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馬政

京城乾清宮。

朱元璋早朝回來後,覺得精神不濟有些勞累,半躺在軟榻上看着各地奏摺。御書案上放置着一副寶冊,乃是用黃金製成的寶池盒,裡面有正方形雕刻着篆書“秦王之寶”的金印,其上是龜鈕其下是白玉渾金精心雕琢的蟠龍。

冊是由兩片金頁構成,攜刻着由朱元璋親筆寫的楷書,用紅羅銷金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極爲精美細緻。

類似的寶冊朱元璋曾親自御賜了二十多副,這次是要給故去秦王長子朱尚炳的,年邁的帝王對於即將繼承秦王位的孫子一樣寄予厚望。

自從徐灝表示憂慮五軍都督府漸漸有被勳貴子弟把持的傾向後,朱元璋馬上把一干武臣派往各地,架空都督府的實權和提升各地王府的軍權,形成帝王下旨直接經兵部轉地方王府,再由親王蓋上金印,向封地邊關衛將士所下達命令的傳達模式。

實際上近些年朱元璋一直是這麼做的,他最爲信任的莫過於親生骨肉,徐灝的提議正好和他不謀而合,尤其是誅殺了一干功臣之後,隨着年紀越大,越對於皇子們的信任走向極端,近乎偏執的認爲只有朱姓人最可靠。

徐灝很理解老朱同志,自己的兒子都不信任,還能信任誰去?把兒子們放養在各地,既避免了骨肉相殘的悲劇,又鍛鍊了他們的能力。尤其是北方諸王,時時刻刻面對着異族威脅。王子們自小就學會了帶兵打仗,代代出現優秀人才的機率很大。

想漢朝確實是出現了八王之亂。問題是當時皇帝年幼被權臣宦官脅迫,如果不是後來分封的劉家子弟中出了個漢光武帝劉秀中興,西漢早就滅亡在王莽等逆臣的手裡了。

東漢二百多年,西漢二百多年,不算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毫無疑問是自秦朝以來歷時最久的朝代。再說唐宋皆是皇子分封制,把後代子孫聚集在京城周圍無異於取死之道,太容易被一窩端了。

因此朱元璋根本不屑於文臣們的建言。拒絕把皇子分封在內地享福,沒有軍權封地的皇子就猶如失去了尖牙厲爪的猛虎,爲了鍛鍊兒子們,就連封地位於天蜀之國的蜀王都得屢次帶兵出征平叛。

徐灝估計老朱同志認爲,肉即使爛在了鍋裡,也不能讓異性人叼了去。

李公公小心翼翼的近前說道:“陛下,寺丞徐灝殿外求見。”

正在禪精竭力思索北方防務的朱元璋聞言放下奏摺。有氣無力的道:“宣他進來。”

隨後徐灝大步走進乾清宮,聲音洪亮的躬身道:“小臣徐灝見過聖上。”

此刻的朱元璋一掃先前疲態,背部挺得筆直,沉吟道:“近日欽天監啓奏,佔異象當有胡兵入寇。耿郭二位老將走了一圈,卻並未發現北邊胡族有何異動。朕不放心。命燕王督促山西守軍修築玉林、天城兩座西北要塞,這對付來去如風的胡騎,非堅城不可以守。朕有意命你替朕走一趟山西,暗中查驗下邊關守備。”

徐灝說道:“小臣近日被上司差遣養馬呢,不好馬上離京。今日請陛下打聲招呼,也好令小臣便宜行事。儘早動身北上。”

朱元璋來了些興致,多少驅走了疲憊,笑道:“說來聽聽,難道你還會養馬?”

徐灝苦笑道:“自然不會,上司命臣看管二百匹寧王殿下孝敬您的良駒,那都是些蒙古馬,野性難馴水土不服,臣生怕出現意外,因此求陛下允許臣把良駒換成御馬監裡的老弱御馬。”

朱元璋無語的道:“良馬換劣馬?虧了你就想出來這麼個餿主意,即使劣馬也不能養死了,那是要問罪的。”

徐灝說道:“臣準備以一匹公馬三匹母馬爲標準,請城外有養馬經驗的軍戶代爲圈養,如此軍民有了耕地用的牲畜,臣也能省心。每年要上交一匹血統純正的小馬駒,至於產下的騾馬,太僕寺有優先購買權。爲了預防有人藉機斂財,必須派專人定期追蹤記錄,沒有產下馬駒兒的軍戶,不可一概徵索,就算馬死了,驗明緣由酌情令軍戶少量賠償。”

