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

一路舟車勞頓,徐灝經過成都而不入,奉旨直接去了雲南大理。原本打算好生巴結下沐春,奈何人家故意巡視邊寨去了,擺明了不願見他。

徐灝遂停留三天,心中有氣,走時蠱惑沐皙進內宅一頓忽悠,哥倆順手把沐春媳婦和沐青霜拐跑了,慢悠悠的前往成都匯合沐夫人和凝雪母女倆。

到了成都蜀王府,蜀王朱椿一樣不在王府裡,仍然在地方平叛。眼看就要到臘月了,徐灝請示沐夫人不能再等了,而沐夫人鑑於長子單獨趕路無疑要快很多,點頭同意第二日啓程回京。

就這樣徐灝率領錦衣衛一路跟隨保護,載着沐家女眷的車隊晝行夜宿,慢吞吞的或走水路或走陸路,出了四川乘坐官船沿着長江順流而下。

因沐家一大家女眷,不便和沐凝雪暗通款曲,徐灝很是悶悶不樂,而凝雪何嘗不是如此,有情人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見以解去多日來的相思之苦,世間最煩惱之事莫過於此了。

等到了安慶府時,眼看着就將進京了,徐灝聽聞沐春已經追上來,乾脆留下沐皙名義上繼續保護沐家女眷,實則和家人團聚,他帶着一百錦衣衛先一步抵京。

乾清宮東暖閣。

朱元璋看着面前風塵僕僕剛剛回京,立即過來覲見的徐灝,欣慰的道:“此次辛苦你了,來,陪着朕用膳,講一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徐灝笑着點頭。當下側坐在帝王身邊,李公公吩咐宮人送過來一碗碧油油的稻米飯。

“吩咐御膳房上兩道他愛吃的肉菜來,他吃不慣素。”

朱元璋很清楚徐灝視肉如命的習慣,端着飯碗說道。而帝王的晚膳依然如故,兩盤做工精緻的青菜豆腐和一大海碗的羹湯,還有四碟子可口小菜。一壺貢酒。

徐灝把碗接過來放在眼前的桌案上。說道:“今年遭受蝗災,臣怕接下來幾年還會發生其他災情,請陛下提醒戶部早作準備,籌集糧食以便隨時平抑災區糧價,酌情減免災區賦稅,賑濟百姓。“

朱元璋一怔,忙問道:“你可是能觀天象?看出了什麼?”

徐灝解釋道:“臣不懂天象。而是最近翻閱地方古籍縣誌,這大面積的蝗災往往伴隨着大旱,俗話說旱極而蝗。”

朱元璋頓時食不下咽,索性把碗筷放回原位,氣的李公公頻頻給徐灝遞眼色,示意徐灝換個別的話題,不要影響陛下的食慾。

徐灝笑着一指李公公。說道:“是臣罪過了。令陛下沒了胃口。”

朱元璋看了眼李公公,失笑道:“別理他,這閹人分不清孰重孰輕,朕餓一頓他就着急上火,這百姓吃不上飯,朕何嘗不和他一樣心急如焚?”

徐灝說道:“陛下。您知否蝗蟲可以食用?煎炒烹炸後不亞於肉食,不單單是人可以吃。雞鴨鵝天天放出去吃蝗蟲,生長的更快,肉質鮮嫩可口。臣以爲可鼓勵百姓多養禽類,自家食用之外,由官府收購供應達官貴人和城裡的酒肆客棧等,臣認爲多少可以減輕些朝廷賑災壓力。”

“嗯。”朱元璋聽得入神,沉聲道:“你繼續說,把你知道的都講出來,無論說什麼朕都不怪罪。”

“是。”徐灝也是最近看到農田裡顆粒無收的慘狀後,死命回憶小說裡的治蝗手段,因此有此一說。

徐灝整理下思緒,說道:“所謂蝗神,大抵是古人面對鋪天蓋地的飛蟲,心裡升起無法抵擋的敬畏心理,實則蝗蟲就是一種普通昆蟲而已,就和草原上的牧民一樣,氣候適宜時人口大量繁衍,爲了養活大量人口就得南下搶劫我中原王朝,氣候不好時牛羊養不活缺少食物,還是得南下來搶掠以維持自身生存。因此蝗蟲就是一種世間災害,氣候乾燥時會大量產卵,根本和神靈無關,歷數哪朝哪代沒有蝗災?”

