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無仇可報

大牯牛溫順的跟着王四六走在村裡的大路上,過往的村民都過來瞧,人人讚不絕口這是一頭好牛,使得王四六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似的,得意地回了家。

左鄰右舍聞訊紛紛涌進家裡,圍着牛又是一片讚揚,有的說王老哥好眼力,有的說王老弟運氣真好,買到了這麼好的一頭大牯。

很多鄰居眼饞心熱,索性與王四六口定訂約,將來要租他的牛使喚,王嫂子和王柱兄妹高興得不得了,不停的撫摸牛背,徐灝幫着招待大家,吩咐家人送來幾桌宴席,好像辦喜事一樣。

王家到處歡聲笑語,有了牛的王四六和以前一樣,鄉里鄉親租牛沒的說,都一口應承了。

喝酒的時候,忽然有人問道:“咦?三爺哪去了?”

“好像一個人走了。”

大傢伙一陣嘆息,都說:“三爺沒得挑,那是和聖上無話不說的貴人,對待咱們這些窮鄉親也從來不拿架子,好事默默做了一籮筐,卻從不張揚。再看一看隔壁的童家人,真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王氏也偷偷埋怨丈夫:“你怎麼就叫他走了呢?太失禮了。”

“呵呵,沒事,沒事。”王四六美滋滋的,“那是徐三爺,我的朋友。”

“呸!你也配?”王氏話是這麼說,臉上卻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晚上,鄉親們酒足飯飽一一告辭,王氏收拾碗筷,王四六叫兒子把草屋打掃乾淨,鋪上草墊子,牆壁用乾草塞好,糊上報紙。小夭伶俐,一早就割好了數捆青草放在裡面,像對待稀客一般。

一切都安排好了。突然間,家裡的氣氛變得凝重了,剛纔的歡樂氛圍消失不見,誰也不說話。

過了很久,王氏先開口道:“你一天沒吃飯,吃一口吧。”猛然發現丈夫正在偷偷抹眼淚,一下子被傳染了,也捂着臉扭過頭走進竈房去了。

王柱沒什麼感覺,一來年輕,二來妹子又不是見不到了。三來不信童家敢欺負他妹子,自顧自的啃着鳳爪。而即將離開家的小夭強忍住悲傷,走到父親面前,想喊一聲爹卻喊不出聲來,忍不住陪着哭了起來。

但是她馬上抹去淚水,不哭了,說道:“爹,吃飯吧。”

聲音中夾雜着哭音,王四六伸手一把拉住閨女。嘆道:“爹對不起你,爹沒出息呀。”眼淚成串的落了下來。

小夭勉強忍着不哭,勸道:“死活就是這兩年,什麼苦我也受得。”

這一夜。對一家四口來說,又是一個不眠的夜晚。

躺在炕上的王四六睜着眼,聽到草屋裡牛在吃草,心裡難過。有了朝思暮想的它,失去了最心愛的她,即使與童家不遠。可高門大院,算是咫尺天涯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清早,小夭一如既往的早早起來,把屋子打掃乾淨,燒火煮早飯,又去草屋看了看大牯牛,青草吃完了沒有。然後她偷偷背起背篼,帶着柴刀出去割了半背篼的水草回來,也不告訴人。

一家人沉默中吃過早飯,許多事情本用不着交代的,小夭卻一件一件地交代,泔水桶和瓢放在哪裡之類,告訴了母親,又私下對哥哥說道:“不要忘了見天割草回來,以後挑水也是你的事了,多幫爹幹活,不要讓他累壞了,也不要再惹他生氣。”

這些囑咐雖然是背地裡說,卻都被王四六偷偷聽到了,惹得他心裡不好受,獨自坐在門口發呆,連葉子菸也沒心情抽了,連到草屋裡看他心愛的大牯牛,也沒有興頭了。

過了一會兒,大院子的王老三過來喊小夭來了,又惹得夫妻倆不住的抹眼淚,就連王柱的眼睛也紅了。畢竟對王家來說,這是第一次有親人去給人做下人,女兒第一次長期離開家,也是隻要有骨氣的人家,誰願意親人去低三下氣的伺候別人?

