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算打臉麼?

張燈結綵的長公主府,富氏緊趕慢趕的從內門穿過來,大大節省了時間。在下人的指引下走來,就見李家那些親眷奶奶、姑娘們在牆外頭躲躲藏藏,東張西望的。

富氏輕蔑的仰起頭,心說一幫子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

這些女人一回頭,瞅見個身高一米八左右,衣裳打扮皆異常華貴的年輕夫人,濃眉大眼相貌不差,帶着四個丫頭匆匆而來,俱都唬了一跳。

越是看貴族太太一副趾高氣揚的神態,衆人越是充滿敬畏,紛紛下意識的低下頭去,不敢仰視,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徐家的六少奶奶。

女人們彼此竊竊私語,一致認爲徐家六少爺定是傳說中能力拔千斤賽過張飛的猛將軍,妻子一定是在出征途中,娶得敵營某山寨寨主的女兒,類似穆桂英的女中豪傑,然後夫妻倆齊心協力輔佐明君,定國安邦,除暴安良云云。

倒是那位徐家三少奶奶生得國色天香,我見猶憐的,可從那謙遜的神態來看,想必有名的徐都督也不過爾爾,大約是個類似張良一樣的文弱書生罷了,興許個頭還沒有妻子高呢。

正議論的熱火朝天呢,老太君叫老媽們去請她們過去相見,一個個立刻沒了先前的精氣神,你推我讓鬧了半天,好不容易這個剛走出去,那個又不好意思的縮了回來。

四喜也出來請,等了一會兒心中發煩,再三催促衆人過去,女人們無奈推推擠擠的一起往裡面緩緩移動。

請進了花廳,她們三個一塊兒,五個一堆兒,來時也不知在哪個鋪子人手買了一把白紙扇,全都遮擋着臉,好似未出閣的閨女似的。

屋裡的人都覺得好笑。迎出來的蕭氏從未見過這樣的範,大抵同是鄉下出來的,沒有在意,既然無人上前見禮。那就彼此點個頭吧。

老太君覺得自己是客,人家算是半個主人,說大家坐在一起吃席比較熱鬧些,臨安公主心裡暗暗感激,她就怕慢待了李家親戚,回頭說她嫌貧愛富。

如此按照輩分等混坐在廳內,太太們分開來坐,小姐們單獨一席,餘外親眷按照長幼次序而坐。徐翠桃始終陪在婆婆身邊,沒有她坐着的規矩。

劉氏對面坐着位胖太太。面相很富態,膚色略有些黝黑大概是曬的,約有五十來歲的年紀,插着滿頭的金花首飾,身上穿着豆綠、翠藍兩件綢綾棉襖。外面罩着一件大紅綾子單衫,繫着綠緞碎花裙子,藍緞子繡花鞋,白木外高底的質地。

按理說二月天的氣候不冷也不熱,穿兩件棉襖在屋裡,劉氏都替她熱的慌,再說也沒有這樣穿衣服的。不怪一直扇扇子呢。

細看太太手上套着兩個銀指甲,四隻銀戒指,一對銀手鐲,臉上排着一串銀三事,滿臉的得意樣兒,似乎有喜事。

劉氏出身商賈之家。對類似的打扮再熟悉不過了,含笑問道:“這位太太尊姓?”

胖太太顯得很驚喜,忙答道:“我姓黃,家住江寧鎮東沿兒。不拘到那裡提起孝義村的黃牛家,誰都知道很有個名兒。不瞞太太說。我家裡有六十來頭牛,三十幾條驢。就是西沿兒的白家和謝家都不過二三十頭牛。誰家比得上我家的牛多?

只有我大姑娘的婆婆家,住南頭兒,遠近聞名的黑牛鮑家,現今足足養了百十頭牛;我二姑娘嫁在了張家莊,離咱們村有十幾裡道兒,也是很有名的,都稱牛張家。

我家二姑爺過了年花費了好些銀子,進了講武學堂,京城那些衙門誰不認得他?學裡有武官老師任他做了乾兒子。那孩子本來就仁義,遇到村裡殺豬的日子,他定要稱兩斤肉去孝敬乾爹乾媽。

去年八月間老師休息,還請了咱們進城賞桂花呢,就在秦淮河和棲霞山,整整逛了一日。那天兵部主事耿太太也來赴席,瞧見咱們真真好生親熱,趕着一口一聲的叫我大姐姐,又給孩子們禮物,什麼荷包香囊的,過後非要扯着我們到她家住兩天。

要說耿老爺這人真好,據說還是剛剛過世的長興侯耿家的親族呢,一點架子都沒有,也跟着他太太叫我姐姐。赫赫!”

