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疆域

向鶯和尹環目瞪口呆的看着身穿筆挺軍服的徐灝,武英和伍雲面面相覷,李鈺呆若木雞,都萬萬沒想到名震天下的徐灝竟是眼前之人。

三十艘大明戰艦開至港口,驚呆了琉球人,南山王汪應祖和中山王尚思紹帶着官員匆匆趕來拜見。

徐灝面沉似水的說道:“尚巴志勾結汪應祖暗害南山王,捆起來押赴京城聽候聖上處置。”

尚思紹瞅了眼手持火槍威風凜凜的三千大明軍士,哪還敢拒絕?誠惶誠恐的道:“小國寡民,任憑上國將軍處置。”

而汪應祖和尚巴志則大驚失色,剛要反抗就被軍士按倒在地,連同一干官員隨從女眷等統統被捆綁送到了船裡。

三十六姓居住的浮島和南山國大里近在咫尺,擁有最好的天然良港,乃是琉球唯一的對外港口,徐灝按照方位推測這裡大概就是後世的那霸。

禮部主事毛傑按照徐灝的囑咐,當着琉球百姓的面前,宣讀世子尚巴志和汪應祖的罪狀,對此百姓心裡有數,既然天朝上國明察秋毫,派將軍帶兵前來興師問罪,無話可說。

因前南山王遠在朝鮮,毛傑宣佈南山國暫時歸屬中山王管理,而尚思紹資質純厚,體恤百姓,向來最得百姓擁戴,是以都爲之心悅誠服。

毛傑又朗聲道:“多有人揭發北山王武寧爲人殘暴,致使國內民不聊生,今日當抓捕武寧。清淨地方。”

當地人先是愣了下,隨即歡呼雷動,原來北山王武寧確實是爲禍當地久矣,不但對國民殘酷無情,又時常派兵攻打中山國和南山國,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名聲很壞。

天朝官員振臂一呼,大批軍民追隨三千明軍前往北山國,等到了國都歷數武寧罪狀,馬上有大臣帶頭反戈。打開城門迎接。

如此徐灝不費吹灰之力即統一了三國。當然他沒安好心,前南山王已經被人間蒸發,將來也會在合適的機會取尚氏而代之,然後琉球得隸屬於臺灣管轄。如今朝廷已經設置了臺灣府。遷徙廣東福建等地的流民來臺定居。沐皙的福建水師提督衙門將遷至後世基隆,遙控琉球。

接着以五千琉球兵爲主,分別詔安周圍島嶼上的大小酋長。賜予綢緞等物,比之歷史上世子尚巴志統一琉球要早了二十多年。

九月,徐灝告別琉球軍民啓程前往臺灣,停留數月,穿越海峽去了泉州福州等地,於來年三月返回京城。

徐家花園,受邀前來做客的向鶯和尹環閒來無事,划着小舟在池子裡遊玩,經過一座小橋時,接了徐翠柳上了船。

忽然聽見香菱等人也划着小船採摘蓮藕,香萱清唱道:“採菱莫採蓮,一語君知否;蓮葉覆鴛鴦,蓮子苦即口。”

這段日子以來,向鶯尹環算是領教了徐家女人的才華,自愧不如,此刻想起當日在徐灝面前公然吟詩聯句,不由得臉色大紅。

徐翠柳笑着接口道:“採蓮莫採菱,採得蓮花臭;菱角刺儂心,菱膩污儂手。”

忽然躲在一叢木芙蓉裡的徐江撫掌笑道:“你們倒是高雅的很,一唱一和。”

徐翠柳嚇了一跳,蹙眉道:“促狹東西,看便看了,鬼鬼祟祟,藏在這裡做什麼?”

徐江嬉笑道:“我看你們很有趣,不忍驚動。”

徐翠柳說道:“我們要上來了,你在岸上把這條繩一頭拿住,扔過來,替我們拉縴吧。”

徐江倒也聽話,取來繩索拿住一頭,一頭擲了過去。尹環接着系在了舫口短竿上,笑道:“你拉着我們走一個來回,橫豎橋下也走得過的。”

徐江瞅着尹環嬌俏可愛,便拽着繩子沿堤一路走過去,路上的丫頭婆子見了都笑,等傳到了賈姨娘耳朵裡,暗罵一聲兒子不爭氣。

香菱在對面的船上不禁笑道:“這位拉縴夫子,倒也體面。”