小夭的眼睛都腫了,好像兩顆小桃子,想是昨晚哭得太多了,此刻好歹強行忍住,心裡萬分不捨,還是站起來緩緩走到父母面前,輕聲道:“爹,娘,我走了。”轉過頭去對哥哥說道:“哥,莫忘了我早上跟你說的事呦。”

王柱使勁點點頭,不習慣難捨難分的氣氛,把頭扭了過去。小夭勉強笑了笑,嘴脣哆嗦着走到草屋裡看了一眼大牯牛。

王四六夫婦和王柱都跟了出來,王嫂子哭喊道:“我的女兒啊。”

“嘿!你們這一家子是幹什麼?”王老三覺得不可理喻,上前拉着小夭袖子,“她是到大戶人家做丫頭,吃好的,穿好的,過比在這兒體面十倍的日子。又不是上法場,哭什麼?”

拉着小夭走出王家,小夭頭也不回地跟着他進了童家大院子。

臨近金陵的寧波府,南面有一座青龍山,相傳勾踐戰敗之後,臥薪嚐膽以圖謀復興越國,在都城會稽東五十里的姚江畔青龍山,山腳下屯兵養馬。

依山面水,山崗平坦,草木蔥鬱還有個仙人洞,養馬要有水草,造戰車要有木材,按照五行的說法,青龍乃東方七宿,有帝王之相,所以“青龍生於郊”是祥瑞之兆。

勾踐復國成功,應驗了。反正中國自古就喜歡青龍,各地都有青龍山,從遼東山東乃至河北河南四川海南,幾乎每個省都有以青龍命名的山脈。

七月的夜,青龍山山半腰天王廟打起了起更鼓,世代居住於此的人們不分男女老幼,攜蘿背刀,人人手持火把,川流不息的出了家門。

一時間大河兩岸到處都是人,大人孩子都有,婦女尖銳的喊叫聲,如同山野的母狼嚎叫。

火把的爆裂聲中,人們等待着子時的到來。到了子時,在上游五里的人開始放藥,打着鑼通知下游,上游的男人會把小船在灘口一翻,泅水上岸,船上的石灰等混合製成的毒魚藥遇水融化,順流而下的河中所有魚蝦會倒大黴,頭暈眼花的浮出水面。

因春秋吳越的宿怨,本地有兩個最強大的家族,姓勾的是大族,而姓吳的據說是吳國人的後裔,相對而言是青龍山一帶的小族。

小族正因爲族小,從戰國時代起爲了生存競爭,子弟皆練武如虎如豹,等閒沒人敢招惹,又因爲和越國人格格不入,千年以來一直居住在青龍山上,封閉而保守。

勾氏族人自稱勾踐後裔,向來是本地一等一的大族,開枝散葉,代代多富翁,多美女,族中讀書識字的子弟遠比舞刀弄槍者多得多,永遠瞧不起吳氏族人,認爲他們是野蠻的蠻夷。

反正從很久很久以來,兩族動輒因很小的一件事而結下仇怨,直到最近爲止,還是機會一來即發生爭鬥。

傳說在唐代之前,兩族時常約戰,各派出相同的人數,在山腳下勾踐練兵的地方相互廝殺爲樂。石碑上記載,男子向前作戰,女子則站在山上吶喊助威。交鋒了,金鼓齊鳴,棍棒齊下,軟弱者斃於重擊下,勝利者用血染的巾纏在頭上,矛尖穿着人頭,唱着歌回家。

據說那時期用人肝下酒屬於平常之事,最野蠻的時候還會把俘虜殺了吃肉,不過吃人肉其實是爲了譁衆取寵,敲鑼喊着什麼“吃肉吃肉,百錢一塊。”以此來鍛鍊男人的膽量。除了災年迫不得已外,中國早就不流行吃人了。

唐宋以來,祖先的仇怨和野蠻的習氣早已蕩然無存,南方成爲最富足的魚米之鄉,兩族雖仍不免有人以械鬥爲由,聚衆相互搶掠牛羊,然智謀有餘而勇氣不足,完全與過去勇猛善戰的習俗兩樣了,即很少鬧出人命。

經歷了元朝,兩族更是歃血爲盟,共同抵抗入侵的蒙古軍隊,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躲在深山裡,時常下來劫掠,鬧得官府擾不勝擾,幾次圍剿無效後,乾脆宣佈青龍山乃兩族的牧場,你們去做不歸朝廷管的土著吧。