朱元璋眼睛一亮,欣喜的道:“你的法子甚好,這樣淘汰下來的良駒得以耕地不說,又能不花費朝廷一文錢,生生不息的供給新駒,大好。”

徐灝實話實說的笑道:“此法下面早已行之有效,傷損的戰馬沒了用處,就有官吏想出這麼個法子,臣不過是有樣學樣而已。”

朱元璋喜道:“你再仔細講講其中的好處。”

徐灝笑道:“請軍戶代爲飼養,最是令人放心不過。用耕種的租費可以代替一年養馬的草料錢,一旦產下騾馬能賣錢或留着自用,軍戶大抵費用相抵甚或有些進項。畢竟北地耕牛得來不易,馬力雖說比不過的牛力,可是能節省腳力,拉車騎馬都很方便,而產下的良駒能很好的補充太僕寺損失的數額,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了人力物力,那嚐到好處的軍戶無疑來年會更加精心飼養,如此太僕寺和軍戶兩方面雙管齊下,互爲補充,希望今後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朱元璋點頭道:“確實不錯。只可惜還是不能一舉解決朝廷缺馬的局面,你有何建言?”

徐灝想了想說道:“打,打出北方一大片廣闊牧場,殺光成年胡人,俘虜胡族老弱病殘教會我漢人放牧經驗。”

朱元璋失笑道:“孩子之言,草場不易守,早晚會落入另一批的胡人手裡。不過關內之地朕這些年來,陸陸續續收服了幾十萬胡人代爲養馬,要不然就憑你太僕寺的老爺官們,朕非得活活被氣死不可。”

徐灝眯着眼說道:“陛下可是整族整族的收降?”

朱元璋得意的道:“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胡人忠心歸降。朕又豈能濫殺歸順之人?色目人回回人如今不都溫馴的很。”

徐灝嘆氣道:“臣不敢苟同,色目人回回人臣確實是無話可說。而蒙古人等北方遊牧民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有以殺止殺。臣認爲縱觀千年以來,胡人弱小就會主動歸附,繁衍生息後必待時反叛,此乃他們的民族秉性。爲了生存,習慣了靠殺戮劫掠漢人發展壯大。陛下秉持帝王之心。對待各族一視同仁,臣衷心敬服,可就怕日後養虎爲患。”

朱元璋目光深邃,嘿然道:“朕何嘗不知此?是以年年主動揮軍北伐,就是爲了令歸降的胡人不敢有絲毫背叛之心,待若干年後徹底同化,一味殺戮有失王道。不可行。不如此誰來給朝廷供養無數戰馬?絕不能給苟延殘喘的北地胡人以任何休養生息的機會。”

徐灝能體會出老朱同志隱藏着的一份無奈來,大明支撐不起邊關連年戰亂,必須得保證北方長期安定,反而胡人以戰養戰慣了,全民騎兵來去如風,一千人的部落往往朝廷得動員十幾萬人進行抵禦。戰勝之無法徹底殲滅敵人,而戰敗則動輒全軍覆沒,連累境內百姓慘遭洗劫,因此朝廷不能不慎重以待。

對於歸降的胡人頭領即使明知對方居心叵測,爲了顧全大局也只能選擇暫且隱忍。希望以漢家文明教化對方,即使行不通也能利用胡人頭領的威望。號令各族一段時間內停止刀兵,使得邊關得以休養生息,修築城堡要塞。

徐灝清楚現代文明是徹底解決北方心腹之患的唯一辦法,真正大規模熱武器的出現,騎馬再沒了用武之地,可惜發明創造不是一絕而就的事,總之遠水解不了近渴。

朱元璋也說的累了,揮手道:“先把你的事做了,給你幾年之間慢慢來,能行之有效的話即可推廣開來。你的事待告一段落,走一趟山西河北。”

“遵旨。”

