心滿意足地得到了一張加蓋紅印的紙片,也終於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五畝土地,開始憧憬着蓋房種地的生活前景。十幾年的辛苦勞累,除了滿腳不用穿鞋也不怕石子的硬繭外,他就只有一個窩棚可住。現在——嗯,趕緊吃,趁着這機會多拉幾趟,多賺幾畝地纔是真的。

不遠處給平民百姓施粥的平場上早已或站或立黑壓壓地滿是人,有的三五一夥,有的獨自一人,等着施粥的開始。一些胳膊上帶着紅箍的壯男,手中拿着短棍,負責維持秩序。

見人羣有些焦躁喧譁,一個紅箍不高興了,上前大聲叫道:“午時正點開飯,還有一刻鐘的時間。規矩再講一遍,不得違犯,否則……”

“孃親,那人說了,吃飯不要錢。”一個枯黃瘦弱的小女孩好象在河邊剛洗完手臉,由母親牽着,路過縴夫們的蓆棚,邊走邊高興的說道。

“囡囡乖,等會就可以吃飽飯了。咱快點走,要不就搶不上了。”婦人愛憐地摸着女兒的頭,同時感覺飢火難言,盼望着立時吃飯喝粥,腳步匆匆,一個踉蹌便要摔倒。

何鐵腳趕忙伸手扶了一把,好言安慰道:“不用搶,要排隊的。嗯,就是一個接一個挨着來,亂搶要挨棍子打哩!”

…………(未完待續。。)

第40章 兩奸計議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17章 斷臂?第272章 血戰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2章 響應配合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54章 赴廣東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86章 復臺建議第3章 絕死一擊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80章 教士保羅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96章 鑑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0章 大勝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7章 齊集元江第64章 計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86章 疍家女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33章 立威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67章 梆子腔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45章 大反攻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55章 無題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4章 封賞,臺灣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52章 血戰廝殺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7章 攻城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46章 火箭列裝第2章 鬥熊救美第78章 破路第142章 會晉王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69章 譏諷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91章 新氣象第98章 我認得你第30章 無題第169章 譏諷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9章 援軍?援軍?
第40章 兩奸計議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17章 斷臂?第272章 血戰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2章 響應配合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54章 赴廣東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86章 復臺建議第3章 絕死一擊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80章 教士保羅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96章 鑑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0章 大勝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7章 齊集元江第64章 計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86章 疍家女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33章 立威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67章 梆子腔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45章 大反攻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55章 無題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4章 封賞,臺灣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52章 血戰廝殺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7章 攻城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46章 火箭列裝第2章 鬥熊救美第78章 破路第142章 會晉王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69章 譏諷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91章 新氣象第98章 我認得你第30章 無題第169章 譏諷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9章 援軍?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