朱元璋緩緩說道:“該祭拜還是得祭拜,安穩天下百姓之餘也提醒君王反省自身。你的建言很好,今年朕就下旨地方,鼓勵百姓捕捉蝗蟲就是了。嗯,一升蟲獎兩升米,家裡再多養些雞鵝,等朕帶頭嚐嚐蝗蟲味道如何,以身表率。”

徐灝立時心悅誠服,暗道不愧爲有着豐富治理經驗的老朱同志,只要有人稍加提醒,馬上就能明白該怎麼去解決難題。其實天災不可怕,只要官府百姓上下齊心,什麼災難挺不過去?最可怕的是永遠是人禍,這有了帝王帶頭,無疑會使得災民受到鼓舞,官吏不敢玩忽職守。

徐灝一時間精神振奮,說道:“發動百姓滅蝗無疑最積極最有效,各地官府一定要重視此事,此外就是得請戶部官員專門調查一下,蝗蟲會把蟲卵產在水溝水泡子裡,如果能夠及時發現把蟲卵或幼蟲剷除掉,則蝗蟲就會少很多,蝗蟲的壽命不過二三個月而已。”

朱元璋深深凝視着侃侃而談的徐灝,下意識的嘆道:“你果真就是朕第二個劉基也。”

“陛下過譽了,臣才疏學淺,萬萬比不得故世的誠意伯。”

徐灝瞬間感覺毛骨悚然,目光不由得微微下垂,心說不會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吧?

朱元璋興致勃勃的催促道:“繼續說,還有什麼好法子,行之有效的話,朕一定重賞你。”

徐灝心裡突然有些心灰意冷,想劉伯溫何等天縱奇才?就因爲學問大而受到猜忌,結果被體察上意的胡惟庸給生生整死了,不管到底是被毒死還是被氣死,總之朱元璋當時的冷漠態度起了決定性作用,令忠心耿耿的劉伯溫提早黯然病逝。而自己身爲穿越者。不怪帝王把自己比作第二個劉基,難道也是暗指自己會步他後塵?

徐灝心裡翻江倒海,表面上依然微笑着又講了一些糧倉平抑糧價等方面,朱元璋感到很失望,這些方法都是戶部常年爲之的,並沒有什麼稀奇。

徐灝心裡升起了戒備。不肯再多說什麼了。揀一些無關緊要的見聞說給帝王聽,而朱元璋沒有察覺面前青年臣子的異樣來,說到開心處一連吃了兩碗米飯,把李公公樂的眉飛色舞。

不知不覺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徐灝起身告辭道:“陛下還請早些休息,臣也該回家給長輩請安了。”

“嗯。”朱元璋站起身來,笑道:“你這孩子就是太習慣得過且過。每次都是朕派你做事,你纔會給朕些驚喜,就不能時常主動爲朕分憂?想朕一天到晚忙不完的政務,你們這些後輩倒好,吃喝玩樂不亦樂乎,豈不知祖輩打江山的不易?”

徐灝笑道:“是。臣一定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爲,好好改正。”

“口是心非。”朱元璋笑着擺擺手:“你立下了功勞。朕不能不賞。就恢復你鎮撫使官職,無需守在行太僕寺裡了,不然委屈了你的天分,還是時常待在朕身邊更好。”

“是。”徐灝對此早有準備,朝着帝王深施一禮後,大步朝着宮外而去。

朱元璋望着年輕臣子那挺拔的背影。漸漸收起笑容,吩咐道:“傳朕口諭。升徐耀祖爲錦衣衛正職千戶,徐汶徐濟爲百戶。”

李公公驚訝的提醒道:“陛下,那徐耀祖父子三人可是徐大人的血親。”

朱元璋淡淡的道:“朕知道,徐灝功勞甚大,可惜年紀太小,自然要獎賞其親人。”

“陛下聖明。”李公公跟了帝王這麼些年,馬上心領神會,暗道徐耀祖父子三人恐怕和徐灝不是一條心,不然帝王絕不會把一家子都統統塞到錦衣衛裡。

李公公念着徐灝的好來,故意說道:“那奴才是否過去告知徐大人喜訊?”