徐翠柳對着岸上的晴雯香玉說道:“你們索性都下來。”如此五個人擠在了一船,剝採下的新菱吃,卻苦了徐江累得半死,最後索性丟下繩子跑了。

而此刻徐灝怒氣沖天的對着吏部戶部一干官員,厲聲訓斥道:“蘇州吳江一帶遭遇大水,民田盡莫,農民車水救田,腹中飢餓力盡仰天痛哭,壯者爭食糠雜菱蕒荇藻,老幼入城行乞不得,多投於河。爾等對此反應緩慢,此乃瀆職,停扣半年俸祿賠償死者家屬。當地主要官員不拘是誰,一律就地革職永不錄用,革除舉人身份,全家遷徙臺灣爲民,讓夏元吉接管當地政務,賑濟災民。”

戶部左侍郎吉柏琴汗流浹背的道:“已經派人前往鬆府,對遭災百姓給米則例,每大口米一斗,六歲至十四歲六升,五歲以下不與。每戶有大口十口以上者只與一石。其不屬全災內有缺食者定借米則例:一口借米一斗,二口至五口借米二斗,六口至八口借米三鬥,九口至十口以上者借米四鬥。候秋收後抵鬥還官。”

徐灝怒道:“加倍給予米糧,孕婦嬰兒等要提供熱食熟肉,缺食人家免費發放糧食!我不管你們如何處置,總之死了一個百姓,就拿你戶部一位官員的性命相抵。”

出了亂成一團的戶部衙門,徐灝徑自騎馬進了午門,到了乾清宮,朱高熾正對着吏部尚書蹇義說道:“今次吳江大水,當地官員令朕心寒,以往每年派御史分巡各地考察官員,可據奏報,御史往往每到一地坐在公館裡,召諸生及庶人衙役詢問官員操守,據以爲信,如此考察焉能得到實情?更有御史參加宴會索要禮物,憑數人之言以定賢與不賢?荒唐可笑!自今御史及按察司考察有司官員。皆令各地具實績奏報,吏部要嚴行考察,不得僅憑口頭詢問。”

蹇義說道:“遵旨,臣認爲應交代御史私服入境,田野闢、百姓安、禮讓興、風俗厚、境無資賊,吏無奸欺,即守令爲賢。否則,即守令無所可取,且詢言之弊非一端,人有好惡不同。則譭譽亦異。應該改之。”

徐灝給朱高熾使了個眼色,朱高熾說道:“朕昨觀吏部所錄中外官數比舊額增加數倍,官冗則坐食者衆,食衆則力本者困。生息之道。在於節儉。古人說官不必備。惟在其人。蹇大人可有良策?”

蹇義略微沉吟一會兒。說道:“在京各官,額外添設的送部別用,在外令所轄衙門嚴行考覈。今年所取二田、三甲進士。量留七十人,分隸諸司觀政。各王府教授、伴讀有缺,於第三甲進士中選用,其餘全部遣歸進學。”

朱高熾高興的道:“善策,就依愛卿所言。”

等蹇義告退,朱高熾板着臉道:“你小子坐船遊玩一圈,又打又殺又搶,聽說還得了一羣如花似玉的朝鮮倭國美女,一個都不給我送來,卻要老子替你擦屁股?簡直混賬。那倭國足利義滿遣使哭訴,說你殺了人家數萬人,鬧得我只得封了他國主冠服、龜鈕金章及錦緞等物,特准其出售兵器等違禁之物,允許通商。”

徐灝笑道:“美人有是有,可是太后和嫂子都不讓你頻繁近女色,所以我愛莫能助了。至於足利義滿,等他什麼時候約束了倭寇,什麼時候在允許商船停靠,不服則繼續派艦隊去以牙還牙。

這一次我拿下了瀛洲,建立了對琉球國的主權,報了歷年被倭寇燒殺的血仇,該賞而不是該罰。”

朱高熾搖頭道:“再賞就得賞無可賞了,你小子在外面呼風喚雨還不夠威風?說起來那足利義滿竟然是幕府將軍,把持朝政,而倭國實行的武人分封制,可憐真正的國主不過是個傀儡,我真想命你帶兵去攻打倭國,正本清源,扶立其國主。”

徐灝說道:“那國主自稱天皇,早在唐朝之前血脈就基本未曾斷絕過,傳承至今,而中國換了多少朝代?人家當個傀儡那也當的有滋有味,自稱天照大神的直系後人呢,在臣民心裡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任憑幕府換來換去,也沒人敢取而代之,除非想方設法的聯姻皇室,所以我的陛下你還是省省心吧,好生治理天下,給你兒子留下一個大好江山纔是正理。”

朱高熾思索起來,好半響嘆道:“唉!被你這麼一說,我倒是羨慕起倭國了,不過當傀儡的滋味不好受,生殺予奪操之人手,不學也罷。”

徐灝灑然道:“無事就不要來煩我,害的我今天跑去訓斥官員,又得被當成多管閒事的權臣,彈劾我一心要當狗屁的幕府將軍。”

朱高熾失笑道:“昨日御史彈劾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擅竊威權,被我駁了回去,修書曉諭宋將軍,不令他驚懼,用人不疑老子還是明白的,你小子雖然喜歡隨意發號施令,可是行事光明正大一心爲國,我豈能不曉得?”