話匣子打開說到這兒,黃太太捂着嘴笑,“後來咱們就當親眷般往來,差不多有一點半點的事兒,都是咱們給他去說個話。不瞞太太說,不拘在這偌大的京城,走到哪誰也不敢欺負咱們。”

劉氏一個勁的點頭答應了,一時間無話可說。倒是朱巧巧等徐家少奶奶都在裡間坐着,由李萌陪客。臨安公主太清楚徐灝的脾性了,是以姑奶奶們單獨坐,也是朱巧巧和沐凝雪以及袁氏的身份太貴重,不好和外人隨便混坐。

徐家女眷瞧着茍氏帶着數十位嬌嬌嬈嬈的姬妾進來敬酒,紛紛起身陪了一杯,又一起去給臨安公主敬酒祝壽。

因他家的門風坐不住,一等酒過三巡菜已三上,正好老太君年紀大了加上又不是自己家的親戚,鬧哄哄的感覺頭暈,蕭氏和劉氏見狀起身告辭,臨安公主也不好挽留。

如此衆人都送徐家女眷出來,一同來到中廳,家人小子早已站在轎子前伺候,嫂子們扶着太太奶奶上了轎子,掛上門簾。親兵在前頭開路,旗牌官吆喝開鑼,這頭老太君都到了家,那邊富氏上了袁氏的轎子,還未動身呢。

與此同時,徐灝和徐汶等兄弟被安排在書房裡,外廳上房十幾桌酒席,坐滿了男親戚,李芳笑眯眯的往來照應,李茂則不願陪客,一直在書房。

院子裡坐滿了跟班爺們,各家的轎伕,附近的衙役等人,還有徐汶兵馬司的數十個兄弟。李茂特意向河上的汛官要了二十名汛兵前來,負責彈壓閒人,幾位太監管家負責款待酒飯。

書房裡總共四桌酒,劉芳劉智都來了,李景隆帶着李增枝也趕來湊熱鬧,此外還有些相干的不相干的。禮多人不怪嘛!但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全部和徐灝有交情。

就連令徐灝非常意外的劉蘊也算是老相識了,他是被李增枝喊來的,大抵是爲了通過他謀求官復原職或引薦個安身立命的營生。總之很多人皆有求于徐灝。

不然以李家的落魄,縱使是長公主府,有點身份的都不稀罕來。

跟紅頂白世間常態,徐灝瞅着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神,也有些坐不住了。奈何老大徐汶非拉着他拼酒,他也只好酒到杯乾。

李芳今日很高興,王族弟兄和狐朋狗友一個不少,安排在後面的院子,加上這些意外之客,今天大感有面子。

人多嘴雜。徐灝被自家兄弟和李景隆圍在最裡面,劉蘊等人沒機會上前寒暄,只得耐心等待時機。

酒過數巡,就見李芳光着脊樑,手裡拎着一條鐵棍。在院子中間耍舞起來,引得衆人紛紛叫好。

李芳小時候讀書不成,後來在武藝上下過一陣苦功夫,基本功很紮實,可惜這兩年被酒色漸漸掏空了身子,完全憑着一股勁頭,不多一會兒微微喘着粗氣。耍不動了。

過來圍觀的朋友裡,駙馬梅殷的長子梅順昌盯着屋裡的徐灝,因爲梅家的失勢,自然對徐灝這幫人恨之入骨,尤其是對徐灝,視爲背叛太祖皇帝的罪人。

歷史對梅家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梅殷沒有被朱棣授意害死,是以兩個兒子也沒能封給高官,仍然在京城無所事事。

倒是他們的母親寧國公主因嫡出的身份,依照明制進封爲寧國長公主,也因故世的馬皇后親生兒女俱都亡故。碩果僅存的寧國長公主之俸祿待遇,連諸王也無法相比。

而另一位嫡出的安慶公主,在丈夫歐陽倫被賜死後,前年已經鬱鬱而終了。

梅順昌藉着酒勁認爲機會難得,有意讓徐灝出個醜,示意跟了他父親多年的僕人哈爾做做準備。

走出來接過李芳的鐵棍,隨便揮了幾下,笑道:“素聞徐三哥武藝高強,不如下場讓咱們見識下,我家人哈爾曾是瓦剌的英雄,想必徐三哥作爲我漢家的英雄,一定不會令咱們失望。”

當衆有人提出比武的要求,徐淞騰地一下站了起來,說道:“不用我哥,老子來領教下。”

梅順昌不屑的道:“你不行,倒是你妹夫沐皙在場或許可一戰,哈爾去年可打敗了武狀元,號稱第一好漢的朱勇也不是他的對手。”

那位哈爾脫去外衣,現出一身古銅色的肌肉,一步步走了出來,人高馬大比富氏還要高出一個頭,相比下徐淞顯得太瘦弱了。

坐着的徐灝聽說過哈爾的名聲,確實是很厲害。據說當年做了明軍的俘虜,被梅殷的父親救了性命,從此以後對梅家忠心耿耿。

草原上的漢子拋開國仇家恨,大多忠義雙全值得敬重,哈爾就是這樣的樸實漢子。

如果是別人,徐灝直接一槍崩了了事,都什麼年代了,還逞匹夫之勇?但他不想傷了對方的性命,當然更不想人家傷了他。

面對周圍各種各樣的目光,有善意也有惡意,徐灝笑吟吟的沒說話。

徐海站出來冷冷的道:“梅順昌,你不知我三哥乃是太子太傅麼?堂堂朝中重臣陪你家的奴隸私鬥,你爹就是這麼教導你的?如此的沒教養。”