朱元璋微微搖頭,沉吟道:“不用了,你先記着此事,待過了年後提醒朕,等過了正月再下旨不遲。就讓徐灝在家過個好年,不必進宮值夜了。”

當下李公公伺候着帝王返回東暖閣,趁着朱元璋秉燭處理國事的時候,悄悄指使一名心腹,連夜把消息送了出去。

如此陪着長輩說了會話的徐灝,習慣性的先去書房,因此收到了消息,心說這就是所謂帝王之術,平衡之道吧?果然自家任何事都瞞不過帝王耳目。

對於大伯和徐汶進入錦衣衛制衡自己,徐灝不感到意外,也沒什麼反感,本來他就從沒有過專權的打算,最好大伯從此投靠朱允炆纔好呢,省的將來受到自己連累。

倒是二哥徐濟是怎麼回事?好好的秀才不做跑來當什麼錦衣衛?肯定事出有因,得派人查一下爲什麼。

徐灝琢磨着此事回到了絳雪齋,大姐帶着紅葉趕過來探望他,然後陸陸續續二姐她們都來了,表妹蕭雨詩和月蘭也跑來湊熱鬧,最後嫂子朱巧巧帶着珍珠大駕光臨。

徐灝收起心事,瞅着低着頭不好意思的珍珠,見其人生的清秀可人,皮膚異常白皙嬌嫩,讚道:“如果人如其名,李秋有福氣。對了,我帶回來很多禮物,特意給你們夫婦倆買了兩對金鑲玉的寄名鎖,兩男兩女一共四個,此外還有蜀繡湘繡一大堆,香榧手串,湘妃竹扇什麼的,今晚人多就算了,等回頭讓香菱香萱給你送家去。”

珍珠抿嘴一笑,萬福道:“多謝三少爺。”

站在一旁的朱巧巧笑吟吟問道:“我呢?有什麼禮物?”

徐灝得意的道:“我得了些緬甸上好翡翠,嫂子需要什麼首飾,我送宮裡請匠人打磨出來。”

朱巧巧嗤笑道:“當什麼好東西?前些日子我還給了李秋一套呢,你問珍珠,你男人給沒給你?”

珍珠忙點頭,徐灝無語的道:“緬甸翡翠多了,我得到的都是最稀罕的珍品,價值連城。”

“呦,哪來的?拿給嫂子欣賞一下。”朱巧巧來了興致,不懷好意的瞅着他,“你就那麼一點俸祿,能買得起?定是厚着臉皮管沐家討來的吧。”

徐灝笑道:“沒有,那都是我用茶葉換來的。這一趟遠赴雲南,少不得帶些東西過去,不然白白走一遭太可惜,跟着我的兄弟多少都發了一筆小財,大傢伙都能上過一個好年了。”

朱巧巧失笑道:“算你精明。好了,進屋裡去吧,別讓妹妹們都等急了。”

徐灝陪着大嫂進了屋,因天氣寒冷下來,女孩們嫌花廳裡空曠曠的陰冷,都擠在了他臥室裡,竹蘭她們忙着安排座位,丫鬟們坐在周圍,請姑娘們脫掉鞋子上了炕。

燒着火炕地龍,屋裡氣暖如春,女人太多以至於香氣太過膩人,嘰嘰喳喳的吵鬧之極。

徐灝叫麝月把窗戶支開,送進來清新空氣,他自己走進裡屋換了一身乾淨衣服出來,就見女孩們都脫掉了各色棉襖,薄薄緞子小衣緊貼着玲瓏浮凸的嬌軀,敞着脖頸挽起了袖子,一個個正忙着摘下鐲子耳墜等首飾,解開一頭秀髮。

唯有朱巧巧和珍珠等成了親的衣衫完整,不過因爲屋裡實在悶熱,解開了胸前頭兩粒釦子,露出一抹白膩來。

徐灝不以爲意,大抵年年春夏秋冬都司空見慣了,有時走進姐妹院子裡,僅僅穿着一件肚兜的丫鬟咋咋呼呼的跑來跑去,再說相比後世的吊帶背心小短褲,相比之下這算個什麼?

