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極度震駭

感謝沉默de夏花,Joe_Z,xiaotang246,罄麟,網絡ヤ綪緣,失落的是心,yikm,w123q123,chillonzhou,劍俠dodo,地裡黃,星辰的雄獅,irreversible,未醒夢中人,書友130814172259775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萬事如意。

母憑子貴,古代把子孫傳承看得非常重。雖然夢珠因爲民族的關係,要成爲正妃困難很大。但若先生出兒子,也是王長子或皇長子,身份自是不同,對鞏固夢珠的地位也至關重要。

所以,得到夢珠有喜的消息,思威不僅親自前來看望女兒,還帶來了錢財和族中挑選的有生育經驗的婦人,並叮囑再三,要夢珠多注意身體,要下人照顧周到。

夢珠成了一級保護動物,時時刻刻都有兩三個僕婦隨在身邊。她知道孩兒的重要,對肚中的小生命也是珍愛異常,白天還好,和朱永興說說笑笑,慢步聊天。到了晚上,她便委婉地將朱永興勸離身邊,生怕朱永興睡覺時不老實,伸胳膊撂腿兒的,碰着她的肚子。

“我睡覺不老實嗎,不說夢話吧,也不打睡拳吧?”

“這樣,你側身躺着,我摟着你,肯定碰不到肚子。”

“對,就是睡覺,啥也不幹。”

雖然覺得妻子過於謹慎,也沒聽說過哪個丈夫睡覺把妻子弄流產的。但朱永興卻也理解妻子。說到底,還是她的民族,還是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所帶來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躺在妻子身邊,輕抱着有些豐腴的溫軟胴體,撫着微微隆起的肚皮。嗅着那熟悉而令人安靜的馨香,低聲細語地說些話。夢珠把丈夫的手臂抱緊,手掌相貼,心中也是歡喜。

“妾身變醜了嗎?”

很隨意的一句話,朱永興卻猶豫了一下。都說女兒打扮娘,懷了男娃纔會變醜。雖然不信這個。朱永興也想安慰下妻子,讓她的心情愉悅。

“嗯,妾身照鏡子也覺得難看了些。”夢珠得到了滿意的答覆,打着呵欠很快入睡,臉上還帶着笑意。

孕婦啊,朱永興的手指停止了在妻子胸前的蠕動。暗自慨嘆,卻也爲自己要有後代而感到興奮,還有那麼一些怪異。相隔幾百年啊,是自己的孩子沒錯,可細想起來,嗯,還真不能想得太多。

過完年。朱永興顯得有些緊張,更專注於情報司送來的情報,特別是北京方面的情況。儘管有情報稱順治自董鄂妃死後,便行爲異常,萌出家之念,更於九、十月之交,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頭天子。雖然因爲茆溪森本師玉林琇的勸諫,順治罷出家之念,但身體和精神卻越來越差。

對於情報司能夠在北京建立情報站,並發展了數名八旗家奴。能夠得到很隱秘的消息,朱永興感到欣慰和讚賞。雖然財政緊張,他還是又拔銀萬兩,把兩個老婆娘家送來的錢財花費殆盡。

會不會因爲自己的折騰,事情有所變化。朱永興反覆思量這個問題,也不敢確定。之前他也有所準備,所以才把順治之死的時間說得粗疏,也就是爲了預留後路。但現在,因爲緬使的到來,他更加希望順治逃不開歷史的軌跡,躲不開上天的懲罰。

當然,朱永興希望順治之死能爲反攻提供助力,卻也不敢把重大軍事行動的成功全部寄託於不確定的事情上。所以,不管順治如何,反攻行動也將在二月中旬展開,軍隊的調動也已經開始。

………

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死,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爲皇太子,繼帝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爲輔政大臣。