梅順昌臉瞬間紅了,怒道:“酒席上不講身份,答應就下場,不答應就拉倒,你憑什麼辱及家父?大家給評評理。”

徐湖也起身冷道:“爲何你不下場?卻讓別人出頭,我看你分明包藏禍心,想趁機置人於死地。”

梅順昌大怒,厲聲道:“你血口噴人。”

徐灝懶得和他爭辯,直接說道:“或許你沒有害人之念,但你是另有居心,哪怕是打算讓我當衆出醜。來人,把他送到錦衣衛,交給內閣處置。”

“你。”梅順昌心中不忿還想反抗,哈爾則目露兇光擋在他前面,誰知沐雲等四位親衛上前,舉起了四支短槍,在黑黝黝的槍口面前,任你勇冠三軍也沒用。

這時徐海嘲笑道:“剛剛警告你了,竟然還不知馬上道歉。你見過有人敢當面挑釁你爹麼?真乃愚不可及。”

有人笑道:“人家名字取得好,順昌麼,順他者昌。”

四周的人全都鬨堂大笑,爲了故意討好徐家,笑聲異常的肆無忌憚,在鬨笑中梅順昌被帶走了。

只能梅順昌把權貴子弟身上的習氣套在了徐灝身上,自以爲對方會按照江湖規矩行事。

他卻忘了,徐海腦袋被驢踢了,會選擇戰或是不戰。如果是在軍營裡無所謂,但在外頭不立即追究此事的話,哪怕是出言拒絕都會給言官抓到把柄,一個有失大臣體統是要挨處分的。

當然有失身份之事徐灝沒少幹,畢竟人家年輕麼,年輕就有犯錯的本錢。

嘲笑聲異常刺耳,人們都在笑談梅順昌的不自量力,徐灝生出一種彆扭的感覺。

怎麼自己越來越像個大反派呢?這算打臉麼?

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990章 軍訓2第832章 童年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27章 兒戲第378章 功德第320章 北平之戰第665章 奴隸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095章 對策第945章 紫酥肉第1138章 回家第934章 女人心第852章 布蘭奇公主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8章 鳳舞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077章 隱居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823章 怪才第630章 知足第1197章 莫愁閣主第390章 琉球第920章 無語第219章 沒事忙第171章 倒黴駙馬第600章 劇本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530章 回孃家第436章 三佛齊第1073章 爲紅顏第1102章 大辟第405章 刻薄第13章 翅膀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156章 南歸第562章 貴相第1201章 元紅趣事第1243章 落花生第5章 問安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717章 宰客第1265章 滿壇香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463章 人證第144章 雷霆第543章 煞氣第956章 太美了第1264章 臺閣體第1129章 報恩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633章 舊例第576章 算計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09章 再次聚首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544章 滅口第787章 盜竊第456章 破案第193章 出仕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108章 婚禮尾聲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9章 攀比第515章 翠荷第765章 考古學第557章 仙道第592章 花神祠第1章 家第602章 驢友會第492章 隔壁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170章 聽琴吟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1089章 我們的兔子終結者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750章 嘎子第193章 出仕第913章 惹不起的公憤第1117章 夜遇第927章 等候第868章 平權第364章 勸進第310章 牡丹花下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45章 徐淞第1063章 針鋒相對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801章 翠翠
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990章 軍訓2第832章 童年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27章 兒戲第378章 功德第320章 北平之戰第665章 奴隸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095章 對策第945章 紫酥肉第1138章 回家第934章 女人心第852章 布蘭奇公主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8章 鳳舞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077章 隱居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823章 怪才第630章 知足第1197章 莫愁閣主第390章 琉球第920章 無語第219章 沒事忙第171章 倒黴駙馬第600章 劇本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530章 回孃家第436章 三佛齊第1073章 爲紅顏第1102章 大辟第405章 刻薄第13章 翅膀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156章 南歸第562章 貴相第1201章 元紅趣事第1243章 落花生第5章 問安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717章 宰客第1265章 滿壇香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463章 人證第144章 雷霆第543章 煞氣第956章 太美了第1264章 臺閣體第1129章 報恩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633章 舊例第576章 算計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09章 再次聚首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544章 滅口第787章 盜竊第456章 破案第193章 出仕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108章 婚禮尾聲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9章 攀比第515章 翠荷第765章 考古學第557章 仙道第592章 花神祠第1章 家第602章 驢友會第492章 隔壁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564章 得道之士第1170章 聽琴吟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1089章 我們的兔子終結者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750章 嘎子第193章 出仕第913章 惹不起的公憤第1117章 夜遇第927章 等候第868章 平權第364章 勸進第310章 牡丹花下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45章 徐淞第1063章 針鋒相對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801章 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