而女孩們也都神色自若,並不在乎被徐灝多看一眼,同住一個園子裡多年,擡頭不見低頭見的,不拿他當男人,視作閨蜜了。

此時徐翠雲說道:“晚上玩些什麼呢?要不開詩社得了?”

徐灝和朱巧巧見狀同聲反對,徐灝走到紅葉和綠竹中間坐下,說道:“成天到晚作詩,太俗氣,玩點別的。”

徐翠云爲難道:“麻將耗神,再說也不適合咱們玩,難道還要東一桌西一桌的,那豈不是成了賭館?”

紅葉興致勃勃的道:“我新得了一副酒令,是衙門裡流傳開來的,咱們玩這個好了,誰輸了就罰酒。”

徐青蓮指着妹妹嘆氣道:“如今你酒色財氣就差一個色了,幸虧了是女孩子。”

徐灝一向順着紅葉,聞言笑道:“姐你就讓紅葉玩,我贊成。”

紅葉立馬變得洋洋得意,對着大姐做了個鬼臉,鬧得徐青蓮無奈搖頭,對着朱巧巧打趣道:“嫂子你進來坐,爲何站在外面呢?莫非是站規矩都站習慣了。”

第123章 蝶戀花第840章 小學第730章 牛和豬第501章 做客第108章 婚禮尾聲第31章 再逆轉第936章 拜堂第65章 錦衣衛第755章 娛樂活動第406章 夏無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659章 中世紀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791章 抽捐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026章 招搖第854章 裹綠第905章 年初十五最**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45章 拜年第51章 紅梅第789章 迅猛第162章 歌舞第1048章 國喪第85章 氣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79章 想搬家了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939章 不可嬉第14章 寂寞第1117章 夜遇第1149章 酒醉第898章 再再娶第888章 周旋第705章 落第第549章 無恥第1275章 二當家第20章 新人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432章 殺戮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1261章 雙蘭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866章 運道第964章 厚意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896章 再娶第726章 喬遷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72章 徐家人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738章 承擔第550章 嚇人第525章 距離第1210章 美人計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611章 醫院第371章 九連環第1128章 要人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1221章 商量第368章 外交第878章 定案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79章 想搬家了第1269章 自信第1145章 失寵第1098章 選房第671章 東江水第843章 大觀園第632章 遊船第690章 傳家寶第384章 莫愁湖第86章 小姨子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32章 虎頭蛇尾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1116章 火第333章 秦皇島第60章 玄清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963章 恭祝萬事如意第434章 誰爲王第192章 窺玉第1102章 大辟第1278章 心結不淺第952章 如此家教第360章 忌憚第583章 先生橄欖頭
第123章 蝶戀花第840章 小學第730章 牛和豬第501章 做客第108章 婚禮尾聲第31章 再逆轉第936章 拜堂第65章 錦衣衛第755章 娛樂活動第406章 夏無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659章 中世紀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791章 抽捐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026章 招搖第854章 裹綠第905章 年初十五最**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45章 拜年第51章 紅梅第789章 迅猛第162章 歌舞第1048章 國喪第85章 氣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79章 想搬家了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939章 不可嬉第14章 寂寞第1117章 夜遇第1149章 酒醉第898章 再再娶第888章 周旋第705章 落第第549章 無恥第1275章 二當家第20章 新人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432章 殺戮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1261章 雙蘭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866章 運道第964章 厚意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896章 再娶第726章 喬遷第790章 結黨謀反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72章 徐家人第1041章 心肝寶貝第738章 承擔第550章 嚇人第525章 距離第1210章 美人計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611章 醫院第371章 九連環第1128章 要人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1221章 商量第368章 外交第878章 定案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79章 想搬家了第1269章 自信第1145章 失寵第1098章 選房第671章 東江水第843章 大觀園第632章 遊船第690章 傳家寶第384章 莫愁湖第86章 小姨子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32章 虎頭蛇尾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1116章 火第333章 秦皇島第60章 玄清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963章 恭祝萬事如意第434章 誰爲王第192章 窺玉第1102章 大辟第1278章 心結不淺第952章 如此家教第360章 忌憚第583章 先生橄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