書房內,吳三桂臉色變幻,忽恐忽驚,“康熙,康熙……康熙……”嘴裡喃喃重複着,手中的書信簡直如千斤沉重,最後終於無力地落在了桌案之上。

如果說董鄂妃和順治的死還有偶然和碰巧的成分,那康熙年號卻是實打實的天問之術。未卜先知,神鬼難測,讖語一一成真,終於給了吳三桂最沉重的一擊,令他心緒全亂,無力感瀰漫全身。再聯想到應對於自己的讖語,吳三桂覺得身上發冷,恨不能立刻起身,離開滇省。

古人的迷信是根深蒂固的,即便沒有什麼,也會向這方面聯想。而吳三桂也不例外,甚至有可能更嚴重。否則在三藩之亂時,他也不會因爲一隻小烏龜而逡巡不進,殆誤戰機。

恐懼的種子在吳三桂心中生根發芽,瘋長開來,使他幾乎喪失了思考能力,只覺得僞宗室有神鬼難測之大能,再也無力與其抗衡爭雄。

終於,門敲響了,吳三桂竟然悚然顫抖,好半晌心悸才稍有緩解,坐正身體,命人進來。

方光琛和劉玄初尚不知道從京城傳來的緊急消息,只見吳三桂臉色不好,還以爲是因爲明軍的異常調動而憂心。

“皇上駕崩——”第一個消息便讓兩人愣怔當場,但第二個消息更如雷霆轟頂,一下子便使兩人暫時失去了思考能力。

“明年改元康熙——”

康熙,康熙,簡單的兩個字,如夢魘般縈繞於腦中,糾纏環結,再也無法令人冷靜。吃驚,駭異,恐慌……前面還要再加上極度兩個字,才更貼切此時的心情。

屋中寂中無靜,好半晌,方光琛和劉玄初的眼珠纔在吳三桂的嘆息中開始轉動,直勾勾的眼神慢慢有了焦點。他們這才清楚,吳三桂的臉色爲何那麼差。

“這,這——”方光琛頹然坐下,全然失去了平日的沉穩鎮靜,撫着額頭,不知說什麼纔好。

劉玄初對朱永興已經非常欽佩,倒比方光琛更快地反應過來。猶豫了一下,他看了吳三桂一眼,猜測着現在吳三桂的心情,不知道他是否有了棄暗投明的覺悟。

目前吳三桂的處境已經很不好,清廷雖然下旨慰勉,確定書信是敵人僞造,行的是離間之計。但從兵力的調動和官員的調整看,清廷對吳三桂已生疑心,開始提防他。

貴州征剿水西的滿洲兵將撤圍退往鎮遠,此是貴州進入湖南的要道,名爲確保糧餉通道的安全,其實有斷吳三桂退路,逼着吳三桂與滇省明軍或水西叛軍廝拼之意。

朝廷所拔糧餉也數目精確,掐時供給,使得吳三桂所率之軍無儲備之糧,難以展開大的軍事行動。

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59章 無題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5章 琉球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00章 佔優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30章 暗戰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72章 無題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40章 兩隻重拳第5章 琉球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69章 譏諷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80章 京師大亂第89章 勝利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02章 轟擊第60章 歸藩之議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5章 琉球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47章 初勝第34章 石屏擾襲第93章 戰馬論第94章 相疑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33章 立威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4章 報應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02章 轟擊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8章 破路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5章 大包圍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5章 定情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1章 結果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88章 毒蘑第186章 疍家女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41章 自我否決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67章 鄭家來人
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59章 無題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5章 琉球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00章 佔優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30章 暗戰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72章 無題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40章 兩隻重拳第5章 琉球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69章 譏諷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80章 京師大亂第89章 勝利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02章 轟擊第60章 歸藩之議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5章 琉球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47章 初勝第34章 石屏擾襲第93章 戰馬論第94章 相疑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33章 立威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4章 報應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02章 轟擊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8章 破路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5章 大包圍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5章 定情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1章 結果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88章 毒蘑第186章 疍家女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41章 自我否決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67章 鄭家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