徐灝有些感慨的道:“你知我就行了,也不枉此次辛苦一趟。”

朱高熾笑道:“對了,我有意立瞻基爲皇太子,你可有意擔任太子太傅?”

“不幹!”徐灝馬上大搖其頭。

朱高熾無奈的道:“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算了,你擔心也不無道理,權勢太過並非是好事,就休息個一年半載再說。嗯,此次要一併冊封高熙爲漢王,高燧爲趙王,你說封國安排在哪裡合適?”

徐灝直言道:“他倆向來都有做皇帝的心思,不可不防,這封國得好生思量下,讓解縉等大臣去商議吧。”

沒過幾天,洪熙皇帝立世子朱瞻基爲皇太子,兩位弟弟升爲親王,昭告天下,置東宮官屬,榮國公張玉兼太子太師,成國公朱能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蹇義兼詹事,工部右侍郎趙毅兼少詹事,兵部右侍郎墨麟兼少詹事。

經過一年來的招撫,朝廷設置遼東大都督府,陸續在翰難河、黑龍江流域的南北地區以及松花江、烏蘇里江、格林河、恆滾河等流域先後設置一百三十個衛所,除了委任當地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爲官員外,派遣遼東武官進駐各地對境內實施管轄。

ωwш▪t tkan▪Сo

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烏第河,南至濟州島等地域,境內各族全都望風歸附大明,完成了明帝國對東北地區的暫時統一。

儘管徐灝對疆域沒什麼太大野心,但西伯利亞乃至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等此時盡是無主之地,不取之未免太過暴殄天物了。

是以先後派出若干探險隊伍,遠赴南北繪製地圖,建立界碑登記造冊,爲日後移民做準備。

第478章 死不認罪第809章 鐲子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843章 大觀園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307章 脂羶同氣第1099章 討人嫌第798章 湘西第603章 孝夫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888章 周旋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348章 返家第731章 看戲第444章 談佛第530章 回孃家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552章 燈節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843章 大觀園第779章 鬧事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634章 比賦第942章 了結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497章 拜壽第634章 比賦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557章 仙道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105章 凝雪第585章 昧心事兒第856章 買醉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1258章 說客第158章 上任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1141章 探病第968章 苦肉計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812章 奇蹟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07章 打搶第562章 貴相第544章 滅口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1172章 不正經第664章 回鄉第766章 涼水河第433章 掠奪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336章 作爲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884章 範老二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934章 女人心第689章 師老爺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35章 隱居第1108章 送禮第660章 女僕第772章 快刀斬亂麻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1200章 鬧洞房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467章 招供第80章 平安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540章 逸氣凌雲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675章 上課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700章 推車第1246章 擡轎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99章 春動第1243章 落花生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927章 等候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567章 隱仙派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67章 賀新年
第478章 死不認罪第809章 鐲子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843章 大觀園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307章 脂羶同氣第1099章 討人嫌第798章 湘西第603章 孝夫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888章 周旋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348章 返家第731章 看戲第444章 談佛第530章 回孃家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552章 燈節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843章 大觀園第779章 鬧事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634章 比賦第942章 了結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497章 拜壽第634章 比賦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557章 仙道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105章 凝雪第585章 昧心事兒第856章 買醉第376章 錢糧賦稅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1258章 說客第158章 上任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1141章 探病第968章 苦肉計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812章 奇蹟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07章 打搶第562章 貴相第544章 滅口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1172章 不正經第664章 回鄉第766章 涼水河第433章 掠奪第284章 任性的燕王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336章 作爲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884章 範老二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934章 女人心第689章 師老爺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35章 隱居第1108章 送禮第660章 女僕第772章 快刀斬亂麻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1200章 鬧洞房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467章 招供第80章 平安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540章 逸氣凌雲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675章 上課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700章 推車第1246章 擡轎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99章 春動第1243章 落花生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927章 等候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919章 天上也要打點第567章 隱仙派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67章 賀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