明朝立國後,兩族近乎一家親了,如今大部分勾姓住河左,吳姓住河右,旱災糧食不夠吃呀,兩族合作琢磨出了炸魚毒魚的道道。

族長老輩人先對喜歡尋事的傢伙加以約束,嚴令不許鬧事,傳統佩刀是爲了撩取水裡大魚,沒有其他用途了。

吳姓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模樣如一人,都有一口罕見的寶刀,據傳是家傳的神物,大概是吳越時期業已失傳的青銅寶劍。

當年哥倆的父親嚥氣之際,把一雌一雄的寶刀交給兄弟倆之時,同時囑咐了一句話,“你們太祖父和祖父死前都說過,這刀一定要流那曾經流過你太太祖父的勾家第十七派屬於朝字輩仇人的血,一定要記住,此仇不報就不配作吳家人。”

交代完了遺囑,父親隨即嚥了氣,兄弟倆流着淚對天對祖宗發誓,一定要手刃仇家的血,不然一輩子不成親。

然而後來兄弟倆到處打聽,那什麼朝字輩的勾姓族人早絕嗣了,好像只有一個女兒也在一次發大水時被洪水給沖走了,祖宗的仇無處可報了。於是乎,刀也沒辦法用來殺人,改成終年用在砍魚打獵這類事情上去了。

時間一久,這事在兄弟倆的心裡自然也漸漸淡忘了,照樣準備娶媳婦生孩子。

第872章 石門縣令第368章 外交第207章 陪嫁第570章 魚炒蟹第94章 落花流水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319章 落草爲寇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266章 多事之秋第156章 南歸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1章 落風塵第1254章 景星第113章 香玉第773章 腐儒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753章 鳳釵第747章 江湖第501章 做客第687章 背背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207章 陪嫁第402章 香萱第895章 麗人第470章 聽案第1038章 慶功宴第670章 野湖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015章 登高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482章 遷都第223章 如意坊第68章 孝第183章 展翅第217章 夜宴第56章 酒樓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1070章 恩詔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15章 禮佛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741章 雨停了第809章 鐲子第329章 蜜餞第917章 必然的奇蹟第136章 衝突第784章 家塾第1053章 真相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1277章 內差第1176章 木頭人第191章 真想啊!第95章 考試第896章 再娶第388章 瀛洲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458章 大度第1024章 探病第463章 人證第26章 建言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1273章 進香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1231章 誤會第814章 噹噹第612章 殺殺殺第167章 覆水不收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736章 得意事第1173章 先喜後悲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099章 討人嫌第878章 定案第809章 鐲子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55章 後悔第322章 白河之戰第539章 問梅閣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33章 三爺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1281章 訓斥第603章 孝夫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347章 談判第1257章 壽星公第1212章 報應第429章 真臘第373章 論茶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1104章 鬥毆第350章 寶刀未老
第872章 石門縣令第368章 外交第207章 陪嫁第570章 魚炒蟹第94章 落花流水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319章 落草爲寇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266章 多事之秋第156章 南歸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1章 落風塵第1254章 景星第113章 香玉第773章 腐儒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753章 鳳釵第747章 江湖第501章 做客第687章 背背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207章 陪嫁第402章 香萱第895章 麗人第470章 聽案第1038章 慶功宴第670章 野湖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015章 登高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482章 遷都第223章 如意坊第68章 孝第183章 展翅第217章 夜宴第56章 酒樓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1070章 恩詔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15章 禮佛第869章 平等是爲了男人好第741章 雨停了第809章 鐲子第329章 蜜餞第917章 必然的奇蹟第136章 衝突第784章 家塾第1053章 真相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1277章 內差第1176章 木頭人第191章 真想啊!第95章 考試第896章 再娶第388章 瀛洲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458章 大度第1024章 探病第463章 人證第26章 建言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1273章 進香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1231章 誤會第814章 噹噹第612章 殺殺殺第167章 覆水不收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736章 得意事第1173章 先喜後悲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099章 討人嫌第878章 定案第809章 鐲子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55章 後悔第322章 白河之戰第539章 問梅閣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33章 三爺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1281章 訓斥第603章 孝夫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347章 談判第1257章 壽星公第1212章 報應第429章 真臘第373章 論茶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1104章 鬥毆第350章 寶刀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