回到衙門裡,徐灝算是鬆了口氣,戰馬換成劣馬,出現什麼差錯就當奉旨實驗造成的損失,影響不大。

請軍戶代爲養馬,不必動員只需下令,省去了很多麻煩。如此徐灝把此事彙報給了馬牛二位大人,此法乃各地馬場心照不宣的秘密,兩位大人沒有阻撓,表示贊同。

徐灝去了一趟兵部,兵部侍郎想了想點頭允許,大抵都是些御馬監淘汰下來的劣馬,養着也是無用。

接下來兵部和行太僕寺分別發下官文,選了一個郊外衛所,把兩百多匹御馬牽了過去。

五千多人的編制,加上家屬多達兩萬多人,很快選出有經驗的人家拉走四匹馬,二百多匹戰馬頃刻間就沒了。

徐灝當場讓每家簡單的按了個手印,壓根不擔心出現什麼變故,講解了下相關章程,其實無需他囉嗦,軍令如山。

對於軍戶來說,養四匹馬的成本不小,可是馬匹乃是大型牲畜,是一個家最寶貴的財富,白給的錢誰不想要?家裡有了馬,兒孫娶媳婦時會顯得底氣十足。

當然御馬不好伺候,得小心餵養,還得求教他人儘快學會產馬的一切知識,以期來年儘快生出小馬駒,省的馬被要回去,而騾馬相對而言就很簡單了。

結果讓徐灝始料未及,沒人舍的用御馬耕地,全都精心飼養,依然用戰馬的標準放養交配。第一年就使得大多數人家佔了大便宜,每年上交一匹馬駒外,多出一匹就高價賣出去,比一年種地所得要大多了。

即使沒有生下小馬駒,有徐灝的背書,官府不會追究,因老死病死繳納些銀錢而已,相比豐厚回報,些許損失算個什麼?

當時就有很多人家看出了潛在的利益,強烈要求養馬,徐灝覺得先點到爲止,沒有同意。

誰知後來漸漸就成了大明的馬政之一,朱棣對此甚爲重視,規定凡是軍戶必須養馬。起初效果良好,大明擁有了充足戰馬,後來就日漸弊病叢生,淪爲官員們欺壓軍戶的斂財工具。

第1297章 金鐘兒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916章 英軍VS法軍第470章 聽案第574章 也算學霸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197章 猜測第661章 結束第1172章 不正經第50章 瑣事第438章 錫蘭第676章 生病第1236章 半截鉛筆第1170章 聽琴吟第327章 西進受阻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65章 舊愛第1179章 光柱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766章 涼水河第747章 江湖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683章 拼爹第388章 瀛洲第590章 **賊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210章 美人計第886章 除害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288章 悶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1007章 買牛第二百六十四 掌皇族二霸第1227章 紅香紙第992章 美夢第1034章 喜訊第1277章 內差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128章 郊遊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129章 釣魚第1006章 控訴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619章 以貌取人第877章 報案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1062章 會親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712章 宗族第472章 難堪第1047章 九陰神爪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999章 禮教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285章 縫窮娘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791章 抽捐第401章 櫻桃嘴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1034章 喜訊第953章 惡趣味第118章 任務完成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510章 女醫門第48章 壞消息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498章 假斯文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567章 隱仙派第506章 姐妹第878章 定案第70章 和尚第1177章 天高皇帝遠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900章 帝師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67章 賀新年第1289章 儂自尋歡去第390章 琉球第439章 反擊第1053章 真相第1156章 爲父報復第778章 勘察第1269章 自信第86章 小姨子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946章 不丟人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813章 蕪湖
第1297章 金鐘兒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916章 英軍VS法軍第470章 聽案第574章 也算學霸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197章 猜測第661章 結束第1172章 不正經第50章 瑣事第438章 錫蘭第676章 生病第1236章 半截鉛筆第1170章 聽琴吟第327章 西進受阻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65章 舊愛第1179章 光柱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766章 涼水河第747章 江湖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683章 拼爹第388章 瀛洲第590章 **賊第867章 又是纏足第1210章 美人計第886章 除害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288章 悶第130章 誰是惡少第1270章 哪知風急月初升第1007章 買牛第二百六十四 掌皇族二霸第1227章 紅香紙第992章 美夢第1034章 喜訊第1277章 內差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128章 郊遊第833章 琴簫仙子第129章 釣魚第1006章 控訴第1151章 鴛枕如水衾如鐵第619章 以貌取人第877章 報案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1062章 會親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712章 宗族第472章 難堪第1047章 九陰神爪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999章 禮教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285章 縫窮娘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791章 抽捐第401章 櫻桃嘴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199章 寵溺兒子的父親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1034章 喜訊第953章 惡趣味第118章 任務完成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510章 女醫門第48章 壞消息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498章 假斯文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567章 隱仙派第506章 姐妹第878章 定案第70章 和尚第1177章 天高皇帝遠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900章 帝師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67章 賀新年第1289章 儂自尋歡去第390章 琉球第439章 反擊第1053章 真相第1156章 爲父報復第778章 勘察第1269章 自信第86章 小姨子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946章 不丟人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813章 蕪湖